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农村学校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12:04: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要关注如何发展学生们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目前,农村学校关注并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的并不多见。本文在“SEL”项目开展中,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农村学校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三三三”路径,即通过 借助专家团队、家庭和社会这三支外部力量,精心打造学校管理、教学和德育三支队伍,抓牢三大课程在全校整体推进项目 实践,为学生的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学校,社会情感能力,三三三路径,实践

  社会情感能力是指认识并管理情 绪,理解自己的个人价值,关心和关 爱他人、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和 保持积极的关系,并且能有效地处理 有挑战性的情形的能力。教育作为培 养人的活动,要关注如何发展学生良 好的社会情感能力。儿童在小学阶段 心理发展迅速,除了知识的增长,更 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交往扩大, 逐步从家庭走向社会,其社会情感能 力也随之形成。然而,受“唯智教育” 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学校和家庭 淡化了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视和 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变得冷漠、自 私,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 力日益低下。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 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教育工 作者必须回到全人培养的视角,重视 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促进其 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从学生家 庭情况看,绝大多数家长为当地农民 和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低,育子能 力弱,叠加部分家庭为单亲和重组家 庭等,都成为制约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校通过 “SEL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研究与实 践,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SEL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可以 基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 的社会情感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 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积极的情感。 然而,此项目研究在国内仍然处于探 索阶段,相关的工作经验较少。我们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托“北京师 范大学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践研 究,探索出了农村学校对学生情感能 力培养的“三三三”路径。

  一、借助三支力量,夯实项目实 施的基础

  作为一所小型农村学校认识到自 身局限,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引入 “活水”“东风”,促进学校变革。基于 “大中小合作”“家 - 校 - 社”联动的办学思路,学校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外 部资源建设:专家资源、家长资源、 社区资源。

  1. 借助“SEL 社会情感学习”项 目专家团队的力量,增强教师的理论 与实践水平

  社会情感能力对学校和教师来说 是新鲜的事物,在“SEL 社会情感 学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前期的 策划、项目的实施、成果的固化,都 有项目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如实施 前,项目组对我校的干部教师进行了 系列专业培训,为此项工作“开好 头”,做好基础理论的准备。实施中, 项目专家多次走进学校,走进教室, 走到教师和学生身边,发现项目实施 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 题进行研讨,利用“请进来、走出 去”的方式快速提升学校教师的认 知水平和行动能力。在后期的成果 转化过程中,住校专家与教师们共 同梳理、提炼、提升项目成果,并 将成果进行固化。

  2. 借助家庭的力量,培养与提升 家长的观念认知

  家校共育是学校培养学生社会情 感能力、推进社会情感学习实施的重 要路径。家长自身社会情感能力的提 高,可以为儿童提供有效的示范。学 校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 培养与提升家长的观念认知。家长逐 步认识到:“社会情感能力是在关系中 构建和发展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 育”。通过学习,家长懂得了觉察自身 情绪并用无害的方式表达情绪;用积 极的方式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善于 向子女分享自己的感受,为子女树立 管理情绪的榜样等有关情绪管理的知 识,既有利于家长与孩子间亲密关系 的建立,也有利于孩子社会情感能力 的培养。

  如我校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 的“我想对妈妈说”的主题教育活动, 并策划有趣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 校与学生共同参加,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更重要 的是增强了亲子关系。我们还聘请校 外教育专家为家长做《家长如何支持 小学阶段前青春期孩子的发展》专题 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前青春期孩子的 心理特点,并学习沟通技巧。家长育 儿理念的提升可以助力学生的社会情 感能力的培养。

  3. 借助社会力量,聚拢与发挥社 会资源的作用

  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是个体社会性 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社会情 感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依托学校和 家庭的力量,还可以发挥社会力量助 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社会实 践活动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及情感的培 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组织学生到 敬老院、工厂、图书馆、烈士陵园去 参观体验,通过这样的教育行为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接触生动多样的社会现 实,积累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从而 促进他们相应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每年我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走 进曲美”实践活动。学生走进工厂, 了解家具的生产过程,切身感受工人 或父母的工作情况,获得丰富的经验 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走进敬老院,通 过为老人打扫房间、给老人揉揉肩捶 捶背,和老人聊聊天等活动,培养他 们敬老爱老的品质。学校在清明节组 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祭 扫活动,敬献亲手制作的花篮,齐诵 亲笔写下的诗歌,致敬英烈。在丰富 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多种 社会情感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

 
  二、打造三支队伍,保障项目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

  “ 打铁必须自身硬 ”,实施好 “SEL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关键是 队伍,培养农村学校学生的社会情感 能力必须需要学校自身的力量。为此, 我校通过打造好三支队伍,即管理团 队、教学研究团队和德育团队为项目 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成立“SEL ” 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 长为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德育和教 学主任为组员分别负责教学研究队伍 和德育工作小组,学校的骨干教师和 优秀班主任为主要核心成员。

