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议题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还能培养学生 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 持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高 度重视议题式教学的应用 , 通过系统完善的课程设计 , 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 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 提升 。
关键词 : 思维能力培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 学方法 。通过将复杂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具体化 , 采 用研讨会 、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 和探讨问题 , 议题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视野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 和自主学习能力 , 持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思维能 力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1.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议题式教学通过实证性议题将复杂的道德和法 治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 使抽象知 识更易于理解和消化 。例如 , 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 的法律问题 , 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款的含 义和重要性 。 同时 , 这种类型的议题往往需要学生 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 以确定最适合的解决方 案 。 这个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 思考能力 ,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 以 “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约束 ”议题为例 , 学生在讨论 中需要理解网络言论自由的含义 , 探索其在现实生 活中的影响 , 同时理解和分析对网络言论的法律约 束意味着什么 。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和 掌握道德和法律的知识 , 而且帮助学生对这个复杂议题进行深入思考 , 明白法律和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议题式教学中的辨析性议题通常涉及社会生活中存在冲突的问题 , 例如环保问题等 。在探讨这些议题时 , 学生需 要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去 分 析 和 评 价 问题 ,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个性化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使其对待问题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 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独立思 考 , 勇 于 提 出 自 己 的 见 解 。 以 辨 析 性 议 题“垃圾分类的道德和法律意义 ”为例 , 学生需要理解和分析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不分类的可能后果 ,从环保 、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出发评价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 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也使他们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议题式教学能将学生带入实际的 社 会 环 境 中 ,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道德法治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需要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 这将大幅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 同时 , 因为社会实践往往涉及多种多样的问题 , 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 , 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以社 会实践性议题 “学校环保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 为例 , 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份合理的环保 志愿者活动方案 , 并亲自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 , 学 生不仅需要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 还需要运用所学的 法律知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个过程锻炼了学 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同时也对他们的创新能力提出 了挑战 。
二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思维能 力培养中的实施路径
1. 从生活中选取适合探讨的教学议题
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议题的设计 。一个好的 议题应当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 激发学习兴趣 , 促 使他们积极参与探讨和学习 。首先 , 议题需要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 密 切 相 关 , 以 引 起 他 们 的 兴 趣 和 关 注 。若议题过于 抽 象 或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相 去 甚 远 , 学生可能无法理解 , 也难 以 深 入 讨 论 。 其 次 , 议题应当具有一定深度 , 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若 议题过于简单或答案过于明显 , 学生可能只停留在 接收信息的层面 , 不利于思维能力的 培 养 。此 外 , 议题的争议性也很重要 , 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和 辩论 。 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 , 学生才能从多个角度 思考问题 , 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议题讨论的热情 , 教 师应根据课本内容的特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的议题 。例如 , 若学生对环保问题感兴趣 , 教师可 以选择与 “如何正确处理垃圾并保护环境 ”相关的议 题 。或者 , 若某一社会事件引起学生广泛关注 , 教 师也可将这一事件引入课堂 , 让学生从道德和法律 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 总之 , 教师在选择议题时 应确保 其 具 有 时 效 性 、 与 生 活 相 关 , 并 富 有 思 考 性 , 以引发学生高度参与和深度思考 。
以七年级上册的 “让友谊之树长青 ”为例 , 教师 可引入真实生活中的议题 , 如 “在友谊和诚实之间 如何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 生 分享自己或朋友在这方面的实际经历 , 然后将话题 引向教材中的 案 例 , 并 根 据 教 学 要 求 设 计 一 组 问 题 , “如果你的朋友做了 一 件错事 , 你应该告诉 老师吗? 为什么?”“你如何看待揭发朋友的行为?”等 ,让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方式 , 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 还能锻炼思维能力 , 对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问 题 有 更 深 入 的 理 解 和思考 。
2. 突出学 生 主 体 地 位 , 设 计 引 人 入 胜 的 学 习活动
学生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体角色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强调学生参与和主动思考的教学理念 ,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 、独立思 考 、 主 动 表 达 ,能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 。在这一模式下 , 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 而是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 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 激发学习兴趣 , 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 以实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 , 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在设计议题式教学的学习活动时 , 教师需根据议题性质 、 内容 和 学 生 的 特 征 确 定 适 合 的 活 动 形式 。例如 , 若议题涉及法律问题 , 可设计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活动 , 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 。对于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议题 , 组织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辩证思考能力 。在活 动 中 ,教师需给予学生自由和支持 , 让他们积极参与 , 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 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进步 。借助多媒体 、 网络资源 、实地考察 、社区服务等方式可以使学习更生动有趣 , 贴近实际 , 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 。
以七年级上册 “网上交友新时空 ”一课为例 , 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在线论坛环境 , 让学生体验网络交友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模拟建立网络社交资料 , 讨论维护隐 私 的 重 要 性 和 辨 别 虚 假 信 息 的 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利弊 、理智交友和避免网络欺诈的策略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 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促使他们在思考和探索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法治素养 。
3. 鼓励学生分享观点 , 促进多维角度的合作交流
在实施议题式教学中 ,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观点 , 创造开放友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课堂上 需保持中立 , 尊重每位学生的观点 , 并积极评价他 们的思考和表达 。合作讨论中 , 教师要提醒学生尊 重他人观点 , 鼓励积极倾听 , 通过讨论找出问题的 多元解决方案 。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讨论 过程 , 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逻辑和道理 , 提高批判 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于社会实践 。
以七年级上册 “让家更美好 ”章节为例 , 教师可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 设计一 系列家庭伦理议题 , 如 “什么样的行为会使家更美好”“如何应对家庭冲突 ” 等 。这些议题关涉思政教育 , 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 活 。在课堂上 ,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使家庭更美好的 行为 , 促进他们领悟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 提高自我 反思和表达能力 。 随后 ,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汇总 观点 , 形成 “使家更美好行为清单 ”, 增强互动 性 , 提高团队协作 。通过这过程 , 教师引导学生从理论 到实践 , 让他们深入理解 “让家更美好 ”主题 , 感受 个体观点和行为对家庭氛围的直接影响 , 锻炼逻辑 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
三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 议题式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 , 它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将抽象的道德和法治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 来 , 学 生 更 容 易 理 解 和 消 化 这 些 知 识 。 其次 , 议题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通过涉及社会生活中存在冲突的问题 , 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 价 , 这 锻 炼 了 他 们 的 批 判 性 思 维 能力 。最后 , 议题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性议题 , 学生需要面对实际问题 , 灵活运用知识 , 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
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时 , 选择适合探讨的教学议题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议题应当具有时效性 、与生活相关 , 并富 有 思 考 性 。 此 外 , 突 出 学 生 主 体 地位 , 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也是成功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关键 。 总的来说 ,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议题和活动 ,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探讨问题 , 全面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 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
参考文献
[1] 尹燕 , 郭佑萍 . 融合信息技术的道德与法治 “三类四环 ”议题式教学策略[J]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23(19) : 78- 81. [2] 梁卢卢 .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J] . 试题与研究 , 2023(15) : 10- 12.
[3] 杨万岳 . 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策略[J] . 学周刊 , 2023(22) : 118- 120.
[4] 周乐陶 .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J] . 考试周刊 , 2023(23) : 149- 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