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重点从向学生传授课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 提升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转变为不断激活学生的数学课程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 养,践行轻松学习、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要有效地推行“双减”教育理念,教师就要和学生家长一起对目前的数学课程教 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对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践行以 学生核心素质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 关键词 ] “双减”理念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地位,让学生 能够参与到对目前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的探讨制定中,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 数学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 主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课程的趣 味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收获知识、 应用知识进行实践解决和获取自信乐 趣的良性循环。在对小学生的数学作 业设计评价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的过程 中,教师要践行以学生核心素质发展 为本、减负增效的教育理念,帮助学 生们享受高质量的数学课程教学服务, 在进一步减轻数学课程学业负担的基 础上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 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影响了学生们对 数学课程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 们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是教师在数 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数学教学 模式太过单一,教师多是以独自讲解课本教材上理论知识和例题解法、学 生们独自练习和集体讲解错题的一言 堂教学模式。其实每个学生的数学学 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 体化学习情况,为学生推出更加丰富 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数学课程教学服务, 让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学习情况去选 择,在各种数学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不 断训练自我、展示自我。目前教师、 家长多是以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来衡 量学生一段时间的数学课程学习情况,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数学课程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就要和学生家长 一起对目前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 创新改革,帮助学生们高效、轻松地 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评价模 式进行优化设计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评价过程 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是教师给 学生们布置作业时多是采用重复类似 的形式,学生们在面对单一重复的书面习题形式时,容易对数学教学过程 产生厌倦,同时还容易加重学生的数 学课程学习负担。小学生虽然年纪还 小,但正处于自我学习习惯和核心素 养养成培养的关键教育阶段,教师要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地位,从而 进一步促进班级内你追我赶、互帮互 助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一方面教师 的数学课程教学负担可以得到有效减 轻,教师可以将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 放在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 上,而不是追求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 完成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更加具 备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数学实践教学活 动中不断地训练自我的数学核心素养 和综合素质。
三、基于“双减”理念的小学数 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开展小学数学作 业设计改革
要有效地推行小学数学课程作业 设计布置模式的创新改革,教师就要 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积极联系学校、 家长建立起三方统一的高效数学课程 教学模式。首先是学校要积极地引进 各种专业化的教学设备如互联网设施、 多媒体音频设备来为教师开展创新的 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基础保障。学 校还可以通过设置专人专岗在校园中 建立起统一规范管理的数学课程学习 平台,学校可以为教师、学生设置具 备不同教学功能的教学功能室,如电 子阅览室、游戏活动室、自由讨论室, 一方面是教师可以通过应用这些功能 不一的教学功能室来提升课程的教学 质量,同时还可以改变作业布置形式,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云学习平 台来预约登记使用这些教学功能室, 丰富自我的数学知识学习手段。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们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 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类教学功能室的互 联网设备进行资料搜索,提升教学效 率。 “请进来”“派出去”的教学管理 战略,不断提升在校教师的数学课程 作业布置教学水平,如学校可以通过 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到校,开展 作业布置评价模式的相关培训讲座或 者组织在校教师到其他学校去进行访 问交流,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 时学校还要在校园中积极弘扬减负增 效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学校要将学生 们对目前数学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 当做对教师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常规 评价指标,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不断 打磨提升自我的数学课程教学水平,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只有 学生才是对数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实 效性最有发言权的人,学校可以通过 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师生交流座谈会 议等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 表达自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如学校可 以对以下数学课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 摸排调查:学生们是否觉得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太过单一,学生们在 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学习 数学的乐趣所在,以及学生是否觉得 目前的数学课后作业负担太过沉重。 教师推行一段时间的创新作业课程教 学模式后,也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去总 结评估自我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优 劣性项目,让学生能够及时地调整下 一步的数学课程学习计划,开展针对 性的强化训练。通过为教师开展专业 化的培训和引进各种现代化的教育装 备,可以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 理念,不断推行小学数学课程作业设 计布置模式的创新改革,提升学生们 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 效率。
(二)建立家校合一的小学数学作 业完成模式
对学生们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在小学义务教育 这一关键基础阶段培养良好的自主学 习习惯,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家长都要 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 观念,引导学生在完成小学作业的过 程中减少对所谓正确解法和更高考试 成绩的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设计 作业、互相评价作业等多种方式进一 步提升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家校 合一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评价模式, 践行以学生核心素质发展为本的教育 理念。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家长 对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过程起到应有 的监督、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家 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数学实践技能 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长、 父母的真切关心,学生才会更加积极 主动地去进行创新实践。例如在学习 各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提出 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数学文化 相关的家校合一课后作业,让学生们 在家长的陪伴下轻松地完成知识拓展 和实践技能训练。