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为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作者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 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文章结合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可以围绕主 题意义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初步推断语篇内容;设计相关任务,辅助学生“读思结合”;补充相关资源,加深 学生解读深度;与学生讨论主题意义探究成果,深化教学影响;组织学生参与读后创意写作活动,使学生透彻理 解主题意义。高效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 高中英语;主题意义探究;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材料中的主题意义是指作者的意图、情感态 度或价值取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 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 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阅读教学 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所读语篇的主题意义,使学生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价值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通过组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 在研读精彩语篇期间分析作者语言, 积累语言知识, 透 过语篇文字了解作者的想法,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生 活经历与作者展开“对话”,了解作者通过语篇传递了 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并对语篇主人公的言 行或作者的想法进行评价。
(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部分学生在阅读期间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陌生词 汇或句式的查找环节,忽视对作者思想的探究 [1]。这 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还会逐步消磨学生 参与英语阅读活动的热情。教师通过开展基于主题意 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可以让学生做到“学 思结合”。学生可以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更 多地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 避免出现机械阅读的情况。
这有助于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认识到深度阅读活 动对自己生活阅历、价值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激发 阅读热情。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语篇主题相关情境,推断语篇内容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产生探究语篇内容的 兴趣,推动学生参与语篇主题意义探究活动 [2]。教师 可以创设与语篇主题相关的情境,围绕情境与学生互 动,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推断语篇内 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浏览语 篇,验证自己的推理成果,为后续阅读活动的开展奠 定基础。通常来说, 教师可以结合新闻视频、社会话题、 历史故事等实现创设情境的目标。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 3 Celebrations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 为例,这是 一 篇杂志中的文 章,介绍了 Tom Jenkins 、Xu Gang 和 Li Yan 三人的春 节经历,主题为“不同人对春节的看法”。结合语篇主 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创设情境,视频中应包含如下 场景:
场景一:春节期间,一家人共同打扫房间,贴福 字和对联。夜晚, 一家人共同观赏烟花。
场景二:春节前,在外地工作的人乘坐飞机、高 铁回到家乡。
在视频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快速捕捉春节相关的元素,进入庆祝春节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 以提出问题:“How do you and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这样,学生便可以与教师、同学分 享自己过春节的经历,并深入情境。在形成良好的讨 论氛围后,教师可以总结“People may understand the Spring Festival differently. ”,并通过表格(见表 1)介 绍语篇主人公,提出思考问题:“Can you infer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s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这样,在 问题的辅助下,学生便可以结合情境和各个主人公的 特点展开推理,并主动浏览课文,验证自己的推理。
(二) 设计主题意义相关任务, 突出“读思结合”
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展开阅读活动。为推动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确 保学生能够深度探究文本主题意义,教师可以设计与 主题意义相关的任务 [3]。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 入简单的自主探究任务和相对复杂的合作交流任务, 让 学生在理解语篇主要信息的基础上与他人展开交流, 更 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和观点,提升阅读能力、思维品 质和文化意识等素养。通常来说,阅读任务的数量以 3~5 个为宜。教师要把控好阅读任务的数量,避免给学 生施加过大的阅读压力,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3 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 为 例, 教 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挖掘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习 Christopher Reeve 的优秀品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 可以设计如下任务:
任务一:浏览课文,将课文划分为多个部分,借 助思维导图概括课文各部分介绍的内容。
任务二:再读课文,归纳 Christopher Reeve 的优 秀品质,并在课文中标记与其优秀品质相关的句段。
任务三:与小组 同学展开讨论,思考为什么将 Christopher Reeve 称为“superhero”。
任务四:与小组同学逐段分析课文,认真解读课 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在以上四个学习任务中,前两项任务相对简单。 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细致地展开阅读活动。在此期 间,学生可以初步了解 Christopher Reeve 的经历、成就和品质,为后续小组讨论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而 在任务三、任务四的辅助下,学生可以与小组同学展 开合作学习活动,结合“superhero”这一关键词展开 思考,并解读语篇中的长难句和与 Christopher Reeve 品质相关的句子,进一步加深对 Christopher Reeve 的 了解,实现深度阅读。
(三)补充主题意义相关资源,加深解读深度
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期间,为辅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语篇的主题意义,教师需要适当补充与主题意义相 关的资源,让学生在补充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作 者的观点,加深语篇解读深度,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阅 读任务,并加深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为避免给学 生施加过大的阅读压力,在补充资源环节,教师可以引 入一些浅显易懂的文字材料,也可以引入精彩的视频。
