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双减”政策强调减负增质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坚持“ 减负不减 质”的原则,通过更为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方法,助力学生综合发展.实施分层作业布置,能够在缓解 学生学业压力的同时,确保作业设计更具针对性,从而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成长需要.为提高学 生学习效率,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基于“ 双减”背景,分析了高一化学作业分层设计方法.
“ 双减”大环境下,更突出综合型人才培育,原 有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基本需要.传统高一 化学作业多以巩固学生知识点记忆为主,试图通过 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但传统 作业布置形式,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不利于学 生个性化发展.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 双减”政 策教育思想,在兼顾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将 作业以分层设计的方式逐步实施,以此促进学生学 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从而逐步达成因材施教的教 学目标.
1 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分层设计
结合高中生学习情况,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 的学习差异,具体体现在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 思维等多个方面.为确保学生共同成长,协调发展, 有必要基于分层教学角度展开化学作业设计.分层 作业设计并非一蹴而就,其不仅强调教师需要全面 了解学生学情,还要求教师能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 重组和梳理,最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作业 以便于学生成长、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如针对优等生需要以拓展作业内容为目的,开发学生潜能; 针对学困生需要以巩固知识基础为核心,制定作业 内容,如此才能进一步实现“ 双减”背景下高一化学 作业分层设计目标.
如以实际为例,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相 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了解 此类卤素元素的氧化性排序,并逐步掌握此类元素 的化学性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便可根 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作业分层设计.首 先,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且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 学生,从巩固知识基础的角度着手,基于作业内容深 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如“ 分析卤素元素 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整理归纳其特点”,此作 业内容主要为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并带动学生 于学习中思考,从而逐步掌握知识内容;对于中等 生,即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学 生,可将作业设计为“根据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 从化学方程式的角度,将卤素元素的氧化性展开排 序”,引导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展开复习与反 思,以此形成对知识点的回顾;对于优等生,即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从开发学生学 习潜能的角度,融合新旧知识内容实施作业设计,如 “ 找出卤素元素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还原性排序, 并在排序过程中标出参与反应的电子变化”.虽然 对于优等生而言,大多已经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但为 避免优等生出现知识零散化问题,可通过自主学习 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新旧知识点,以此实现新 旧知识的融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形成 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为学生在化学领域的发展奠定 基础.
2 根据学生兴趣,明确布置方向
结合化学课堂中学生所呈现的状态来看,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带有目的性.一些学生对自身的 要求多体现在“掌握基础知识即可”的范畴中,此类 学生大多未对化学形成学习兴趣;而部分学生迫切 希望能够在未来发展道路中进入化学研究领域,并 且化学学习兴趣普遍偏高,对于教师所传授内容常 出现追问、思考行为,无论在课上或是课后常产生化 学问题,并致力于解答问题.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全班 学生,所以所制定的作业内容应满足不同学生兴趣 爱好和性格特点,以便于促进学生化学的学习,推进 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开展作业分层设计时,应 将学生兴趣、学习行为作为主要方向,通过作业分层 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逐步产生化学学 习兴趣,并在作业探究中夯实基础.
以“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一课为例,此课程中所 包含的知识相对基础,但知识呈现方式相对繁琐,一 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教 师在作业设计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更需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尽可能地 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并以拓展学生化学思维为目 的,完善作业内容.实际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多种作 业,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以自身喜好作为出发 点,选择一项作业或是多项作业,以此满足自身学习 需要,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均能在完成作业的同 时,获得知识.如可设计三种作业,其一为表达硫元素氧化性、还原性;其二为根据课上所学知识设计验 证硫元素氧化性的实验,以模拟方式证实实验可行 性;其三为分析硫元素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提 出相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这三种作业包含基础知 识内容、化学问题思考和化学综合实践,可通过基础 作业内容,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巩固其学习基础, 也可通过问题思考型作业锻炼中等生化学思维,更 能结合实践性作业内容,拓展优等生知识储备,使不 同阶段学生喜好均能得以满足,从而实现不同阶段 学生的多元化成长.
