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 改革,包括基于数据平台,精准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聚焦岗位职责,对接“ 1+X”证书,整合教学内容;共 建校企团队,打造立体化资源;建构思政课堂,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岗课赛证”融通,调整教学 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数据平台;“1+X”证书
“ 双高计划”的提出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等文件的陆续出台,指明了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 方向,即职业教育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 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 高度融合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之 际 , 故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注重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和双创能力的融合。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作为高职汽车检 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 修课程经过多年摸索创新,在教学改革中积累了一些 经验。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围绕企业岗位职业 能力需求,对标“ 1+X”证书制度,对知识进行内容解 析与重构[1],并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混合式创新 教学,有效促进了“课证融合”和“ 书证融通”,深化了 教学改革,进而有效发挥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了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2] 。笔者现通过分析汽车 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现状,对汽车电控发动机 及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加以论述。
一、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是“ 怎样培养人”的重要渠道,而课程教学的 效果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汽车电控发动机 及检修课程以岗位能力为中心,主要讲解汽车发动机 电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旨在使学生能够对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和检修 。 目前,该课程 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不够先进。当前 使用的教材不能够完全对接“ 1+X”等级证书内容,案 例车型较为老旧,教学内容未充分融入新技术、新工 艺、新规范,导致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其次,学生 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普遍存在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 高的问题,且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学科背景、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 。因此, 目前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最 后,课程思政融入生硬 。课程思政应深入挖掘与教学 内容关联性强的思政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3],但目前 课程仍存在思政元素与教学关联不紧密 、感悟不深 入、融入不顺畅的问题,很难引起学生的同频共振。
二、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改革
(一)目标:基于数据平台,精准分析学情,明确教 学目标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二 学生,其普遍特点是善于沟通、思维活跃,喜欢直观 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活动 。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 “ 两异一 同”的学习特征(“两异”指学生需求的差异性 与层次的差异性,“一 同”指学生注重应用的相同性), 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分析学生学情:一是线上 学习有“三难”,即学生专注力难集中、过程难互动、远 程难操作;二是实践操作有“ 三缺”,即学生缺诊断思 维— 学不深、缺实战经验—做不精、缺吃苦耐劳 精神—干不久;三是专业技能有“ 三弱”,即学生电 路识读能力弱、诊断方案设计能力弱、故障排除能力弱。
精准分析学生学情的总体情况,结合合作企业对 人才的需求,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师要将课 程职业能力定位为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职 业技能,形成知识、能力和素养三维度目标,如图 1 所 示 。这就要求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能够培养具 有安全规范地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查保养、检测 维修、故障诊断及排除的职业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 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且最终能顺利进入汽车运用与 维修领域相应职业岗位就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内容:聚焦岗位职责,对接“ 1+X”证书,整合 教学内容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是面向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致力于 培养具有汽车发动机电控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和职 业素养的实践型人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 承前启后的位置,故在学生具备了结构认知能力和电 路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 力 。因此,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要共同制定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 修课程标准,对接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及维修诊断新工艺、新规范,以整合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汽车发动 机电控故障诊断思维与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 。另外, 针对现有教材内容杂乱、不具体的问题,汽车电控发 动机及检修课程要针对中高档车型、SGAVE 项目中的 德系车辆进行教学内容改进,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前 沿知识内容。
笔者认为,对标“ 1+X”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 级标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 及 4 个模块证书的职业能力,如表 1 所示 。这样课程 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知识点全面覆盖“ 1+X ” 证书的标准,能够实现“书证融通”。
面向汽车制造与服务岗位群,引入企业维修案例、 “ 1+X”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按照“ 一体化设计、 模块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原则,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 检修课程教学内容再细分成 13 个学习子任务,以实现 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模块化、颗粒化,进而真正实现教学 过程中的“课证融通”[4] 。这样课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任务难易程度递进,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具体的系统, 就能够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 并可在学会技能的基础 上,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5]。汽车电控 发动机及检修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如图 2 所示。
(三)资源:共建校企团队,打造立体化资源
