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终身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已不再仅仅是学历教育的补充,而是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个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互联网+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化、实时化的发展态势,对培训环境、培训条件、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Analysis of Non-degree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 Based on"Internet+" XU Li,SONG Ling-qi,XU Yan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The Open University of Wuhan),Wuha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modern society advocates lifelong learning and lifelong education.Non-degree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no longer just a supplement to academic education,but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realizing education fairness,meeting individual needs,and adapting to social developmen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Internet+education”,the model of non-degree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ased on“Internet+”has shown a trend of pluralism,diversification,socialization and real-time development.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training conditions,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Internet+;Non-degree continuing education;Training model
一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随之不断更新,教育的传播形式和手段也日新月异。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成年人,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有较大差异,网络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快捷的服务,灵活、方便、有效的网络教育推动了非学历继续教育向全民化、数字化、生活化的不断发展。对于“以学员为中心”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科技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全民读书周活动上教育部曾指出:“继续教育系统承担国民学历教育补偿任务越来越弱化,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未来改革发展的主方向。”确定了非学历教育培训在今后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深入研究也迫在眉睫。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对于2020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规模要达到35000万人次的指标要求,传统的培训手段明显捉襟见肘。在互联网2.0时代,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2.0的优势,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一)国外非学历继续教育
国外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从19世纪初英国伦敦大学的“首创校外学位制度”,标志继续教育的建立,到丹麦的不授予学位的民众髙等学校,标志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向非学历继续教育拓展。还有形式比较丰富,管理比较规范,具有较强生活性和服务性的德国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开放式的美国非学历继续教育。另外根据不同职业、不同生活需求的学员的具体要求,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式培训在各国也比较流行。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形成,大学成人教育领域出现了拓展性教育和推广性教育的发展。这也是早期的非学历继续教育[1]。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很多发达国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非学历继续教育
自1998年我国正式提出非学历教育这一概念以来,至今已历时10多年,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目标定位非学历继续教育目前以高校成人教育为主,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定位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贯彻“以学员为本、为学员服务”的服务思想,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精品课,实施高层次继续教育[2]。培养一支专业的从业者队伍是支撑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讲师资源库建设是发展的核心,明晰、严格的管理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形成教育品牌是未来继续教育深化发展的目标[3]。另一方面定位为社会服务的窗口或作为学校创收的工具。目前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面临高校培训市场不够成熟、培训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
2.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优势特点根据近几年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基本上全部高校都在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4],普通高等学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还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充分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培训[5],国家和各地区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在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中具有明显的管理职能、系统运作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优势。高校和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采取多学科、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模式,并不断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保障体系。
(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运行模式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运行模式主要有突出专业优势的特色化发展的运行模式、突出学科优势的品牌化发展的运行模式、突出校企合作优势的多元合作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突出实习实训优势的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等。许多高校采用品牌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的运行模式[6],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以品牌取胜,以特色见长,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主要是一些重点高校和职业院校)、系统特色(主要是开放大学或电大系统),推出其他机构难以模仿或取代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占领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市场。
三 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
随着互联网2.0的全面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也呈现出网络信息时代的特征,通过搭建数字化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提高培训的宽度、广度和效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合网络传播的培训项目;以项目为依托,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课程,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完善培训管理机制。
(一)搭建非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
在“互联网+”思想指导下搭建非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是实现网络环境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必要条件。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可以进行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教师通过平台完成教学与指导,学员通过平台进行培训项目的注册、缴费、在线学习与考核认证等。
(二)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项目
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中小企业培训、党政干部培训、国有企业内训、证书类培训、出国留学培训、语言培训、考前辅导、专题研修等,主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例如:在福建非学历教育平台上开设的二十多个培训子平台项目中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社区工作者培训、广告专业知识企业培训、档案专业人员培训、公务员、事业单位基层政法干警考试考前助学、网上党校培训、干部培训等。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
(三)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项目
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报名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通过网络平台的报名系统进行注册、登录、缴费、完成报名,整个报名流程全部在网上实时进行。
(四)开展培训项目的学习
培训项目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师可进入教学空间,上传教学文件、教学计划、课程视频、课件、课后习题等教学资源,开展网上答疑、教学指导,查看当前课程的教学情况,主持直播互动、论坛交流等。学员可通过学习空间在线观看或下载教学文件。观看课程视频、完成课后练习,参与课程直播、论坛活动等。平台会自动记录学习时长,记录、评阅及反馈学员练习成绩。
(五)培训考核、颁证
教师通过互联网培训平台创建并发布课程考试信息,在线设置考试开始时间、考试截止时间、合格线、考试条件(如是否允许多次考试,是否必须完成课后练习或学习时长达标才能参加考试)。在线批阅试卷(客观题可由平台自动评阅,主观题教师评阅)。培训平台自动记录及反馈学员考试成绩、评定是否通过考试。
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在规定日期、时间参加课程考试,在线答题。平台记录及反馈学员考试成绩、确定是否通过考试,对已完成培训项目的学员颁发电子证书。
四 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目前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功能还比较简单,很多是传统学校课堂教学的翻版。如何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应对不断变化的培训目标、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培训认证等方面要求,还需要不断调整培训模式。需要注意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元化培训目标
社会组织或企业的培训目标和学科专业培训目标存在的很大不同点就在于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满足社会性、职业性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目标,在相互合作、团队管理、非常规适应等方面的培训有的也必须达到一定目标。
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平台要面对多元化的培训目标,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全方位介入。增强培训项目的体验性、合作性和竞争性,从更多方面满足培训要求。
(二)多样化培训要求
由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相关专业和学科类型多样,综合性、边缘性强,培训要求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要求比较容易通过网络线上环境实现,有的则较为困难。要满足多样化的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形式、风格等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三)实时性培训指导
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在实时性培训指导方面虽然没有面对面教学,手把手那样直观,但在时间跨度上具有一定优势。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开展培训学习,与教师实时沟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受限于网速。如果网速带宽不够,实时教学的收看和互动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受限于网络传媒形式。虽然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或一对一视频对话进行实时培训指导,但所呈现的形式以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为主,其他媒体形式较少。
(四)社会性培训认证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中心,应该基于市场供求关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质量必须在社会活动中予以体现。培训认证具有一定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因此,培训质量评价一方面要了解学院参加培训的社会性主观感受。可以让作为社会个体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对此次培训进行评价,不仅谈收获,而且也谈不足,作为培训质量指标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要根据学习情况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颁证制度,对学员的培训情况给予较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保证证书的社会认可度。网上考试简单易行,颁证快捷方便,但是否能经受社会的检验,达到培训目标,需要社会来评判。
五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教育对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作用凸显,从国内外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意义、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径来看,在线学习支持与服务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适应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已成为当今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坚.地方综合性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2]张超中.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10):235+237.
[3]刁庆军,严继昌等.我国普通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研究[J].继续教育,2010(3):3-6.
[4]王慧超.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分析[J].时代金融,2012(36):327-328.
[5]王慧芳.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6]谢蓓.新常态下高等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品牌化战略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9):186-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