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并快速发展,构建了“互联网+X”的创新平台。本文以构建研究生科创服务平台为基础,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并探索基于科创竞赛大数据决策支撑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融合的科创服务新模式,为实现大学生德育实践评价的客观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育实践;大学生;科创服务平台;大数据
本文引用格式:鞠国魁,周璐璐,吴昊.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科创服务平台构建与德育实践——以“上海竞创”数据平台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3):23-24.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
+X”发展模式开启了大数据时代。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大数据应用的多重策略,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充分迎合国家教育政策导向。本文以“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为例,开展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为实现大学生德育实践评价的客观化提供借鉴。
一 大学生科创服务平台构建——以“上海竞创”数据平台为例
(一)“上海竞创”数据平台简介
“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主要对高校科创团队的的项目、成果、专家、需求等信息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及最优化利用,通过对科创项目全流程的“立体宣传——技术巡讲——组织报名——流程审查——评比审核——展示交流”等规范化管理,实现对科创竞赛数据的高效信息供给、科学数据参考、团队参赛流程监督,以及基于平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用于科学制定决策的面向“政府+企业工程师+高校师生”的科创闭环发展支撑服务体系。平台采用“团队科创成果自主录入(内容填报)——高校导师技术审核——组织人员格式审核”三层审核机制,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平台管理的模块化设计
学生科创竞赛数据平台管理的模块化设计包括:项目过程、科创成果、创新平台、行业专家、综合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等。项目过程管理系统从“报名—审核—竞赛—交流”到“企业项目接洽-技术走访交流-专家团队指导”等全过程跟踪管理;行业专家、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收集高校的导师、学生和企业的工程师信息,为在竞赛项目中便捷选择行业专家提供了资源数据支撑;综合查询统计系统是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使用平台数据的导出口,有利于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更高效地完成竞赛手续、执行项目、申报成果、对接交流等工作。
(三)数据平台标准数据库的构建
数据平台标准数据库的构建包括:界面整体、关键字段搜索标准化设计,三层审核机制保障以及科创项目、成果展示、企业需求、专家人才配对、对外交流等数据的标准化录入。其中,界面整体与关键字段标准化设计,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年级等级、高校类别的科创项目和成果录入信息特征,进行界面风格差异化匹配,并进行项目筛选和成果的关键字段的标准化设计。三层审核机制为“团队科创成果自主录入(内容填报)——高校导师技术审核——组织人员格式审核”,确保了竞赛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以实现工作与资源的高度精准匹配。
二科创服务平台大数据的成效
“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构建以来,在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要求与激励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和高校、企业专家积极参与,充分调动研究生科创竞赛积极性,促进了研究生科创德育实践的可视化发展。
(一)构建了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创实践格局
随着科创服务平台配套信息收集不断完善,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全面、权威的科创德育实践服务。2018年“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构建以来,上海市近5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和15000余名研究生参与了10余项重要的科创实践竞赛活动。平台大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上海市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度超过91.28%,其中50%研究生培养单位获得全国奖项,部分培养单位竞争力高出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在由10项大赛组成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平均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都取得5个国家级奖项,一等奖获奖率高达16.37%。
(二)促进了研究生科创实践和高质量就业
2018年企事业单位技术专家在“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注册量达100余人,实现校企专家技术巡讲对接10余场,其中通过“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进行校企供需见面会报名研究生上千人次。通过平台资源对接,高校科创项目引入企业风险投资,研究生科创竞赛作品通过科创服务平台展示进入企业视线,甚至成功创业。2018年11-12月,“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面向注册在籍的应届研究生进行了创业意向问卷调查,为研究生科创德育实践的重要性提供了数据实证支持。
(三)实现了研究生科创德育实践的可视化
研究生科创德育实践能力显于行,难于量化,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的关注点重在深化,而不能停留在表象。因此,“上海竞创”科创服务平台数据将研究生科创德育实践进行了有效量化,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反映出研究生科创实践能力。如表1,即为科创服务平台导出的近两年上海市研究生10大科创竞赛活动获奖数据,通过数据可有效、客观呈现上海市研究生科创实践能力和科创德育薄弱环节。
三 对德育实践的借鉴与启示
(一)提升数据素养,培养大数据敏感性
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学生培养单位要实现德育实践评价的客观化,首先要以学生培养工作者为抓手,培养教师树立大数据意识,提升数据素养,形成利用大数据了解、分析和挖掘学生思想行动动态,进而提高德育实践培养的有效性。着重提高教师对大数据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端正“数据为王”的态度,从主观化转向客观化,从不可量化转为可视化[2]。
(二)通过多方协作,丰富德育数据内容
从科创平台搭建经验可以看出,政府、高校、学会以及企业共同促进学生科创实践能力的发展。高校在学生德育实践上,需要基于大数据,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作。一方面,需要拓宽数据服务平台对数据的收集范围,从学校到家庭乃至社会,丰富数据库内容,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功能,搭建网络德育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道德行为大数据抓取,更为真实地反应学生动态[3]。
(三)着重先锋培养,完善德育辅助体系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培养一批政治素养高、数据处理能力强的大数据先锋复合型人才进入到高校德育管理队伍中,着重先锋培养,实现教师整体队伍素质提高。构建“技术-分析-教学”三位一体的德育辅助体系,实现多元德育[4]。此外,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合理判断学生地道德困惑与需求,并结合学生个体特性,遵从个体差异,准确匹配不同背景、个性风格的学生道德思想差异性,因人而异,制定多种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四 结语
通过研究生科创服务平台使用效率的提升,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科创信息共享提供平台保障和决策依据,优化学科布局方向,切实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融合度[5]。同时,学生竞赛大数据不仅给竞赛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决策部门和使用单位带来了数据信息挖掘和利用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寿林.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6):85-87.
[2]邹太龙,易连云.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4):85.
[3]王兴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28-30.
[4]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48-51.
[5]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