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选取国内中部地区江西省作为研究地,在全省 6 所实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医学院校 中进行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 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江西省
2010 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 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免费培养工作,重点为 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 疗的卫生人才[1] 。2015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的意见》, 指出要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 构同时免费培养 5 年制本科和 3 年制专科医学生,其 中以 5 年制本科为主,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含民 族医学)专业的订单定向医学生[2] 。2019 年,国家卫健 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 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做 好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落实薪酬和社会 保障等相关待遇,强化履约管理”[3] 。 自 2010 年以来, 全国累计培养近 5.7 万名订单定向医学生[4],订单定 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已逐渐成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的 主要组成部分,进而为基层卫生医疗人才队伍充实了 有生力量,也有效缓解了基层卫生医疗人才的短缺问 题 。 目前,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已开展 10 多年, 培养效果如何, 以及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培养工作, 都值得相关各方关注。
江西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较其他省份启 动得更早,如赣南医学院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独立设 置的省属西医本科医学院校 , 自 2007 年起开始受赣 州市政府委托招收三年制专科层次的订单定向医学 生,由市政府拨付学费和住宿费,让学生享受免费培 养政策,同时签订就业合同,明确学生毕业后定向分 配在基层卫生院工作[5]。因此,本研究拟对江西省订单 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加以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国内中部地区江西省作为研究地,在 全省 6 所实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医学院校 中进行随机抽样,且滚动和邀请过程重复进行,直到 有足够数量的医学生参与调查为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 。在参考北京大 学刘晓云教授团队开发的问卷及发表的相关论文中 的部分问题的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 。为了方便调查, 通过微信发放了 1 500 份问卷, 共收回 1 369 份有效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1% 。所有问卷均在自愿的基础 上自行填写,符合伦理要求 。同时,问卷的克朗巴哈系 数为 0.91.信度较高。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签约服务期满后会继续留职 的意愿;如果再选择一次还是选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 目的意愿;向家人或朋友推荐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 的意愿;向家人或朋友提供一些关于订单定向基层就 业的积极信息的意愿[6-9]。受众的回答采用李克特五点 计分法赋分,“5”表示“ 非常愿意”,“ 1”表示“ 非常不愿 意”。 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 、是否为家庭独生子 女、父母职业及其他相关因素 。 岗位特征包括个人是 否有编制、签订单位是否靠近中心城区、工作后是否 打算提高学历、工作后是否打算继续进修等。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 SPSS 23.0 进行研究资料分析 。观测 资料主要为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描述,采用秩和检 验的曼-惠特尼 U 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 检验水准 α 为0.05.
二、结果
在本研究的受众中,45.3%是女生,26.4%是独生 子女,且受众的父母基本都是从事农业劳动,这是由 于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是招收农村生源学 生 。 同时,87.4%的受众在入学时已经安排了工作编 制,因为安排编制也是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政策中的一 项内容。另外,53.7%的受众签订的工作单位远离中心 城区;68.4%的受众工作后打算提高学历;84.4%的受 众工作后打算继续进修。受众的人口特征和岗位特征 详细情况如表 1 所示。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留职意 愿,主要从 A(会向家人或朋友提供一些关于订单定 向基层就业的积极信息)、B(会向家人或朋友推荐订 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C(如果再选择一次还是选订 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D(签约服务期满后会继续留 职)四个题项进行考察 。如图 1 所示,在四个题项中,符合和非常符合的比例较高。
如表 2 所示,通过秩和检验的曼-惠特尼 U 检验, 对具有不同人口特征和岗位特征的受众的留职意愿 (签约服务期满后会继续留职)进行分析,发现 P 值均 小于 0.05 。从人口特征方面来看 , 非独生子女(Z=- 11.54.P<0.05)、父亲务农(Z=-8.86.P<0.05)与母亲务农 (Z=-9.56.P<0.05)的订单定向医学生留职意愿更强 。从 岗位特征来看,有编制(Z=-8.18.P<0.05)、签订的工作 单位邻近中心城区(Z=-11.40.P<0.05)、签订的工作单 位邻近自身居住地(Z=-11.72.P<0.05)、签订的工作单 位邻近父母所在地(Z=-11.55.P<0.05)、工作后不打算 提高学历(Z=-11.40.P<0.05)、工作后不打算继续进修 (Z=-10.58.P<0.05)的订单定向医学生留职意愿更强。
三、建议
(一)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政策 保障
相关部门应完善政策保障,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 行效率,为订单定向医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就业支 持。具体而言,在政策保障方面,应制定并完善专门的 订单定向培养工作政策法规,明确订单定向医学生的 权利和义务,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10]。在政策透明度方 面,在公开招生计划的基础上,还要公开医学院校的 培养计划、就业政策等相关信息,让学生和家长充分 了解政策内容和政策的制定过程 。 同时,政策制定者 需要保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民众对政策的 信任和支持 。在政策执行效率方面,应加大政策执行 力度,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11]。
(二)提高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社会认 知度
以订单定向模式培养医学生是充实基层卫生人 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在招生、培养、就业的 全过程应该借助各种宣传活动和媒体对其进行推 广, 以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实度 。在宣传活动方 面,应举办政策宣讲会、招生说明会等宣传活动,向 社会介绍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政策和培 养计划 。在媒体推广方面,应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 电视、广播、网络等,向社会宣传订单定向医学生免 费培养项目的相关政策和优秀案例,选树典型,发挥 榜样的作用[12]。这样,通过提高社会认知度,为订单定 向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能够 增加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 吸引更多 的学生参与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三)为订单定向医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福利 政策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签订的工作单位邻近中心 城区,距离自己居住地与父母居住地较近的订单定向 医学生的留职意愿更强烈。这因为居住在工作单位附 近可以大大减少通勤时间,减少交通困扰及因长时间通勤而产生的压力和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们 也能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降低生活成本,更好地平 衡工作和生活,照顾家人,这有助于提高订单定向医 学生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订单定向医学生是在基 层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主力军,这里的基层包括城市 和农村,但主要是农村,相关生活设施与工作条件都不如城市 。因此,当地政府应该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长期稳定的角度考虑,在顶层设计订单定向免费培养 医学生的留职政策时 , 更多地从人性化角度思考,为 订单定向医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福利政策,并不断 改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工作后的生活条件[13-15]。例如,可 以为毕业后的订单定向医学生提供住房的支持,方便 他们的家人生活在这些地区,以此增加订单定向医学 生的生活期待满意度和幸福感,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 之忧,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卫生工作,提高留 职率[16-19]。
