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调查了’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然后提出了’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路径,包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下功夫、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下功夫、在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宣传上下功夫等。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 出政治优势,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培养什么样 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必然要求,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随着互联网的 迅猛发展及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设备的应用和普 及,网络像水、空气和阳光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 个角落 。其中,’00 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的受众 群体之一及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军 , 他们的学 习、生活、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受到了广泛而深刻 的影响,表现出了网络学习的碎片化、聊天交友的虚 拟化、网络购物的便捷化、网络互动的群体化、价值 追求的个性化、交流语言的网络化等鲜明的网络行 为特点 。近几年,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利用腾讯 会议、钉钉、微信、QQ 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思想政 治教育,成为 ’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这是因为传统的面对面说教式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 式已经难以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 ’00 后大学生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需求 。与时俱 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生命力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做好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要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 推动思想政治工 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 力”。 因此,做好 ’0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切合 ’00 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行为方式,探索 出符合 ’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 方法 。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 ’0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 ’0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将互联网这个“ 最大变 量”变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 基 于此,本文拟对 ’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以 探析。
一、’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本文以济宁学院 247 名在校 ’00 后大学生作为 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 使用新媒体及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展开调 查 。该问卷从大学生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对于网络 的认知情况、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等方面进 行调查分析。
1.大学生上网时长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接触网 络的年限为 3—6 年的大学生占 33.20%,7— 10 年的 占 53.44%,11 年及以上的占比 13.36%,这说明大部分 的学生至少从初中甚至在上小学时或上小学前就开 始接触了网络。
调查数据显示,每天上网时长 2— 4 小时的大学 生占比 20.24%,5—6 小时的占比 33.60%,7— 8 小时 的占比 26.32%,接近甚至高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调查的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29.5个 小时的数据[2],说明现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天生活 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无人不网、 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现象。
2.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在设计的大学生日常使用 的新媒体 APP 选项中,位居前三的是微信(占比 93.93%)、 QQ(占比 69.64%)、短视频平台(占比 62.75%),可见, 这些是最受欢迎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平台 。利用微信、QQ、短视频平台等聊天交友 、发朋友圈(占比 83.40%),线上学习、查询资料,关注与大学生相关的 实讯(占比 63.56%),看直播、刷短视频(占比 53.85%), 追剧、看电影、听歌(占比 51.01%),是大学生日常利用 新媒体平台最常做的事情。
3.对于网络的认知 。对于未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 中的地位,50.2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始终都是大学生 学习的辅助工具,48.9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将会成为 大学生学习的主流。对于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是否都能 准确地鉴别真伪,50.61%的大学生选择“ 能,经常”, 24.29%的大学生选择了“ 不好说”,只有 12.55%的大 学生选择了“完全可以”。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 还是持积极、肯定、理性的态度,但对于大量的信息有 时也很难辨别真伪。
4.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在调查问卷中, 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否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 一 问题,66.4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需要,11.74%的大 学生认为比较需要,16.60%的大学生认为需要, 综合 来说,94.74%的学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开 展的。61.1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于本人思想政治素 养的形成是有利的,34.41%的大学生认为利弊程度相 当,说明网络对于大学生个人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大 的导向作用 。对于网络思政的开展内容和方式,在笔 者设计的问卷当中,针对“ 您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内容最应侧重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排名前三的选 项分别是法律道德(占比 80.97%)、网络素养(占比 80.57%)、政治观点(占比 73.68%)。对于“您认为当前 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欠缺的是? ” 这一 问题,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理论联系实践(占 比 81.78%)、行之有效的指导(占比 68.42%)、与学生 的沟通能力(占比 64.37%)。
5.网络对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影响 。 问到网 络对于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影响时,55.06%的学 生认为有点影响,24.70%的大学生认为影响深刻,这 说明网络实实在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从有利的影响 方面来说,包括能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对时政有更深 的理解(占比 88.66%),教育内容扩大,富有时代性 (占比 74.90%),有助于个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形成(占比 71.66%)。从不利的影响方面来看, 81.78%的学生认为过度依赖网络信息,会削弱个人思 想的独立性,81.38%的学生认为海量信息影响个人价值判断和选择,76.5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的虚拟性和 娱乐性影响个人的精神世界。
