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构建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8 16:57: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从幼儿教育的角度出发,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构建的过程 中,幼儿能够在解放各个感官的基础上实现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生态教育 理念,审议生态美术课程;基于幼儿经验成长,实施生态自然课程;回归生活体验乐趣,拓展生态美术课程。本文旨在深入探索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促使幼儿在生态美术课程的熏陶下获得美的体验。

      [关键词]  大班幼儿   生态美术课程   美术教育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 大自然是“活教材”,是对幼儿实施 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大班幼儿而言, 自然生态是生活的基础, 自然生态中 有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物质和资源。将 自然生态资源与幼儿园美术课程进行 有效结合,打造生态美术课程,能够 促使幼儿在生态美术课程中树立正确 的自然生态观,获得美的体验和品质, 体验美术创造的快乐。笔者结合自己 的教学经验,聚焦自然生态,探索大 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生成和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幼儿园绿色教育 的发展。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审议生 态美术课程

       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生成 过程中,确定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 的主题是重中之重,也是幼儿教师需 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 要立足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主题对 课程资源进行深度审议,从而构建生 态美术课程的组织框架。在大班幼儿 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组织者,要结 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 从大班幼儿的兴趣出发,确定大班幼 儿生态美术课程的主题,进而审议主 题,拟定生态美术课程的框架,为生 态美术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奠定坚实的 基础。

\
 
       (一)幼儿兴趣驱动,设计生态 美术课程主题

       兴趣是大班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 驱动力。在兴趣指引下,大班幼儿能 够自发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从而实现各领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 意味着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 建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 兴趣的激发,还要找寻幼儿的兴趣点,  从而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生态美术课 程的主题,满足幼儿的需求,激活生 态美术课程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 善于发现幼儿在自然生态和活动中的 兴趣点,从而以兴趣为驱动,设计生 态美术课程的主题。

       例如,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乌 龟晒太阳”是幼儿感兴趣的课程,而乌龟晒太阳这个主题的确定就来源于 幼儿的兴趣。幼儿园里有一片小池塘, 小池塘里喂养着很多小乌龟。天气晴 朗的时候,幼儿发现小乌龟们经常会 爬到大石头上,一动不动,待上好长 时间。看着晒太阳的小乌龟,幼儿感 兴趣极了,纷纷走近观察晒太阳的乌 龟。不知什么时候传来一个声音, “小 乌龟们晒太阳,太好玩了,我们把它 们画下来吧! ”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 其他幼儿的认可。基于此,生态美术 课程“乌龟晒太阳”自然生成。教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幅以 乌龟晒太阳为主题的画。

       在上述生态美术课程中,幼儿教 师在对幼儿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敏锐 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生态美 术课程的主题“乌龟晒太阳”。整个 课程主题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 性,充分体现了从幼儿为本的美术课 程教学观。

       (二)审议课程主题,拟定生态 美术课程框架

       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 过程中,生态美术课程主题的设计是基础,而对生态美术课程主题进行审  议则是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幼  儿教师需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  指导,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  展特征、生活经验,以自然生态为载  体,从生态美术课程主题中挖掘可供  大班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和资源,  从而构建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框  架,生成多样化的课程活动。

       例如,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 “玫瑰”的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 从可发展的价值点、可亲历的事情、  可利用的资源三个角度对主题“玫 瑰”进行了审议。从可发展的价值 点而言,幼儿能够在欣赏玫瑰的过 程中获得美的体验;从可亲历的事 情而言,幼儿能够利用玫瑰创作美 术作品;从可利用的资源而言,幼 儿园种植的玫瑰为幼儿提供了支持。 与此同时,幼儿在以往的美术活动 中也接触过玫瑰,具有一定的活动 经验。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围绕“玫 瑰”这个主题,设计了利用玫瑰花 制作书签的课程活动“玫瑰书签”、 玫瑰花写生的课程活动“美丽的玫 瑰花”、利用玫瑰花制作迷你玫瑰 花束的课程活动“迷你玫瑰花束”等。

