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旨在发展幼儿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健全幼儿人格,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文章基于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依托苗族刺绣的美术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发展为目标,从 发现、欣赏、体验、创造四个不同的阶段,探究如何促进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发展,达到提升幼儿审美素质、陶 冶幼儿审美情操、温润幼儿审美心灵、激发幼儿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的目的。
刺绣活动能发展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使幼儿历经发现、欣赏、体验、创造四个不同的阶段。发现刺绣美,旨在提升幼儿审美素质;欣赏刺绣美,旨在陶冶幼儿审美情操;体验刺绣美, 旨在温润幼儿审美心灵;创造刺绣美,旨在激发幼儿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
一、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认为,美术教育是幼儿实现自然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美术教育旨在顺应幼儿自然发展本质,聚焦幼儿创作过程,注重幼儿审美体验。美术教育是依托艺术实践和创作过程增强创造力的过程。本文研究的刺绣为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刺绣艺术。基于刺绣活动,教师可带领幼儿先后经历发现、欣赏、体验、创造四个不同的阶段,感悟刺绣艺术美,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和刺绣图案创造作品,在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刺绣实践活动中,促进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发展[1]。
二、基于刺绣活动促进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刺绣活动发现美,为提升幼儿审美素
质奠定基础审美素质包含了美感能力、艺术鉴赏与创造、美学知识、审美情感等素质, 旨在实现人的身心发展, 提升人的主动积极性、独立自主性、创新创造性等主体品质。发现美是提升幼儿审美素质的基础 [2]。在刺绣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发现刺绣美,教师应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1. 精心收集和遴选刺绣图案
在开展刺绣活动之前,教师应深入苗族聚集村 落,与苗族刺绣传承人、老艺人交流刺绣手艺,收集 有关苗族刺绣资源 [3] ,根据幼儿特点,筛选幼儿美术 活动开展所需的刺绣资源。苗族刺绣资源较多,且分 类复杂,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给幼儿呈现简单 的动物类、植物类和几何类刺绣图案,让幼儿用心观 察后,用语言描述刺绣图案的特点。但是考虑到幼儿 难以完整地完成苗族刺绣图案的制作任务。所以在发 现美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完整苗族刺绣图案中提取元 素,让幼儿自主选取自己喜欢的图案,如让幼儿在家 人的陪伴下,从生活中观察刺绣在哪些地方应用,再 从苗族服饰中提取刺绣图案,将自己收集和遴选的刺 绣图案放在幼儿园的美工区,让幼儿从中发现刺绣的 图案美。
2. 共同提炼刺绣素材与题材
苗族刺绣除了拥有丰富多彩的图案,还有各异的 形态。在刺绣活动中与幼儿一同提炼刺绣素材和题 材,也是幼儿发现美的重要过程。苗族刺绣素材与题 材的图案主要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在 提炼时, 教师可让幼儿将自己收集的图案进行归类, 看 看它属于哪类素材或题材,并总结此类题材的颜色搭 配特点和构图特点,使幼儿对刺绣的颜色搭配和构图 特点有基础认知。
(二)基于刺绣活动欣赏美,为陶冶幼儿审美情 操注入活力
欣赏刺绣美是对刺绣艺术美欣赏和向往的重要体 现,对陶冶幼儿审美情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感知刺绣制作材料
感知刺绣制作材料是幼儿欣赏刺绣美的前提。首 先, 向幼儿展示绣布、绣线、绣花针、剪刀、绣花绷、 锈架等制作材料,让幼儿从视觉方面对刺绣制作材料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安全 的刺绣制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直接感知 这些材料;最后,给幼儿讲解各种刺绣制作材料的作 用,使幼儿能较为全面地认识各种刺绣制作材料。
例如,刺绣面料采用天然的纤维棉和丝,以自织 的白色土棉布与彩色布料为主;对于绣花针和剪刀, 为 了保证刺绣活动安全,可以采用塑料针、塑料剪刀; 绣花绷就是绷紧绣布所需的工具;锈架就是花棚子固 定所需的架子。让幼儿在对刺绣制作材料的感知中, 与 这些材料实际接触,有助于幼儿加深对苗族刺绣文化 的理解。
2. 观察刺绣针法技法
在幼儿初步感知刺绣制作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 以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和刺绣传承人现场演示相 结合的方式, 观察刺绣针法技法, 进一步欣赏刺绣美。 苗族刺绣针法技法较多,常见的有十几种,例如,平 绣、结绣、辫绣、绉绣、抽花、贴花、堆花、打子等。 鉴于幼儿认知能力有限, 教师在演示时以平绣为主, 即 表现绣面的针法。绣面面积有大有小,平绣主要是在 小面积刺绣中应用,相对简单。在引导幼儿观察刺绣 针法技法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抓住以下重点:(1)绣 线距离是否均匀;(2)绣面平整是否无叠线;(3)起 针点、落针点是否均整齐地落在轮廓线上;(4)绣线 根据顺序是否朝一致方向。这样幼儿通过观看刺绣视 频与刺绣传承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对刺绣针法技法 会有初步认识。最后,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观察的结论, 领 悟刺绣这一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使幼儿在观察的过程 中培养审美能力。
