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14:07: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因此,对作业设计方案的优化,是顺应时 代教育要求、实现“双减”政策真正落实的必要途径。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思维,优化 作业形式、内容和评改机制,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负担,创设真正具有实用性、科学性,能够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作业,让学 生轻松学习的同时,提高教学质效和学习质量。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的提出,使教育回归 学校主阵地,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和作业负担。减轻课业量要求教学工作 必须寻求在控制课业量的同时,提高校 内课程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方案,提升 数学教学的质效。本文以小学五年级的 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双减”背景下如 何对作业进行总体设计,控制作业的数 量,提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针对性 和作业质量展开论述,并提出教师应 更新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合 理设计与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充分发 挥作业的教学价值,进而真正提高学 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 问题

  (一)作业形式设计单一,缺乏新意

 
 作业是教学环节之一,是巩固与 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由于 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思维的影响, 部分教师缺乏作业设计理念,认为数 学作业的内容就是对所学课程相应知识点的练习。因此,在课后的作业布 置环节,教师给出的基本是以书面作 业为主的解题任务,形式和功能太过 单一且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疲于完 成任务,丧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过于注重书面作业,缺少综 合培养价值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的基础能 力,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通过反 复练习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计算能 力,但这对于学生的学科兴趣、实践 能力培养作用不大。如果没有动手操 作内容的辅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 生迷茫和恐惧的心理,更难以进行深入 的思考和学习,反而对数学课程“难 学”的印象越来越深。课后作业的布置 要与其他学科或学生的课外兴趣相结 合。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 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对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作业评改方式机械化,检验 方式不科学

  近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 用,大部分教师会将课后作业发送至班级群或一些小程序,通过线上方式 发放、收取、批改作业,习题内容解 析一般也通过线上发送、家长督促的 方式完成。此类作业评改方式虽方便 快捷,但很难使学生重视课后作业,也 很难达到所有学生都认真观看习题解 析内容、修改总结完成提升的学习效 果。学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后,有 时无法及时得到反馈,也很难结合自身 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仍旧无法提 升教学质效。因此,教师对于作业的评 改,不能仅依据习题正确率,也不能认 为将习题进行了讲解,就完成了巩固强 化过程,此类机械化的作业评改形式, 并不能科学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

 
  二、小学数学五年级作业的优化 设计方案

  针对以上分析的作业设计问题, 文章将以小学五年级的作业设计为例 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

  (一)丰富作业形式,创设综合实 践任务

  为有效破除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之中,普遍存在的作业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 教育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理念,采用 信息技术设计形式多样、功能综合、 层次丰富和个性化的作业。

  仍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的运算 一节的教学为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 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 式。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 可以基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实 践能力锻炼和信息运用能力培养结合, 创设前置性预习作业,如布置“采购” 任务,或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小组作业, 要求学生协作完成。小数的运算可以 与购物中的结算结合起来,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购物”的情境模拟,或要 求学生以手机录像记录实际购物的经 过,比如,买一块橡皮和两支铅笔, 橡皮单价 1.2 元,铅笔单价 2.5 元, 两 支铅笔的价格则表示为 2.5×2.这是 小数的乘法运算,橡皮与铅笔的价格 相加就是小数的加法运算。假设用 10 元购买上述物品,找零时的计算就是 小数的减法运算。此类作业中,学生 通过亲自体验购物的全过程,更好地 理解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意义,也对 现金的使用和单位换算知识有了更进 一步的了解,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核心素养都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提高作业针对性,建立分层 设计结构

  作业设计要基于学生学情,注重 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 同时兼顾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从完 成时间、作业难度、作业形式等方面 设计出合理的分层作业。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 一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 能力或薄弱项,设置基础类作业、能 力提升类作业和思维拓展型作业。对 于计算公式和概念记忆不清的学生,作业可以设计为公式与概念的背诵和 默写的基础类作业,夯实基础知识, 接近“最近发展区”;对于基本概念已 经掌握,但对于图形对应使用公式存 在混淆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不同 图形的面积计算题目的能力提升类作 业,适当增加习题的难度,适度引导 这类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超越自身的 “最近发展区”;对于能够很好地掌握 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将计算题目改 变问法和数值,并融合生活现象,激 发其深入探究数学与应用的联系,考 查其思维转换能力,发展高阶思维能 力,即思维拓展型作业。学生的学习 水平和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 因此,在部分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的 总结阶段,教师要重新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 层次,为下个阶段的学习设置合理提 供依据,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准 确性和有效性。

  (三)改进作业评改,提高反馈、 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

 
 教的目的是学,学的效果如何,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及时反馈之外,作 业完成的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反馈指标。 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 情况,能够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问题 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进而准确把握 教学指向,提升教学效率。

  在批改讲析环节,对于习题型书 面作业的批改,可以结合上文所述的 学生分层表,对于该学生的薄弱环节 重点给予关注,做题贵精不贵多,要 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做题思路和过程, 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矫 正。对于错题讲析部分,教师可以成 立学习小组,组织组内成员结成对 子,互相讲解自己做对而对方做错的 题目,总结错题经验,交流正确思维, 对于重难点再由教师集中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实践性作 业,更是要设计评析环节,因为在具 体的实践过程中,除了对知识概念、用 法的学习强化之外,学生容易遇到“突 发状况”,产生一些教材知识以外的联 想和感悟,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灵光 一现”,扩展学科知识体系,鼓励学生 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 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正 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用发展的眼光 看待阶段性的学习结果,从而更好地 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

 
  三、结语

  减负增效、提升素养是“双减” 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发展目的, 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如何达到该目 的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 动来实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 的讲解和习题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差异性问题解决需 要,单纯以做题正确率和考试分数检 验学习成果是非常不科学的。“双减” 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在控制作业量的 基础上,鼓励教育工作者发现和完善 创新型教学方案,使小学数学作业的 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兼顾学生综合 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提升学习 效率,取得学业成果。

  参考文献:

  [1] 殷丽花 . “双减”背景下小学 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及批改方法研究 [J]. 教师 ,2023(6):36-38.

  [2] 叶会霞 . “双减”背景下小学 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名师 在线 ,2023(7):44-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6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