据上所述,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已经成为 ’00 后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 一 部分,存在 一 定的依赖 性,’00 后大学生对于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也比较赞同和期待 , 并对教育内容给出了他们自 己的观点和建议。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顺应时代发展,贴合 ’00 后大学生实际,创新工作方式 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 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 项重要的、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问题表现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完善 。随着互联 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 尤其是 5G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 普及应用,微信、QQ、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 APP 在 ’00 后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迅速发展,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也越来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 。对此,学校成立了专 门的网络信息中心,搭建了校级官方网站、微信公众 号等网络平台 。各院系、职能部门也根据各自的职责 和需求搭建了各自的网站、平台,建立了 QQ 群、微信 群、钉钉群等。但这些平台多数是基于日常工作需要, 没有或很少有专门的栏目、板块带有网络思政育人的 功能 。同时,各个平台各自运营,学生要想全面了解更 多的学校、学院信息,就要在几个平台、账号之间不停 切换,或者同一新闻信息各平台重复报道,无端消耗 学生精力,导致学生兴趣大减。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 。高校 官方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总体来 说内容单一、枯燥,多以学校工作、通知、学生活动的 新闻报道为主,文章格式固定,用词中规中矩,且更新 速度慢,学生关注度低,阅读量不高 。QQ 群、微信群、 钉钉群等师生沟通交流信息少,工作布置多,造成学 生关注度、参与度不够,实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很难 起到该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
在如今“ 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 只是手段、载体 。如何吸引 ’00 后大学生的眼球,引 起 ’00 后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高校网络思想教 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钻研业务,用深厚的理论功底、 浅显易懂的语言风格、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创作出 符合 ’00 后大学生需要的、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内容,这样平台才能受到 ’00 后大学生的欢迎,从而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专业性 。搞 好 ’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需要一 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知识丰富的专业队伍[3],其既 需要拥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 熟练使用互联网新媒体的技能[4]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 此,不少高校的专职思政课教师虽然具备专业、扎实 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但很少有时间 关注网络动态,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思政课教师,基本 不熟悉电脑应用、智能手机的功能等,很多学生喜爱 的新媒体平台平时都没有听说过,不了解 ’00 后大学生 的交流语言及网络用语等,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搬到 网络平台上开展 。相较于成长在网络时代的 ’00 后大 学生,有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宣传部、学 工处(部)、团委教师在接受新鲜事物、获取网络信息 方面也要比学生慢半拍 , 加上本身业务工作繁忙,没 有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知心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 力军,辅导员近几年趋于年轻化,与 ’00 后大学生的年 龄差距不大,相对来说能够掌握 一 定的网络技术, 熟知 ’00 后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了解较为流行 的网络语言和表情 , 能运用他们的语言进行交流,代 沟小,能较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但是其大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 缺乏学生工作经 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完全把握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的规律,且碰到问题不能用科学、严谨、客观的语 言来解决,回应学生关切 。另外,辅导员本身事务繁 杂,工作量大,很难有精力将时间用在新媒体平台内 容的选择、文案撰写、排版、发布及运营推广上,不能 及时回应舆论热点 , 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 展缓慢,效果不明显 。因此,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 职于网络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迫 在眉睫。
二、’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下功夫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 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5],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 《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也指 出要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6]。
做好 ’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平台很重 要,故如何打造精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摆在高 校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高校的官方网站、新媒体是开展 ’00 后大学生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 目前,无论是校级 层面,还是相关职能部门 、院系层面,都围绕本职工 作需求,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 新媒体平台,有的还开通了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紧 跟 ’00 后大学生的喜好,有的还专门设置了思想政治 教育专栏,在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思想引领等方面 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不少 高校也逐步行动起来,利用专业化的手段,为 ’00 后大 学生构建新的网络平台[7],如成立融媒体中心,将本校 所有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实现一体化建 设,避免出现媒体多而乱的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快 速、便捷地了解学校和院系的动态信息。
(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讲好身边事,传播正能量,高校媒体除了起到“宣 传”的责任,还要承担起“育人”的使命 。载体搭建好, 能否吸引 ’00 后大学生的眼球,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 学校应该熟悉掌握 ’00 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 特征,紧跟校园热点,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用大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从而增强载体的 吸引力 。 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特点、办学定位、 专业特色、地理位置等打造特色网站,在内容推送、栏 目板块设计、网页色调上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 活,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上下功夫
