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翻译硕士三位一体学术活动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8 15:15: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基于云南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学术活动构建适合本校MTI学位点培养目标及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请进来”“走出去”与自主建设三位一体活动体系。该体系目的于使学生从学术活动中加深了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培养实践与科研能力。同时,探究该学术活动体系实践中所产生的初步效应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翻译硕士;三位一体;学术活动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inity Academic Activity System

Luo Di-min,WU Guang-ping,Zhang Li-shi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Yunnan’s regional econom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through academic activities,this research builds a trinity activities system of Please come in,“Going out”and self-building fitting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The system features hierarchicalness,interactivity and systematism.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cultivate their pract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At the same time,the research tries to explore the initial effects and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academic activity syste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A Trinity System;Academic Activity

一 研究现状

        我校于2014年作为第五批办学院校加入到MTI教育行列之中,于2015年9月开始招收翻译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办学的起步阶段。如何合理建设MTI学位点的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推进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并在众多MTI办学院校中脱颖而出,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翻译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翻译产业化进程相结合(杨朝军,2012)。何其莘(2012)呼吁应区别性地培养职业翻译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人员。在MTI专业学位教学中,实践已成为融入整个教学体系、关系着专业学位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王华树、牛颖,2014)。以上研究都表明翻译专业的办学特色应体现在实践训练上,而学术交流活动是实现实践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学术交流活动的研究并不多,只存在大家较认同的边界不是十分清晰的共同范畴。有学者从活动参与者、活动内容、形式特点等方面阐述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内涵(陈亮、王玉国,2005)。更多学者是从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情况来总结学术活动的主要类型。如夏泉(1991)根据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介绍了暨大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储朝晖(2003)总结出研究生学术活动的主要方式有:论坛、学术沙龙、读书会、课题小组、社团活动。夏阳、屈晓婷(2004)总结出高校为研究生举办的学术活动有:学术报告与讲座、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研究生学术节、研究生网络交流平台等。而目前,将学术活动构建成体系并与翻译硕士培养相结合的研究还颇为罕见,为加强培养翻译硕士的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本研究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术交流体系以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开展好翻译硕士的学术活动对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完善的学术交流体系将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为翻译硕士提供良好的、规范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翻译实干能力、科研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培养出真正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二 翻译硕士三位一体学术活动体系构建

        构建翻译硕士三位一体学术活动体系应该符合层次性、互动性及系统性。其中,层次性原则是指学术活动的设计应该连接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保证MTI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互动性原则是指学术活动中的交流与交往;系统性原则是指要体现各学术活动版块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

        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及平台建设的对比研究,构建符合翻译硕士学术活动体系的基本理念应当是:以学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互动方式,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开放式三位一体的翻译硕士学术活动体系,以此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活动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有效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和实施适合本校实际的校内跨学科交叉、校与校、学校与科研单位、学校与企业以及与国外科教单位联合进行的、全方位、开放灵活的学术活动体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

 
(一)“请进来”项目

        专家层面。专家讲学是“请进来”项目的重要形式。学院要注意关注MTI学科发展和行业动向,聘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到学校做讲座、学术报告或专题研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资讯,拓宽学生的视野。研究生层面。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容易形成共鸣。学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论坛活动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翻译硕士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展现翻译硕士的创造能力,活跃学校学术氛围。

(二)“走出去”项目

         国内外高校进修:通过短期访问等形式派翻译硕士去其它高校交流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项目:交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支持翻译硕士参加学术会议、翻译项目、竞赛、或者参与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工作。实践式学术交流:建设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以组团交流等形式开展翻译硕士学术交流。

(三)自主建设项目

        整合“走出去”及“请进来”项目的资源,根据翻译硕士的学科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自主建设项目是构建翻译硕士学术活动体系的基础。科研项目:依托硕士生导师翻译研究项目,将其中需要翻译的内容分配给学生作为翻译实践内容,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互动。网络交流中心:构建学术活动交流网站,提供各种信息资料,通过网上互动的方式,交流翻译技术、科研项目等。专题讲座:定期组织由导师、专家、翻译硕士等组成的小组进行科研进展汇报、翻译实践分享、技能讨论、读书报告等活动,以达到相互借鉴、交叉渗透的目的。

