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家园共育是幼儿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质量高低关乎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发现工作中的优势与挑战,助力幼儿园提高家园共育工作质量, 笔者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内选取了部分幼儿园的干部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借此分析、研判家园共育工作的现状,提出相应改 进措施,推动区域家园共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家园共育现状 优化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法,从北京市 门头沟区公办、民办两种办园体制中 选取 14 所幼儿园的干部和教师进行电 子问卷调查。考虑到地理位置对园所 发展的影响,14 所幼儿园中对城镇、 山区、城乡接合部三种地理位置均有 涉及。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 307 份,回收 有效问卷 307 份,回收率达到 100%。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教研员 和一线骨干教师为主共同编制的《幼 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该问卷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 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等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借鉴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的基础上进行设 置,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理念认知、 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沟通技巧五个部分,共计 29 个问题。第一部分基本 情况,包括园所办园性质、级类水平、 教师工作或管理年限、工作岗位、职 称、学历等问题。第二部分到第五部 分包括单选、多选和开放性问题三种形式,围绕干部及教师关于家园共育 的理念认知、制度建设、活动开展、 沟通技巧四个主要问题展开,力求了 解家园双方在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幼 儿园家园共育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家园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以及家园沟通技 巧的深入性等方面的现实情况。
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均 采用问卷星进行,此软件操作简单、运 行速度快,适合教育实践工作者使用。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实状况
经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发现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中存 在以下几方面共性问题。
(一)教师对家园双方地位的认知 与行动不统一
日常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通过各 种机会和途径学习《3~6 岁儿童学习 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理论 知识,对其中关于家园双方地位的论 述并不陌生,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组织与实施”部分 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 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 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 能力。”教师对文件中类似的表述比 较清楚,并且在思想认知方面是认可的,所以大部分干部教师都认为家长 和幼儿园教师应平等合作,共同促进 儿童发展。但在日常工作中,有一半 的沟通都是由教师主动发起,由家长 主动发起的沟通则少之又少。部分教 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是会认为幼儿 教育以幼儿园为主,家庭配合、辅助 幼儿园教育,而对社区作用的发挥并 不关注。这说明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实 践工作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大多数 教师在理论认知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 落差,并未将此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 落实在工作中。
(二)家园共育制度的科学合理性 不足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幼儿园家园共 育工作高效开展的基本保障。通过调 查发现,幼儿园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认可度非常高,也能够根据实际工作 出现的问题调整相应的工作制度,但 是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相 关政策文件学习不深入、领悟不彻底 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家长工作范围界定不清晰, 内容相互交叉。在 2016 年版《幼儿园 工作规程》关于幼儿园的任务中提到, 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 儿指导。可以看出,幼儿园的家长工 作主要围绕指导家庭教育进行,不能 简单地把所有和家长有关的工作都罗 列进来,需要根据工作内容本身进行 合理的划分。但有部分幼儿园将家长 接送幼儿制度和教师定期培训家园共 育内容制度都纳入家长工作制度之中, 其划分显然不够合理。
二是工作内容有缺失,更新不及 时。如在文件中要求幼儿园必须制定 与家长(社区)联系制度、新生入园 前家长培训制度、家长志愿者驻园值 守制度等,但参与调研的 14 所幼儿园 均未能达到 100%。
三是表述不够具体,操作性有待 加强。制度是为了将工作内容、形 式、要求等固定下来,形成系统、约 束力,使干部明确家长工作应该如何 进行管理,教师明确如何操作,家长 知晓如何配合。因此,在每项制度的 表述过程中,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 式、有哪些具体内容、次数及具体要 求如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干 部、教师、家长三方各自有何职责及 分工等要素都要具体、明确地表述出 来,才能使制度真正落实到实践工作 中,对实践工作起到引领、约束的作 用,不能只满足于制度“有没有”的 层面,还要向“好不好”的更高要求 迈进。例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第 五十四条已经明确提出:“家长委员 会的主要任务为对幼儿园重要决策和 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 议;发挥家长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支持 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幼 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开展 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因此,幼儿园 在制定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时关于“工 作任务”部分就要紧紧围绕上述三方面 内容展开。又如“每学期向全体家长汇 报家长委员会工作情况一次”未体现实 施主体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再如“对 家长支持配合的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 求”“对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重大决策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对幼儿园 的工作及发展思路提供参考意见”三项 内容重复,逻辑关系不清楚,其表述核 心均为对涉及幼儿利益的事项提出建 议,可以将其进行合并,并结合幼儿园 实际工作对事关幼儿的重要事项、家 长反馈建议的途径等做出具体解释说 明,则条理性、操作性都会大大增强。
