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 , 通过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构建跨学 科课程体系 , 有助于实现数学思想在各个方面的渗透 ,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基 于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 以及其在推进数学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关键作用 , 本 文首先分析了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应用价值 , 然后围绕活动的开发设计和具体应用路 径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 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教师需正确理解和深入了解跨学科 概 念 。《义 务教育课程 方 案(2022年 版) 》首 次 提 出 “跨 学 科 主 题学习活动 ”, 并明确要求 “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 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该举措旨 在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性 ,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 系 ,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综合运用 , 构 建一个完整 、系统的知识体系 , 以更好地解决现实 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 , 教师 应贯彻跨学科 教 育 理 念 , 巧 妙 设 置 跨 学 科 学 习 活 动 , 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的潜在价值 。
一 、小学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开发价值
1. 融合不同学科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 际 问 题 , 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通常复杂多样 , 往往需要 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 。这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围绕教材 内容展开 , 学生在一 堂课上获取的知识来自同 一 体 系 , 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 性 , 从而无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跨学科课程的 优势在于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 , 通 过构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能够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 , 还能够发现这些知 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地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统整教学目标
虽然不同学科的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 , 但是这些学科的课程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 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 、情感与态度两个方面 。 以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为例 , 其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 使学生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 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它与小学语文课程有着显著 的 区 别 。 然 而 , 从 情 感 与 态 度 方 面 进 行 分析 , 小学数学和小学语文都致力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 为跨学科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跨学科教学并非 简 单 地 将 多 个 学 科 的 知 识 随 意 拼 凑 在一起 , 而是在数学学科的基础上对其他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通过开发并优化小学数学跨学科实践课程 , 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目标的统一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3. 强化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 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在这些活动中 , 学生有机会动手动脑 、活跃思维 , 探索并获得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常规学习方法 , 同时也促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 当学生面对一道具有隐含条件的数学 题时 , 首先需要审题 , 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 , 找 出其中的已知条件 。然后 , 学生需要回顾涉及的所 有知识点 , 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这表明 , 要 想准确求解问题 , 学生不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 , 还 要善于审题 , 准确提取重要信息 , 避免 遗 漏 条 件 。 构建跨学科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看 待问题 , 从而不断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 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 提高 了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水平 。
二 、小学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1. 课程开发构想
首先 , 将 语 文 、 科 学 、 思 想 品 德 、 音 乐 、 美 术 、体育等学科纳入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重要内 容 。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不同途径和多个角度来解 读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 使他们在活动中真 正领悟到数学 知 识 的 奥 妙 之 处 , 从 而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 由于跨学科教学思想提出的时间距今较短 , 教 师缺乏理论指导 , 因此需要开发教材 样 本 。 例 如 , 可以精心挑选一些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 具体案例 , 作为实践活动内容设计的参考依据 。
其次 , 进行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发 。在此 过程中 , 教师需要结合跨学科整合 、小学数学综合 与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的现实意义 , 转变传统的教育 理念 , 充分认识到课程功能转变的内涵 。这包括改 变已有的知识 传 授 方 式 , 倡 导 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 方 式 , 使学 生 在 实 践 中 学 习 , 通 过 参 与 教 学 主 动 探 究 , 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 同时 , 要把握实践课 程的本质 , 不脱离教材设置问题 , 而是强调学科知 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活 动方案 ,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科偏科问 题 ,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使每个学生都 能在活动中弥补自己的弱项 , 获得成就感 。
最后 , 开发活动资源 。教学资源是活动有效开 展的基础 ,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研究和解读 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 , 教师需要分析 实践课程资源 问 题 , 探 索 多 样 化 的 跨 学 科 活 动 模 式 。根据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 挖掘跨学科活动资源 , 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 , 制订 一套完整 、详细 、系统 的 方 案 , 为 活 动 的 开 展 提 供 坚 实基础 。
