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10:41: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 有利于优化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 助 推 学 生 共 同 进 步 , 培养核心素养 。 文章提出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开展者 , 要更新自身的 教学观念 , 转变思路 , 积极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技能的积极 性 , 使学生真正投入进来 , 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做好铺垫 。在日常教学中 , 体育教师 要引导学生自由组合 、 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 , 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 力求打造优质体 育课堂 , 为学生综合素质长足发展助力 。

  关键词 : 素质教育,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

  《义务教育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2022年 版) 》 提到 :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 始终把 有 利于学生主动 、全面的发展作为出发点 … … 体现学 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 建 , 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 而成为主动学习者 和探索者 , 实现了由 “做问题 ”至 “做事情 ”的转变 , 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体育教师 要积极 引 导 学 生 , 激 发 学 生 的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 学 习 、践行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思想 , 为学生进行高质 量体育学习保驾护航 。

  一 、学习共同体概述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生和教师(或辅 导 者 、专 家 等) 一起组成的团体 。在学习中 , 他们常常彼此 交 流 、分享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 , 共同完成相关学习 任务 , 所以在成 员 之 间 形 成 了 极 为 密 切 的 人 际 联 系 。它特征鲜明 ,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 一是行为 主体性 。学习共同体是 一 种较为新颖的教育体 系 , 并非单纯地指教育对象 , 还包含了教育主体 , 能为 教育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二是系统开放 性 。从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来看 , 它存在着一 定的 社会倾 向 性 , 较 为 开 放 , 一 定 要 迎 合 时 代 发 展 趋势 , 展开开放 、动态且宏观的研究 。三是成员组织性 。学习共同体组织性非常强 , 是一种集责任依从关系 、情谊性关系为 一 体的个人有目的的综 合 体 。四是目标整体性 。学习共同体是对全体成员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 旨在发展其个性 , 推动其整体素质的提升 。五是活动整合一致性 。它以共同目标为导向 , 倡导合理分工 、互帮互助 , 实现合作性和自主性的高度统一 。


\

 
  二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价值

  1.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 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 这对学生运动水平 、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 这也是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落地的关键 。 随着学习的深入 , 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兴趣 , 并在兴趣的驱动下踊跃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 , 达到更加显著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 、训练 , 原本由教师进行讲授的知识点 、动作 , 逐步细化为不同的任务 , 由学生自主完成 。这样一来 , 全体学生都可以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 成为学习的主角 , 这不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契机 , 也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极为 契 合 。 而 且 , 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 , 学生有序推进体育活 动 , 得出结论 , 并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 表现 , 予以积极评价 , 这样可以带动更多学生的积 极性 , 为 体 育 教 学 质 量 、 效 率 的 提 升 提 供 良 好 条件 。

  2. 助推学生共同进步

  对于处于同一 团体的学生来说 , 他们为了能够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会互相配合 、帮助 。遇到问 题或是陷入困境时 , 成员会伸出援手 , 共同解决问 题 , 走出 困 境 , 实 现 体 育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具体而言 , 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下 , 课堂不再 是学优 生 的 舞 台 , 更 多 的 学 生 参 与 其 中 , 共 同 学 习 、玩乐 , 互相帮助 、促进 , 形成更加和谐 、融洽 的氛围 , 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 不 仅 如 此 , 这对学生合作意识 、实践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 有极大帮助 。



\

 
  三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1. 引导自由组合 , 点燃运动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 同体 , 可以促进更多学习生长点的产生 。教师立足 于实际 , 精心制订教学目标 、计划 , 推动学习共同 体的顺利构建 。一方面 , 团队的成立 。学生自发构 建学习共同体 , 有着兴趣小组的特点 。 在 此 期 间 , 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 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 多自主权利 , 令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 这不但有助于 团队和谐系数的提升 , 还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 、集 体荣誉感的培养 。需要注意的是 , 学习共同体并非 随意组 建 , 而 是 要 求 成 员 存 在 相 同 点 , 如 兴 趣 喜 好 、运动特长等相同 。如此一来 , 团队才会更加和 谐 、 团结 。在运动共同体的构建中 , 教师将权力交 给学生 , 鼓励学生自主创建运动队伍 , 既可以在课 堂上组团训练 , 也可以在课后进行集体活动 。教师 适时指导 、点拨 , 号召学生参与更多的 运 动 小 组 , 学习共同体数量持续增加 。在人数构成方面 , 不做 过多要求 , 随时都可以增减 。另一方面 , 明确运动 目标 。 当完成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后 , 教师要在运动 目标的设置上下功夫 , 把握契机 , 进行适当 、适度的干预和指导 , 为学生有序参与集体活动提供良好前提 。从团队结构的角度来看 , 学习共同体较为固定 。相应地 , 其运动目标也呈现出集中的特点 。例如 , 就篮球学习共同体来说 , 成员基本上都是篮球爱好者 , 目标为积极参加一些篮球训练 、 比赛 , 满足个性化需求 , 强身健体 、增强体魄 。在设置共同目标时 , 教师要以具体指导为主 , 使学生自然达成共识 , 对自身责任 、义务有清晰认知 。

