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本文从七个方面探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 创新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能力 ; 应用信息技术 ,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引入生活元素 , 鼓励学生深度探究 学习; 开展合作探究 ,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 识; 组 织 实 践 活 动 ,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应 用 能 力 ; 落实跨学科教学 , 拓展 学 生 综 合 性 思 维 ; 开 展 多 元 评 价 , 推 进 课 堂 “教 — 学 — 评 ” 一 体化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推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
关键词 : 新课标,小学数学,实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 称 “新课标 ”) 明确了小学数学的育人目标 , 强调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要结 合当前教学现状 , 探索数学课堂改革 , 推进数学教 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 需要 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 识 , 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研 读新课标相关要求 , 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教学因素致 力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 提高教学实效性 。
一 、创新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新课标提出 ,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 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关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的培养 。教师要深刻反思当前教法中的不足 , 重视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 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 实现核心素养发展 。转变传统单一 的教学模式 , 创 新教学方法 , 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 , 抓住学 生兴趣及特长 ,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 促使学生 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 以认识 10以内的数的教学 为 例 , 在 10以内的数的认识中 , 教师可以 与 学 生 互 换角色 , 让学生扮演教师 , 给其他同学讲述自己对 10以内数 的 认 识 和 理 解 。 教 师 可 以 扮 演 学 生 , 进 行课堂提问 , 以此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度思考 , 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 , 教师 可 以 采 用 游 戏 教 学 法 , 组 织 学 生 主 动 学习 , 在游戏中 , 教师随意挑选几个带 有 10以 内 数字的名牌 , 然后贴到学生的身上 。 当教师要求按照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时 , 贴着名牌的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上的数字挑选站位 。如此反复训练 几 次 ,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游戏的趣味性 , 从而提升主动学习兴趣 。 因此 , 教师要具体分析各阶段小学生认知特点 , 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使学生积极投入数学知识探究中 , 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 提升教学实效性 。
二 、应用信息技术 ,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及推进数学课堂的现代化 。教师要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助力数学课堂教学 , 提升教学实 效 性 。信息技术在知识呈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它能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塑并以更深刻的形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 。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 , 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 ,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以图形的平移教学为例 , 其中 , 平移定义及性质是课堂教学难点 , 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短板 。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才能突破平移相关难点学习 。 因此 , 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在理解平移的定义及性质时 , 就会非常吃力 。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 , 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难 点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现实生活中一 些比 较常见的平移现象 , 如行驶的高铁 、缓缓上升的国 旗 、运行中的直梯 、来回抽动的抽屉 、左右推拉的 窗户等动图或视频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现 象 , 从中深度理解平移的定义 , 总结平移的性质 。在信 息技术直观展示中 , 学生在观察中轻松掌握平移的 定义及性质 , 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
三 、 引入生活元素 , 鼓励学生深度探究学习
新课标提出要建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 引 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深度探究学习 。
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升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 , 要 重视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 利用生活化的内容扩充 课堂容量 , 建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要从学生 身边的生活内容入手 , 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场景 及现象 , 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探索数学知识的本 质 。 以认识方向的教学为例 , 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探 究关于方向表达的具体方法 , 可以引入生活元 素 。 课堂上可以以学校为中心 , 引导学生 运 用 东 、南 、 西 、北四个方位词具体描述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学 生通过对学校周边事物的认真观察 , 可以明确说出 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上的具体建筑 , 并感悟方 向用词的深刻 含 义 。 教 师 还 可 以 布 置 生 活 化 的 作 业 , 安排学生以简易图的形式绘制一 幅从自己家到 学校的地图 。地 图 上 每 一 处 的 拐 角 处 都 要 标 注 出 东 、南 、西 、北的方向指标 。这样 , 学生能清晰地 表示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 。教师以生活现象带领 学生学习方位词 , 再以生活化的作业指导学生对课 堂知识进行创新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能够明 确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 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 。
