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讨“双减”政策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4:20: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要求初中学校改进教学管理,一方面使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课外培 训负担”,探索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路径,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 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改进家长学校活动内容,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配合学校落实“双 减”工作,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教育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未来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 学生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因此,基 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学校教学管理 需要改进传统的学生管理、家长指导、 课堂教学。

  一、强化理想教育,增强学习动力

  (一)树立理想,有所追求


  立德树人的新时代,中国梦与个 人梦是紧密相连的,是整体与部分的 关系。我们要对青少年大力开展梦想 教育、理想教育,要求学生树立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读书, 把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与学生学习动 力的增强结合起来。但是目前不少初 中学校存在着理想教育与学习动力增 强相分离,部分学校教学管理者认为 学生的理想前途、信念追求等教育是 德育管理的事,不属于教学管理的范畴,于是就出现了理想前途教育空洞 无力,没有增强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理论说教对 于学生思想品德改变的作用微乎其微, 必须尊重学生思想品质发展的规律, 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把外界的教育因 素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 但是现实中不少初中学校教学管理的 目标直指中考升学人数,导致学生认 为学习不是自己的追求,而是学校和 老师的要求。
\

  基于“双减”政策,帮助学生树 立理想、有所追求,有必要重温鲁迅 先生人生理想的变化及其对于自己理 想的追求。鲁迅先生起初的人生理想 是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他在求 医学习过程中,一部“日俄战争教育 片”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其后他成 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文章以笔代 伐,唤醒了无数中国人为争取解放而 战斗。初中教学管理应该强化理想前 途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尤其是学 科教学活动设计中落实立德树人工作,通过学习情境设计或者阅读教学等, 影响学生、启发学生树立人生理想, 哪怕一次有关学生人生道路选择的情 境设计以及一次阅读活动,能够影响 一位同学人生道路的选择,哪怕是能 够让一位同学确立人生理想,也是成 功的。学生有了人生理想,其学习的 内驱力就会产生、增强,学习效率提 高的主体性就会得到落实。

  (二)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双减”背景下,学生拥有学习的 动力,就拥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就拥 有坚强的学习意志。但提升学生学习 的效率,还需要学校强化学生良好习 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 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 中学校的教学管理要在两个方面下功 夫,一是强化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效 益依靠的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课堂管 理是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许多初中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 把功夫花在怎样“教”上,这本身无 可厚非,但是“双减”政策下,要强化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管理。其中重要 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化训练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逐 步形成习惯;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教育, 把学生进入课堂就集中注意力、勤于 思考、主动探究等行为常态化。初中 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当下的 课堂行为习惯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重 要性,如果等学生意识到了再强化, 那为时已晚,可以说喜欢读书探究的 习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把 课堂管理的核心转移到学生学习习惯 的养成上,比研究知识怎样传授更加 重要。二是强化学法研究。基于“双 减”政策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 在于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 生学科关键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 把自己置于学生的角色,研究知识点 的理解与运用的方法,鼓励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设计适合 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组织适合学生 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 期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办好家长学校,减轻课外负担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外培 训的负担,这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减轻学生课外培训的学习负担, 二是减轻家长课外培训的经济负担以 及来往于培训机构的接送负担。学生 和家长自身并没有参与校外培训的欲 望,谁愿意花时间参与校外培训、谁 愿意掏钱参加培训;更有甚者家长交 钱以后培训机构跑路,人财两空。关 键是害怕小孩子中考考不好,就会进 入职业高中。当下职业教育并不是家 长追求的热点,甚至家长恐惧孩子上 职校。家长的焦虑来自学生的考试分 数,而不是孩子课外培训的负担以及 课外培训的经济压力。因此初中学校 的教学管理还必须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孩子家庭教育 方法,端正家庭教育行为,为此教学 管理要与学校的家长学校相结合,改 进家长的育儿方法、方式,引导家长 理解“双减”政策,认识孩子的成绩 不只是来自培训机构的辅导,减轻家 长的焦虑。

  (一)指导家庭教育, 改进家教方法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父母并没有那 么高的学历,但是子女却大多数成人 成才。如著名歌手陈美龄把三个孩子 送进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她的经验 是专注于孩子的学习力、注意力、忍 耐力的培养;2022 年高考成绩揭晓, 江苏普通农民沈玉莲的小儿子收到清 华大学招办工作人员预录取的电话, 至此沈玉莲三个孩子都考入本科名校, 两个考上清华,而沈玉莲及其丈夫都 只有小学文化, 自己在家乡种地陪孩 子读书,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记者问 及沈玉莲育儿方法时,这位朴素的农 民只是笑笑,没什么教育方法,就是 要求孩子尊敬老师,诚实做人,与母 亲一起劳动。

  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希 望自己有优秀的成绩,他们并不是不 想成绩好,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 方法不当。平时的学习管理中,我们 不难发现,用功的孩子成绩却不一定 是很好的,这种情况就可以请学习好 的同伴或者老师予以指点,但有一点 是现实的,凡是用功的孩子无论是成 绩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一定的领先。 孩子的差异是本来就存在的,人各有 所长亦各有所短,所以家长要树立正 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学校要着力 引导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正 确对待孩子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科成绩 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古语云,“磨刀 不误砍柴工”,现实思想品德教育比文 化补习更加重要,优秀品质的孩子,成绩不会比同龄孩子差。因此家长要 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双减”政策落地、家庭教育促进 法实施,培训班这条路走不通了,家 长不能迷茫,而应该把功夫下在孩子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上,这不仅能够 有利于提高当下孩子文化课成绩,也 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遵循成长规律,做到因势利导

