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英语课程至关重要。情景交际教学法是一种以交际和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核心概念出发,探讨了情景交际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交际,教学运用,教学原则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环境中,情景交际法被广泛认为是最具实效性和可行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刚刚接触第二语言,对于目标语的深层含义和复杂性还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景交际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使用英语。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语言的文化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外语学习经验,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情景交际教学法的运用,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效的运用策略。他们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既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又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
一、情景交际教学的内涵
情景交际教学是以生动性、趣味性为特点,以交际、双向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造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场景实现知识传递,同时将复杂的语言知识转为情感认知活动。情景交际教学是情境和交际的结合体,通过语言、图片、视频、表演、对话等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能动性,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交际教学的运用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例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适当引入生活化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件入手,用生活中的事例促进学生完成交际活动。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依靠学生、尊重学生、为了学生,最终实现教育均衡,优化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兴趣特长。主体性原则承认学生是情景交际的教学主体,教学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服务,将教学结果落实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有效运用课堂知识。
(三)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课堂辩论、访谈、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突破交际难点。例如,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标准将学生分成5人单位小组,小组内部自选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随后设计探究活动,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在观点冲突、方法冲突中寻求平衡,共同得出统一的结论。通过有效互动,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四)实用性原则
情景交际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交流,达到更好的沟通目的。当下,社会经济深入发展,世界融合逐渐加深,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实用性原则,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立足教材内容,深挖情景背后的文化内涵,创造不同文化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跨文化交际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不以分数为目标,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敢于展现自我,运用所学英语表达情感和观点。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交际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丰富教学形式
首先,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内在能动性,才能主动完成探索任务,实现语言交际目标,自主寻找优化活动效果的方法。为此,教师需要挖掘教材资源,梳理教学目标,设计主题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调动感官系统,产生积极的交际兴趣。
例如,教学My family时,教师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学生能准确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mother、father、grandma、sister、brother、family等,灵活运用this is...句型,谈及家庭话题时可以引起学生对父母、亲人、家庭的热爱之情,随即创设单元教学情境。首先,教师播放The Simpsons动画选段,将画面定格在角色介绍上,向学生介绍在Springfield小镇上生活的一家人,指着人物说“This is Bart Simpson”,“This is Homer J,he is Bart’s father”,“This is Marge,she is Bart’s mother,she is a housewife”。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想深入了解辛普森一家吗?”得到积极反应后继续引导“我们在introduction单元学习时,了解到交朋友的正确方式,要建立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现在Bart小朋友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发出交朋友的邀请,那大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我们也应该向Bart介绍自己的家庭。”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单元教学背景“同学们真聪明,请大家仔细想一下,如何介绍自己的家庭呢,想要告诉Bart哪些家庭信息呢?”学生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有说职业,也有说外貌特征的,教师继续说道“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现在请在笔记上记下小区的名字,告诉Bart你们是生活在哪里的一家人,接下来我们先从介绍家庭成员开始,再介绍职业信息,希望和Bart成为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探索新的单元吧!”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Family一词,将单词字母一一标记,组成一句话“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通过创设交际情景,学生的学习思维、情感态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完整的背景中,教学过程更具连贯性,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梳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质量。汉语和英语发音位置不同,很多学生缺少专业的训练,张口即“中国式英语”,严重弱化了交际效果。而且,一旦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很难再改正回来。为此,教师应该重视交际质量的提升,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中练习听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例如,教师下载一些学生推荐的歌曲,将原文中的关键词、习惯用法、短语进行消音处理,播放an empty street an()house;a hole()heart,I am()alone and the rooms,are()smaller。教师先让学生听一遍完整的歌曲,在了解大意基础上填写歌词。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lemon tree、There’s A Kind Of Hush、Seasons In The Sun等节奏欢快、简短易懂的歌曲,将歌词打乱让学生正确排序。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边听歌词内容,边练习听力和发音,逐渐形成正确的听力习惯和读音习惯,日常听英文歌曲时,学生会自主思考歌词的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在language tips、English bus、China daily等网站下载语音纯正的听力资料,在听力资料中穿插适当的声音,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或者直接播放Harry Potter、Forrest Gump、The Lion King的原声电影,感受电影人物的发音、语速、语调,模仿人物对话时的神态、肢体、语气等。随后,教师将人物进行消音处理,引导学生与电影中的人直接对话,熟悉英语的用语习惯。

