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产教融合视域下“ 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10:46: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和建设模式,然后论述了产教融合 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素材开发和教学实施,最后说明了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 考核创新。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1-2], 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在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 时 , 更要重视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和价值引领功 能[3-4],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2020 年,南 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龙头企业、国内中高职院校 成立了“长三角 5G 数字化人才职业教育联盟”,创立 了利益捆绑机制,建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并搭建了校 企深度协作的平台,实施“学生德技并修、校企全程共 育”的人才培养模式[5]。“5G 通信技术”是南京信息职 业技术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一 门核心课程,该课 程积极响应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新理念,联合多家企 业共建课程,注重依据课程内容特色,融入丰富的思 政育人素材,创新思政育人方法,实现了职业道德与 职业技能同步共育,最终达成了学生“ 德”“ 技”并修 的育人目标。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整 体设计

  “ 5G 通信技术”课程依据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和基站工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职业岗位能 力要求而设置 ,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 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规范意识和创新思维,具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具备 5G 基站建设和运维、5G 网 络规划和优化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6-7]。

  课程的教学目标紧跟行业的发展,融入最新的行 业知识和技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念,按照基站工 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岗位职责设计教学任务,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程贯穿“ 通信人”职业精神培 养,嵌入华为 HCIA-5G-RAN 认证内容,以期实现课 证融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共分为 5 大模块、 14 个教学任务,内容如图 1 所示。
 

\

  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提炼“做职业通信人”的课程 思政主线,以及“爱国”“敬业”“创新”三个课程思政核 心元素,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又可细分为多个思政点[8]。 “ 爱国”包括民族自信、科技报国、社会责任等;“敬业”包 括遵守规范、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职业使命、工匠精神 等;“创新”包括开拓进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建 设模式

  借助校企“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良好基础,课程在思政育人过程中充分挖掘企业元素,形成企业全 程深度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9],如图 2 所示。课程 围绕“做职业通信人”一条思政主线,形成“校”“企”两 个协同育人主体,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三个阶段 实施课程思政,将“ 爱国”“敬业”“创新”三大核心思 政元素与企业岗位、企业思政素材、企业讲师、企业考 核指标“ 四大企业资源”进行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德 ” “ 技”并修、全面发展,从而达到“ 润物无声”的思政育 人效果。
 

\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素 材开发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顺利达成的关键在于精 良的思政素材的开发与制作 。在思政资源挖掘中,遵 循“ 围绕思政主线、助力教学活动”的原则,课程团队 对五个模块的思政点进行系统化设计,充分挖掘课程 合作企业的思政育人元素,将规范标准、典型案例、行业模范、大国工匠等与专业技能培养进行系统化融合 设计,探索“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方法,以 实现堂堂有思政、素材不雷同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 , 使得每一模块的知识、 技能与思政点密切结合 。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 思政素材的实施成效等,课程从合作企业提供的各类 材料中深度挖掘思政素材,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中可知 , 课程思政点与职业技能培养目 标紧密结合,即在教学实施中,借助企业素材,在达 成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的同时 , 可实现对学生价值 观的引领。

  四、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 学实施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织和开展 教学活动,课程思政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 段。下面以课程模块 5 的任务 12“ 电子地图的制作”部分内容为例,选取其中“测试路线图的制作”技能点的 教学设计来展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设计与实 施的典型过程,如图 3 所示。
 

