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同义词 influence 和 impact 在英语国家语料 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类联接、搭配和语义韵特征,探究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 词的使用差异,以期为英语同义词教学与学习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该组同义词的类联接上与本族语者大致相同,但在搭配上呈现出单一匮乏的特点,且在语义韵中出现偏离现象。
关键词 : 语料库 ; 类联接 ; 词语搭配; 语义韵
Abstract : Based on the corpus linguistics,this study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for the synonyms“influence”and“impact”by comparing their colligation,collocation and semantic prosody separately in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and the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Corpus,providing refer- ence for English synonym teaching and learning.This study evidences that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roughly consist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n colligation,but their collocation in the synonyms is lack of diversity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prosody deviate from native speakers'.
Key words : corpus ; colligation ; collocation ; semantic prosody
一、引言
同义词是指一组含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本质 概念意义的词。传统的借助词典的辨析方法缺乏 科学性且局限性大,而基于语料库研究的兴起为同 义词辨析带来了更为科学、客观且全面的研究方 法。 同义词典型的词语搭配及包含其中的语法模 式都不能随意被替换更改。 除此以外,同义词在语 义韵特征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词语搭
配行为显示不同的语义倾向。
所以,本研究基于国内外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类联接、搭配和语义韵三个角度来对比分析同义词 influence 和 impact 的使 用特征,借以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组同义词的 掌握程度与存在问题,帮助中国学习者更准确掌握同义词间的差异,在表达上更地道。
二、文献综述
词语搭配是词汇研究的重点,Firth 曾说词的意 义表现在与它结伴出现的搭配词中[1] 。Jones 和 Sinclair 确立了一系列词汇搭配的基本测量方法,例 如搭配力的确定和显著性搭配的统计等[2],词语搭配因而得到了更为详尽的探究。
词语搭配探究中类联接是其中一个关键概念。Mitchell 指出类联接是比词语搭配更高一等的抽 象[3] 。严格来说,词语搭配是指具有相同语法结构 的词语组合。 因此,词语搭配的定义需要限制在类 联接的架构中[4]。
20 世纪 90 年代左右,Sinclair[5] 和卫乃兴[6] 对 语义韵的研究为词语搭配研究贡献了一个全新的 方向。研究发现,词项的搭配表露出一定的语义趋 向 : 某些词汇项会习惯性地吸引具有相同语义特征 的某类词汇,从而形成搭配。 由于这些具有相同语 义特点的词汇项和关键词项在语篇中频繁同时出 现,后者就会被相关的语义特征“感染”,整个语言就会笼罩在一定的语义氛围中。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早期集中于对英 语语言本身的研究。例如 Sinclair[5]等发现 set in 具 有消极的语义韵,搭配的名词大多是消极的,如 dis- illusion,infection 和 decay 等。 随着学习者语料库 的健全,对母语者与学习者语言使用的对比研究也 逐渐成为热点。濮建忠[7] 和陆军[8] 等人基于学习 者和母语者语料库对一些高频词汇进行一系列对 比研究,为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 信息。但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仍有待探究,中 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同义词的使用对比还应从多 个角度进行对比,从不同的使用特征来分析两者的使用情况。
三、研究方法
笔者将针对研究问题、研究工具以及研究步骤三个方面逐一阐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
1.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 influence 和 impact 这 组同义词 时,其类联接、搭配 以及语义韵有什么特征?
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 influence 和 impact 这组同义词时,其类联接、搭配以及语义韵有什么特征? 是否符合本族语者的使用习惯?
(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取了英语国家语料库( BNC) 与中国 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CLEC) 两种语料库。BNC 是目前在线使用的最大的语料库,词容量过亿,文本构成包含各类书籍,杂志和报纸等。CLEC 收录了包 括初高中、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英语专业高低年 级在内的五种层级学生的语料,词容量达到 100 多 万。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的检索工具为 WordSmith Tools 4.0。
(三) 研究步骤
首先,通过在线 BNC 分别检索两词汇,因为数 据庞大,所以本研究按照一定比例在所有检索句中 随机抽样 100 个,删除不符合义项的样本,然后人 工逐一分析归纳节点词的类联接。再在“collcates” 功能项下,将跨距设置为±5,分别以这两词为节点 词检索其相关搭配词。 同样从高到低抽取前 100 个搭配词进行分析研究,该 100 个搭配词 MI 值均 在 3 以上。最后观察这 100 个搭配词及其检索句,标注语义韵。
对 CLEC 的信息提取,主要在软件 WordSmith Tools 4.0 中进行,首先在“concord”功能项下分别检 索该组词,因为提取出来的检索行数量较小,不用 再进行抽样,直接逐一分析,总结其类联接。然后 同样将跨距设置为±5,在“collcates”功能项下,查看 该组词的相关搭配词,计算其 MI 值。最后标注语义韵。
随后,本研究将从两个语料库所提取的两组数 据从类联接、搭配和语义韵等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和 分析,探究中国学习者在这两个同义词中的使用情况。
四、数据分析及解释
( 一) 同义词在两种语料库中的类联接对比分析
