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15:04: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幼儿各项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幼儿区域活动质量与游戏材料投入有 极大关系,而低结构材料具有可变性强、可塑性高、探究空间大的教育优势,对区域活动质量提升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 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投放与运用展开探讨, 简述其教育价值,对低结构材料进行合理分类,从适宜性、趣味性、替换性三个方 面简述材料投放原则,立足幼儿发展,围绕区域特点、材料流动、教师观察、材料种类四个角度,对低结构材料的运用提出具体 策略。

  低结构材料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将其合理开发并运用在幼儿园区域活 动中,可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带来别样 的乐趣。低结构材料,顾名思义与高 结构材料相对应,是指生活废旧用品 中结构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材料,没有 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游戏玩法。 与传统的幼儿教育相比,低结构材料 具有变动性强、灵活性大、探究空间 广阔的特点,能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 同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求。不仅如此, 低结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更看重 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教师要 利用好低结构材料的优势,从幼儿实 际情况出发,将其科学投放并合理运 用,为幼儿区域活动注入全新活力。

  一、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教 育价值

  通常情况下,在幼儿园区域活动 中,以高结构材料为主,如常见的积 木、毛绒玩具、游戏材料包等,活动 材料具有固定的形状,幼儿只需在原 有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拼装即可成型。 高结构材料虽然收集便利、适用于幼儿玩耍,但其固定性的材料特征,无 法满足幼儿自主创作与自主探究的成 长需求。与之相反,低结构材料没有 固定的形态和游戏玩法,需要幼儿对 材料进行自主开发与探索,有助于促 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除此 之外, 低结构材料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大多是由简单的材料拼成的个体,零 件相对比较简单,如快递箱、报纸、 长短不一的绳、塑料瓶、瓶盖、易拉 罐等,不仅在生活中常见,在取用上 也较为方便。
\

  由此可见,低结构材料投放可以 激活幼儿创新创造意识。将此类物品 融入幼儿区域活动中,不仅能满足幼 儿自主探究的活动需求,材料的独特 性还可以激发幼儿保护自然环境及生 活环境的意识,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 极高的教育价值。

  二、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 分类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投放低结构 材料时,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与 整理,确保投放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及生活需求,为后续的区域 活动做好铺垫准备。

  (一)生活化低结构材料

  生活化低结构材料,即要求教师 从生活视角出发,选择幼儿熟知的低 结构材料,用材料唤醒幼儿的生活经 验, 并尊重幼儿当前年龄的认知水平, 进一步促进区域活动质量的提升。在 生活化低结构材料的开发中,教师可 同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生活素材。如: 塑料瓶、纸壳箱、泡沫板、包装纸等, 皆可投放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巧妙地 借助生活化材料能够唤醒幼儿的生活 经验, 更好地激活其动手创作的意识, 发挥出低结构材料的教育价值。

  (二)自然化低结构材料

  自然化低结构材料的收集与分类, 即要突出“自然”这一特点。教师可 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环境中,搜集大自 然中可运用的活动色彩,借助自然资 源激发幼儿的创作心理。如干枯的树 叶、掉落在地上的树枝、散落的花瓣、 枯黄的野草、不同大小的鹅卵石等。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进一步提 升幼儿的游戏兴趣。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可借助地域优势开发一些独特 的自然素材。如海滨城市可带领幼儿 收集五颜六色的贝壳,或利用沙滩边 的细沙展开游戏,一来让幼儿在收集 材料中亲近自然,二来可借助自然材 料的特性激活幼儿对学习活动的主动 性,为其后续学习活动做充足准备。

  三、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 放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尊重幼儿年 龄特点


  适宜性原则,即要求教师投放材 料时,在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及个性差 异的同时,保证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 活动需求。3-6 岁幼儿虽然年龄相仿, 但能力差异较大,在同一项活动中常 常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在低结构材料 投放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年龄 特点,立足本班幼儿的学习实情与思 维阶段审视材料, 合理调整材料比例, 落实适宜性原则,发挥低结构材料的 教育价值。

