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14:14: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将信息技术与 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译林版和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相关课例,以及习题课 和绘本课等多样化课例,按照“理论阐述 + 课例分析”的逻辑思维进行铺展陈述,旨在为广大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信息技术于课 堂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互联网 +

  当前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 网 + ”时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 渗透率正在逐步提高,其中就包括学 校教育。搭载着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因其所具有的趣味性、多样性、灵活 性、创新性、激发性而备受一线教师 的追捧。基于这一背景,笔者从小学 生的思维与学习特征出发,探索基于 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特征

  (一)感性思维为主,具化形象


  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非常好 奇的年龄阶段,多以感性思维为主, 重视具化形象,因此在教学中宜采用 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直观教学,这也 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更 多从具体的、形象的载体或风格入手, 以学生易于理解为出发点,避免过分 抽象的知识讲解。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4 Where’s the bird? 第一课时 story time 为例,书本重点语言知识为方位 介词 in 、on 、under,如果直接“纸 上谈兵”新授的话学生很难理解这样的虚词,在记忆时也容易将他们进行 混淆。因此笔者在执教本节课时,自 制了一个纸飞机,使纸飞机飞往教室 中的椅子上、桌子里和椅子下,以此 来直观形象地新授方位介词,给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再以译 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6 At the snack bar 第 一 课 时 story time 为 例, 笔者在教学该节课时,制作了一张真 实的菜单以及准备了道具食物和饮料, 以及小吃店的托盘等情境化道具,学 生在上课时表达语言的积极性便大大 提高了。

  但不是每节课都能创设这样的教 学情境,尤其是当主题语境为在教室、 学校外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 使用到希沃白板等教学软件,制作符 合主题语境的场景,在导入中使用信 息技术创设语境新授生词和句型,从 而让学生较为直观地体验到真实语境。

  (二)短暂聚焦为主,零碎分散

  通过心理学研究以及大量的课堂 实践发现,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课堂的 每一分钟里都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 总是会有思想开小差或走神的片刻。

  这与学生的思维以短暂聚焦为主,零 碎分散有关。这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 活动时,应当更多的考虑“片段化” 教学,多种不同形式交错并进,让学 生的思维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以更好 地保持“碎片化专注”。

  以小学英语习题课教学为例,尤 其在小学英语高年级习题讲解时,往 往需要一整节课才能将习题讲完。如 果教师不关注学生的状态,往往会选 择用一节课讲完习题,这是忽略学生 注意力保持的,不利于学生复习和巩 固。因此,在习题课中,笔者会在讲 解 10 分钟习题后,给学生进行一些和 习题相关的词汇或语法游戏,如词汇 连连看、超级马里奥之 true or false、 句型接龙等。

  但在普通的课件上难以呈现很好的 动画效果,并且制作和修改时间较长, 因此可以利用智慧黑板或希沃白板等软 件自带的小游戏功能,短时高效地创建 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放松思 维,提升接收知识的思维聚集性,有利 于习题课中对知识点的记忆。


\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 堂教学策略

  (一)趣味激发,新课导入


  当上课铃一响,虽然学生们马上 回到座位上坐好,但是大部分学生的 心思和精神可能还停留在课间闲散、 放松的状态中,这个时候来导入新课 时,教师就要注意如何最大可能地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精神注 意力从课间拉回到课堂上,而运用信 息技术就是很好的放松,通过趣味性 来导入新课。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5 What colour is it ? 第 一 课 时 story time 为例,笔者为课堂前三分钟 的预热做了一个 PPT,首先是展示了 若干种不同颜色的生活常见品,比如 红色的小汽车,白色的小花猫,灰色 的大狼狗,蓝色的自行车,黄色的柠 檬等等,每一幅图画还设置了声音链 接(如点击红色的小汽车后就会发出 “轰轰轰”的引擎声,点击白色的小花 猫后就会发出“喵喵喵”的猫叫声), 当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画接二连三地映 入学生的眼帘,当这些模拟物象的声 音陆陆续续地在课堂上出现时,顿时 课堂就热闹起来,对学生来讲,这是 一种视觉与声音的效果刺激,每一种 颜色 / 声音的代表逐一出现,符合学 生短暂聚焦的学习特征。从受众传导 上看,这是笔者发起的。接着,可以 由学生发起。比如,笔者说出一种颜 色,让学生们举例这种颜色下有什么 物体,学生边说,笔者边在电脑上打 出来,如绿色,学生会说出“杨柳、 草地、高尔夫球、仙人掌、蔬菜”等 等。可以采用小组竞技的方式,有的 小组代表黄色,有的小组代表绿色, 有的小组代表红色等等,在限定的时 间内,看哪一种小组说出的颜色代表物体最多。可以发现,借助信息技术, 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地在课堂上引 入声音、图画、动态影像等,在视觉 与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细胞。另一 方面,电脑联通互联网后,教师可以 即时地将学生说出的信息搜索调集出 来,这种新课导入方式无疑是具有极 强趣味性的。