  要通过家长学校集中面授以及自 媒体推送等多种渠道,助力家长遵循 孩子成长规律,孩子是独特的个体, 不要用模子塑造孩子, 自己的孩子自 己知道,要做到因势利导。不少家长 最头痛、最焦虑的事莫过于孩子不听 话、不学习、贪玩等,尤其是进入初 二以后,孩子特立独行的价值观念以 及思想行为,更是让家长焦急、焦虑。 现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一到周末, 鸡飞蛋打,学校没有大量的作业了, 家长要求孩子学习更加困难。简单粗 暴的打骂对于初中年龄的孩子无济于 事。死盯着强迫孩子坐在那里“学 习”,孩子是心猿意马;有的“冥顽不 化”的孩子甚至和家长对着干。其实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禁止孩子玩是违 背孩子成长规律的;贪玩也不是孩子 的缺点,问题在于怎样引导孩子合理 地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引导孩子正 确地娱乐,健康地娱乐。家长其实最 要警惕的是孩子沉迷于娱乐、沉迷于 不健康的娱乐,这样日积月累,连简 单的学习都无法进行下去,失去学习 的信心,这就非常可怕。当然即使这 样的情况出现了,家长也只有耐心教 育、细心照顾,正确关爱、以情感化, 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意识到不管是文 化课学习还是其他技能的学习都是非 常重要的,放弃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 给孩子转变的时空,防止孩子产生逆 反心理,孩子的转变才会有希望。

  三、深化教学改革,减轻作业负担

  “双减”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的新 要求新在哪里,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那就是过去靠课外,现在靠课内;过 去靠刷题,现在靠精练。把着力点从 课外移至课内,由死记转向理解、由 刷题转向探究,开展课堂深度学习, 向课堂要效益。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从“双基”到 “三维”再到“素养”,目标的变化, 势必要求理念的改变、手段的革新、 方法的创新,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内 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 真的改变了,是否有利于实现“素养” 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是否 真的落实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了, 这些是值得新时代初中学校教学管理 者反思的问题。各种教学改革可以是 如火如荼,百花齐放,但是我们冷静 下来深入探究,这些改革是否真的减 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效率。就以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 呈现方式改革为例,各地教育行政部 门、各级学校、各位老师都非常重视, 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支持,就不是优质 课,其实不是所有学科教学、不是所 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课件来进行的。 有一位女教师,任教初中地理,没有 PPT,就不上课,于是乎学生给这个 老师取了一个名字“PP 姐”。这样的 实例较多,我们基于“双减”的初中 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必须在有违学生 学习意志等方面有所不为,要改进传 统的不符合“双减”政策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要摒弃传统的 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无效劳动。必须 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上有所为,把课 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教法对于改 进学法的影响上,把着力点放在诱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度学习上,课堂教 学研究的重点是学生怎么学,才能够 学会、弄懂、会用,要摒弃死记硬背、 埋头刷题等增加学生负担又不利于学 生素养发展的低效教学手段,要抵制 呆板、重复作业的手段,赋予熟能生 巧新时代新的内涵。

  (二)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随着 2017 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 中新课程标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席 卷而来。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 2022 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新课程 标准。当下的初中学校教学管理改革 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对于有利于提 质增效的优秀教学传统需要创新性发 展和创造性转化。

  如“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传统在 新时代课堂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要求教师探索设计具有学生 生活体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探究知 识发生的过程服务;要求教师设计学 生问题解决的活动情境,为学生运用 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要求教 师把知识探究、运用、实际问题解决 有机结合起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守正与 创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 学习效率。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教 育传统,两千多年来,因材施教得到 了不断变革,“双减”政策背景下,因 材施教更加重要,如鼓励教师大胆地 探索、尝试适合自己的任教学生、任 教学科的教学方式。如充分发挥教研 组、备课组集体力量,分析学情,精 心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作业,作业分 为基础型、能力型、拓展型,供不同 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题目的难度比 例需要适合本校学生,不能出现偏、 怪、难的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题目,问 题解决类型的作业注重实践性、实验性,助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小班化 的广泛推行,给因材施教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教师要花功夫了解学生的具 体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组建学生学习 小组,优化学生学习资源,引导学生 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合作探究、深 度学习。
\

  学校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化 课堂教学改革管理,用教师教学方式 的变革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用学 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 率,提高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开 展教研组集体研制、设计学生作业活 动,要在备课组深入开展与教学进程同 步的学生作业设计创新活动,围绕课 程标准学生学业质量等级要求,设计 分层次的学生作业,为学生不同层次 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减轻学生课内外 作业的负担,培养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学习关键能力。

  “双减”,减的是负担,要的是效 率,提升的是素养,对于初中学校来 说,落实“双减”政策是一个系统工 程,教学管理就是要设法将有关落实 “双减”的要素优化起来,把“双减” 与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学习习惯培养、 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一致起来, 把学校教学管理与家长学校指导内容 改进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 力量,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消除 人民群众对“减负”的焦虑,办好家 长满意的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郑宏宇 . 我国义务教育“双减” 工具选择及优化研究 [J]. 当代教育论 坛 .2022(9):34-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4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