  2. 创造交流机会 , 增强运动认知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 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个 性 。倘若学生明确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 那么就会 萌生浓厚的兴趣 , 自觉加入对话之中 , 进行心得和 体会的交 流 。 所 以 , 在 小 学 体 育 课 堂 上 , 教 师 要 “心中有数 ”, 多给学 生 创 造 交 流 心 得 体 会 的 机 会 , 鼓励学生直抒己见 、畅所欲言 , 实现运动认知能力 和水平更上一层楼 。例如 , 在 “短跑 ”教学中 , 教师 可以设计沙龙活动 , 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交流 平 台 , 使其更好地交流自己在短跑中的心得体会 、经验技 巧等 。授课时 , 教师组织学生去室外 , 进行短跑训 练 。完成上述操作后 , 展开室内体育教学 。在此期 间 , 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 , 为 学 生 展 示 了 2008年 北京奥运会中的短跑比赛视频片段 。学生需要认真 观看 ,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视频片段 展 示 完 毕 后 , 学生各抒己见 , 有的说 : “正因为运动健儿们 平 时 的刻苦训练 , 才 有 了 他 们 在 赛 场 上 绽 放 光 彩 的 机 会 。在日常学 习 中 , 我 们 也 要 认 真 训 练 , 脚 踏 实 地 、持之以恒 。”对于学生的 发 言 , 教 师 表 示 认 可 , 并予以夸赞 。 随后 , 又有学生阐述了 自 己 的 观 点 : “短跑在爆发力 、腿部肌肉方面有较高的要 求 , 所 以在日常的训练中 , 也要多关注爆发力和腿部肌肉 训练 , 让训练更有针对性 、实效性 。”仅仅运动而不 对运动 方 法 进 行 思 考 、摸 索 , 难 以 达 到 预 期 的 目 标 。所以 , 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 , 教师要多组织 学生开展交流会活动 , 让学生取长补短 , 掌握更多 有效的运动方法 、技巧 , 提高运动水平 。

  3. 加强家校合作 , 实现多向互动

  家长是 孩 子 的 第 一 任 教 师 , 家 庭 是 孩 子 的 第一课堂 。可以说 , 学生文化素养 、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 除了学校教育以外 , 家庭 教 育 也 影 响 着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发 展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 也必须高度 重视家庭教育 。也就是说 , 学校以及教师要加强与 家长之间的交流 、沟通 , 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 尽 可能地寻求家长的支持 、配合 , 打造学习共同体模 式下的家校合作教学 。教师要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内 涵 、特征 ,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将其纳入沟通平 台 , 与学生共同学习 、锻炼 。 同时 , 家长也需要自 觉遵守活动规则 , 和孩子一起竞技 、锻炼 , 促进良 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在丰富多元的亲子活动中 , 学 生切实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 获得与家长共同锻 炼的幸福感 、喜悦感 。具体来说 , 学校打造信息交 流平台 , 将学生体育成绩 、活动情况等上传至平台 ; 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 、钉钉等渠道分享学生在课堂 上的锻炼图片和视频 , 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课堂表 现 。例如 , 在 “跳绳 ”教学中 , 教师发现这项运动深 受学生喜爱 。考虑到跳绳成本不高 , 家长和学生在 家中就可以进行跳绳 , 于是在完成跳绳知识 、技能 的传授后 , 教师可以发布任务 : 家长配合孩子完成 50个跳绳 。家长下班后 , 可以抽出一些时间 , 带着 孩子去空旷的场地开展跳绳锻炼 , 帮助孩子记录跳 绳数量 。 当孩子难以坚持时 , 家长在 一 旁加油 、打气 , 指导孩子调整气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还可以布置“3分钟花样跳绳 ”的任务 , 在双方的密切配合下 , 完 成 花 样 跳 绳 。 家 长 可 以 将 跳 绳 过 程 录制下来 , 将 其 分 享 至 家 校 合 作 交 流 群 。 为 了 进一 步强 化 实 效 , 教 师 还 可 以 设 计 一 个 评 选 环 节 ,由家长 、学生共同评选出表现最好的一个小组 。另外 , 教师就个别难度较大的跳绳技巧展开讲解 , 引领学生突破学习重点 、难点 , 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 。

  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 , 就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 一 是把 握 协 作 性 。协作性是小 学 体 育 课 堂 学 习 共 同 体 构 建 的 基 本 原则 , 之所以构建学习共同体 ,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和成长 。二是把握共享性 。在学习共同体中 , 不论是学习资源还是学习经验 、思想观点 , 都可以进行分享 。所以 ,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 , 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 合理进行资源的筛选和任 务 的 设 计 , 促 进 学 生 的 高 效 协 作 、 交 流 。三是把握开放性 。学习共同体是开放的 , 可以 “发展壮大 ”。假设它是 一 个系统 , 其结构就是开 放 的耗散结构 , 可以吸引系统外的事物 , 包括思想 、资源和人员 。

  参考文献

  [1] 周锦 .“小先生制 ”学习共同体对体育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究[J] . 华夏教师 , 2020(33) : 49- 50.

  [2]谢建林 , 冯燕 珊 . 核 心 素 养 导 向 下 重 构 良 好 师 生 关 系 的 策 略 —以 小 学 体 育 学 科 为 例 [J] . 当 代 体 育 科 技 , 2020.10(3) : 156- 157.

  [3] 方伟 , 王威 . 素养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协商式评价的探究[J] . 灌篮 , 2020(10) : 65- 67.

  [4] 许鸳鸯 . 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0(5) : 11- 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1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