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10:2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贴合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文章简单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论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特定教学主题,深入解读语文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和学生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分析、整合、重组教材内容,持续统筹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搭建由单元大主题统领、不同语篇次主题相互联系且逻辑明晰的完整教育指导单元。后续教学均围绕完整主题,进行单元目标设置,目标对应若干学习项目,相关项目主题一致、相互联结,可以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变化更新与优化发展,并引导学生在单元目标下学习单独语篇小观念,提炼语篇精华,逐步形成单元主题大观念。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主要以一个单元为整体、以某一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切入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契合整体教学观,将整个教学过程由某一篇课文转变为整个单元课文整合。进而以单元为整体精细划分教学目标,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层次化开展,完成教学过程优化。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各篇课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从整体层面把握各部分内容,落实整体教学观,引领学生循序渐进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完成教学过程优化。

\

  2.拓展学生语文知识面

  相较于以往单篇课文为对象的教学,较之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对象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更加突出了整体主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领略特定主题下的语文知识之美。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以“寓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通过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故事大道理”的背景下建立知识连接,激发对寓言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索寓言知识,从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3.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有助于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学科育人离不开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不同视角的语篇。较之单一语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整合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以单元整体目标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逐步形成单元整体认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过程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学科育人目标全面落实。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1.新课标提取关键目标,确定单元整体教学内容

  调整在内容、课程实施和基本原则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这次调整突出体现在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强调以核心素养要求为依据,遵循主题内容、重要观念、基础知识技能,优化组织形式。在涉及不同内容主题的不同语篇之间,根据各自性质和育人价值,提取关键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强化语篇之间的关联,从而带动课程的综合实施,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践要求薄弱、语篇学习脱离问题。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包括《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这些文章跨越古今,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人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受。在这个单元中,教材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在整组教材中,或是惠崇春江晚景,或是俏丽多姿荷花,或是临水飞翔燕子,无一例外地体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单元学习目标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展开,围绕“学会观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几个维度合理设计。同时,其分维度融入古今描写大自然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文字、体验情感过程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与发展意识。

  具体到目标提取,“学会观察”维度目标是“感受情节之妙,品读细节,认识大自然”,要求学生初步阅读第一单元的三首古诗和三篇文章,认识大自然的动物和植物,并初步感知。在这一任务完成期间,教师应提醒学生流利朗读,在朗读中发散思维,感知非文本信息;“学会生活”维度目标是“品味大自然,感受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中的美好景色描写并简单理解。如《古诗三首》之一《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刚开始绽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品味古诗语言后,不难发现古诗虽无可视图像,但可用形象语言描绘独特而美好的意境;“学会学习”维度目标是“比较阅读,领会文本风格特色,体验情感”。第一单元编录了涵盖古今的文本,值得小学生去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本,深入领会自然景物特点、文本风格和特色,体验作者表达情感。在这一目标引领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空间,便于学生结合文本特点,对比不同文本表达效果的异同;“学会创造”维度目标是“分享交流,学会描写”。分享与交流是单元整体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此目标引领下,应着重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并在分享过程中,巧妙设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习作。学生完成习作后,进行写作分享,在分享中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有机结合,将单元整体教学进一步延伸。通过以上方式,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帮助他们在理解语篇的同时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2.整合教学资源,打造高效高质语文课堂

  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素之一,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均借助概括性语言点明单元主题。因此,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可以参考单元导语提示,规划整个单元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身边资源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与发现能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几个方面凸显中国传统文化,旨在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深厚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文化自信。根据单元导语,教师可以设定单元目标为:在梳理传统知识基础上理解文意,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三首古诗比较阅读中,感受其所带来的文化传承力量;结合现实感受,对古代发明、传统节日、古代建筑与绘画中传递的文化理念做出客观评价。

  在单元目标确定后,教师可以从语言建构、语言表达、交流等方面进行单元教学任务整合,在语言建构方面,鼓励学生积累古诗以及说明文知识;在语言表达方面,引导学生从单元文章中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根据突出特点深入文本,将自身思考感悟分享给同伴;在语言交流方面,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创设话题情境,进行深入交流,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具体单元学习材料选择时,教师可以基于新课标灵活调整,并在单元整合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开展跨单元整合。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起始课程是《古诗三首》,核心是了解并建立传统文化自信。因此,《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时,整合选用有关中秋节、端午节的古诗,如《中秋月》(宋·晏殊)、《端午》(唐·文秀)等,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中点明传统节日特点的内容,进而对比古今传统节日变化,拓宽学习视野。

  3.巧设学习情境,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情境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师生共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常态化。因此,教师应巧妙设计情境性较为突出的活动任务,以便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任务,在思考中展开思维碰撞,在交流活动中获得更多语文知识,有效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一是学科文本情境。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兼具学术性、专业性,需要教师立足日常学习目标,结合基本语言规律、逻辑规则,创设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为学生准确而富有逻辑地表达个人认识提供依据。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篇目为说明文,学生接触时间较短,且对相关知识理解不足,教师可以提前收集资料,在课前为学生呈现“十万个为什么”局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书籍编写者该如何介绍“火烧云”“海底世界”。在初步思考具体问题后,学生在学习单元文章时可以更好体会说明文特点,并在构思说明对象时组织语言,提高逻辑性,为提升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是学习生活情境。语文源于生活,单元整体性教学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单元学习情境设置时,应借助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有效贯穿单元整体性学习任务,减少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陌生感,激发学生个体情感共同认知,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借助个人经验完成任务。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课文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为让学生感受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风格,理解寓言内涵,可以先借助互联网资源,将课文中寓言语篇文字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动画风格短视频,每个视频时长2分钟左右。组织学生集中观看视频后,循序进行《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的学习。在动画风格短视频统筹下,学生可以清晰梳理课文思路,了解寓言结构。进而分析不同寓言故事讲述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在《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感悟,从真实生活经历中寻找资源,自己创编一个寓言故事并分享,将寓言故事学习推向深处。

  参考文献

  [1]杨修宝.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解析与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3(15):4-7.

  [2]张海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例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J].吉林教育,

  2023(9):9-11.

  [3]张全令,王盼盼.走进父辈们的童年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

  2023(7):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