例如在学习“真分 数和假分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 布置课后作业“总结真假分数的区 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与数学家 们对分数研究的相关阅读材料,学生 们在感受到了数学家们为了追求真理 作出的卓越贡献后, 自然也会对数学 课程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互动沟 通,教师可以通过 QQ 群、微信群及 数学课程交流会议等多种方式,保持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交流,家长、 教师之间可以对学生在家庭、学校中 的数学课程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进行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下一步的 数学作业布置评价策略。教师还可以 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到学生们小学作业 的完成过程中来进一步促进亲子核心 关系的构建,例如在周末、假期教师 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发现一种 数学工具”,学生们可以在家长的陪伴 下一起到数学博物馆、科技馆中去进 行参观,学生们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 互相展示彼此的作业完成情况来促进 班级内团队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提 升教学效率。通过建立家校合一的小 学数学课程作业模式可以践行减负增 效、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
(三)开展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1. 开展有效分层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都 各不相同,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数学作 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 个性化情况,给学生推出各种丰富多 样的可供选择的数学课后作业,让学 生不再将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视作负 担任务,而是去享受自我数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过程。
首先是教师要对不同学习基础的 学生开展有效分层,教师切不可简单 粗暴地以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排名来 进行分层划分,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 的独立个体地位和自主意愿。教师要 让学生家长和学生都理解支持对学生 开展的分层作业设计教学模式并不是 对学生进行区别歧视对待,而是为了 帮助学生更好地训练自我。同时,每 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也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教师要鼓励暂时处于低层次 的学生通过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归 纳来提升教学效率,争取早日进入更 高层次的学习小组中,同时还可以通 过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更加具备 挑战性、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来帮助学 生提升自我。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分层策略,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符合自我数学 课程学习状况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年级身心阶段的 学生开展分层次的作业布置策略。对 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 置更加具备趣味性、生活性的课后作 业形式,如让学生通过自主绘画、制 作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所学知识进行 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 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制作思维 导图对各种不同图形的特点和实践应 用进行总结,学生们在制作分享这些 图文并茂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就进一 步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对于 小学教育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 可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利, 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 实践相互结合,践行生活化教学的教 育理念。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 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发放与学生日 常生活相关的纸质数据,让学生通过 对数据分析、制作统计图来进行实践训练,如学生们可以将彼此的数学练 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调整数学 学习的侧重点。
2. 组织以学定教的作业设计
除了根据学生的年级阶段及身心 状态来调整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教师 还总结在班级内部根据学生们的数学 课程学习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长 期的数学实践能力训练计划。教师可以 将学生们分为基础组、普通组和拓展组 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对于不同层次 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不同的教 学目标。对于基础组的同学,教师可以 让他们更多地结合课本教材上的学习内 容,进一步夯实基础;对于普通组的 同学,教师则可以让他们结合生活实 际进行创意探索;而对于拓展组的同 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后开展以问 题为导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 通过团队合作形式的小组作业来培养 团队协作技能和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 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设置不同 的课后作业,如给基础组的学生布置 与基础知识概念对比学习相关的课后 作业:举例说明平均数、众数与中位 数的区别,让学生们进一步加强对数 学基础概念的理解;对于普通组的同 学,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制作思维导 图来对不同数据图的类型特点进行总 结:如条形统计图多用于直观地对数 据进行对比,折线统计图用于表示数 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则用于表 示不同数据的占比情况;而对于拓展 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自拟 主题的数学课后实践活动,如学生们 可以以“班级同学的阅读爱好分布情 况”为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 析,学生们需要设置相应的资料收集 形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是采访考 察等形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互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来促 进学生们对彼此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有效评估,如学生们可以试着做一做 彼此自主制作的调查问卷,看这些调 查问卷能否准确反映彼此的真实情况: 如学生们每天阅读的时间、阅读材料 的种类。通过组织以学定教的作业设 计评价可以将本来枯燥无聊的数学作 业完成过程转变为师生、学生之间进 行有效互动交流的自由平台。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不断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评价模式 进行优化设计一直是一个重点内容。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地展开三方 合作,对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各个教 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践行减负增效 的“双减”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 引入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思维导图、 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次的作业设计、 建立家校合一的小学作业布置模式等 教学策略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后 作业布置评价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 维 朱 . 小 学 数 学 有 效 性作 业设计策略探析 [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 ,2021(9):87-88.
[2] 张都妹 .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 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7):244.
[3] 陶端钰 .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 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J]. 文化创 新比较研究 ,2017(11):81+83.
[4] 葛利红 .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 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J].科学大众 ( 科学 教育 ),2016(10):40.
[5] 胡 卫 华 . 小 学 数 学作 业优 化 设计策略研究 [J]. 开封教育学院学 报 ,2014(11):239-2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