  (二)微课教学,聚焦难点

 
 微课教学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的 动态影音教学,学生通过收看短短几 分钟的教学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教 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 择适当的微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聚焦 重难点知识。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3 Asking the way 第 一 课 时 story time 为例,除了学习生词汇之外,这 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问路与指引(即 学 习 句 型 How can I get to... ? You can... 等),难点在于陈述和获知位 置(即能够准确地描述且听懂位置所 在地)。笔者所制作的微课里面包含 了两部分内容:前一分钟,以动画片 的形式,讲的是熊妈妈周末带领小熊 去动物王国里面玩,一路上向其他小 动物问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熊 妈妈与其他小动物就会运用到包括 How can I get to... ? You can... 等在内 的句型。在后两分钟里,是由另一个 动物,以旁白的形式来向学生们介绍 刚才熊妈妈与其他小动物对话时的句 型, 比 如“You can go straight along this road”“You can see a green building there”等等,将这些都以句型的方式 抽离出来。接着,笔者举出另外几种 阐述,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最后, 笔者拿出了一张动物王国的地图,向 学生提问了狐小妹、猪大婶、虎大哥 所在位置,要学生们回答。也就是说, 这则微课是以问题的方式结束的,因此,学生们在观看完这则微课后,笔 者会邀请若干名学生来回答,也就是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向大家说一说 狐小妹、猪大婶、虎大哥的家在哪里。 该微课的内容准确地聚焦了当堂课的 知识点,并且当它最后用问题收尾时, 笔者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来 再一次深入地讲解知识,以实现“一 两拨千斤”的教学目的。


\

 
  (三)情境创设,氛围营造

  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对学生 来讲非常重要,而这是很多学校在开 展英语教学时都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尽可 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动态声音影 像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2 What a day! 第一课时 story time 为例,教材中重点语言知识是关于天 气的表达。笔者设计的导入情境是天 气播报员正在对全国各地的天气进行 播报,并邀请学生来进行角色模拟。 比如,由一名学生来扮演气象播报员 的角色,由若干名学生来扮演到全国 各地游玩的游客。具体的情境如下: 当“播报员”播到某一个地方的天气 时,如西安,当播报员用一句简单的 话说出天气后,课室内的多媒体电脑 首先通过幻灯机将图片映射到周围的 墙壁上,是与西安有关的风土人情, 同时还播放与西安有关的英语等,然 后扮演在西安旅游的两名学生就以对 话的方式来向大家介绍此时的天气, 如“It’s very hot today ”/“It is rainy now ”等等。与此同时,播报员依次 说到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地方 时,去到该地方“旅游”的学生就以 简短对话的方式来说出当地的天气。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从声音、影 像这两个方面去尽可能地“还原”教 材中的情境,如此一来,就如同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可 以在这个情境中去看到知识的实际运 用。这种让知识从“平面纸质”变为 “立体生动”的方式,无疑给知识注入 了一股灵动的气息,给课堂增添了趣 味的风采。

  (四)富化资源,拓展眼界

  “互联网 + ”时代其中一个很重要 的特征就是信息的流通性与获取的便 捷性,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线, 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从教 育的角度上看,这无疑是对促进教育 的公平性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它 意味着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了优质学习 资源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擅于把握 住时代的便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更好地去富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 展眼界。

  以课外绘本课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为例,本课的文化主题 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情感价值上 要培养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感情,落地到具体的载体上,就是了 解我国各地的知名景点。为此,笔者 在互联网上找出旅游纪录片(中文语 言),选择性地给学生播放,比如播放 某一个片段(如介绍上海的东方明珠、 哈尔滨的冰雕节、桂林的山水等)。在 学生看完纪录片后,笔者会邀请若干 名学生用英语来简单复述下。这一活 动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学生能够 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多与该单元文化主 题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用仅局限在 教材内容上或者是自身的认知范围内, 这无疑是拓展了眼界。另一方面,在 学生看完并用英语复述这个过程中, 学生本人无论是英语口语能力,还是信息抓取能力,以及课堂上的胆量和 自信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存储资源,积累沉淀

  在互联网和各种信息工具都非常 发达的时代中,资源的存储有了更加 优越的条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 点,通过资源的存储来帮助学生积累 沉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They are hens and chicks 为例,在这个 单元里面,笔者准备了如下资源,比 如儿童趣味英文歌曲,微动画片(森 林王国召开运动会,各种动物都来参 加,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各种动物轮 番亮相登台)、短语句型集锦等等,这 些资源都会在课堂上被笔者逐一使 用,在课堂结束后,笔者会将这些资 源存放到班级的共享群里,比如微信 群, QQ 群等(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还 小,因此,笔者所建立的班级群里面 的群成员是家长),这是课堂上的学习 资源。除此以外,当笔者在平常有接 触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比如关于单词 的趣味学法,与单词有关的趣味谚语 / 俗语 / 俚 语(如“rain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cat and dog life 经常吵闹 的生活”、“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这 些资源笔者同样会将它们上传到共享 群里面。如此一来,一方面,学生在 课堂上学习过后,由于记忆的短时有 效性,大脑所存储的信息会在课堂结 束后发生部分丢失(比如部分学生回 家后并不是全部记得课堂上学习过的 所有内容),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通 过共享群里面的资源来重新温习课堂 知识,后续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同样也可以把之前的课堂资源调集出来, 这样无疑是提高了教学知识的有效利 用率。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课外的资 源,家长也可以将其合理地利用,比 如讲给子女听,与子女一起讨论分享, 更好地指导子女完成作业等,这样无 疑是提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 积累沉淀,为后期在质上实现能力的 飞跃打下基础。

  综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方 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学生的思 维与学习特征,以更好地设计符合学 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 让信息技术为新课导入、难点与重点 聚焦、氛围营造、眼界拓展、知识沉 淀助力,以帮助学生在更愉快、更轻 松、更有趣的课堂环境中更高效地去 掌握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 吴爽 .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英 语高效课堂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10): 1-10.

  [2] 郭伟 . 善用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J]. 中国校外教育,2021(9):8-31.

  [3] 刘 阳 . 小 学 英语课 堂教 学 与 信息技术融合研究 [J]. 电子测试,2020(3): 10-18.

  [4] 贡雅丽 . 单元整体下的多板块 整合教学实践 ——以译林版五年级上 册 Unit 5 What do they do? 第三课时为 例 [J]. 教育视界 ,2023(8):37-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