\

  测试路线制作是移动通信网络测试工程师岗位 的重要工作 , 是测试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 一 。在图 3 中,为了达成让学生掌握测试路线图制作 技能的目标, 教师围绕知识技能传授和课程思政育 人,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设计了形式多样的 教学活动,图 3 详细展示了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发 布微课、软件操作手册、讨论话题、测试等;学生在线 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在讨论区发表自己对网络测试 工程师岗位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就学习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反馈;教师要关注课前任务 的完成情况,归纳分析问题,以备在课堂上重点解决。课中,小组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可划分为如下四 个部分 。①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教师通过一段短视频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网络在推动社会发 展方面的重要价值, 同时带领学生思考移动通信网 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所能起到的作用 , 从而激 发学生作为“ 职业通信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而 通过创设任务情景,驱动学生(角色扮演:网络测试 工程师)参与课堂任务。②解读规则,小试牛刀。教师 通过讲解测试路线图制作的重要意义 , 引导学生理 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继而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汇报总结,让学生理清测试 路线图制作的规则 , 再借助软件测试学生是否均已 掌握路线图制作的基本技能。③理实结合,解决重点。 教师通过软件实践训练 , 促使学生遵守规范操作要 求,同时结合任务创设的情景需要,借助操作手册指 导学生完成路线图制作任务 , 实现学生专业核心技 能的培养,完成重点知识教学 。④反复训练,解决难 点 。教师给出需要优化的路线图,让学生反复练习, 熟练掌握技巧,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 鼓励小组间、小组内进行帮扶,解决难点问题。
 

\

  课后,教师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将设计好的测试 路线图导入测试软件,验证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 的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拓展提升。

  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测试路线的制作”的任务,通 过网络覆盖差的投诉视频进行情景引入,遵循学生的 认知规律,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问题导向的教学 方法 , 逐步引领学生掌握测试工程师岗位核心技能, 同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做细、做精每一项任务的 职业精神和规范意识,落实立德树人和“ 德”“技”并 修的职业教育理念。

  五、产教融合视域下“5G 通信技术”课程思政考 核创新

  课程尝试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强大的数据采集、分 析功能,借鉴企业的考核指标制定可量化的课程思政 成效评价标准,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记录的过程性 数据进行筛选、分析,科学合理地评估课程思政教育 的效果[10] 。结果显示,实施效果良好,可供同类课程借 鉴参考。

  例如,在模块 5 的任务 14 中,教师在对标企业优 化指标,训练学生网络优化分析能力时,制定了可量 化的评价指标。该任务满分为 10 分,对职业技能完成 度的考核占了 8 分,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培养成效的 评价占了 2 分 。一般优化后的覆盖率越高,就越需要 进行更多次的优化方案尝试,因此若学生网络优化后的覆盖率达到一般标准时 , 则职业技能分为满分 8 分,而工匠精神的思政考核分为 0;若覆盖率达中等标 准水平,可增加 1 分思政考核分;若覆盖率达到高标 准,则可获得思政考核 2 分。借鉴企业考核评价指标,教学团队借助现代信息 技术 , 充分发挥云平台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 探索实践过程化的思政考核方式 、量化的评价指标 等 , 以解决专业课程中思政点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 基于考核数据的分析,形成教学反馈制度,通过阶段 式的思政教学效果反馈,教学团队不断研讨出现的各 种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解决思政教学设计持续 整改和不断优化的问题。

  六、结语

  本文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5G 通信技术”课程 为例,在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利用 校企双方资源 , 通过对标岗位需求提炼课程思政的 核心元素、系统化设计课程思政的“ 点”与“ 线”、深度 挖掘企业思政育人素材 、实施思政育人的教学活动 等实践研究, 探索了校企协同进行思政育人的有效 实施路径,实现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同步共育,达 成了学生“ 德”“ 技”并修的育人目标,有利于高职院 校实现专业技能人才的全面培养 , 相关课程实践经 验也值得在同类课程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14(21):47-49.
        [2] 张振明,王晓琳,张建.产教融合背景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 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安徽建筑,2021.28(3):104-105.
        [3] 刘平国.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机遇与挑 战[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3.
        [4] 谢艳华,李云龙.产教融合视域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 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 (10):50-53.
        [5] 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 践[J].教育与职业,2019(3):72-76.
        [6] 解丹婷,杜胜,王亚男.高职“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以电工电子技 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69-70.
        [7] 张永杰,万小朋,王海涛,等.航空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性教学方法 构建:以结构维修与适航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4):120-123.
        [8] 漆华妹,金一粟,石金晶,等.“新工科+ 思政”的通信工程学科基础 课创新模式探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5):7-11.
        [9] 吴宣利,王若楠.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J].工 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9):67-71.
        [10] 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 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7):70-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6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