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西藏传统文化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9 18:1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西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高效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其包含了藏族地区的风俗传统、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等多个方面,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道德的判断标准与规范,为大多数藏族同胞所认可、尊重、崇尚。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准。而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高校藏族学生居多,所以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藏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区特点与特色,将西藏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发挥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本文在简要阐述藏族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藏传统文化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藏传统文化;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 藏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藏族更是一个崇尚道德文化的民族,与我国的其他民族一样都要属于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藏族的主要聚集区在青藏高原,高原的气候、环境都有着其特殊性。青藏高原地区终年寒冷,空气稀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藏族人民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起来,就必须顽强地与气候、与环境、与自然不断地做斗争。在漫长的征服与改造环境的民族发展史中,藏族人民由此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独特的物质环境与物质文化,而且还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这些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了历史的严峻考验与冲击,逐渐被广大藏族同胞所认同、接受与崇尚的名族文化。当然,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藏族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青藏高原,随着一部分藏族人民进入中原,一部分中原人民进入青藏地区,在中华民族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藏族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巨大的冲击,发生着潜移默化地变革与创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藏族文化,是一个复杂、独特、深厚,同化了其他民族特点的具有藏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的价值观体现与道德信仰,所以在对藏族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汲取与结合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提高藏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会在形式或者内容上保持着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革故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源远流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结合西藏传统文化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然后在这套体系中有效融合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教育的区域性、独特性与民族性,充分发挥出西藏传统文化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目前,在我国藏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泛的做法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固定基础和指导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判标准,再结合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提高藏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1]。

        西藏高校里的高校生绝大多数是藏族人民,他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受到藏族文化的熏陶与影响,而且由于地区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与其他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是很多,在藏族地区学生的心理、性格、信仰等多个方面,都体现着高度的民族自尊性与民族特色烙印。然而,过度的民族自尊很容易被社会上的邪恶势力与反华势力所煽动和利用,进而发展成极端的民族主义,危害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危害着中华民族的友好与团结,不利于藏族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藏族的大学生对于藏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与道德标准。对于这些深深烙上民族烙印的藏族大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和西藏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为西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径[2]。

\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上文中已经提及到,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表现出其民族独有的特性与烙印。充分发挥西藏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首先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高度结合藏区优秀文化。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在藏族人民的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历史的变革与适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进而发展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西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的思想表现和道德崇尚,是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现实反映,是藏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心理意识。在古代社会中,西藏的传统文化甚至是西藏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标准,是规范和协调藏族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规范。因此,进行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习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的。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是一个讲道德、讲文明的高尚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藏族人民生活地区的相对封闭性导致其更加重视以伦理道德约束人民的行为与习惯。藏族的伦理道德已经成为藏族人民精神价值的体现,并在藏族人民的气质面貌中表现出来。藏族人民对于道德观念的重视可以从藏族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文化中体现出来。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加快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加快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在藏族的一些地方传统节日和宗教庆典活动上,藏族人民会采取一些当地传统的风俗、仪式和表演节目,从节目中时时刻刻反映了藏族人民淳朴善良、助人为乐、安居乐业和团结亲友的高尚品质,反映着藏族人民拥护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求社会繁荣稳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这就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沉淀,是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精髓所在[3]。

        早在唐朝的松赞干布时期,为了统一藏族部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统治者松赞干布就颁布了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价值的道德约束要求,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善法》和《十六净法》是两部明文道德规范。《十善法》有这样的规定:藏族个人民应该团结一致,与人为善,拥护吐蕃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得杀人害人、不得盗窃说谎、不得造孽邪淫、不得恶语伤人,所有有违良心的事都不应该去做。由此可见,《十善法》的规定不仅在当时具有维护部落和谐稳定、藏民安居乐业的积极意义,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十六净法》中的规定要求:藏族人民应该尊老敬幼,孝敬服务,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养育儿女,勤俭节约,承担属于每个人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可以说《十六净法》是对《十善法》对于道德规范的更好地补充与完善,一个规范了家庭伦理道德,一个规范了社会伦理道德,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唐朝时期藏族地区的道德理论体系。总的来说,为人善良、信守承诺、尊老敬贤、拥君护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藏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主基调。这些基调与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相似与想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同样包含爱国敬业、文明和谐,诚信守约,尊老爱幼等内容。所以在西藏地区的高校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将这些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藏族学生对于藏族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藏族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更好地可以传承优秀藏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灌输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教育新思想,提高藏族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维护藏族地区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能够维护中华各民族的和谐友好与团结一致[4]。

三 尊重西藏大学生精神需求差异性

        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是要尊重西藏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差异性和民族性。每个民族都与自己的信仰,藏族地区的人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特别是作为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继承主体的藏族大学生,都有大量的宗教活动的经历,宗教活动对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俗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冲突不是发生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之间,也不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而是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之间的冲突”。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区域,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俗文化传统在民族心理上的反映。多数藏族大学生长期受到藏族宗教与藏族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与宗教的热爱更加深刻与浓烈。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与冲击的过程中,藏族人民这种信仰与热爱很容易被国外的反动势力所利用与煽动,对西藏地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反动势力往往最容易攻击藏族学生的薄弱的心理防线,侵蚀西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容易使藏族高校学生成为西藏地区的分裂势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严重影响了西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威胁着中国国家的完整与民族团结。

         所以,满足藏族高校学生的宗教精神需求的同时,更好更恰当地完成藏族地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适当地弱化高校生的宗教思想与道德信仰,以及藏族传统宗教对于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更加偏重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充分了解和尊重西藏传统文化差异性、多样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引导高校大学生追求更加崇高、更加科学的精神境界,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让学生在宗教信仰上走得太过极端与片面。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了解藏族高校生的民族精神需求,尊重藏族地区的文化精神差异性与独特性,以及藏族高校生的精神需求个性化选择,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体现出社会主义精神价值的多样性、包容性与从异性,以满足西藏大学生精神需求差异性,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5]。

\

 
四满足西藏高校生对于现实社会文化的需求

         藏区地属我国的西南部,教育资源相对东南部沿海地区比较匮乏与封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建设与推进,虽然我国教育界一直注重在偏远地区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育上的差别在所难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不断落实与推进。然而,当前在我国藏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么流于形式主义,要么工作内容太过于片面与单调。改革开放多年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流入与冲击,外国反华势力不断入侵,妄图利用我国的多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与分裂,再加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然存在内容单调,深度不足,理论进步落后于时代进步的缺陷。因此,加强藏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西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时代发展状况为背景,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满足当代学生对现实社会文化的需求,特别是西藏地区的高校生对于藏族社会文化的需求更加地强烈与紧迫。因此,高校可以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藏族文化学习传承活动,借助社会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浪潮,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藏族高校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感染者藏族高校学生。除此之外,藏族的传统节日较多,高校可以巧妙抓住传统节日这一契机,在藏族高校内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传统文化宣传工作与校园活动,然后借助文化教育这一桥梁,融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就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藏族高校生对于现实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的辅助教育作用。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地方文化的有效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工作,为了充分发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究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将教育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利用传统文化满足思想教育工作中西藏高校生的精神需求差异,利用传统文化满足思想教育工作中西藏高校生对于现实社会文化的需求,为构建我国“和谐西藏”、“稳定西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双珠.宗教对西藏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葛晓莉.西藏传统文化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5-6.
[3]强巴央珍.西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王亮.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尼玛次仁.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推进西藏高校“两课”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