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江苏省建湖县西塘河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不忘 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积极践行打造“‘三员’共振,励志毅行”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筑牢管理根基,以党建 树立理想信念,以党建撬动课堂改革,以党建夯实德育培养,以党建搭建多维课程,形成了“水润”文化视角下党建工作新 探索、新实践,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江苏省建湖县素有“水乡明珠” 之美称,千百年来,水的灵性滋养了 这方土地。建湖县西塘河小学(原建 湖县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西塘河 畔,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 色鲜明的百年老校。
近年来,建湖县西塘河小学充分 发挥党支部组织优势,发挥党员表率 作用,引领团员、队员听党话、跟党 走,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向好”的校园 文化氛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新 风,做到党建工作出精品、上层次,助 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全面开展,促 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 绿色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学 校、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全国教科研先 进集体、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 校园、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 省智慧校园、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盐 城市“一校一品”党建文化特色学校等 数十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管理根基
(一)学校文化守正创新
学校秉承“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育人理念,对“三风一训”进行重 构,确立“上善若水,厚德博学”的 校风,“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 风,“滴水穿石,自强不息”的学风, “水一样浸濡,教育即生长”的教育 观,“没有一种花不绽放,每一滴水都 能折射出七彩光芒”的学生观,“师德 如水透明,师能如水灵动”的教师观。 以文化凝聚共识,以文化统整校园生 活,以文化引领教育走向未来。
(二)管理团队求真务实
学校党支部把管党治党、办学治 校的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党支 部书记履行好第一责任,压实支部委 员和全体中层干部“一岗双责”,进一 步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 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层 层签订责任状、承诺书,明确责任, 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定期举行“西 塘水韵·管理论坛”活动,进行读书 交流与管理经验分享;定期对各科室 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管理人员 月工作例会制度,会上晒成绩、找差 距,排问题、寻突破,让管理人员 “红红脸”“出出汗”“亮亮底”,保证了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党员队伍率先垂范
党支部将教师所想、所急放在首 位,积极开展“1234”工作机制。开 展“一次示范”活动:党员教师率先 探究“双减”下的课堂教学范式和作 业设计,上“下水”课,指引教师改 革的方向,推动“双减”工作的开展。 开展“两个共同体”活动:建立“党 员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学 习培育站,引领全体教师同成长;建 立党员教师蹲点的年级组集体备课制 度, 推进“1+3+1”备课共同体,保 障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和作业设计的规 范。开展“三项排查”活动:通过座 谈、家庭情况了解、“千师万户”大走 访,及时排查教师、学生的困难、需 求、想法,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 清单”变为“项目清单”,切实解决 学校发展、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开展 “四大引领”活动:用规章制度引领、 从教誓言引领、从教 30 年“功勋教 师”榜样引领、“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 策”的主人翁意识引领,促进全体教 师坚守从教初心、争当教坛先锋。
二、坚持党建引领,树立理想信念
(一)高位推进政治建设
校领导班子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 摆在首位,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 求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 “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引导 全体党员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 稳政治立场,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期召开党支部会,充分发挥党支部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 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党支部对学 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力不断提升。细 致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 作条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支部“三会一课” 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内容。认 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教 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有计划地组 织开展党员全员集中培训和教职工集 体学习,以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和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载体,推进学 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二)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围绕“党支部建设年”部署,落实 “五好”党支部建设任务。党支部标准 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 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 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扎实开 展每月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 严把发展党员队伍入口关,进一步优 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严格按 照程序进行换届。充分发挥支部战斗 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服务 群众本领。
(三)加强宣传思想创新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 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和民族宗教 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成立意识形态 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党支部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 子成员“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直 接责任人职责。制定了实施细则、责 任清单、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开展分 析研判。对学校展板、宣传栏、LED 屏、公众号上意识形态的宣传内容排 查清查,对学习讲堂、讲座内容、信 息发布严格审核。建立一支网宣员队 伍,弘扬正能量、主旋律,壮大主流 声音。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常态 化筛查不当内容,引导教职工不信谣、 不传谣、不妄议,共同建设风清气正 的意识形态环境。
三、坚持党建引领,撬动课堂改革
(一)聚焦重点人群
