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校测量学实验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在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将“导生制”引入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导生来协作教师开展测量技能实践教学。文章简单介绍了导生制协作教学模式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导生协作教学在测量实验实践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开展了一次教学改革实验,通过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在测量实验实践教学中运用导生来协作教学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生制”;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田良辉等.“导生”协作教学模式在测量实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162-164
《测量学》是一门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科学,主要是利用仪器来获取地球表面空间自然地物地貌的三维坐标或影像,来表达自然和社会要素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践性强,相比于其他基础学科,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测量学》的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学生只有认真地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和测量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另外,根据湖南农业大学课程的规划与建设,《测量学》实践教学一般占到总学时的40%~50%,同时还需开展1~2周的实习,可见实践教学在测量学这门课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研究和讨论测量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导生”制协作教学分析
(一)“导生制”简介
“导生制”一词源自英文“Monitorial System”,由英国教会的Andrew Bell(安德鲁﹒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师Joseph Lancaster(约瑟夫﹒兰卡斯特)共同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即教师在授课时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单独授课,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把自身的经验和所学的内容传授给一组学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我国,早期陶行知先生创立“小先生制”,就类似国外“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本着“即知即传”的精神,选定一些优秀的学生,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及时地传给周围的人,以此来完成普及教育的使命。今年来,导生制得到了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侧重于学习指导的“教学辅导型”的同伴导学形式、侧重于指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的“学术活动型”以及将导学作为一项制度建设的“制度建设型”等三种导生模式。很多教学改革者认为“导生制”具有节省师资、节约经费、便于学生自我管理等优点。但对于导生进入课堂、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改革还在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当中。
(二)测量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测量实践教学一般分为两个环节:先是教师在室内进行统一讲解和仪器操作演示,然后是学生们在室外开展实验或实习的项目。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我们发现通常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少而学生基数大。以湖南农业大学测量教研室为例,教研室五位教师共负责土管、规划、园林、农资、土木、工管、水利水电、农资、生态等近10个专业近600名本科生(还不包括二级学院的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教学任务,学生基数庞大而师资薄弱。
(2)学生协作互组意识不强。根据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原则,通常出现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一组,而学习积极性差,懒散的学生组成一组,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不高。
(3)学生分散,监管难度大。实践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一般场地大,学生分散,教师不仅要指导教学,还要进行监督管理,往往“力不从心”,并且通常都需要在每组重复讲解和演示,教学效率低下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或手把手的仪器操作、数据记录计算等指导。
(4)教学效果难以把握和评价,测量实践成绩的考核一般按组进行,无法量化到个体,小组的实习成果无法反映小组每个成员的真实水平,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得不到有效的反馈。
(三)导生协作实践教学的优势
从测量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导生协作教学有以下优势:
(1)测量实践教学一般都采用小组式的方式进行,具备了“导生制”小团体的天然特征,可操作性强,可以指定导生为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内容,这是在测量学实践教学中利用导生来协助教学的天然优势。
(2)解放了教师,教师只要做好导生的指导和培育工作,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导生全权负责本组学生的实验内容。由于导生前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测量技能和仪器操作,教师无需在每组重复演示和操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可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监督管理和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上。
(3)“导生制”协作教学的模式目前在一些高校得到了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且有相关文献可供调研和参考,这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测量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导生来协作教学是完全适用可行的。
二“导生”协作教学改革实验
为进一步检验“导生”协作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测量学实验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实验教学,我们先是挑选了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专业2016级两个班共计60名学生作为此次教学改革实验的对象,教学内容为《经纬仪测回法测量水平角》,具体为测量某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同时设定三角形的闭合差为60",作为实验成果合格与否的指标。为了直观比较该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在一个班采用导生协作教学,另一个班仍采用常规的模式。
(一)实验方案
在2016级园艺园林专业1班仍旧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线性工作方式,为“教师-学生”的一级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每组学生都进行经纬测量技能操作演示。而在园艺园林专业16级2班开展导生协作实践教学的新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导生-学生”的二级梯级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入导生的环节,教师只要重点把握导生的技能水平和指导能力,而导生则具体负责本组的实践项目。教师只需兼顾弱势组,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导生协作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在与导生协作教学的模式的设计,根据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要主要体现出易操作性。这里,我们依照教师把握整体,导生把握个体的原则开展。将导生协作教学主要分为三大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教师组织实施的全班集体的理论知识学习,并调查掌握班级整体水平和导生人选;第二个环节为导生的选拔与培训;第三个环节由导生组织实施具体测量实践项目的开展。在整个教学期间,导生要主要负责实验项目实施以及学生掌握程度的及时反馈,并随时与教师沟通,反馈在协作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此环节教师角色由先前的执行者转变为监督者,并关注重难点问题和弱势组体或个体,以保障整体教学质量。
(三)实验结果分析
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每组所花的指导时间共计达到了96分钟,基本上整个实验过程中,就穿梭在各组之间,反反复复的讲解仪器的使用和角度测量的步骤。而在2班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有导生的存在,导生已基本能掌握仪器的操作和把握实验内容的组织实施,教师在每组所花的时间共计不到20分钟,指导教师在此项时间上节约了约79%,而从图2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所花的时间上来看,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下,每组平均完成实验内容的时间为114分钟,而采用导生协作教学模式下每组平均时间为71分钟,效率提高了约37%。
另外,如果我们取实验合格率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那么在导生的协作教学下,全班实验数据合格率提高了约30个百分点,从57%提高到86%,表明以组为单位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经纬仪的使用和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实验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三 结论与展望
从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来看,在测量学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导生来协作教学,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无论从教师在课上的总时间花费还是学生的完成实验项目的时间上、实验成果的合格率上,导生协作教学都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正是鉴于此,我们在后续的测量实验教学以及实习中,都沿用了这一方式,综合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导生协作教学不但对教学效率和效果帮助巨大,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氛围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改善,学生们也更乐于进行协作学习。测量学实践课程侧重基本技能和仪器的操作,又在野外开展,是十分适合该教学模式的。
参考文献
[1]Cilliers,Johannes Leon le Roux.The Monitorial Systems of Lancaster and Bell[M].University of Press.1977.
[2]于乐,袁辉.“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1.
[3]胡凤阳,李捷.导生制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断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01):45-48.
[4]葛小兵.导生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综述[J].机械职业教育,2011,20(03):45-47.
[5]严海.论导生制的起源、发展及其变迁[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06):73-75+80.
[6]Hongrui Li,Wenbo Zhang.Monitorial system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 Industry Application(WARTIA),2014 IEEE Workshop on.2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