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实践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9 09:53: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化学反应原理中抽象的概念和化学反应中微粒的不可见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 碍.运用原理示意图、柱状图等图形组织器能将抽象原理直观化,模型化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变化本 质,达到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提高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柱状图;有机分子空间结构;高中化学

  1 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图形组织器等一 系列 图示技术,把原本不可视的思维展示出来使其清晰 可见的过程.“思维可视化”强调思维能力是学习能 力的关键,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挖掘知识背后 的思维规律,并让学生懂得思维及其应用.

  在教学中,运用流程图、柱状图、模型图等表征 信息的图形组织器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能将抽象 的、微观的、细碎的化学知识,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 学生,让学生可以快速地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 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并把它们融入 到自己的元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2 高中化学思维可视化教学表现形式

  2 . 1 化学原理图

  化学概念是化学原理的基础,学生要想掌握概 念,必须要弄明白概念的构成要素.首先要了解“ 概 念”的含义,明确“ 概念”是一种东西或事件的规则 属性,用专门的名词和符号来标注,而命题是通过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具体事物运行关系.从概 念的说明中可以看出,概念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展 现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反映出知识的层次,从而降低 学生在搜索知识时所承受的负担.通过知识网络,可 以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从低维度的知识点中自 然的转移到更高层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把错综复 杂的、零碎的知识系统,用图示、连线的方式,组成知 识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细节 知识的遗忘程度大大降低.化学原理图适用于化学 概念性知识的辨析,也适用于学生对概念、理论和事 例的可视化类比表达.

  2 . 2 化学工艺流程图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以现 代化学工艺生产为信息背景,将主要的生产阶段用 框图表示,用箭头将反应原料与目标产品联系到一 起.在流程上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原料处理→分离提 纯→获得产品.

  2 . 3  多媒体信息技术资源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模拟化学反应原理的历 程,通过专业软件生成直观的图像,把不易观察到化学反应原理的历程展示出来,把难以想象出来的空 间结构展示出来,借助信息技术软件的慢镜头功能 和重复播放功能,360 °旋转功能,突出观察的要点和 重点,进行可视化教学,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从 而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更直观地认识.

  3 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原则

  3 . 1  适度原则

  在化学教科书、化学作业、习题中,往往存在着 许多抽象的原理,晦涩难懂.尽管教师可以用图解的 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运用图形组织器能将抽象 原理直观化,模型化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变化本质应 用,但也要注意适度,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取得预 期的教学效果.要防止过犹不及,在教学中不要只展 示图形、图像,而忽视了语言传授的功能与效果.

  3 . 2 合理原则

  教师在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时,要根据所涉及 的教学内容特征,设计合理的概念原理图、微观模型 图,选择合适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实现将隐性的思维 过程逐步显性化、形象化,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思维过 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 . 3  自主原则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要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  到思维过程中来,思维取得的效果最好.教师在掌握  了思维可视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后,要指导学生学会  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思维可视  化表现形式,自觉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 思维可视化教学应用举例

  4 . 1 化学基本概念类思维可视化分析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化学过程的本质属性的  反映.建构概念时,利用各种模型,通过合适的情境、 直观的图像,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能加强学生感性  认识,促进学生对概念实质和精髓的理解与领悟.

  比如,在电解质的电离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 理解为什么 NaCl 固体不能导电,NaCl 溶液可以导 电,液态 HCl 不能导电,HCl 溶于水( 即盐酸)却能导电.如图 1 所示,从电解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入手, 再到微观层面分析电解质溶于水后微粒变化及其相  互作用,从可视化的角度提升学生思维.
 

\

  图 1  电离方程式左边表示 NaCl 固体溶于水前, 虽然 NaCl 固体中含有阴阳离子,但 Na +  和 Cl-  通过  微粒间作用力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能导  电;方程式右边表示 NaCl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  用下,解离出的 Na +  和 Cl- 可以自由移动,因此 NaCl  溶液可以导电.而对 HCl 而言,电离方程式左边表  示 HCl 溶于水前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带电的微  粒,因而液态 HCl 不能导电;方程式右边表示 HCl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的 H +  和 Cl-  可以自由移动,因此 HCl 溶液( 即盐酸)可以导电.