(四)构建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发展机制
订单定向医学生 一 入学就需要与当地卫生行 政主管部门签订 6 年的就业协议,服务期满后才可 以自主选择就业 。订单定向医学生作为基层卫生工 作的中坚力量, 是基层百姓的健康的“ 守门人”和 “ 守护者”。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层医生也 需要不断进修学习,以提高医疗水平,掌握先进的 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对疾病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作出更准确的诊 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 康复 、计划生育“ 六位一体 ”的健康服务,更好地应 对各种疾病因素, 从而提高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 。研究中发现,工作后有提高学历和继续进修意 愿的订单定向医学生离职意愿更强烈,而工作后没 有提高学历和继续进修意愿的订单定向医学生留 职意愿更强烈 。 因此,教师应该加强针对订单定向 医学生的“ 终身教育理念”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扎根 基层从事医疗工作也应该不断地提高学历和参与 进修,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更 强的职业成就感 。另外,在医疗进修与业务培训方 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本地区的医疗卫生工 作实际出发,结合百姓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基层 医生的岗位工作短板,积极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 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性地开展短期的面向 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总之, 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免 费培养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要做好订单定向医学生 免费培养工作 , 不仅要从源头上优化订单定向免费 培养政策,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关心订单定向医学 生的生活状况, 关注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需 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健 康守护者。
参考文献:
[1] 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 知[EB/OL].(2010-06-02)[2023-05-06].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9/201012/t20101216_112693.html.
[2] 教育部等 6 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 养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19)[2023-05-06].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moe_740/s7955/201505/t20150520_189494.html.
[3]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改革 委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 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 的通知[EB/OL].(2019-09-11)[2023-05-06].http://www.moe.gov.cn/jyb_ xxgk/moe_1777/moe_1779/202007/t20200715_472873.html.
[4]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实施十年累计培养近 5.7 万名百姓健 康“ 守门人”[EB/OL].(2020-01-07)[2023-05-06].http://www.lhwww. net/art/2020/1/8/art_433_3230453.html.
[5] 杨丽,张鹤,李美娟,等. 四川省首届定向医学生政策实施效果及 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7.38(7):70-72.
[6] 许雅鑫,齐效菊,王军玮,等. 山西省免费医学生的培养体制和现 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6):62-67.
[7] 张超 , 陈楚康 , 张众 , 等 . 首届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研 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5):27-33.
[8] 周晓峰, 陈莉,汪俊华,等.贵州省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基层 就业意向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1):56-59.76.
[9] 廖世广,姚彦冰,梁莹莹,等.广西全科医学定向毕业生的毕业后 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74-1480.
[10] 沈慧,祁子欣,王佩佩,等.宿迁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履约 现状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2):156-158.161.
[11] 丁楠楠,刘峰,赵睿,等.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履约现状 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0):1390-1392.
[12] PABLO G S D,VAQUERIZO -SERRANO J,CATALAN A,et al. Impact of coronavirus syndrome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health care worker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0(275):48-57.
[13] 侯莎莎,安亚男,李靖,等. 山西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基层 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8):1421-1424. [14] 张柏松,胡丹,夏修龙,等. 国内外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研究 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698-2705.
[15] 程晓冉,张笑天,王静雅,等.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与履约:基于 四所医学院校的五年跟踪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713- 2719.
[16] 王子岳,胡丹,张柏松,等.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工作意愿:基于四所 医学院校的三年跟踪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1):57-62. [17] 胡丹, 陈楚康,张超,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实施 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9):60-64.
[18] 李明月,左延莉,张发斌,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订单定向医 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 (22):2706-2713.
[19] HASKINS J L,PHAKATHI S A,GRANT M,et al.Factors influenc - ing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professional nurses, doctor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rural hospitals in kwazulu natal[J].Health SA gesondheid,2017(22):174-183.
通讯作者:张静华(1972—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 向:健康经济学 。(E-mail:jhuzhang@must.edu.mo)。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