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标准改革的深化,化学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物质推断题可以算是初中化学中最难的题型,也是历年中考必考题型之一,做好对中学生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物质推断题;解题方法;初中化学
物质推断题涉及的知识点多,题干中隐蔽条件也多,物质之间的关系复杂,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中学生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否则很容易失分.本文主要从沉淀物质、颜色特征、特殊现象、物质用途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分享.
1根据沉淀物质,点拨推断思路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往往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产生特定的物质,然后对发生反应的物质是什么进行分析反推的形式出现,而化学反应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沉淀物或者气体的产生,因此,根据沉淀物质,点拨推断思路,是解决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沉淀物的类别以及区分比较明显,以颜色区分标准,可以分为白色沉淀和非白色沉淀,非白色沉淀中有比较有特征的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以及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以化学性质为区分标准的话,分为溶于稀硝酸和不溶于稀硝酸2大类,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有2种,分别是AgCl和BaSO4,而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则以有无气泡产生为界定标准,推断其为不溶性碳酸盐或者不溶性碱.再者就是几种物质混合到一起的沉淀,这就需要按照沉淀的不同性质,进行筛查、排除.
例题1如图1所示是A、B、C、D四种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物质之间反应的其他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红棕粉末A以及无色液体D的化学式.
(2)红褐色沉淀C加热转化成无色液体D以及红棕粉末A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3)请写出黄色溶液B转化成红褐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化学物质推断题,首先,通过审题可以直接以红褐色沉淀物质C为解题突破口,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很容易得出物质C为Fe(OH)3,接着,根据图示的转化关系,可以连续分析推断出红棕粉末A为Fe2 O3、黄色溶液B为FeCl3、无色液体D为H2 O.氢氧化铁受热发生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FeCl3和NaOH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看似毫无头绪的一道化学物质推断题,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抓住题目中的红褐色沉淀物,并以此为突破口,就能顺利地完成整个题目分析和推断.
2把握颜色特征,挖掘隐蔽条件
把握颜色特征也是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有效方法,物质的颜色特征往往会作为隐蔽条件,被出题者放在题干之中,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累积一些物质的特殊颜色,以便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随拿随用、游刃有余地展开题目的分析和解答.不仅是物质的颜色,包括物质的状态,或者随着状态的改变出现颜色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化学物质推断题的切入点.例如,常见的黑色化学物质有铁粉、MnO2、CuO、Fe3 O4、碳以及硫化亚铁等等;呈现蓝色的有CuSO4·5H2 O、含有二价铜离子的溶液,以及上文提到的氢氧化铜沉淀等;呈亮红色的单质铜、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以及暗红色的红磷等等.以上提到的种种,都可以作为物质推断题中的隐蔽条件而出现,把握物质的颜色特征,是物质推断题的解题关键.
例题2已知常见化学物质A~G的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物质A是黑色固体单质,其组成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形态的单质,物质C是一种气体,常用于灭火,物质D是红色固体单质,物质F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性质活泼,物质G是一种蓝色溶液,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请分析并推断化学物质,并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B和D的化学式.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型.
(3)列举3个由物质A的组成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名称或化学式.
解析这道化学物质推断题涉及的物质偏多,且包含不同状态的物质,在进行分析推断时存在一定困难,但是要关注题干中给出的颜色提示性文字,根据黑色固体单质、灭火气体、红色固体单质、蓝色溶液等可以快速锁定一部分物质,进而推断出物质D是Cu,物质G是硫酸铜,物质A是碳,物质C是二氧化碳,从而推断出物质B是CuO.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物质A组成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名称有:金刚石、石墨、C60.通过给出的物质颜色特征,在头脑中进行检索,快速确定物质内容,是解决化学物质推断题的有效策略,物质的颜色特征作为隐蔽条件,需要凭借知识量的储备去挖掘,记住特殊物质的颜色特征,更有助于物质推断题的解答.
3抓住特殊现象,找准推断题眼
凡是发生化学反应,必定会伴随着一定的现象,或明显或不明显,而解化学物质推断题时,主要是指抓明显的反应现象,包括吸放热、物质颜色的变化、沉淀或气泡的生成等等,这些都属于特殊的化学反应现象.特殊的化学反应现象往往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化学物质都比较唯一,因此,凭借特殊化学反应现象,足以作为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题眼,以此来进行后续的推断分析.在日常解题练习中,可以尝试先根据题目中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明确物质推断题的题眼,然后再讲解解题的思路,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分析推断,也有利于学生对这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接受和掌握.
例题3在某次化学探究实验中,为了证明一包化学固体物质的成分,同学们设定了如图3所示的验证实验,已知固体物质中可能包含KNO3、BaCl2、NH4 Cl、Na2 CO3、Na2 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溶于水之后,在其水溶液中进行实验,其中步骤Ⅱ中反应无气泡产生,且白色沉淀溶解,请问:
(1)步骤Ⅰ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2)原固体物质中一定包含哪种物质?
(3)写出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根据题干已知条件和图中实验设计现象可知:通过步骤Ⅰ产生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必然能生成含有NH3的物质,也就是NH4 Cl与Ba(OH)2反应,生成NH3气体.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可能存在的物质溶于水以后溶液无沉淀现象,可以判定BaCl2、Na2 CO3、Na2 SO4不共存,Na2 CO3、MgCl2也不共存,因此,经过步骤Ⅰ之后的白色沉淀X只可能是BaCO3、BaSO4、Mg(OH)2,通过步骤Ⅱ的验证,又可以通过反应现象无气泡且不溶于稀盐酸判定,沉淀中没有BaCO3,也就是原固体中只有Na2 CO3、Na2 SO4、MgCl2.步骤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应该是:
以上就是通过特殊反应现象作为题眼进行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的全过程,看似毫无入手之处的题目,借助物质之间反应的特殊现象综合判定,就能顺利地推断出相应的化学物质.
4着眼物质用途,逆向反推验证
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物质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某些特殊的物质用途也对应着唯一的物质,因此,在面对化学物质推断题时,着眼于物质用途,逆向反推验证化学物质,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完成化学物质推断题的分析和判断.常见的一些化学物质的特殊用途包括氧气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作制冷剂、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作用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等等,通过物质的用途反推确定物质,是初中化学物质推断的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例题4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如图4所示,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表示2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图中关于反应的其他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均已省略.已知物质A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物质B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物质E可以在工业上用于各类洗涤剂和纺织用品的制造,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2)物质D与物质E之间发生反应的类型是什么?
(3)假如物质A是人体胃酸的成分,物质D和物质E混合研磨后会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图中展示了物质A的4种不同化学性质,请问:物质C是否一定为氧化物?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利用物质用途确定物质、反推验证的化学物质推断题,要想快速推断出这道题目,必须掌握丰富的物质用途知识,能够根据题干所给出的内容,快速地检索出对应的化学物质.分析题目可知,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O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O2),常用于工业制造的化学物质为碳酸钠(Na2 CO3),根据图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可以推断出物质D为氢氧化钙[Ca(OH)2],因而可以直接推断出物质D与物质E之间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在第(3)小问中,重新定义了物质的用途,应用同样的原理,可以反向推断出物质A是盐酸,物质E是NH4 Cl,物质D有2种可能,分别是Ca(OH)2和NaOH,物质C则可以是活泼金属,也可以是氧化铜,二者同时能够满足图示关系表示物质A的4种不同化学性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勇.精准切入,有效突破初中化学推断题[J].新课程导学,2021(31):45-46.
[2]黄科.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分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9(11):57-58,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