笔者所在学校非常重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 程教师队伍建设,与知名车企开展校企合作,组建了由汽车企业工程师、校内技能大师、骨干教师等组成的高 水平、结构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通过深入研究学生不 同层次的需求,积极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与企 业教学无缝对接[6],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 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在高水平、结构化 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校企共建了由校内“市技能能 手”“校教学名师”及企业专家领衔的汽车电控发动机 及检修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团队,这就为教学资源建设 提供了人力支撑。
在教育信息化 2.0 的时代背景下 , 汽车电控发动 机及检修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团队依托专业教学资源 库、学习通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综合利用多台 汽车、发动机台架、发动机剖面实物、三维动画、微课视频等,打造了“3+X”立体教学资源 。与此同时,基于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学资源开 发团队还积极引入汽车故障诊断虚拟仿真软件和发 动机拆装仿真软件,丰富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教学 资源库。
(四)思政:建构思政课堂,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 领有机统一
为了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提高汽车电控发动机 及检修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 力,需要建构思政课堂,以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 统一。即结合多模式、多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引入特色 案例,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隐性渗透式等手 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引发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 共鸣,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力求做到完美衔接、浑然 一体[7] 。同时,坚持立德树人,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从而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实 现价值引领。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社会热点、难点、痛 点问题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引导学 生坚守初心;通过职业道德案例激发学生职业情怀,促 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真心;通 过分享本专业学生的比赛故事、大国工匠案例,培养学 生谨慎细致、精益求精的匠心。如此,将初心、真心、匠 心这“三心”贯穿始终,强化学生对专业的社会价值和 职业的认同,能够使工匠精神、职业情怀等思政元素自 然地浸润到教学内容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使命感,最 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围绕建构思政课堂,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 有机统一,根据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内容 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中穿插思政内容,具体设计如表 2 所示。
(五)实施:“ 岗课赛证”融通,调整教学模式,提高 教学质量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师要探索基于“ 岗 证课证”融通的“ 四阶九步”教学模式,设计“技能逐级 递进,能力渐次提升”的教学体系,着力解决“ 1+X”职 业技能等级标准落地过程中“项目难找、新技难教、资 源难建”的“ 三难”问题[8],以便为培养“ 明原理、懂技 术、能诊断、会检修”的新汽车工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可以“ 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 展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学,通过“ 知、引、晰、 定、仿、练、强、评、拓”九步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使学 生完成初阶、中阶、高阶、进阶四阶学习梯度任务,实 现知识从准备、转化、内化到创新的升级,如图 3 所示 。具体实施时,可将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教 学过程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环节,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在该环节,学生利用学习通线 上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打破课程学习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以了解当节课的基础知识。课中环节,采取以 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 在驱动力。在这一环节,以企业真实维修案例为任务, 提出问题 , 然后对接真实维修车间设计任务情境,要 求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查找故障原因、制定检修方案,以 培养学生细心、耐心、齐心的工作习惯和规范实操能 力,增强学生的汽修职业精神[9] 。课后环节,以实车维 修为主,要求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维修,实现技能拓展。
三、结语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 的职业技术课程,要进行教学改革,就要依据职业岗 位技能要求,以企业典型检修案例为任务,基于汽车 维修企业岗位工作流程,设计与岗位联系紧密的教学 内容,并采用“ 四阶九步”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这样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同时,学生课前自 主查阅文献、学习微课视频,课中积极参与任务活动, 课后完成拓展训练,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另 外,融合了“3+X”立体教学资源的递进式教学过程,层 层深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且将工匠精神、职业情怀 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以春风化雨的 方式实现了学生价值塑造,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岗 位技能积累贯穿始终[10],能够推进“三全育人”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剑宝.基于 1+X 证书的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重构[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9):157-161.
[2] 高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课堂革命[J].现代交际,2018 (7):191-192.
[3] 郗玉平,蒋鸣雷.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1+X 证书课证融合实施探 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1(17):249-250.
[4] 唐以志.1+X 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5] 孟国强,刘越琪,洪志杰,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发动机电 控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设计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92-96.
[6] 陈晓兰,杨海峰, 冒玉娟,等.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 与实践:以动物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兽药药理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 论坛,2018(34):234-236.
[7] 旷文兵.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探究[J].智库时代,2019(45):257-258.
[8] 郭传慧.基于汽车医生的《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思政教学 设计[J].时代汽车,2021(8):87-88.
[9] 杨兴国,魏显坤,张知华,等.“互联网+ 任务驱动”在汽车发动机电 控系统课程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术,2021(11):185-188.
[10] 王帅.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J].内燃机与配件, 2020(11):183-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