以 北 师 大 版 高 中 英 语 必 修 第 二 册 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3 A Medical Pioneer 为例,为增强学 生主题意义探究效果,教师可以分享如下相关资源:
1. 介绍疟疾的微视频
为让学生理解“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which have saved the lives of millions. ”这句话的内涵,教师可以分享介绍疟 疾的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疟疾的危害,认识到 研发抗疟药的必要性。
2. 反映屠呦呦经历的相关视频
考虑到教材语篇介绍“Tu Youyou's scientific research” 相关内容较为简略, 教师可以分享纪录片《创新中国》和电视剧《功勋》中与屠呦呦相关的片段。在观看相 关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屠呦呦的经 历,发现屠呦呦身上的闪光点。
3. 由国外新闻、纪录片改编的英语阅读材料
很多国外的新闻报道、纪录片中也介绍过屠呦呦 的经历和品质。对学生而言,探究相关内容具有一定 难度,教师可以将这些材料改编为符合学生阅读理解能 力的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屠呦呦的成就。
以上,教师通过补充主题意义相关课外资源,可 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重新梳理文本,解读语篇中的关 键句子,加深对屠呦呦的了解,并在语篇主题意义的 影响下学习屠呦呦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锲而不 舍、大胆创新等优秀品质。
(四)讨论主题意义探究成果,深化教学影响
为深化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影 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主题意义探究成果 [4]。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了解他人在主题意义探究期间产生的想法。在这一环节中,教 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 的乐趣,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提 出新的讨论话题,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思考深度。同时, 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期间,教师也要关注学生思维活 动的深刻性,让学生展开辩证思考,避免出现盲从 现象。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Unit 8 Green Living Lesson 3“White Bikes ”on the Road 阅读教学为 例,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语篇,完成阅读任务并解读 课外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请 学生分享主题意义探究成果。学生在参与讨论期间, 可 以 自 然 提 出“Riding bikes would help to save energy, reduce pollution and provide free public transport. ” “ Sharing bicycles can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actions. ”等观点。在肯定学 生观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未考虑到的 话题。如语篇结尾处提出“Where will bike-sharing go in China? You decide. ”,但多数学生未能关注这一句子 的启发价值。由此,教师可以提出讨论话题:“是否应 该在各个城市倡导人们骑共享单车出行?”结合这一话 题,学生可以提升主题意义探究深度。部分学生会发 现一些城市的自行车道较少,一些城市冬天道路容易 结冰等问题,因而骑自行车出行可能会给人们的人身 安全带来影响。然后,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如逐步 增加自行车道、在冬季减少投放共享单车等。除此之 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摆脱“bike sharing”这一话 题的束缚,归纳更多有助于实现节约能源或保护环境 等目标的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基础上,与学生展开 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既有助于学生透彻解 读文本,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影 响,形成基于实际情况思考的意识,深入了解“Green Living”的含义。
(五)组织读后创意写作活动,透彻理解主题意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深度阅读后组织创意写作活动, 如 鼓励学生续写语篇、改写语篇、评价作者的观点或语 篇主人公的做法等 [5]。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 提供充足的思考与表达时间,并引导学生交换创意表 达成果,让学生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静心思考,深度 探究并透彻理解语篇主题意义,使阅读活动真正对学 生的价值理念、文化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4 Humour Lesson 1 What's so funny? 阅读教学为例,教师 需要组织学生挖掘语篇主题意义,形成利用幽默的故 事丰富精神生活,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读后创意写作活动,鼓励学生模仿教材 中的语篇,写一个趣味性的英语故事,以趣味故事为 媒介介绍自己见到或听说的生活案例,并巧妙突出其 中让人感到“好笑”、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元素。教 师可以将学生所写的故事汇总到一起,鼓励学生阅读 同学的读后创意写作作品。这样,学生在结合课文展 开写作、阅读他人写作成果的过程中,便可以获得更 多快乐,透彻理解“humor”的重要性,形成通过语言 文字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意识,并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认识 到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积极探索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 教 师可以先结合语篇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 初步推理语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语篇 主题意义布置任务、补充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主题意 义探究活动中。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让 学生受到教师、同学的启发, 更多地思考语篇主题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慧,蔡铭珂,宰玉英.指向深度学习的主题意义探 究式高中英语教学探索[J].基础外语教育,2022,24 (6):18-24.
[2] 吕晓雅,王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单元整 体教学问题及改进[J].英语学习,2022(12):54-58.
[3] 卓金玲.英语学习活动观下探究主题意义的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10):62-65.
[4] 刘秋军.探讨主题语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J].英 语画刊(高中版),2022(26):34-36.
[5] 郑小珍.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 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23,25(5):80-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