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予以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一个 理解、领悟、鉴赏、吸收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摆脱“被阅读”的优质阅读教学尤为重要。然而,就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 学的现状来看,存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材料边缘化、学生缺乏自信心和满足感的问题。本文基于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以 ARCS 动机模式为模式转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由此破解无法变“阅读”为“悦读”的困境。
[ 关键词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ARCS动机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越 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 准(2022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 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显然,仅仅学习英语教材是远 远不够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让学 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达到发展学生 语言能力的目的。然而,小学英语阅 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市面 上的英语阅读材料良莠不齐,内容边 缘化,学生常常会因为单词量的匮乏、 语法的生涩难懂觉得英语阅读枯燥、 乏味,缺乏英语阅读的动机。
英语阅读动机是促进学生阅读的 内在因素。要摆脱小学阅读教学的 困境,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笔 者认为,ARCS 动机模式不失为激发 学生阅读动机,破解阅读教学困境的 有效破解码。ARCS 动机模式是由美 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约翰 ·M · 凯勒 教授提出的。它包含四个要素:注意 (Attention)、相关性 (Relevance)、自信 心 (Confidence) 和满足感 (Satisfaction), 这四要素的首字母组成了 ARCS 的动 机模式。本文在该动机模式的基础上,从“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 足感”四方面探寻小学英语阅读困境 的“破解码”。
一、精选阅读教学的文本材料, 提高“注意力”
面对如此众多的读物,该如何筛 选?笔者认为,可以从读物的内容、 形式、主体三方面为抓手进行挑选。
(一)绘本内容的适切化
ARCS 动机模式的第一要素就是 注意(Attention)。要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首先要唤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 力。要成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要 精选一份适合学生语言基础、切合所 学单元话题的阅读材料。如果把学生 比做一辆车,无疑,教师就是车上的 “导航仪。”“导航仪”引向何方,“车” 就开往何方。
1. 适合学生的语言基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生 活阅历不足、知识储备不完善的特点。 因此,选择的绘本要适应学生的语言 基础。教师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 理解能力作为基础,将生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学生出现由于过多 生词而无法理解绘本内容,从而注意 力无法集中的结果。基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语言基础,学生喜欢的童话故 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教师除了要关注绘本 的内容外,还需要注重语言的重现性。 语言的重现性是降低学生英语学习难 度的最佳方式。在选择英语绘本的时 候,语言的重现性体现在词汇和句型 结构上合理重复。高频词汇和句式的 出现使得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并能朗朗 上口,注意力也就相应地提高起来。
2. 契合课内单元的话题
小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人物、场 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谈论意愿。因此,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 地做到课内外融合。例如,在教授译 林版教材 5A “At Christmas”这一单 元时,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习俗已经 有了一定了解。通过几个课时的课本 内容新授,大部分孩子对于有关圣诞 节的单词和句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 握。此时,再引入“跟上兔子”系列 绘本中的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 作为拓展延伸,话题适配度高,学生也 充满兴趣,当然注意力更集中,绘本 内容也更易于接受了。
(二)绘本形式的图样化
英语课外阅读的读物常常配有大 量的插图,他们提供了潜在的背景知 识,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概括和表 现。因此,图文结合的绘本能迅速地 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提高学生 的注意力。
1. 图文并茂
英语绘本是一种以“图”和“文” 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的书。英语课外阅 读的读物常常配有大量的插图,他们 提供了潜在的背景知识,也是对文本 内容的一种概括和表现。因此,图文 结合的绘本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以 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en fish 这一童话故事为例,从绘本封面 来看,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卡通人物 形象已然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之后 的插图也帮助了学生理解了故事情节: 渔夫在他妻子贪得无厌的要求下,先 后五次找到了金鱼并提出要求,最后 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状态。如果仅仅 靠文字内容去理解故事内容,对学生 来说确实有难度。因此,教师在上英 语阅读课时,应该引导学生先观看插 图,图文结合,学生很快就能将故事 理解一二了。
2. 以图为主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绘本,我们 的阅读目标是以理解为主,情感其次, 语言为辅。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图远 比读词来得有乐趣。那我们何不让阅 读变成“悦读”呢?让学生沉浸在五 彩斑斓的图画中,去体会、去阅读、 去翱翔!