       在上述课程活动中,幼儿教师以 幼儿园的植物——玫瑰花作为重要的 资源,以幼儿的美术成长和发展为目 标,在对生态美术课程主题进行多角 度审议的过程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 生态美术课程活动,搭建了生态美术 框架,为幼儿在不同生态美术活动中 获得美的体验提供了支撑。

       二、基于幼儿经验成长,实施生 态自然课程

       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 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深度理解生态之 于幼儿美术成长的价值,围绕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框架组织和实施课 程,进而促使大班幼儿在参与课程活 动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和发展。幼儿教 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深入挖掘幼 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创设趣味课 程环境、追踪幼儿创造过程两个角度 展开,科学合理实施生态美术课程, 促使生态美术课程呈现出优质化、活 力化的特点。

       (一)创设课程环境,激发幼儿 活动兴趣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构建过程 中,创设趣味十足的课程环境能发挥 重要的作用。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 娅·蒙台梭利提出,在教育上,环境 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在 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 自己的生命。在课程的构建过程中, 幼儿教师立足生态美术课程主题创设 相应的环境,不仅能够为幼儿的美术 活动注入活力,促使幼儿在环境的潜 移默化中成长,而且能有效激发幼儿 参与生态美术课程的兴趣。因此,幼 儿教师要树立幼儿为本的活动观,尊 重幼儿的主体性,将幼儿纳入生态美 术课程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促使幼儿 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同时激发幼儿 的美术创造力。

       例如,秋天属于树叶的季节,各 种树叶飘零而下, 各色树叶琳琅满目。 因此,幼儿教师设计了生态美术课程 “树叶贴贴贴”,旨在引导幼儿体验 树叶贴画的乐趣。为了突出美术活动  室环境中树叶的元素,幼儿教师组织  幼儿前往户外拾起各种颜色和形状的 树叶,带到美工室进行环境创设。幼  儿教师在美术活动室专门设置了手工 艺术区,放置不同树叶、圆嘴剪刀、  胶水等工具,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 平台。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在美术 活动室内打造了关于树叶的主题墙, 幼儿可以将捡来的树叶贴在墙壁上。

       在手工艺术区,幼儿能够随时用手里 的工具将树叶剪成不同的造型。在树 叶主题墙,幼儿能够基于自己的想象 力、美感体验进行设计。

       在上述课程活动中,教师积极转 变幼儿的角色,促使其成为环境的创 设者。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将生态 美术课程的内容融入环境创设的过 程,鼓励幼儿在创设环境时感受和体 验美术创造。在手工区和主题墙两个 板块中,幼儿的创造性得以凸显,也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体验了树叶贴画 的不同步骤。

       (二)追踪创造过程,满足幼儿 活动需求

       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构建过 程中,幼儿教师要深入追踪幼儿的美 术创造过程,从而对大班幼儿进行科 学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提供自由 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 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 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 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 就需要幼儿教师深度理解生态美术课 程中幼儿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幼 儿支持,从而促使幼儿在美术创造的 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成长元素。

       例如,生态美术课程活动“花朵 手链”中,幼儿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好 看的茉莉花朵,鼓励幼儿利用工具将 花朵串起来,变成好看的花朵手链。 有趣的活动开始了,幼儿纷纷开始串 手链。在观察幼儿串花朵手链的过程 中,教师发现幼儿在小声讨论: “花 朵的类型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这样 就能串更好看的手链了。”幼儿的话 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于是,教师不仅 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类型的花朵,如小 雏菊、喇叭花、太阳花等,而且提供 了小叶子等辅助性生态材料。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态材料,幼儿的心情更为 愉悦,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和辅 助材料开始串手链。在幼儿的努力下, 桌子上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朵 手链。

       在上述课程活动中,幼儿教师在 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幼儿的 创作想法,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花朵 和辅助材料,让幼儿自由创造。在这 个过程中,幼儿美术创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逐渐凸显。

