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各个教师开始注重“学案导学”法的应用.针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相关教师要在了解了“学案导学”法的应用价值后,实践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学案导学”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学案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施的,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曾经的教案准备工作,大多采取复制粘贴,教师融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去构建教案,进行教学工作的实践操作.“学案导学”中“学案”是指教案依照学生为主,根据其特性和特点构建学习目标,并且进行重难点的划分和教学,合理化地设计教学流程;“导学”指的是对应的实践方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期间,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关系,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促使教学效率的优化.
1“学案导学”的主要特征
1.1对教师的引导比较注重
“学案导学”依照课程实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操作,期间,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一起探讨并且完成教学要求.这个操作改变了老旧单方面进行授课的策略,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分析和探讨,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1.2灵活的教学构建
课堂的教学形式存在多样化,主要区别为教案准备、构建环节.优秀的教案设计,有助于教学流程更加顺利地进行,并且帮助学生进行课堂融合,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还要对问题与课程习题进行完善,用于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弱.
2应用“学案导学”法需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第一,在教师授课的整个环节,适度地使用了学案进行教学,达到了对于学案教学效果的适度最大化;第二,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提问和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3“学案导学”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3.1主体性原则
“学案导学”法,要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不能以教师的指导为主,不能因为教师的讲解灌输挤占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时间.教师要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关系.“学案”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提纲,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探究课题都应该以学生探究为主线,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与点拨作用.如果教师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只是讲解相关数学题目以给学生示范性引导,势必会冲淡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灌输中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点,很少有自主探索与研究的机会,学生不能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也就不会搞清楚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不能应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水平与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
3.2开放性原则
“导学案”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提供方向与路径,而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在应用“学案导学”法时,教师要本着开放性原则,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相互分享,各小组成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注重以开放性的题目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题多解等开放性题目,可以更好地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及所求的问题,让学生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更好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3创新性原则
教师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要以新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数学教学不能以灌输式教学遏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在提问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指导.同时还可运用任务驱动法、启示式教学、话题式教学等方式,以及采取竞争与合作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动力.教师要重视知识探究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单纯以解题示范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解题程序与步骤,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以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发现新的思路,独辟蹊径,以新的思路及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学案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依托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应用“学案导学”法,教师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开展者以及评价者的角色,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同时,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以学案为依托,他们可以在自学时获得正确的引领,不同水平的学生也能够找寻符合个人实际需要的目标,进而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挖掘与探究当中.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以呈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寻找学习方向.接着,再设计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将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进行联系,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框架,进而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为学生展示学案,内容如下:延伸(a+b)(m+n)的解法,根据其原理求解“(a+b)(a-b)”“(x+3)(x-3)”;根据其规律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尝试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在此前提下,教师精心设计疑问,即:“多项式之间是如何相乘的?根据出示的公式是否可以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呢?”等,鼓励学生就此展开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及目标有一个大概把握.当完成上述操作后,抛出问题,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数学知识框架的建立,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脉络,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4.2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行答疑解惑
学生应该及时总结学到的知识,对于很难的知识,及时登记和询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充足的肯定式教育,不断深化挖掘学生的自主应对问题的技能.课堂上,教师要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和研究分析,最后实施教学总结.首先进行小组划分,6人为一组,让每个小组探讨出一个大家都无法进行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实施总结和归纳,将所有问题进行呈现,要求班级所有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如果大家都不能很好地进行解决,最后再由教师统一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化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认知,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究后,学生会将理论知识充分吸收.
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教师在课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讨论学案中的题目,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于最基础的(x+3y)3·(x+3y)2·(x+3y)这个题目,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题目,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分析这个题目的做法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通过(x+3y)3+2+1得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了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4.3针对式解答,课程归纳
合作探究操作完成后,如若发现学生对知识重点内容掌握不够清晰的情况,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再次将较难理解的部分知识点进行讲解.这个时候,教师不可以直接将答案告知,需要主动引导,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思考和研究,通过自己的不断分析和探讨最终获得答案.
例如教学“正数与负数”时,学生因受小学知识的局限,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正数的数值大过负数,并未深入理解,只局限在数据表面,这时,教师不能单一的进行教授“数字前带有负号的,表明此数值很小”,老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进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与负数”.如;海平面以上500米以及海平面以下500米的相关数据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不能片面地局限在书本上进行正数、负数数据的理解教学.
4.4教学延伸,实现学以致用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记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具体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转变,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在这个环节,通常都是以习题训练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与解答当中,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习题,要求学生思考习题,并尝试解答类似题型,实现对已有知识的补充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后,教师安排了相应的习题,如:根据am·an=am+n回答:am=4,an=5,am+n=?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拓宽思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体系.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优化教案,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学案导学”法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方法的重要性,主动地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学案导学”法,从学生的主体出发,提高初中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案导学”法的最大效果,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衡东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2]于晓军,张有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0(52):80-81.
[3]李恩艳.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提升后进生学习效果的思考[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51-2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