  在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中,要对相同物质  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微粒的  浓度或数量进行比较,或相同 pH 、相同体积的盐  酸和醋酸溶液中微粒的浓度或数量进行比较.从  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的组成比较抽象,学生往往  难以理解掌握.柱状图是一种很好的可视化工具.   图 2 、图 3 中用不同颜色的柱子表示不同的微粒, 以下方的实线为基准线,上方的虚线作为标尺,柱  子的高度表示微粒的多少.溶液中微粒的数量关  系一 目了然.
 

\

  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溶液中各种微粒浓 度大小的关系,通过直观的图像启发学生可视化 思维,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4 . 2 有机分子空间结构思维可视化分析

  有机分子空间结构是人们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物质世界,以及建立“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 本观念的重要载体.分子空间构型是抽象的,难以想 象的,为了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分子空间结构,提高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借助球棍模型教具,或运用 Chem 3D 等信息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空间构型,促进学生思 维可视化,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 心素养.

  例如,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还是同一种物质? 很多学生往往会误以为是同分异构体.以为在这两种结构中 H - C - H的键角一种为 90 ° , 一种为 180 ° . 在教学中,往往从  理论上告诉学生甲烷分子结构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的正方形结构,H - C - H 的键角为 109 °28 ′ , 所以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而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与想象.  而在教学中,提供球棍模型教具让学生先自行组装 出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再用两个氯原子任意取代 两个氢原子,可以直观展示出这两种结构的三维立 体空间构型,发现无论取代哪两个氢原子,实际组装 出来的空间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上述两种结构实 际上为同一种分子.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共面问  题一直是一个难点.原子共线共面问题思维的基础: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和四  个氢原子不共线不共面;乙烯和苯的分子空间构型  为平面结构,碳原子和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乙炔分子  空间构型为直线结构,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在  同一直线上.其中,单键可以旋转,碳碳双键、碳碳叁  键不能旋转.对于单个的基础分子的结构,学生可以  分析清楚,但将这几种典型的常见的有机分子结构

  进行组合,学生往往想象不出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例如 ,\分子中最多有几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利用 Chem 3 D 软 件 生 成 该 分 子 的 三 维 立 体球棍 模 型( 如 图 3  所 示 ),应 用  Chem  3 D  软 件 360 ° 旋转功 能,进 行 可 视 化 教 学,分 析 相 邻 原 子 间的键角,可以准确判断出各原子的共线共面情 况.同时找出共线共面的规律.应用 Chem 3 D 软 件能从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角度提高学生的思 维可视化 .

\

  4 . 3  晶体结构思维可视化分析

  金属晶体堆积方式是学习其他类型晶体的基 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精确地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学生往往难以想象和 理解.通过等径小球表示的金属原子以 ABAB 方式 逐层堆积出简单立方的三维球棍模型,能将微观结 构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和 模型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堆积方 式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可视化的发展.在此基础 上,延伸出体心立方、六方、面心立方等基本的晶体 堆积方式.对采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实际占有的 原子的个数,对空间利用率的计算,配位数的计算也 自然融汇贯通.

  同时,也可以采用让学生绘制晶体结构的图像, 亲自动手搭建晶体结构实物模型等教学方法,让学  生获得足够多的晶体结构的具体信息,扎实建立有  关晶体结构的信息基础,提高学生有关晶体结构思  维可视化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范爱玉. Chem3D  可视化在“ 有机分子空间结构”教学中的应 用 [ J ] .  福 建 基 础 教 育 研 究,2020(10) : 121 - 123 .

  [2]  娄福艳.柱状图: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可视化工具[ J]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9) :35 - 3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6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