2. 课程实施阶段
在构思好实践活动后 , 教师应该开始准备课程的实施 。第一 阶段是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 。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动员大会 , 既将跨学科活动的主题告知学生 , 让他们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 又通过此方式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 确保学习和探究的方向清晰 。在动员大会上 , 学生有机会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 , 这 可 以 作 为 活 动 开 发 和 设 计 的 依据 , 同时在活动中融入学生喜欢的学科内容 , 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第二阶段是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明确的主题 , 它有助于明确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中心内容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 , 可以采取灵活民主的方式 , 让学生共同商讨活动主题的利弊和可行性 。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板块或数学问题作为活动的主题 , 并制订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总体方案 。
第三阶段是实施跨学科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充分发挥活动组织者 、设计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在观察活动过程中 学 生 的 具 体 表 现 时 , 教 师 要 适 时 调整 、改进活动内容 。在活动开始后 ,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 、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 交流并 分 享 经 验 , 从 中 获 取 知 识 。 以 青 岛 版 ( 五 四制) 三 年 级 上 册 数 学 教 材 为 例 , 例 如 , 在 “庆 元旦 —时 , 分 , 秒的认识 ”单 元 中 , 围 绕 “节 日 ”这个话题介绍了时间方面的数学知识 。通过梳理教材内容 , 确定教学目标是 : 结合具体情境 , 认识时间单位以及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 ,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时间观念 。在跨学科实践互动时 , 教师可以将语文与数学结合 , 要 求 学 生 从 语 文 的 角 度 看 待 数 学 问题 , 例如 , 通过时间换算来了解不同节日之间的时间距离 。这样不仅将数学问题以另 一 种形式 呈 现 ,还能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 发现数学知识的现实价 值 。 再 如 , “我 锻 炼 , 我 健 康 —平 均数 ”这节课的主题展 开 的 实 践 活 动 。 教 师 可 以 让 学生将体育与数学联系在一起 , 通过创设与体育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如 , 在学校 组织的篮球比赛中 , 一位运动选手出现犯规被罚下 场 , 这时需要选择一位替补球员 。教师可以列出两 位替补席位运动选手的得分情况 , 让学生思考选择 哪位选手上场 对 赢 得 比 赛 有 利 。 学 生 在 给 出 答 案 后 , 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两个阵营 , 引导他们讨论 每个阵营的理由 。这样的争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平 均数在实际生 活 中 的 重 要 性 。 通 过 这 样 的 实 践 活 动 , 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平均数 , 还加深了对数学 知识的印象 , 发现了数学知识与体育之间的联系 。
3. 活动体系建设
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而 跨学科实践 活 动 相 对 于 传 统 教 学 活 动 来 说 更 为 复 杂 。在这一过程中 , 教师需要充当引导 者 的 角 色 , 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了提高跨学科实践活 动的质量 ,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 既作 为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 又能够获得教 学反馈 , 记录活动评价 。
以青岛版(五四制) 小学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 的加减法 ”这节课为例 ,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 工具 , 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先了解算法 , 然后借 助计算 机 解 决 数 学 加 减 法 问 题 。 例 如 , 在 计 算 从1开始的连续 n 个自然数求和的数学运算问题 时 ,学生在计算机上需要先输入 n= 1的值 , 然后按照箭头指示进行操作 。在计算的过程中 , 学生不仅能 够清晰地看到求解的执行过程 , 还能对计算的先后 顺序产生深刻的认识 。
活动评价同样是跨学科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 。教师应引入评价机制 , 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 过程中充分认 识 到 自 己 的 不 足 , 以 便 及 时 查 缺 补漏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结束后 ,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记录下来 , 制作成一份活动报告 。教师也可以将学习任务布置在电脑终端 , 使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和结果展示在电脑上 , 并通过电子方式发送给教师 。这样一来 , 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 提 供 反 馈 , 并 在 课 后 指 出 学 生 存 在 的 错误 ,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 。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 课堂教学不仅应该追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 还要渗透正确的价值 观 ,加强情感和态 度 方 面 的 引 导 , 塑 造 学 生 的 健 全 人格 ,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通常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中 , 教师需要注重活动评价和成果汇报 , 让学生享活 动 心 得 , 促 使 他 们 共 同 交 流 学 习 经 验 。 同时 , 通过调查报告 、探究报告 、活动反思 、展示交流等方面的体验 , 鼓励学生提出感想和建议 , 以不断改进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 。
三 、结语
通过开发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与实践活动 , 成功将前沿的教育构想与人才培养的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 , 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限制 , 促进了跨学科交流 , 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推动 。数学教师应深入理解跨学科教学的本质 , 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 整 合 , 不 断 探 索 实 践 活 动 创 设 的 途径 ,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 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 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
参考文献
[1] 张婧 . 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J] . 小学数学教育 , 2021(21) : 10- 12.
[2] 郝安南 . 中小学数学跨学科活动实施路径分析与思考[J] . 基础教育参考 , 2021(7) : 39- 42.
[3] 王惠 . 基于初中跨学科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构想[J] . 课程教育研究 , 2020(37) : 27- 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