  例如,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 为主, 对低结构材料的接受程度较低, 教师在投放过程中要调整比例,不可 过多投放材料,以免给幼儿带来不良 体验感。中班幼儿思维能力相对得到 发展,创新意识逐渐被开发,能主动 地走进游戏活动中,教师便可在原有 基础上增加材料投放比例,丰富幼儿 的操作材料。大班幼儿各项能力较强, 对不同材料有不同见解, 操作水平高、 操作意识强,在低结构材料投放中, 教师要保证材料投放的难度、挑战性, 以满足幼儿的游戏心理,使材料投放 工作更加可靠。

  (二)趣味性原则,满足幼儿发 展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幼儿 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 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 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 发展。”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 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理念。教师 要将幼儿发展需求放在首位,让幼儿 活动更具趣味性,以确保区域活动的 整体质量。

  小、中、大班幼儿皆具有玩心重、 好奇心强的特点,在低结构材料投放 中,教师要尽可能保证材料的趣味性, 激起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心理。在必 要时刻,教师还可为幼儿展示不同低 结构材料制作的艺术品,更好地激发 幼儿的参与兴趣并提高其活动注意 力,促进区域活动质量的提升。

  (三)替换性原则,及时更替游 戏材料

  幼儿年龄小, 思维发展不成熟, 在各项活动中专注力不太集中,无 法长时间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情。替 换性原则便立足幼儿这一特点,要 求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充分尊重幼儿 的年龄特点,及时更替区域中的低 结构材料,通过新鲜的材料不断延 伸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让其对活 动展开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探究。教 师要记录幼儿的材料使用情况,计 算材料消耗力度,加强对幼儿喜欢 材料的投放,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状 况,分析材料开发的深度,适度调 整材料投放比例;教师要关注幼儿 材料探究兴趣,基于兴趣加强对某 一类别材料的投放。总而言之,教 师要定期更换区域中低结构材料, 将幼儿的活动喜好放在首位,让材 料投放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四、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运 用策略

  (一)关注区域特点,合理投放 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通常划分为建构 区、图书区、美工区、角色表演区、 益智区五项内容,不同区域活动的功 能不同,教师可立足各个区域的特点 投放低结构材料,发挥低结构材料最 大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建构区游戏中,幼儿通 常使用拼搭技巧完成活动任务,以造 型塑造为主。该区域颇受幼儿喜爱。 在低结构材料投放工作中,教师可立 足建构区活动为幼儿投放相应的素 材,如塑料瓶、纸盒箱、不同大小的 木块、雪糕棍等。让幼儿对此类材料 进行自主开发与改造,尝试着用废旧 材料构建不同的造型,既能满足幼儿 的活动需求,又能实现结构材料的有 效运用。

  再如,在阅读区活动中,以绘本 故事阅读为主,教师可为幼儿投放废 旧报纸、双面胶等材料,引导幼儿模 仿绘本书的形式让其“自制图书”, 打造别样的区域活动。总之,教师在 低结构材料投放工作中应从各个区域 的特性出发,立足活动特点及幼儿活 动兴趣,合理投放材料,以实现低结 构材料的有效运用。

  (二)加强材料流动,鼓励幼儿 互动

  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中,教师要 为幼儿准备具有互动性的活动材料, 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低结构材 料的流动性,通过集体性游戏鼓励幼 儿对玩法进行探索与创新,借助区域 活动进一步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促 进其自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建构区游戏中,教师设 计了主题为“搭建城堡”的区域活动。 针对本次活动,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硬 纸板、泡沫箱、快递箱、胶水、剪刀 等活动材料,这些材料变动性较强, 能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在幼儿 运用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 自主选择材料,鼓励其对材料进行独 立开发,尊重每一位幼儿的选择。此 外,在材料投放工作中,教师将材料 置于区域的正中间,幼儿们会根据自 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材料,自由地对材 料进行开发,活动自主性得到提升, 幼儿与幼儿间实现有效互动。让低结 构材料在活动项目中流动能够为幼儿 提供更多创作灵感,促使其积累丰富 的活动经验。