3 基于学习能力,落实分层作业设计
结合高一学生学习情况来看,每位学生的学习 习惯和学习环境都不同,学习能力方面也存在明显 差异.虽然布置课后作业主要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吸 收并掌握课上知识点,但统一 的作业布置形式,无论 对于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而言,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 能力的提升.对于学困生而言,统一化的作业布置形 式,难度过大、数量过多易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引起 学习负担.对于优等生来说,过于简单的学习任务限 制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结合双减理念开展作业 分层设计,将使作业内容更具针对性.为此,教师需 明确学生个体差异,掌握学生学习水平,基于学生对 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课上教学主题,做好作业 分层布置,以确保作业满足每个阶段学生需要.此 外,教师应理智地看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尊重学 生个体差异,基于学情做好明确划分,向学生提供不 同作业内容,发挥作业时效性,以减轻学习压力助力 学生阶段性成长.
如教师在开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一 课教学期间,可先带领学生了解铁的基本性质,为学 生讲述:铁作为一种过渡金属,在特殊情况下,铁和 铁离子之间可完成转化.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铁三角 之间的转化规律,明确学生 铁 三 角 的 关 系 即 Fe、 Fe3 + 、Fe2 + , 此时,学生大多已经掌握本课程基础知 识,教师便可进行分层作业布置.为确保作业设计更 具针对性,教师需根据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生制定不同作业内 容.针对优等生发布难度系数较高的作业任务,如: 总结铁三角的互相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虽然对于 优等生来说,此类学习任务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 习潜能,但为避免因学生初期接触课程知识,存在思维混淆的情况,教师可提供 一 些学习指导,如:“ 在特定的高温情况下,4 Fe O + O2 ==2Fe2 O3 可以实现”,以此明确学生正确思维方向;对于学困生 来说,分层作业布置内容应以巩固知识基础为主, 教师可组织学生归纳并总结铁的性质,引导学生 分析三种铁化合物的颜色既可.此类作业难度偏 低,结合课上所学和教材内容便可完成解答,满足 学困生基本学习需求.
“ 双减”政策下更强调减负增质的教育目标,更 对作业设计提出全新要求,为迎合优等生、学困生等 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 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特 点,完善作业布置,以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促进学生 正确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还需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做好指 导.同时,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障作业评价效率, 在检验作业成果时,可以分组进行,鼓励学生在组内 开展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并基于作业完成情况,为 学生讲解容易出现思维错误的环节,以此实现学生 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4 结合教学情况,实施作业分层设计
基于高中化学知识特点来看,不同课程所讲解 的内容和采用的学习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帮助学 生掌握更多学习技巧,教师有必要在作业设置过程 中,根据课程内容发布不同类型作业任务,并帮助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了解更具多元化的学习 方法.在布置作业前,给予学生自主表达机会,要 求学生需 要 自 主 阐 述 在 课 堂 中 所 收 获 的 知 识 内 容,以明确学习主题.随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 阐述的内容,基于学生薄弱环节制定作业内容,以 此保障化学作业更具针对性,使每位学生均能在作业分层设计下,逐步掌握化学知识点的同时,实 现对化学知识的灵活化运用.
如教师在开展“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为主题的 化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可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讨论 时间,引导学生回忆并巩固课上教学内容,包括氯气 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特性等.通过回忆和讨论,唤 醒学生对氯气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 “ 氯气溶于水后,所生成的含氯化合物”.在学生从 浅层学习逐步走向深度学习状态后,教师便可根据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设置难度不同的三点问题,其 一,总结氯气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其二,阐述氯水 中存在的微粒种类;其三,氯气性质是什么.以上 三个作业存在递进关系,更结合本课程教学重点, 实际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展开 作业比拼,考查哪一 小组作业完成效率和准确度 更高.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此作业设计形式有助于 激发学生好胜心理,使学生更专注于化学作业本 身,更能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使学生更积 极地投身到化学课程的探索中,进而推进学生在 化学领域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不仅优化中小学教育形 式,更为高一化学作业设计指明全新方向.结合当前 高中生学习情况来看,在面对化学作业时,常产生学 习压力,而由压力引起的学习效率问题,直接阻碍学 生在化学领域的发展.为帮助高一学生打好化学学 习基础,教师有必要结合“ 双减”教育理念,落实化 学作业分层设计,结合不同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学生 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发布不同作业任务,以此迎合 “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质”的教育要求,进而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双项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小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J] . 试题与研究,2022(25) : 180 - 181 .
[2] 杜国娟.以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中化学课后分 层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 D] . 哈尔滨:哈尔滨师 范大学,202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