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4:18: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中学艺术教育中,美育的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元素,正确掌 握教材的实施策略,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同的学校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在不 断地创新和完善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艺术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逐渐成为教师努力的方 向,同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

  教师合理地使用教科书,可以使 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 意义

  美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修 养,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 可取代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 关键。良好的美术教学应该以美育作 为教学基础内涵,以提升学生综合美 育素养为基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采 用多种形式渗透美育概念。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 自觉和发展方向,而教师的角色则是指 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要接受的东西很多,所 以老师是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的关 键。中学美术教师把美育渗透到艺术教 学中,就是要通过情境来使学生对事物 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二)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

  初中美术课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艺术课程,但是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 兴趣。在中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培 养学生对美术以及相关等方面的兴趣。 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其 在课堂上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为其将 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艺术基础,提高 其多方面的发展潜力。

  二、美育的渗透途径

  (一)绘画美育

  通过对美术的认识,我们可以看 到,在美术的整体学习中,绘画基础 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美术课上,同 学们不再用铅笔、蜡笔作画,而开始 画一些风景画、抽象画。在美术教育 中,通过绘画过程来渗透美育概念,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与绘画主题相 关美术的知识。在学中国画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体会到花鸟画所传递的情绪, 还要懂得画家在画中所要表达的内涵,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借物”,什么是 “托物”。通过中国画的学习,让学生 在掌握基础美术知识下,激发他们的 创作热情,使他们能够用不同的国画颜料来表达情感和抱负。同时,绘画 过程中,在讲解或者是范画环节可以 让同学们欣赏,例如,徐渭《墨葡萄 图》,体会到了画中葡萄、葡萄叶的表 现手法,感受画家的心情。老师还可 以让学生们一起来画花、鸟、虫,让 学生们在画中体会到中国画的美,从 而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手工美育

  在中学美术课上,也要注重对学 生进行一些手工的训练,使他们的实 际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 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艺术品的魅力。 在学习剪纸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 们介绍剪纸的由来,然后在教室里给 他们介绍一些基本的剪纸技术。老师 可以根据学生在剪纸课上完成的作品 进行选择,把具有美感的作品呈现给 学生,从而使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 得到提升。在学习卡片的制作过程中, 老师会让同学们在教室里欣赏一张自 制的卡片,让学生了解卡片的色彩和 形状。在学生们完成了对卡片的鉴赏 之后,他们的热情也会有所改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不同的装饰材 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卡片。在学生制 作好卡片之后,老师会让同学们对制 作理念、设计思路、色彩搭配等进行 讲解,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可以持续地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 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对于美术 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升,在手工课的 实践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 术修养能力,这就是美育的渗透。

  (三)欣赏美育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心理、思维、语言、行为都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审美水平会 逐渐提升。而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进行相应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中学美术教科书内容丰富,有人 像、雕塑、山水画、相片、蓝印花布 等,都是值得同学们去了解和欣赏的。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讲述一 些传统艺术文化,以提升学生的综合 素质。老师在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西方 绘画的精华,使他们的画技更加精湛。

  在教授《蓝白之美》时,老师可 以先将蓝印布的历史介绍给学生,让 他们能更迅速地进入课堂。蓝印花布 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发源于中国的秦 汉,但是到了唐宋以后才逐渐盛行, 成为中国传统的染织工艺之一。古人 把朴素的色彩、古老的纹样、素雅的 韵味等要素,用独特的方法加以组合, 从而生产出一种清新的感觉。鉴赏性 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基本要素,也是开 展鉴赏性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另外, 在教学内容上,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 引导下,领略到不同的建筑形式,让 同学们在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的同时, 也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此外,在讲述中国古典建筑的时候, 可以以故宫为例。让同学们对故宫建筑所包含的美感进行鉴赏,体会到由 黄瓦、红砖砌成的宫殿所带来的恢宏 大气,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对北京故宫 的文化有所认识。外国的建筑因为文 化氛围的不同,体现的美感也别具一 格。泰姬陵的几何之美,凡尔赛宫的 宏伟等。学生在了解了古代和现代建 筑的不同之后,鉴赏美术的能力就会 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 有效策略

  (一)利用色彩张力吸引学生审美 的欲望


  因为初中生对人生的各种事物充 满了好奇心,而一些色彩鲜明的美术 作品更能激发他们的感知能力。所以, 在中学美术课上,可以通过一些绘画 和美术作品的展示,使他们感受到美 术的魅力。把美育与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乐于体会到美术的渴望与激情, 并以其本身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去体验 美术。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 学们展示一些颜色鲜艳的建筑物,使 他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建筑的魅力。同 时,老师还会给同学们作一些简单的 说明,比如古典对称的美术、苏州古 典园林,国外著名的建筑的特点等等。 通过画面的视觉感觉和老师的语言特 征,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体 味建筑的魅力,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建 筑艺术设计,并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 的习惯,并对美术产生一种良好的感 情,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和 发展美