三 学术活动体系构建模式实践

(一)“请进来”项目


        专家层面,专家讲座是“请进来”项目的重要形式,2016年至2017年,学校邀请一定数量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作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国际最新研究动态。这一年,主要邀请到来自加拿大、美国在教育学及语言学方面学术渊博的教授,让研究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层次地理解翻译。除此,还邀请到校外知名翻译学专家做专题讲座,给予翻译硕士专业理论、素养及技能方面的宝贵知识。因翻译为实践学科,学院邀请了同声传译、翻译公司人员做一些翻译实践及就业的经验分享。同时,以学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学院还邀请了我校在园林园艺、动物科学、茶学及烟草等方面的专家做相关的双语教学及翻译实践教学。在论文答辩及写作方面,也请到外校翻译领域专家做交流指导。学术会议方面,请进了国内外高等院校专家及研究生,促进了翻译与语言学、教学及文化方面的交流。“请进来”项目开阔了翻译硕士的学术视野,拓宽了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学术交流渠道。

\
\


 
(二)“走出去”项目

         “走出去”项目为翻译硕士打开了更多探究知识的窗口。在高校交流方面,每届学生可申请去马来西亚访问留学及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了解并体验多样文化,这是培养翻译硕士的重要基础。同时,参加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项目也是相互交流的主要渠道,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翻译硕士点负责人及时发布省内各高校学术会议及讲座信息,翻译硕士都可前往参加交流学习。同时,我院还与中国日报云南站、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LASCAT及高校跨语言大数据联盟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可申请去实践学习。“走出去”项目注重了MTI培养的实践性,避免了“闭门造车”的问题。

\

 
(三)自主建设项目

        通过整合“走出去”及“请进来”项目,根据翻译硕士的学科特点,有序地组织地开展了自主建设项目。科研项目方面,导师与翻译硕士合作完成在研项目。同时,翻译硕士点负责人与人文学院的教师合作,开展了翻译出版“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系列丛书,导师选定了翻译的文本,目前正在与硕士生共同进行翻译阶段。对于学生,在科研项目方面,他们可积极申请省教育厅的研究生项目。网络交流方面,目前建有“云南农业大学LSCAT项目交流群”,提供了翻译技能、经验、考试等方面的交流平台。学术科研课程给予了学生系统地有层次地了解学术写作及研究。翻译辅助软件方面,我院目前有Trados及Transmate两大平台共翻译硕士使用,它集项目管理、翻译、校对、排版四大功能于一体,避免重复翻译减少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效率和项目管理效率,确保译文的统一性。除此,我院利用自身教师及学生资源,开设了“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课程。该专题讲座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负责人为MTI点长,主讲教师为全体硕导、任课教师等。教学对象为MTI(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课学时为32学时,授课学期安排在第2学期。专题讲座的重点围绕与翻译理论、实践、研究等有关的信息内容。学生在聆听讲座的同时,联想式、反思性地吸收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在每次讲座之后撰写和提交一篇反思性总结报告。与此同时,本课程要求全班同学根据自己在英汉互译方面的专长选择题目,经过查阅、思考及整理的准备阶段,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并引导全班同学做研讨。并且,课程设定了比较科学严谨的评价方式。该“专题讲座”项目积极动员了MTI硕导、任课教师及学生分享在翻译方面的科研成果、教研思考及兴趣爱好。


\
\


 
四 构建学术活动初见成效及问题探讨

(一)三位一体学术活动初见成效


        本研究在2016-2017第二学期末访谈了10名翻译硕士,访谈主要涉及到学术活动的开展对于他们研究生学习的影响。学生均表示学术活动对于他们的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都极具有意义。可见学术活动在研究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拓展视野。国内外翻译及语言学方面专家的讲座及研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了更多的研究视角,把握翻译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且,通过当面讨论和交换思想,建立起更高平台更密切和深远的学术交流,为学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学术活动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学生对翻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培养了翻译硕士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三位一体学术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术活动的开展,对研究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学术活动的经费投入

         学校可提供相关资助,鼓励翻译硕士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及“暑期学校”等,也应设立专门项目资助翻译硕士申报项目,并定期组织相关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沙龙。通过多元的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程度。

(2)注重学术交流活动的体系化。

         如果翻译硕士的学术交流活动是零散的自由活动,则会出现不持久性、资源浪费等实际问题。实践证明,以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展翻译硕士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每个子项目间的关联性,并且每个项目做到计划、实施、评价三个阶段,使其成为系统工程,提高学术交流平台的使用效率。

五 结语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该专业要求翻译硕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术交流活动对翻译硕士在实践方面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十分适宜的氛围、环境、机会和舞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80-281
[2]储朝晖.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理念及运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42-45.
[3]何其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三大难点——从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期验收谈起[J].东方翻译,2012(1):4-7.
[4]王华树,牛颖.产业视域下的MTI教学实践:语言服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教师,2014,14(8):21-27.
[5]夏泉.浅谈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42-44.
[6]夏阳,屈晓婷.学术活动与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4(Z1):76-79.
[7]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2(1):24-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