(三) 家园共育活动形式丰富,但 实效性欠佳
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比较重视家园共育,经常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活 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以达到共育儿童 的目的。在调查中显示,幼儿园常用 的活动形式不少于 14 种,可以说形式 比较丰富。但一些效果欠佳的活动形 式也仍在使用,并未得到改进。例如, 在后疫情时代,家长已经被明确要求 不能进入到幼儿园,但部分幼儿园仍 然会继续每月更新班级门口的家园宣 传栏,以至于教师无效工作,出现形 式大于内容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 浪费。
(四)教师与家长沟通缺乏技巧, 亟须得到提高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在面 对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这些家长家 庭背景、学历、职业、性格各异,对 孩子的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特别是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隔代养育、二 胎、单亲、重组、留守等特殊家庭的 出现,对教师的沟通技巧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和挑战。调查中,大部分教师 都认为家园沟通中的难点问题主要集 中在与隔代家长沟通及出现突发事件 时的沟通。而面对这种新挑战,教师 认为自身缺乏沟通技巧,不足以应对 这种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三、优化家园共育工作质量的有 效策略
(一)加强学习,重构新时期家园 关系
随着新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幼儿园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文件, 教育理论,实践应用类的书籍、期刊 等资料的系统学习,加强对构建新时 期家园关系的系统思考,进行整体建 构。通过学习,提高干部教师对家园 关系的认识,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坚持 正确的教育方向,推动家园共育工作 向更高方向发展。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1+X”学习模式,即每学期集 体学习 1 次,自主研修 X 次。为满足 教师不同的学习需求,可以通过人人 出力、资源共享的形式构建包括政策 文件、教育理论、实践应用等几类内 容的学习资源库,学习形式可以是线 下或线上,满足教师随时随地利用碎 片化时间学习的需要。同时,幼儿园 还要加强家园共育工作的研究,搭建起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引领教师将正 确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构建 起家长与教师“双主体”的协作关系, 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对照标准,推动制度管理科 学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幼儿园要想推动家园共育工作向纵深 发展,不断提高质量,科学合理的制 度体系是基本保障。正所谓:“凡治 国,必先定其制。”
首先,幼儿园要正确认识制度的 重要作用,提高在实践中运用制度管 理的意识,强化运用制度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式。特别是管理者要明确制度 管理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工作秩序,保 证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 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 不断优化,使制度真正落实生根,开 花结果。
其次,可以通过查阅、研读近年 来的相关文件,如《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来进 行查漏补缺,厘清各项家长工作之间的 关系,找到本园制度与文件要求之间的 差距,明确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内容。
最后,在明确了家长工作制度的 “为什么”“有什么”后,即可对照标 准,结合园所在家长工作制度制定中 的具体问题,分类施策,逐一给予解决。第一类缺少的制度要通过查找相 应的政策文件补充齐全,《家长联系制 度》《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委员会 制度》《家长学校制度》四项基础性制 度必须建立健全,确保实际工作有据 可依,有据可查。第二类已有制度表 述不具体,缺乏操作性的要进一步进 行优化,认真分析每项制度的核心要 素,将每个核心要素说清楚,讲明白, 或是加以流程图进行辅助说明。也可 以尝试换位思考,尝试从制度执行者 的角度去审视已有制度是否明确具体, 是否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第三类 与现实需要不符,需要与时俱进、更 新调整的,则要加强对新文件精神的 学习和把握,紧跟时代步伐。同时要 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日常工作中 的偶发事件等,对不适宜的条款要通 过园务会讨论给予更新调整,使制度 与新时代的要求保持一致,与现实工 作需要保持一致。
(三)优化活动,提高家园共育实效
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过程 中,要进一步明确活动目的,以便根 据活动目的筛选最适宜的形式,始终 牢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在现 有基础上,要分析每项活动的重难点 及每种形式的优劣,优化活动形式和 内容,追求活动效果最大化,避免出 现“无人问津的家园栏”,造成资源浪 费。此外,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 家长的需求进行研判,对不适宜的活 动内容及形式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 新时期的新需求。例如,后疫情时代, 在家长不能入园的情况下,小班入园 适应、半日开放、家长会、家长学校 应该怎样克服弊端有效开展等新时期 的新问题,都要求幼儿园必须不断调 整、不断优化家园活动,使家园双方 的合作共育效果达到最佳。
(四)拓展平台,助力家园深入沟通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深入沟通首 先要改变以家长听从教师建议为主的 单向交流,建立起基于幼儿发展为核 心的双向交流模式,使家长和教师能 够以平等的地位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 沟通的内容要进一步拓展,不能局限 在幼儿身体健康与学习情况上,只侧 重出现的问题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也要加强教育理念的沟通,幼儿情感 态度、学习品质发展等内容。对于教 师迫切需求提高的沟通技巧等问题, 可以尝试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 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提高沟通 水平,掌握沟通技巧。
新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 战和要求。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对政 策文件、教育理论、实践案例等方面 的系统学习,加强对构建新时期家园 关系的系统思考,通过制度的不断完 善与优化为家园共育工作适应新时代 的新变化保驾护航。同时,也要不断优 化家园共育活动内容,拓展与家长沟 通的广度,提高沟通方法和技巧,使 新时期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不断提 质增效,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幸福新童年 .《2016 版幼儿园 工作规程》园长读本 [M]. 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169-170.
[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北京市 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实施细则 [M]. 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