最后,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英语交际行为。情景交际教学法的落脚点是沟通和交流,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交际任务,理解对方表达的含义,也懂得如何做出反馈。为此,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将情景交际教学落实到集体活动中。以How many课为例,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5人单位小组。小组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形式,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他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拓宽视野,培养发散思维。而且小组合作会带来个体间的方法冲突、观点冲突,学生创新灵感会受到启发,能力及思维会得到锻炼。所以教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情景交际活动。其次,设计活动内容,每组选派2名学生参与活动,每名学生代表一种颜色,如red、yellow、green,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当教师喊到“red”时,对应的学生迅速抱在一起,喊到“red and yellow”时,两组学生组在一起,以此类推。该活动是为了“打开”学生的耳朵,锻炼学生“听”的反应力,为后续活动做准备。最后一次颜色游戏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停在原地,引导其他同学数一下每种颜色对应的数量,“so many colours,how many colours you see?Let’s count,one...”学生跟着教师边数边用手势表示数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加深学生对单元学习的印象,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会完成“how many”“do you have”“how old are you”等用数字表达的简单交际任务。随后,设计读写语言活动。小组成员归队后,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事物,将数量写下来,其他小组成员利用how many造句,猜测数字对应的物品,答对积1分。例如,A组和B组PK,A组学生提前写好“five”,对应的是“Lily have five pens”,如果B组学生读出句子“how many pens does Lily have”则可以积1分。规则公布后,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小组内部积极观察组员以及教室中的各种学习用品和摆设,如铅笔、圆珠笔、颜色、书本、桌子、椅子、小红花等(由记录者负责写下物品的数量),辅助者负责预判对方小组选择的物品以及对应数量,执行者负责用how many造句,组长负责协调,遇到不会的单词及时联系教师。最后,教师组织活动。小组学习氛围高涨,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为提高胜算率联想到很多物品,部分物品涉及一些陌生单词,如clock、food、clothes等,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总之,通过活动式情景交际,学生基础知识包括听书读写、语法、语音语调等得到综合锻炼;学科综合素养包括团队合作、交流探究、语言应用等得到全面发展。
(二)拓展教学内容
情景交际不仅要求学生锻炼听说意识和能力,还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为英汉对比研究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保证教学大纲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教师组织“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用英语完成演讲内容,向大家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展示完成后,教师作为评委需要对演讲内容进行评价,包括语言应用是否标准、习惯用语是否符合西方人的文化习俗等。学生们在表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语言与思维联系起来,思考中国文化的表达思维,再转换为英语思维,反复练习后,学生思维运转环节会简化,直接内化成英语思维。而且通过英语演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用英语表达感受,也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英语环境,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条件。
(三)优化教学评价
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构建与情景交际教学法相适应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形式要丰富。情景交际的落脚点是“交际”,所以评价形式应该在卷面评价基础上,增加日常用语的运用,即重视课间、午休、小组活动、作业等环节的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课堂活动中可以录制学生交际的过程,向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补充学习漏洞。其次,评价标准要规范。根据交际能力的实际要求,制定评价标准,例如语法使用正确(a、an运用得当等)、语言得体(交际双方的人物关系,用语习惯符合逻辑)、真实可靠(交际双方可以清楚掌握彼此的意图,信息传递是正确的,避免混淆不清或误会)、逻辑性(交际的内容与英语文化相契合)。四个方面各占四分之一,共同组成情景交际教学评价要素。
综上所述,情景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日常表达意识和交际能力,还会引导学生思考语言背后的文化特点,拓展思维广度。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最大化发挥情景交际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构建高效、高质的小学英语课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寒.情景交际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江汉大学,2022.
[2]郑静.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情景交际英语》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23-25.
[3]余素贞.情景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1):107-108.
[4]刘杰.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景交际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18-119.
[5]王威威.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情景交际法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6(6):85-86+88.
[6]孙苗.浅析情景交际英语选修教学——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5(8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