(三)选择主体的生本化
近年来,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 英语课外读物铺天盖地、充斥市场。面对如此众多的读物,该如何筛选? 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自选和教师推 荐两方面入手。
1. 学生自选
在选择阅读课的读物时,教师要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自 己选择的权利。事实上,学生选择自 己喜欢的读物的过程,也是一种阅读 和鉴赏的过程。另外,在班级和小组 内部,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 好书进行循环“漂流”。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成为绘本阅读的小主人,建立 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联系,这正是提高 学生阅读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2. 教师推荐
英语绘本有着丰富的词汇和语法 资源,同时还有着色彩鲜明的图画和 有趣的故事情节,其内在的文化和情 感价值是值得教师去深入挖掘的。教 师在推荐英语绘本时要从学生发展的 角度出发,通过绘本内容来激发学生 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绘 本的注意力。例如,牛津译林版教材 3B 中的一个单元“Birthday”,其中的 知识点主要是通过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来学习运用数词。在了解这个学习目 标后,笔者选择了 The kings player 的 英文绘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材料。 绘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中国 传统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让学生 在开始阅读后马上和已有的认知产生 共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数词的内容更 好地融入阅读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 的想象力,这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 阅读需求是一致的。
二、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整合 “相关性”
(一)情境“生活化”,建立学生 与绘本的联系
语言运用于生活,而生活也为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自然的情境。在生活 化的情境中,学生不必经过生硬的词 义分析就能不假思索的领会其含义。 由此可见,沉浸式的生活化情境可以 将学生和绘本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学 生阅读的强大推动力。
例如,在阅读“A PE lesson”这 一绘本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 们它们的中文意思。而是走到窗前和 门前,边做动作,边大声说出里面的 句子。这样自然而然地,学生就能明 白意思,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了。又比如,在这一文本阅读时,文 中出现了大量指令性词汇,这让学生 理解起来很有难度。笔者转念一想, 体育课不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 关吗?为了贴合学生的生活情境,笔 者扮演起了体育老师,一边喊口令, 一边向学生做着示范动作,与此同时, 要求学生跟着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这 样一来,学生们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些 指令的意义了。
(二)故事“生活化”,促进语言 与知识的转化
在成功唤醒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后, 教师便要将绘本的故事内容与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把 在绘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 以运用和实践,这才是我们绘本教学 的目的。
在绘本故事 The wishing well 中, 小老鼠 Papa 想要许愿井帮他实现他 许下的愿望。于是,他一次次地将 硬币扔向许愿井。这时候,笔者向 学生提问:“Does Papa’s wishes come true?”“No !”“If you were Papa, how will you make a wish?”借此问题,组 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 自 己 不 同 的 想 法, 采 用“Maybe I will...”“I think... ”等不同的表达方 法,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在表达意愿时,要有礼貌, 并且要采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通 过对绘本故事的生活化解读,把绘本 寓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 使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成生活 实践,从而体现绘本教学的价值。
以上的两个案例中,教师都给学 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提供了相应的 语言支持,推动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 务。绘本情境与故事的熟悉度帮助了 学生与自身的生活建立了联系,通过 话题的使用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绘 本的理解和对已学知识的运用。
三、 变革阅读教学的评价方法, 增强“自信心”
笔者发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困生的参与度很低,他们成了阅读 教学中的“盲点。”学困生学习能力 弱,若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老师关注, 久而久之,便会落在后面,缺乏阅读 信心,产生厌读情绪。因而,在英语 阅读教学中实践发展性评价是很有必 要的。新课程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 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 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做 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为 本。这种“发展性的评价观”强调评 价应是多元化与个性化的。
(一)评价内容
在阅读教学一开始,教师应提出 具体的学习要求,使学生能够明确在 阅读中不同阶段的目标,以此作为评 价的标准。另一方面,教师要基于不 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设定 不同的任务和评价标准,使学生乐享 阅读,并将自己在阅读中收获的点滴 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努力,从而 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二)评价主体
绘本学习由不同的任务和过程组成,参与的学生既是阅读的主体,也 是评价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喜 欢的阅读风格,并相应采取不同的阅 读策略。性格外向的学生比较倾向于 交际性学习,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更 青睐于独立阅读解决问题。他们具有 不同的特质,因此在评价时也要因人 而异,不可“一刀切”,需根据评价主 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三)评价方法
1. 内容评价法
内容评价即挖掘教学内容的评价 要素,寻找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相结 合的最佳契合点,丰富学生的信息内 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丰富 课堂评价方法,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 现纳入评价中去,例如小组合作、模 仿表演、配音朗读等凝练为教学评价 和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利用框架图式 记忆,提高理解内化和运用程度。
2. 参与评价法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 仅表现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也体现 在评价过程中。“参与评价”是指,在 英语阅读教学中,把学生自评和学生 互评纳入评价的范围之中。学生通过 自我评价,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 行重新认识和反思,从而达到内省和 自律的效果。而同伴的互评可以给老 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参考,增强评价结 果的客观性。
四、优化阅读教学的活动形式, 提升“满意度”
在阅读教学中,丰富的活动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 的阅读思维。形形色色的游戏活动, 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又培养了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促进 其心理上的满足感。
(一)词义猜猜猜
在学生阅读英语读物的过程中, 难免可会碰到生词。教师可以开展 “猜测词义”的活动。猜测词义是指, 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的含义、语境或 句法结构来猜测词义。这项活动可以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克服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带 着问题去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带 着任务阅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 完成任务获得自我的满足感。
(二)续编大比拼
英语绘本多数以图为主,一些隐 藏的信息往往会以留白的形式呈现。 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根据学 生在前阶段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引导学 生展开恰当的后续活动,启发学生更 多元、更丰富、更有内涵地想象与解 读。在这样的续编大比拼中,学生理 解文本的视野更开阔,对自己的满足 感便会愈加强烈。
英语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 延伸是补充。当然,英语阅读课的目 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 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合理 利用 ARCS 动机模式,能够有效地促 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产 生英语阅读的动机。
参考文献:
[1][ 苏联 ] 苏霍姆林斯基 . 育人 三部曲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 陈晖 . 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 [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6(1): 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