四 、开展合作探究 ,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新课标进一 步强调了合作探究学习 的 重 要 性 , 鼓励教师运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 师要努力建构生本主义教学模式 , 提升课堂教学实 效性 。然而 ,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如果 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 则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 负担 , 降低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 弥补个人学习不足 。合作探究教学中 , 学生通过共同思考 、相互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 调 动 共 同 学 习 积 极 性 , 提 升 课 堂 学 习 效果 。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增加看待问题的角度 , 增强合作意识 , 从而促进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 。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为例 , 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实物观察中 , 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及思维方式 , 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比如 , 有的学生通过直尺测量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有的学生通过折纸发现无论长方形还是正方形 , 它们的四个角的度数都相同 ; 还有的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中总会有一组对边比另一组对边长 。在合作式探究中 , 学生能够接触很多新鲜想法 , 增加看待问题的角度 , 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 提高教学实效性 。
五 、组织实践活动 , 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新课标提倡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 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 就要认识到组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要提升自身实践活动的设计及组织能力 , 运用丰富的实践活动 , 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 。在实践活动中 , 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与整理 , 深度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会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 , 从而实现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内化和创意输出 。 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 , 在这堂课程结束后 ,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以“日常运动状况调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 , 学生可以按照日常运动次数划分经常 、偶尔 、从不三个类别 , 并制作成统计表 。学生需要统计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日常运动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归类 。最后得出关于班级学生日常运动的调查表 , 通过分析 , 整理相关数据 ,具体了解班中学生的日常运动状况 。结合统计表 , 学生可以继续探究日常运动的好处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 , 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操作验证了统计表的实用性 ,实现了创新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 、落实跨学科教学 , 拓展学生综合性思维
新课标指出 , 数学教学要打破学科限制 , 推进 跨学科 知 识 融 合 , 拓 展 学 生 综 合 性 思 维 。 以 关 于 三角形的教学为例 , 为了促使学生以综合性思维全 面思考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 可以跟美术 、建筑 等其他学科相结合 , 促使学生从数学 、美学及建筑 的多种角度全面研究三角形相关知识 。在探究三角 形特点时 , 可以引入素描中的三角形构图法 , 通过 展示三角形构图法的素描作品 , 引导学生探究三角 形的性质 。通过对素描作品的欣赏 , 学生能够感受 到画面的和谐 稳 定 , 从 而 深 度 体 会 三 角 形 的 稳 定 性 。还可以展示三角形的建筑 , 如三角形房子的尖 顶 、埃菲尔铁塔以及其他三角形外观的建筑等 。这 些建筑物利用的都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通过数 学 、 美术与建筑的跨学科融合 , 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 问题 , 拓展综合学习思维 , 推进教学有效性 。
七 、开展多元评价 , 推进课堂教学评 一体化
新课标提倡要重视多元化课堂评价的开展 , 有 效推进数学课堂 “教 — 学 — 评 ”一体化的实施 。教师 要深度剖析新课标中关于课堂评价的相关规定 , 认 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 , 要具体结合 不同教学内 容 及 教 学 目 的 科 学 合 理 地 设 计 教 学 评 价 。通过多元主 体 的 课 堂 评 价 及 多 样 化 的 评 价 方 式 , 助力课堂实效性的提升 。教师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 科学设计 、有效实施多元评价 , 发挥 以 评 促 教 、 以 评 促 学 的 功 能 , 推 进“教 — 学 — 评 ”一体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
以负数的初 步 认 识 的 教 学 为 例 , 可 以 采 用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对 教 学 行 为 进 行 全 面 性 评 价 。 课前 , 可以先 组 织 学 生 对 负 数 的 相 关 知 识 进 行 预习 。 教师通过数字 化 平 台 对 预 习 成 果 进 行 检 测 评价 。 这种数 字 化 的 评 价 不 仅 能 检 验 学 生 自 学 效果 , 还能以 大 数 据 的 形 式 呈 现 学 生 自 学 中 的 问题 。 这样的 评 价 有 利 于 教 师 针 对 性 教 学 的 开 展 。在课堂上 , 教师组 织 学 生 以 小 组 合 作 形 式 探 索 负数在生活中的 应 用 。 在 合 作 学 习 结 束 后 , 可 以 给每人发放 一 张课 堂 学 习 评 价 表 , 其 中 包 含 对 学 生学习态度 、课堂知识表现情况 、合作能力及进步状况等内容的评价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评 , 与组内成员进行互评 。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这 种 多 元 主 体 的 评 价 方 式 更 具 全 面性 、真实性 。
总而言之 , 在新课标背景下 , 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度解读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意见 , 聚焦数学教学实效性 , 科 学 探 究 提 升 教 学 实 效 性 的 具 体 方法 。要立足于数学学科育人教育理念 , 重点探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法 。还要借助新的教学模式 ,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推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参考文献
[1] 戴虎强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23(1) : 201- 203.
[2] 陶也矫 .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 数学大世界(上旬) , 2022(11) : 11- 13.
[3] 陈凡剑 .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探究[J] . 小学生(中旬刊) , 2022(6) : 40- 42.
[4] 唐昌万 .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J] . 新课程(上) , 2014(3) : 174- 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