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8 11:0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下我国高校的课堂教育模式普遍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形式的单一性、细节的模糊性以及课堂反馈的滞后性等诸多弊端,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容易导致“填鸭式教育”。相比之下,容量小但具体化、主题突出、反馈能力强的“微课”教学与之相比则更具优势。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微课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微课”环境下的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和变化。

关键词:微课教学;传统教学;信息技术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Microlectures”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ANG Shu-ting,XU Chang-li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North Minzu University,Ningxia,Yinchuan)

Abstract:At present,the classroom education mod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generally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singularity of the form,the fuzziness of the details and the lagging of the classroom feedback,etc.,which cannot take into account every student learning,and easily lead to“spoon-feeding education”. In contrast,the microlecture teaching with small capacity but concrete,prominent theme and strong feedback ability gradually shows its advantages.Therefor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between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in the“microlecture”environment.

Key words:Microlecture teaching;Traditional 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 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和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1]。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细节处、丰富度要求较高,传统教育模式显然也无法与时俱进,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添墨彩,进而引进“微课”教学的概念。“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2]。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3]。“微课”具有对知识考察的细节化处理、容量小、课程较为轻松、师生互动程度和反馈程度较高的特点。

         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上老师面授给学生知识。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为知识的接受者。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沿用历史悠久,且普及度较高、完成度较好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让老师现场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对课堂问题的回答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质量的反馈和监督。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已沿用多年,但也暴露出诸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细节模糊等问题[4]。

二“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一)学生的学习力与吸收知识的快慢不同

        传统教学课堂上一位教师要面对多达几十个学生,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学习进度快,因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环境下通常无需教师过多讲解,他们可以很快接受新知识。但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则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教师没有办法统筹兼顾。从而可能会导致进度较快的学生时间资源的浪费,进度较慢的学生无法跟进大部队的学习进度。在这种情况下,若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进度慢的学生想要寻求老师的帮助,可能在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术业有专攻,学生可以集百家之长,充分利用微课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不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同学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里的教学直至完全吸取知识点为止[5]。

(二)关于课堂互动能力的考量

       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微课教学,授课的时间长与短,作为课堂的主持人,教师都是提前把授课计划做好,这样能在规定时间内讲解完课堂内容。传统教学课堂上老师留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与学生互动、为学生答疑。课堂互动灵活性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具体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教师方便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学识品味、兴趣修养、思维模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6]。因而,在互动能力上,传统教学模式比微课更加灵活,更具人性化。而观之微课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微课教学平台上向不止一位老师寻求帮助和意见,接纳不同的思维模式,做题方法。不仅如此,线上交流互动更加理性,加大了微课教学模式的互动性。

\

 
(三)当代大学生需要个性化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沿用多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讲。教学方式单一,单纯地凭借教材和简单的教学工具难以胜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义务。不仅如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其他的平台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传统教学模式中个性化教学观念严重缺失,导致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存在统一性、单一性[7]。而观之微课教学模式,在教学辅助工具上,微课教学模式采取视频、动画与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既能助于学生理解吸收和运用知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微课在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上,还体现在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倾向在微课教学平台上学习传统教学课堂上无法触及和学习的专业知识。个性化学习能够使每一位学生(不再忽视后进生)都能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的独特性、进取性、创造性、发展性、反思性、潜在性与原创精神[8],这也是我们期望微课教学模式所能实现的。

(四)主导权与主观倾向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即学生课上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的,学生失去了支配权和主导权,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失去了自由,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1]。而被动的学习可能在学生的主观思想上产生了“被强迫”的意识,甚至学生的厌学情节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这里。这一点,从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任一学习阶段都可以窥见其影响。如果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导权,那么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就变得有些失败了。但是若结合微课教学模式,学生在微课平台上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授课老师,或选择喜欢和感兴趣的其他课程,按照自己的时间来调整学习进度,无疑让学生自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习对学生而言才会变成一项义务而不是任务[9]。这样学生主观上更倾向于接受知识、吸取知识,才会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五)关于知识点细节的处理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内容较多,会导致学生在一节课中需要吸收的知识较多,学生难免会对某些知识点的细节掌握的不够具体。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一节课内容只是对知识点的框架有大致的了解,很难学习到所有讲解的内容。更何况人的精力有限,难免会疏忽了某些知识点。而知识点细节的掌握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不能对知识点了解得透彻,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的运用。相比而言,微课教学模式是碎片化、具体化的
[10],能突出细节和主题,层次分明,而且课程容量小,可以把一节课(传统课堂)大范围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许多具体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记忆、理解和运用。每个知识点有专门的讲解(微视频),并配相应的练习题、讨论活动以及测试等资源。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关于教学模式的反馈能力的考量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反馈主要通过问答、练习等方式进行,这种反馈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信息反馈比较及时,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之相比较,微课教学模式的反馈方式灵活多样。由于微课教学内容往往是知识片段,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辅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指导、练习、测试、学习调查、专家点评、学生评价、教学反思、问题解答、论坛等多个环节[10],这样教师可以从这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

(七)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何者更有助于教师授课

         在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模式中,教师的授课主要凭借板书和口述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包含分享、讨论、协作、探究等),辅助自己的讲授与示范,不拘一格,发挥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创造多彩多姿的课堂教学形式[11]。但这同样需要教师使用大量的经历、耐性、想象力和创新力来实现这一点。相比之下,微课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和帮助下可以更好地让老师授课,微课不仅可以通过其自身具备的多种教学工具帮助教师实现传统教学中的各种教学艺术和教学技能,还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师授课更加灵活、方便,所以在这个方面,微课更有助于教师授课。

三 总结

        传统教学模式沿用多年,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自己的特长所在。然而时代在变换,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微课教学模式,给大学生一个全新的平台,更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兴趣的需要。微课教学模式主题突出、细节明确、层次分明,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趣味化。不仅如此,微课教学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平台服务,改进教学效果,并会为类似的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我们期望微课教学模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8]。

\

 
参考文献

[1]吴晓倩.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37-40.
[2]王晓芳.微课的建设研究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5(34):230.
[3]刘桂艳,李丽娜,杨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微课教学新模式探讨[J].南方农机-科研课题,2018年1月下.
[4]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153-155.
[5]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06):122-124.
[6]徐翠峰,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职业时空,2014(01):74-76.
[7]王璐,段作章.国内个性化教学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36-38,138.
[8]钟志荣,李燕.基于个性化学习理念的微课教学模式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5(12):91-94.
[9]江慧.以微课为契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J].江南大学http://gs.jiangnan.edu.cn/,2017年,6月.
[10]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06):24-32.
[11]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05):34-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