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家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家庭、学校、学生“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培养“立志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家访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并对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促进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胡艳华.家访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26-27.
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一个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一个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是不可能造就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的”[2]。2010年至今,国家连续9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培养,现第一届毕业生已服务基层将近一年,他们的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扎根基层的态度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是摆在大学生辅导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家访可以帮助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根源,“精准定位,帮助学生厘清个人理想,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3],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精准教育。
一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中家访的意义
(一)家访有利于辅导员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精准教育
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状况是关键。家访可以让辅导员走进学生的原生态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情况的同时,听取家长教育管理学生的经验和建议,与家长共同制定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对其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精准教育。
(二)家访有助于加强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结
笔者作为辅导员,工作8年来教育管理的学生有2000多名,期间主动打电话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家长不超过10个。一方面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尤其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大多家庭较贫困,家长忙碌于农活或者在外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在校情况;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长此以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呈现完全脱节的现象,辅导员主动联系和到访,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实现家校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三)家访有益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国家一直鼓励教师下基层,辅导员家访恰是教师下基层锻炼的最好途径。家访需要辅导员克服自身家庭的困难,综合学生的学业、心理等因素做好家访学生的筛选工作;根据学生家庭住址的地理位置,做好行程安排;家访过程中,要懂得谈话技巧,既要做到如实反映学生情况,又要保护学生的尊严,既要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要获得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在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访结束,要做好家访工作的总结、归档、跟访等一系列工作。这一过程中,辅导员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有益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家访存在的问题
(一)正视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复杂,辅导员职称评审一般属于思政系列,部分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和普通思政课教师一样,因此辅导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必须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导致辅导员身心疲惫,家访对于辅导员来说就难以实践;另一方面,家访需要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这对辅导员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个别辅导员难以应对此项工作;另外,大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辅导员非医学专业,加之国家关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情况、就业政策及职业发展前景每年都在变化,部分辅导员自身敏感度低或者对文件理解不透,家访中涉及医学专业问题时,他们难以做到很好的宣传和解答。
(二)家长和学生对家访的理解有待转变
很多家长缺乏对家访的正确理解,认为孩子到学校,自己就不用管了,家访根本无益处而抵触家访;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在“窥探”自己的隐私而排斥家访。家庭困难学生是家访的主要目标群体,但是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自尊心极强,甚至个别学生认为家访会让自己家庭的“窘境”暴露于老师眼中,而伤害自己的自尊,因此拒绝老师家访。笔者在家访过程中就遇到此类问题,某学生为保护自己的“面子”,直接拒绝辅导员家访。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家访的有效进行,家长和学生对家访的理解有待转变。
(三)学校方面缺乏完善的政策措施保证家访的顺利开展
在多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走出去”教育开展不够,家访这一重要教育方式未引起高校的重视,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家访的顺利开展。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家庭时,辅导员大多通过电话和家长进行简短沟通,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作为保障,仅凭辅导员一腔热血,限制于时间、费用、缺乏鼓励等因素,家访难以长久持续。
三 家访助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精准教育实施的措施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家访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家访列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使家访“变为有章可循的长期机制,制定相关的教育内容、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考核指标、奖励机制”,让老师们开展家访工作无后顾之忧,从被动家访变为乐于家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路途较远,尤其是笔者所在省份贵州省多为山路,崎岖不平,交通不便,有的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以至于需要转好几趟车,再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这无疑增加了家访的难度。只有强大的后盾作为保障,家访才可能有效地实施。
(二)辅导员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能力开展家访工作
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能力开展家访工作。家访要求辅导员拥有综合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合理安排、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方能担起家访工作的重担。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家访,辅导员更要积极关注国家有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相关文件、政策措施,甚至要掌握基本的医学常识,家访时才能更好地将国家方针政策、学校的关怀传达给家长。
(三)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让家访更有实效性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笔者所在的全科医学系,学生来自贵州各地农村,贫困生占全系学生总数的88%,心理问题同学比例在全校各院系位居前三。因此,对其精准教育,首先分析其特点。家访前要认真分析其特点及教育规律,分析其就业形势及职业前景,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精选家访对象,做到精准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进行家访对象的筛选,针对学习优秀、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问题等各种特殊情况学生做出合理的筛选;再次,家访前要和学生做好沟通,征得学生的同意,联系好学生家长,避免出现家长或学生抵触家访的现象。
(四)家访实现送爱心、给关怀,让家访成为“走心”教育
在进行家访之前,辅导员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家访时辅导员和家长促膝长谈,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聊学生的思想情况,说学生的生活作息,研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通过家访活动,通过零距离接触,倾心交谈,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了联系,家长与老师之间变得亲密,达成共识并共同努力实现,即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担负着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引导孩子成长,教育孩子成才。”[4]同时注意家访的方式,比如“定期家访活动与不定期回访相结合、传统家访与现代家访相结合、辅导员家访与系党总支书记与理论课老师、学生干部家访相结合”[4]家访终将成为“走心”教育,成为“家校”合作的最有效途径,“精准定位,帮助学生厘清个人理想,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精准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2]苏霍姆林斯基(苏).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71.
[3]杨兆宇.刍议高校辅导员家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J].新西部,2017(09):109-110.
[4]刘廷辉.试论高校辅导员家访的策略——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25-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