  (一)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队伍由班主任及部分学 科老师组成。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组提 供的校本教材开展研修并加以实施, 此项任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社会情感 能力发展的相关技能,并在日常的学 生管理任务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向 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并促进其转化 为相应的技能。学校通过定期举行该 类课程的听评课活动、德育团队工作交流会、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德 育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二)教学研究队伍

  教学发展,教研先行。教学研究 队伍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 校教研队伍需要学习社会情感能力的 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在社会情感学习 的理念指导下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 改进,增强培养和发展学生社会情感 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教学能力。为此, 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研 究。项目组邀请北京市海淀区、西城 区和东城区的名校名师和我们结对子, 通过同研、同上、同评一节课的教研 方式,快速提升教学研究队伍的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效率。

  (三)管理团队

  干部教师在学校生活所展现出的 应对情绪挑战和人际冲突的具体行为 和方法,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参照” 或“典范”,进而影响学生相关社会情 感能力的发展。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 高低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关键。为 了助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学校 中层干部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学校通过申请项目课题研究的方式, 搭台子、给支撑、抓过程、促提升, 加大力度革新学校干部团队的管理思 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对中 层干部,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等不同 群体进行不同主题的培训,引领干部 教师以“做有温度、有智慧、有情 怀”为目标,踔厉奋发、积极作为, 不断精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 心健康发展。


\

 
  三、构筑三大课程,是确保项目 落地生效的抓手

  (一) 落实 SEL 校本课程,提升 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基于“SEL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我校根据课程资源,研发并实施了校 本课程。一方面,作为常态课开展。 每周固定的班会课为校本实践课,由 班主任根据每周学生情况从校本教材 中选择相应的内容组织学生体验感悟,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另一方面,筛选优质课。在常态校本 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并选拔优秀的 课程教师,按照“示范 + 评优”的方 式(示范引领—学习实践—评优观摩) 将 SEL 校本课程推进落实。先由核心 成员上示范课,再开展全体班主任的 常态评优课,最后进行优秀课的展示 观摩。校本课不仅帮助班主任教师解 决本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使学生 在课程中完成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 提升了社会情感能力。尤其是一些触 及学生的心灵的问题,如《争吵与和 好》《喜欢我自己》《向欺凌说不》等 课程令学生激动不已,产生了情感的 共鸣,教育效果显著。

  (二)重视学科情感渗透,强化课 堂主渠道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 的认识误区:对学生进行社会情感能力 教育是德育部门或者班主任的工作,这 就“窄化”了社会情感培养的认知。其 实情感教育与日常的学科教学也紧密 相关。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积极 健康的情感能力促进人的成长。相反, 消极、不良的情感能力使人自卑、焦 虑,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学科教学 作为培养人的主要活动,必须关注如 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因 此,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 功能,让情感教育走进课堂。如教师结 合本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有意 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 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渗透,使学生明 确学习的目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英语教师根据北师大版 教材五年级下册 Unit 1 What are you doing ?单元,围绕学校、家庭日常生 活和业余活动设置三个对话板块,引 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模拟练习,在 丰富的对话交流语境中,鼓励学生敢 于交流和分享,乐于与同学分享学习 或生活中的心得、体会,进而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学 生社会情感体验

  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 形态,它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 与生活的联系,它是生活性课程,强 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 要的问题为核心,有效地培养和发展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通过组织 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到实 在的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社会情感 体验,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结合区域特点,学校充分挖掘、利用 校内外资源,设计并开展了丰富多彩 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依托“二十四节 气”为主题的《清明》《立夏》《霜降》 《冬至》等校本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 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见识、体验 和思考具有梯度的学习活动,打破了 学科及空间的限制。跨学科的融合课 程有效地加强了学科间横向、纵向的 联系和能力的纵向进阶,促进学生认 知结构的自主建构和迁移,最重要的 是创设了一个学生走进社会的真实情 境,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重新审视自 己,悦纳他人,也懂得了如何与人合 作,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做事 耐心细致等,这些都是学生未来步入 社会后不可缺少的品质。

  四、项目实施效果与思考

 
 四年来,学校稳步推进“三三三”路径,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已初 见成效。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悄 然发生着变化,在校内外形成“相互 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 极氛围,学生自信心、责任意识在不 断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日渐 增强。同时,在“SEL 社会情感学习” 项目研究中,我校有 20 多名教师积极 参与,大大提升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其中,一名教师在全国的项目成果交 流活动中代表顺义区赴深圳华龙实验 学校做了现场交流课,受到与会专家 的一致好评。

  学生社会情感的培养是教育过程 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人格的形 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科技飞速发展 的今天,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作为农村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社会情感 的培养,让孩子在学校更有幸福感, 为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具有 幸福生活能力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亚庆,易坤权,等 . 基于学 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学校改进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 学习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小学管 理 , 2018 (11):3.

  [2] 李 文静 . 教 师 的 情 感 能 力 及 其培养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9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