       三、回归生活体验乐趣,拓展生 态美术课程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实践过 程中,生态美术课程并不局限于幼儿 园课程,而是需要走出幼儿园,最终 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这就意味着在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过程 中,幼儿教师要注重生态美术课程的 拓展,促使生态美术课程回归幼儿的 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从 幼儿体验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抓住幼 儿在生态美术课程活动中产生的兴趣 点,促使幼儿在生活中实现生态美术 课程的延伸, 丰富生态美术课程活动, 促使幼儿获得多样化的成长和发展。

       (一)秉持共育观念,打破生态 美术界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 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 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承担者,幼儿家 长在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能够对幼儿的美术活动进行一 定的指导。因此,在大班幼儿生态美 术课程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打破 生态美术课程的界限,将生态美术课 程延伸到家庭,不断突出幼儿家长的 指导作用。

\
 
       例如,小麦秆是极为重要的生态 资源,在以麦秆为主题的幼儿园生态 美术活动结束之后,幼儿教师利用小 麦秸秆设计了亲子生态美术课程活动 “麦秆花瓶”。在布置活动任务之前, 幼儿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亲子 活动焦点,详细地向幼儿家长讲述了 活动的背景、价值、内容、要求等, 录制视频向幼儿家长展示了麦秆花瓶 的制作。在观看麦秆花瓶专题推送的 基础上,幼儿家长化身为教育者,带 领幼儿收集小麦秆,然后将收集到的 小麦秆进行亲子加工,制作成麦秆花 瓶,用以装饰家里。在上述活动中, 幼儿教师打破了生态创意美术活动的 界限,将其拓展到家庭,由幼儿家长 带领幼儿展开美术创作活动,在挖掘 幼儿美术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促使幼 儿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

       (二)强化自然实践,延伸生态 美术技能

       幼儿生态美术课程活动并非停留 在理论和幼儿园层面, 而是回归生态、 回归自然。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理论下,大班幼儿生态美 术课程的构建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家 长提供材料,还需要幼儿深入自然,  强化实践,在亲自接触自然生态的过 程中,通过具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感 悟和理解,深化在生态美术课程中学 到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 和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前往种植园、野 外,让幼儿在观察自然生态的过程中  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例如,在生态美术课程活动“画 春天”中,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室的 主题背景墙上,为幼儿展示不同角度 的春天景象图画,使幼儿从中获得灵 感与启发, 同时在美术活动室的区角、 墙面, 展示不同的画法技巧, 如国画、 油画、水彩画等绘画作品,幼儿可以 随时观察这些创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前往公园开展 写生活动,用幼儿的笔触画出春天。 在写生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就将 墙面的设计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并 融合自己的创意,生成富有个性的作 品。在上述活动中,幼儿教师将幼儿 在生态美术课程中学习的技能融入自 然生态实践,促使幼儿从生态中学习 美术技能,又将美术技能运用到具体 的美术活动中。

       四、结语

       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就是让幼 儿贴近自然,走近自然,让大班幼儿 在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获得美术 素养的培养,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构建过程 中,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  发展特征、兴趣经验出发,尊重幼儿 的主体性, 构建生态美术课程的框架, 从而有效组织生态美术课程活动,在 生态美术课程的拓展中带给大班幼儿 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 黄丽珠 . 论幼儿生态美术教 育与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构建 [J]. 读写 算 ,2018(25):31.
       [2] 吕洁惠 . 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 园亲自然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J]. 少儿 美术 ,2023(2):8-9.
       [3] 赵月英 . 浅谈幼儿园生态美 术特色课程的开展 [J]. 师道 : 教研 , 2019(6):120-121.
       [4] 黄梅芳 . 幼儿园生态式美术 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J]. 课程教育研 究 ,2020(36):101+103.
       [5] 梁英 . 基于生态式教育理念的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初探 [J]. 甘肃教育 研究 ,2023(5):133-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5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