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谈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13:43: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本文以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剖析为切入点 , 简要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 态文明教育的可行性 , 重点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发挥教师示范 作用等途径 , 深入探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 。

  近年来 ,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 展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 文明意识与核心素养 。 因此 ,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育中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创设良好的教 学环境 , 有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 从而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 , 促进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更好开展 。

  一 、加强 信 息 技 术 的 应 用 , 创 设 丰 富 的 教 学 情境

  在教学中 , 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 , 以 更为丰富的形式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 , 给 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思想冲击 , 以加强学生对环境 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例如 , 教师可以应用目前比较 成熟的多媒体技术 , 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 , 将人类 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 出来 ,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们 的危害 。

  以九年级上册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一课的教学 为例 , 为使学生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 教师利用学校 环保教育站的环保教育资源 , 播放了一部以大自然 为第一人称的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说话》。此片以独 特的视角 , 让人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 引发人类对 自己行为的思 考 , 并 倡 导 人 类 树 立 保 护 环 境 的 意 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跨越时空的历史再现 , 把那些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恶果展示出来 , 让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 , 使学生在心底产生一种感动 、一 份责任 , 从而自觉爱护环境 。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 能 进 一 步 丰 富 教 学 内 容 的 表 现 形式 , 让原本较为乏味的知识具有更强的趣味性 。如果教师在环保教育中一 味地向学生灌输环保重要性的相关知识 , 学生便很难真正听进去 , 这会导致环保教育的实效 降 低 。 而 通 过 信 息 化 教 学 技 术 的 应用 , 创设真实的环保教育情境 , 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意义 , 真正认识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活的不利影响 , 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
\

  二 、融入实践活动 , 践行环保理念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固然重要 , 但如何深化环保意识 , 将环保意识落实到实践中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思考 的 问 题 。 实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准 , 学生的意识最终要通过实际行动反映出来 , 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 , 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意识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去 , 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环保实践中 , 从小事做起 、从生活中做起 , 在班级 、校园和学生的家庭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此外 ,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 , 言传身教 , 同时 , 进行家校合作 , 向家长传递环保观念的重要性 ,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 使得社会 、家庭和学校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 让学生在实 践中深化环保意识 , 践行环保行动 。

  1. 展示生活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引导学生进行 环保实践活动 ,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教育学生 “勿以 善小而不为 ”, 要求学生 在 班 级 中 自 发 组 织 环 保 监 督行动 , 学生可以轮流组成环保监督小组 , 同学间 要做到互相监 督 , 对 班 级 中 的 非 环 保 行 为 加 以 制 止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科普日常环保小技巧 , 如家 中的淘米水不要直接倒掉 , 而是可以用来浇花 , 这 可以节约我们的日常用水 ;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 垃圾分类 , 将收集到的塑料 、废纸等送到垃圾回收 处 。笔者曾经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 , 组织学 生走出校园 , 走进社区 , 在社区中进行义务清扫和 服务活动 , 让学生在志愿活动当中体会清洁工人的 不易 , 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这次活动得到 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 , 有许多家长也自愿与孩 子一起参与到环保劳动当中 , 此次实践活动既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

  2. 展示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初中阶段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 教师可适 当增加一些户外课程 , 让学生走出课堂 , 更多地与 这个社会握手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 躬 行 ”, 亲身实践 出 来 的 东 西 要 比 理 论 更 有 说 服 力 ,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交际能力 , 树立自己 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在户外课堂 , 教师也要做到把 握全局 , 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 , 最大程度地 尊重学生个人 , 在 学 生 出 现 迷 茫 和 偏 执 时 积 极 引 导 , 做好学生的向导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 相辅 相成 ,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与这个理论相关的 事物 , 也可以有更直观的感受 , 更好地理解理论知 识 。 比如 , 教师可以和基层社会组织联合会等组织 结合 , 带学生一起去当地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展开 一 门课外实践课程 , 可以联合当地水务部门等 , 把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 着装统一或者戴上统一 标识 的帽子等 , 组织一场义务的巡河队伍 , 以小组为单 位 , 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位置 ,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 巡河活动和水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 除此之外 , 还 可以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于环境保护或者是环境恶化危害的 PPT 或 小 视 频 , 可 以 更 好 地 加 强 学生自身的责任感 。