“ 酒好也怕巷子深”,如果宣传工作不到位,缺少 关注度和阅读量,再好的 ’00 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载体也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 。因此,高校要加大 内容的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 道,通过朋友圈、QQ 群、微信群等将精品内容进行分 享和传播,提高载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 ’00 后大学生关注,进而使之把精力从其他平台转 移过来。
(四)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上下功夫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队伍,是开展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 保障。针对 ’00 后大学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的政治素质要硬、理论知识储备要广、业务素质 能力要强,能够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 规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新理念和新意识[8],熟知并懂得运用教育学、心理 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与学生谈心谈话、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做到专业化,有逻辑性;熟 练掌握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及网络安全 知识,能够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做到文 明上网、理性发言;熟悉并能够掌握现代网络知识、 当下热门新媒体平台类型及应用,能熟练地运用现代 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可以 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 多面手”和“ 复 合型人才”。 因此,高校应从党政负责宣传的干部、团 干部、网络中心、一线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辅 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高、业务 能力强、网络技术好、熟悉热衷网络的教师组成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着力推动全员育人[9] 。同时,还应 发挥学生朋辈群体的影响力,将理想信念坚定和综合 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吸引到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队伍当中,发挥他们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另外, 要建立培训学习机制,邀请国内知名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专家、网络技术专家、舆论引导专家等,从理论 学习、实践操作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 行培训,使之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加强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队伍在运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面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强调,“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 让学生成为德才 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高校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进入信息碎片化时 代,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及海量的信息资源共享性, 让 ’00 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宽、内容更加丰富, 但同时网络上也充斥着未经筛选的不良信息,其中不 乏包含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大量负面内容 。如 果 ’00 后大学生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 , 容易造成 思想混乱,落入网络陷阱,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造成 不可估量的后果 。同时,他们自控能力差,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剧、网络小说、短视频等不能自拔,甚 至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频 繁看手机,如购物、打游戏、刷视频、聊天等[10],严重影 响了学习和生活,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做好网络的 引导和监督工作,把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关口和认清 使用网络的利弊,引导 ’00 后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 理利用网络。在思想上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 量,讲活身边好故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 人;在行动上要能做到自控,合理控制使用网络的时 间,让网络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效率、产生价值的 工具,而不能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
三 、 结语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既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要想有更大的成效,就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 求, 了解 ’00 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所表现出的 思想行为特点,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队伍,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做好大学 生思想引路人。
参考文献 :
[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12 月 7 日至 8 日在北京召开[EB/ OL]. (2016 -12 -08) [2023 -01 -08].https://www.gov.cn/xinwen/2016 -12/ 08/content_5145253.htm#1.
[2] 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2022- 08-31)[2023-01-08].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01/content_ 5707695.htm.
[3] 沙林斌,朱海林,杜淑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 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0(1):176-178.
[4] 杨子江.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创新路径探析[J]. 智库时代,2019(27):153-154.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的意见》[EB/OL].(2021-02-27)[2023-02-16].https://www.gov.cn/ 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6]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EB/OL].(2020-04-22)[2023-02-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 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7] 泮凯 .基于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 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4):50.
[8] 赵健.论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0-32.
[9] 王盛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 2021.7(23):17-19.
[10] 姚海生,曹海涛,樊海涛.微媒体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 新[J].科教文汇,2022(22):29-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