首先,重点培塑青年教师。学校 加大新进教师培训、培优力度,鼓励 新进教师每天坚持撰写“教学札记”, 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培训,逐一进 行课堂教学水平测试评价。其次,积 极实施课堂教学“三尖”工程,即新 进教师“冒尖”工程,青年教师“拔 尖”工程,骨干教师“顶尖”工程。 举行“两在两同”党员教师示范课、 骨干教师公开课、“相约星期五”名师 讲堂、年级部“一人一课”等研修活 动,切实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聚焦重点环节
围绕“学思融通”教学理念,根 据学校教学实际,重构课堂教学范式, 优化了语文“四环六导”教学模式、 数学“361”模式、英语生本课堂教学 模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效度,实行备 课组长负责制,强化校长、中层干部、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集体备课中 的管理、引领作用。创新集体备课的 模式,关注课前准备,在“二轮备课” 的基础上实施“三步走”,即评议一人 一课,中心发言及集体研讨交流,围 绕备课主题阅读推荐的优秀文章。用心规范课前备课,精心设计课内训练, 细心落实课外反馈。
(三)聚焦重点问题
针对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共性 问题和困惑,开展“相约星期五”校 本教研,以“学思融通”课改理念为 指导,打造“自然润泽、水到渠成” 的生长课堂。每周五举办数的认识、 英语板块教学、体育队列队形等主题 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评课 研讨、名师讲座,老师们在具体的示 范和理论引领下不断进步。
四、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德育根基
(一)突出主题教育,聚焦习惯养成
“好习惯,益终生。”学校抓住契 机,把“党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和学生德育有机结合,每月一主题, 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人人都是美 德少年”“我走过的身边无垃圾”“校 园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等主题教育 活动,从“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 吐痰,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 不攀枝折叶,不乱抛杂物”“管住自 己的脚——走好路,上好厕所”等抓 起,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培养 学生良好习惯。向全校学生发出“小 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的号召,通 过“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把文明礼 仪带回家”等活动,力求“培养一名 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文明整个社会”。
(二) 追寻红色足迹,根植红色基因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传承 红色基因,争做铁军传人”“童心向 党”主题活动,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宣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光荣历 史。二是引导红色善行。举行捐赠活 动,支援贫困地区学生,树立捐资助 学新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育人行动。三是开 展红色阅读。开展“红色故事大家 演”“红色书籍大家读”“红色党史大 家讲”等活动,让每一位党员、团员、 队员明晰新时代责任与使命,树立有 人文素养。
(三)学习“五老”精神,加强爱 国教育
一是走近“五老”听故事。请身 边的“五老”讲自身经历革命的经历, 感受党性教育,接受心灵洗礼,争做 理想信念的传播者、仁爱之心的践行 者。二是学着“五老”做事情。通过 耳濡目染的教育,加强对“五老精神” 的深入了解,把“五老精神”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时刻以党员、团员、 队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践行一个党 员、团员、队员的职责。三是发挥 “五老精神”见成效。围绕“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开展 了弘扬“五老精神”系列活动,涌现 了一批“最美五老”及“美德少年”, 彰显了“五老”正能量风采和少年儿 童健康成长的硕果。
五、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多维课程
(一)在课程设置上变革
学校积极架构“水润”课程体 系,努力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个性 发展、充分发展。运用现有教学特色 及师资优势,大力践行“体艺 2+1 ” 素养提升工程。学校开设了舞蹈、象 棋、合唱、水粉画、素描、电脑编程、 科技航模和足球等十多个校级“水润 坊”社团,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了 71 个 班级社团,为每一个孩子搭建提升素 养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巩固全国艺术 教育特色学校的成果,开设“娃娃足 球”“乐器进课堂”“淮杂进校园”“儿 童电脑绘画”等校本课程。
(二)在特色项目上升华
一是用阅读积淀美丽。每年举办 读书节,邀请著名作家走进校园与孩 子们一起讨论阅读与写作的策略;举 行“西塘水韵· 好声音”美文诵读 大赛,制作微视频进行“最美朗读 者”网络评比;通过开展“缤纷寒假 日”“阅读暑假天”“每日温馨半小 时”等活动,构建家校共享“亲子阅 读”模式,每年评选出“百佳书房”, 录制成视频在校园电视台展播;每月 举行一次必读书目考级达标升级,发 放阅读银行储蓄卡,激发学生与经典 为友,与博览同行。二是用作文绘就 精彩。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 多渠道为学生搭建展示成功的平台。 学校里,通过班级文化墙、校园展示 栏、学校报刊、网站等,展示学生的 佳作;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雏鹰电 视台”,每天诵读展播学生的优秀习 作;校园室外大屏和“七彩虹”宣传 栏展示“西塘水韵·小作家”的风采; 每学期,各班评选出优秀习作编印 《生活作文班级文集》《个人习作专辑》 和《美文美拍文集》陈列在生活作文 展览馆进行珍藏,并向学生发放馆藏 证书;成立班级写作兴趣小组和校级 “冲浪”文学社,开展相关活动,激发 学生阅读和创作的热情,培养文学新 秀。在家庭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 果,将优秀的习作读给亲人听,获得 亲人的认同和赏识;录制成诵读的视 频,转发至公众号“班级 E 习作”或 朋友圈,收获更多点赞。在社会上,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 观察,勤于写作,踊跃向各级各类报 刊杂志和网络媒体投稿。三是用艺术 点亮人生。学校践行“每一滴水都能 折射七彩光芒”的学生观和“合格 + 特长”的人才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 艺术素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淮剧训练和乐器练习,保证学生会演奏 一种简单的乐器,会唱简单的淮剧曲 目。四是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利用 学校小农场开展多项实践活动,从翻 土、培苗、种植、浇灌、管理等方面 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传承农耕文 化。延伸劳动教育的外延,利用每个 周末假日,精心设计自我服务、家庭 服务、社会服务等主题鲜明的劳动实 践系列活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 展需要出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 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回顾过去,建湖县西塘河小学党 支部以抓党建促校建、抓党风促校风 为准则,以推进“双减”背景下的教 学改革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总抓手, 守正创新、精业笃行,学校的党建工作 扎实有序、高位运行,学生的素质不断 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学校 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 扩大。展望未来,实小人将继续秉承百 年优良传统,发扬“追求卓越,永创一 流”的实小精神,以“等不起”的紧 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 的责任感,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 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聚焦发 展,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唐广泉 . 实施“涵化教育”铸 造“四生”文化 [J]. 华人时刊 ( 校长 ), 2016(Z1):99.
[2] 赵兴家 . 提升机关党支部组织 力的途径 [J]. 理论与当代 ,2018(12):13-15.
[3] 赵 学 斌 . 树 立 高 标 准 追 求 高质量 实现高水平 [J]. 天津教育 ,2022(7):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