如表 1 所示,该组同义词在 BNC 中所显示的类 联接是高度相似的。两词在做名词“影响”时的类 联接大致有三类,分别为 v.+N+prep.,adj.+N 和 det+ N+prep.。influence 在 BNC 中使用最高频的类联接 为 V+n.,词性为动词,这说明母语者使用该词表示 “影响”时更常用其动词词性。但在随机抽取的 90 个以 impact 为关键词的索引行中未发现其动词用 法,所以笔者合理认为英语母语者在使用 impact 一 词表达“影响”时一般习惯用其名词词性,一般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其动词词性。
如表 2 所示,该组同义词在 CLEC 所呈现的类 联接与在 BNC 所呈现的基本相符。这说明中国学 习者较好地掌握了这两个同义词的基本语法结构, 但从随机抽取的样例来看,母语者在使用 impact 一 词时没有涉及它的动词词性,均作名词词性处理, 但在中国学习者的使用中,涉及了 V+n.语法模式, 占总比的 17.65% 。总体来看,中国学习者与母语者 在这组同义词类联接上的使用情况无大的出入,但中国学习者在语法模式上不够丰富。
( 二) 同义词在两种语料库中的搭配对比分析
首先在 BNC 中分别检索两词的搭配词( 样例 见表 3) 。influence 常有的名词搭配有以下几类 : ①人的想法行为等,例如 behavior 和 choice ; ②与政 治宗教与文化有关,如 Pagan 和 Cubism ; ③“影响” 的主体,如 peer,gentry ; ④与生物科技有关,如 genes 和 orbit ; ⑤抽象名词,如 factor 和 sphere 。常有的形 容词搭配有 : ①表程度性质的,例如 profound 和 be- nign ; ②表描述评论的,如 dominant 和 decisive 。 常有的动词搭配有 exert,wield 和 procure 等。
impact 常有的名词搭配主要集中于环境、政治、 经济、教育和人口等领域,例如 global warming 和 policies 等。高频搭配的形容词主要有 : ①表程度性 质的,例如 significant 和 profound ; ②表描述评论的, 如 dramatic 和 negative 。常用的动词搭配有 assess,offset 和 lessen 等。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两词的搭配词有许多 相似点,尤其是其形容词性的搭配词。但也存在许 多差异之处 : ①在与名词搭配中,influence 偏向于人 的行为想法以及抽象事物上,集中于政治、科技和 宗教文化领域 ; impact 偏向于具体事物上,所涉及的 领域话题更多样。②在与动词的搭配中,impact 相对 influence 检索出的高频词更多。
然后在 CLEC 检索两词的搭配词,自行计算其 MI 值,MI 值>1.58 为显著搭配词,如表 4 所示。相 对来说,中 国学 习者在 influence 一词的搭配上比 impact 更加广泛丰富。但相较于母语者,用词搭配 都非常匮乏单一。例如表达程度性质的搭配词,母 语者经常会使用 profound 和 greatest 等词,但中国学 习者只涉及了基础的 big,great 和 bad 等词,并且谈 论的话题领域十分有限。表明学习者没有掌握好 该组同义词典型搭配,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不足。
( 三) 同义词在两种语料库中的语义韵对比分析
语义韵分为积极语义韵,消极语义韵和中性语 义韵三类[9] 。积极语义韵中,关键词的搭配词几乎 都具有积极语义特点 ; 中性语义韵中,关键词同时 可搭配有积极、消极和中性含义的词汇 ; 而消极语 义韵吸 引 的大部分都是带有消极语义特点的搭 配词[10]。
文章分别在两个语料库中检索两词的搭配词, 并选取了前 100 个进行分析,由于 CLEC 中 impact 的检索句不到 100 个,因此全部分析。如表 5 所示, BNC 中两词都偏向于中性和消极语义韵,中性语义 韵占绝大部分。再者,相对 influence,impact 无积极语义韵,且消极语义韵上的比例更多一些。
在 CLEC 中,两词也都偏向于中性和消极语义 韵,但两者所占比例所差不大。 同样,相较于 influ- ence,impact 无积极语义韵占比。与母语者对比,中 国学习者在使用两词时,消极语义韵明显增加,这 说明中 国学生对该组同义词的理解存在误解和偏差。
五、结论
文章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英语母语者与我国的 英语学习者对同义词 influence 和 impact 的使用异 同。研究表明我国学习者在该组同义词的学习上 还明显存在不足,且对该组词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
究其原因,笔者总结如下。首先,二语习得者 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汉语中“影响”一词包含 的语义范围较广,学习者自然而然就带入到英语词 汇的学习中,未意识到英语中两词的使用区别,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其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在同义词组上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辨析,造 成学生的混淆。再者,二语习得者平时接触的英文 材料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在词语搭配上多样性的提高。
由于本研究并未对两语料库中该组同义词的 所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提 取了一部分数据进行观察讨论,并且从中国英语学 习者语料库所提取的数据过少,所以本研究中的一 些数据不够完全准确,仅作参考。后续研究还需要 基于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对同义词的特征进行多角度辨析。
参考文献 :
[1] 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 ~ 1951[M].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 Jones S ,Sinclair J.English lexical colloca- tions : a study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J].Cahiers de lexicologie,1974(2) .
[3] Mitchell T F. Principles of Firthian Linguistics[M].London : Longman,1975.
[4]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Sinclair J. Corpus ,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6] 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 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5(6) : 438-445.
[8] 陆军.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英语近义词搭 配行为与语义韵研究[J].现代外语,2010,33 ( 3) :276-286.
[9] Stubbs M.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10]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6(5) : 50-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