  美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 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而美育的目的是 培养一种独立的、正确的美学观念, 而非单纯的审美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教科书为依据, 还要以自身为标准,给予学生以创造 美的机会。不要约束学生。不要在一 开始就统一标准,让学生画什么。让 学生从教师富有个性的范画中体会到 美术的魅力,然后由学生自己作画, 不要多加干涉,让学生自由发挥。通 过鼓励、支持学生的美术创造,使他 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创造来提高对美的 审美观,并在美术中大胆地表达自己, 这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意义。

  (三)在实践生活中贯彻美育教学

  美术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美术和生活相结合。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找到美,利用 在美术教室里学到的审美理念,用心 去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美好的事情。 比如,在学习颜色的时候,老师会给 他们安排一些家庭作业,让他们在自 己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然后把它们带到教室里。老师会给学 生们讲解一些春日的颜色,比如绿叶、 红花、黄蕊、嫩绿的嫩叶。装扮教师, 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教室 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创 新教学方法,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美 术的浓厚兴趣,并能培养他们对美的 探索。

  通过把美育与生活相结合,可以 丰富和明确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 美术,从中吸取营养,启发创作,加 深对美术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美是 无所不在的,美术离自己很近,从而 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比如:在“对称的美”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 有趣的对称,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 比如蜻蜓的翅膀,天安门的塔楼,精 美的剪纸等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可 将事先制作的包含对称要素的生活小 短片,以动态、声音、图文并茂的视觉表现形式呈现,让学生在优美的音 乐氛围中,沉浸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美 术世界里。老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在 欣赏课件时,主动探究其对称性的特 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对称性美,体会 到自然事物的对称性形式,体现出的 和谐之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激情。 还可以抛出探究问题,带领同学们去 探究彩虹的不同色彩,并探究彩虹为 何会出现这样的奇观。这种美育方法 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 养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提供开放的表现空间,提升 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育是学生对艺术美的深刻 体验,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觉醒生命意 义的有效构建。艺术教育必须转变传 统的教学方式,抛弃“一言堂”,营造 健康、活跃、开放的艺术氛围,有利 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 学习信心,促进他们的创新、动手、 创造的愿望。教师要通过开展教学实 践,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手段和 方法,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等多方面 全面发展。要使艺术课堂教学达到最 佳化,必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 是提高艺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 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有针对性 地制定教学计划,选用合适的教学方 式,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并能适应课 堂的节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中学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教学 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其核心 思想是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艺术课程 有着超越条条框框的独特魅力。教师 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 维和创造能力,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 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灵活地掌握相 应的学习方式和技能,并使教师把美 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学艺术欣赏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新课改 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 求。因此,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 欣赏的方法,积极组织学生的实践活 动。同时,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 体体验,引导他们进行思维与创造, 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更好 的发展。

  (五) 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把学生 带入美的境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 它是人类最主要的情感表现形式。在 初中美术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运用生 动、形象、优美的语言,让课本的内 容生动、活泼起来,能唤起学生的兴 趣,并能激发他们的审美经验,让他 们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

  比如: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教 师会在展示不同的贺卡,用漂亮的文 字描述:贺卡是一种表达感情的象 征,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有一些情 真意切的话语,可以唤起对美好生活 的回忆,也可以给你带来温暖的祝福 和问候。

  (六)实施开放式美术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才 能无意识地渗透美育形成一个开放的 课堂,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第一,要有开放的教育理念,也就是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不能拘束学 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 己的意见。第二,开放的教学模式突 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师要善于 拓展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并在自身的探 索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美育素养。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每一件 美术品,都是画家在仔细观察、感受、 揣测中,表现出创作者对人生的理解。

  老师可以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去 感受自然的纯粹之美。学生运用不同 的感官来收集、积累自然景观的材料, 在这样的幽雅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欣 赏大自然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 愉悦和升华,从而创作出一幅真情实 感的作品。
\

  总之,美术是初中的一项必修科 目,也是一项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 容,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所能为学生 提供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还在于它能 激发学生挖掘美、创造美、感知美等 多种潜能,因而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美育与素质教育 相结合。教师进行美术素质教育也需 要贯彻美育的渗透,而中学美术教师 也应当在美术教学中持续地进行核心 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 到美术教材对教学活动的作用,使学 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 美,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光,从而提 高他们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阳 . 浅谈数字化时代初中美 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J]. 数 字通信世界 ,2021(10):283-284.
  [2] 张正娥 .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 教育理论探究 [J]. 新课程 , 2021(37):95.
  [3] 丁 吉 万 . 浅 谈初 中 美 术教 学 中学生美术审美的培养方法 [J]. 新课 程 ,2021(37):134.
  [4] 岳童 .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 渗透策略 [J]. 华夏教师 , 2021(17):9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