  三 、围绕主题内容 , 树立环保意识

  将环保意识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合 , 教师可以将大自然很多有趣 、有意义的事情放到课堂上 一起去探索 。教师讲的内容有趣 , 学生自然感兴趣 , 学到的东西自然也会变多 。而环保意识的培养绝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中 , 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 通过主题活动 , 学生能将环境保护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 , 在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环境保护的内涵与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 , 在活动中主动地接受环保教育 , 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 , 具体了解日常生 活 中 破 坏 环 境 的 行 为 与 保 护 环 境 的 方法 , 学生能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 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

  例如 , 教师可以组织环保节日主题活动 ,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 之后向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环保节日 , 小组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 一 是课下搜集资料 , 了 解 本 组 环 保 节 日 的 由 来 与 主 要 内容 , 通过文字搭配图片的方式在课上进行展示与讲解 。二是收集破坏环境的相关案例与数据 , 然后与环保节日的主题进行对比 , 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批判 , 同时谈一谈该如何整治这些行为 , 每 一 位小组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是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我 是 小 小 环 保 家 ”手 抄 报 , 并 在 课 上 进 行 汇报 、展示与讲解 。通过完成这些主题活动 , 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 增强资料收集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 同时在活动当中体验环境保护对生活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 , 教师除了讲一些理论知识 ,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大自然干净 、美丽的景色 , 这些景色可以是世界各地的 , 能增强视觉和感觉冲击 , 可以将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放置其后 , 好和坏形成的强烈反差更能激起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欲 。 除此之外 , 教师还可以放一些保护环境的志愿者的短视频 , 也许那些枯 燥 的 理 论 触 动 学 生 心 灵 的 力 度 不够 , 但加上这些直观的 、通俗易懂的对比行为和做法更能直抵学生的内心 。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 让他们有去探索的动力 , 其次才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灌 输 , 最 后 要 带 领 学 生 不 断 地 重 复 复 习 , 去熟练地掌握 。

  四 、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效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 教师的率先垂范同样能 起到显著的榜样作用 , 能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 养成 ,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 。教师在日 常生活中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 用实际行动保护 环境 , 学生也会受到感染 , 并跟随教师做出一 些实 际行动 。在这一过程中 , 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更 快地形成 , 环境 保 护 意 识 培 养 效 果 将 得 到 进 一 步 提升 。

  1. 利用环 保 教 育 实 践 活 动 , 建 立 融 洽 的 师 生 关系

  教师是学校环保教育的主要力量 , 可以利用教 育实践活动与 学 生 打 成 一 片 , 建 立 融 洽 的 教 学 关 系 。例如 , 笔者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实 际 , 主持筹建学校环保教育站 , 并身体力行参与环 保教育活动 , 录制资源回收教学视频 , 教授学生可 回收资源的回收技巧 , 在资源回收区现场手把手教 学生进 行 资 源 回 收 , 与 学 生 一 起 “低 头 弯 腰 做 环 保 ”。很多在环保教育站 担 任 环 保 志 愿 者 的 学 生 在 教师的教授下掌握了可回收资源的回收技巧 , 将学 校的可回收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 , 并在一起进行环 保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融洽 、平等且相互 促进的师生关系 , 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 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开展的任何形式的思 想教育 , 最终都要落实到生活实践 。环保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 , 不是单纯让学生了解更多环保相关的理论知识 , 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贯彻环保理念 , 真正投入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 。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 可以为学生实际参与环保活动提供更直观的指导 。
\

  2. 利用环 保 教 育 故 事 , 树 立 道 德 与 法 治 课 教学典型

  在环保教育站的人文区 , 笔者用自己的环保教育故事影响学生 , 并鼓励学生中的环保志愿者大胆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的故事 , 逐渐将他们培养成环保讲师 , 让他们在环保教育站的人文区“抬头挺胸说环保 ”。例 如 , 在 七 年 级 上 册 “师 长 情谊 ”一课中的 “了解教师的职业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 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这个知识点进行学习时 , 学生能更加明白教师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的作用 。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践行了这种环保教育理念和模式 , 其中的一部分学生还利用自己在学生会的力量在学校大力推广环保教育 。环保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典型产生的教育力量 。

  当前 , 加强社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要求 。在此情况下 ,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 , 以实践为抓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 , 充分利用多学科融合理念 , 不断拓展延伸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方式 , 让学生充分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观 。

  参考文献

  [1] 安生旺 . 浅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 . 中国校外教育 , 2018(10) : 56- 57.
  [2] 谭梓琳 . 初中思想品德 “实践与探究 ”课教学研究[D] . 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 2018.
  [3] 刘丽玉 . 挖掘思想内涵融入人文理念 —人文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 新课程(下) , 2018(3) : 279.
  [4] 朱莎 .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探[J]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7(27) : 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7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