  (三)教师观察引导,深度开发 材料

  幼儿年龄小,各项能力还未发展 成熟,在游戏活动中还需要成人的指 导与帮助。在区域活动中应用低结构 材料时,教师可以观察为主,分析幼 儿的活动行为及材料的开发状态,针 对幼儿活动提出适当的指导意见,引 导幼儿创新材料并深度开发材料,让 其对活动的素材主动思考与探究,进 一步提高区域活动质量。

  例如,在户外活动区域中,教师 可关注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状态,根据幼儿行为提出问题,并对 其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让幼儿利用 低结构材料开展区域游戏。教师观察 到部分幼儿善于运用自然化低结构材 料进行游戏,如一名幼儿玩起了“拓 印”。只见幼儿将树叶印在湿润的泥 土上,轻轻将树叶从泥土上揭下来, 地上便留下一个漂亮的树叶痕迹。在 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建 议:花瓣、树枝,石头可不可以进行拓印呢?请你大胆地尝试一下,并告 诉老师答案吧!教师的引导可促使幼 儿对游戏活动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 自然化低结构性材料也得到有效运 用,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深度开发, 在游戏中获取更多趣味性学习经验。

  (四)丰富材料资源,强化幼儿 能力

  材料投放种类的丰富性,会直接 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在区域活动低 结构材料运用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 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数量与比例,还应 当观察幼儿是否对低结构材料有效运 用,据此实施多样化教学活动,强化 幼儿能力。
\

  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对低结构 材料的运用状态,分析材料是否丰富 多样,幼儿是否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还可通过幼儿的游戏选择判断其对低 结构材料的兴趣,让低结构材料的教 育功效得到进一步开发。其次,教师 要关注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幼儿 对低结构材料的开发深度,鼓励其释 放自身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做出具有 艺术气息的作品,促进区域活动质量 的提升。最后,教师可直接询问幼儿 对低结构材料的需求,在活动前、活 动中、活动后向幼儿提出有关材料的 问题,在幼儿自主讲述中清晰地了解 其对不同材料的需求。如在活动开始 前,教师可提出问题:在本次区域活 动中,大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老师 可以为大家做些什么?教师要耐心聆 听幼儿讲述,并根据其需求合理投放 低结构材料,丰富幼儿游戏资源,以 增强其活动质量;在幼儿活动结束后, 教师可询问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想法和 感受,并询问其对下一次活动的计划 及材料的需求,教师提前做好活动准 备,发挥低结构材料的最大价值。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 的投放与运用具有丰富的实操性和重要 的教育意义。低结构材料的教育价值、 分类方法、投放原则都十分重要,教师 要立足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实情,从不 同视角出发对幼儿园低结构材料的运用 总结可行性举措。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取 生活技能、知识经验的关键途径,加强 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工作,能进一步提高 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幼儿教师应加强 对低结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将幼儿年 龄发展特点与学习实情放在首位,运用 材料激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为区域 活动注入全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慧 . 大班区域活动中 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 [J]. 名师在 线 ,2022(34):88-90.
  [2] 杨 彩 侠 , 杨 秀 芳 . 区 域 活 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J]. 家教世 界 ,2022(3):50-51.
  [3] 严 衍 琉 . 大班区域活动中 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探析 [J]. 读写 算 ,2021(29):32-33.
  [4] 蔡丽霞 . 缘起“生活”——区 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 用 [J]. 启迪与智慧 ( 中 ),2021(6):19.
  [5] 步宁 , 邱学青 . 幼儿园区域活 动中低结构材料的开发策略 [J]. 幼儿 教育研究 ,2021(3):30-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3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