(三)基于刺绣活动体验美,为温润幼儿审美心 灵点亮精彩
幼儿在体验刺绣美时, 通常需要经历选图、绘画、 刺绣三大环节。其中,选图就是从一幅完整的苗族刺 绣图案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与个体差异和图片难 易度,选取幼儿喜欢且适合的刺绣图案。绘画就是让 幼儿在棉布上画出自己所选图案的轮廓并着色,而刺绣就是结合所绘画图案开展刺绣活动。教师可让幼儿 采取绘画的方式,将简单的刺绣图案描绘出来,然后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刺绣图案美,也可以让幼儿在绘画 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图案造型创造出来。
(四)基于刺绣活动创造美,激发幼儿创新创造 的活力与动力
在刺绣活动中创造美, 主要是从色彩、结构造型、 整体图案三个方面, 激发幼儿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 就色彩视角而言,让幼儿在刺绣活动中,确保刺绣彩 色线条搭配契合绘画内容,画面布局合理,具有较强 的整体感。就结构造型视角而言,刺绣的图案与绘画 构造型相似,形象感强,线条流畅,形状正确,有着 良好的整体性,能借助线条粗细、弯直、软硬来渲染 氛围。就整体图案视角而言,刺绣内容的色彩搭配协 调,结构合理等。教师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要求,让 幼儿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在刺绣活动中得到激发。
三、基于刺绣活动促进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一)发现与欣赏活动
教师应引导幼儿发现苗族刺绣的图案美,学会用 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激发幼儿对苗族刺绣图案的兴 趣,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 并与同伴相互分享和交流。 在发现与欣赏的刺绣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幼儿欣 赏苗族刺绣图案的内容、颜色与造型,让幼儿对苗族 刺绣知识有初步认识,从中发现苗族刺绣的造型美、 图案美、颜色美。
例如,在“欢度苗年节”主题活动中,为了帮助 幼儿感受苗年节的节日气氛,教师可以把幼儿熟悉的 活动作为切入点。苗族人在苗年节这一天盛装苗族服 饰,头戴精美银饰,其中有很多苗族刺绣图案体现在 苗族服装上。对此,在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幼儿 从苗族服饰(衣袖、腰带、核保、摆群)中发现刺绣 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刺绣美的感受,从中体验 和感悟苗族文化,对苗族文化有初步认识,增强热爱 家乡的情感。所以,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将苗 族刺绣服装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主要将色彩、造型 和线条作为欣赏苗族刺绣美的视角。首先,教师给幼 儿播放苗年节的视频,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来观察苗 族服饰的图片和刺绣图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苗族 刺绣的看法,与父母一起看看家里有哪些苗族刺绣服 装。其次,教师让幼儿观察图案内容、色彩,激发幼 儿观察的兴趣。最后, 教师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方式, 围 绕苗族刺绣图案进行交流,通过区域欣赏活动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幼儿能更好地参与苗族刺绣艺 术的发现与欣赏活动。
(二)体验与创造活动
1. 刺绣图案绘画体验活动
(1)活动目标
让幼儿结合苗族刺绣图案,利用绘画工具与材 料,开展苗族刺绣图案绘画活动,让幼儿从中进一步 发现和欣赏图案美,锻炼动手能力,初步学会用绘画 的方式将自己对刺绣的情感表达出来,学会与同伴分 享所描绘的刺绣图案,从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2)实施要点
刺绣图案绘画体验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刺绣兴趣。
第一,采用故事导入法,吸引幼儿注意力。给幼 儿讲解有关苗族刺绣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的引导 下,提高对刺绣的兴趣。
第二,以绘画为切入点。苗族刺绣的首要环节就 是绘画。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实物等展示苗族刺绣作 品,引导幼儿在欣赏苗族刺绣图案的过程中细心观 察,调动积极性,激发绘画兴趣。
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幼儿分为多个 4 人 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组内成员根据教师 提供和展示的刺绣图案,选择本组的刺绣图案。在小 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对刺绣图案的绘制。
第四,小组展示活动,每个小组将本组的作品向 其他小组之间展示,以达到分享作品的目的,小组之 间可以相互学习评价,使幼儿在刺绣图案绘画体验活 动中感悟苗族刺绣美。
(3)实施案例——蝴蝶纹绘制
蝴蝶纹是苗族刺绣图案中最为常见的内容。教师 可让幼儿在绘制蝴蝶纹图案的过程中感悟蝴蝶的色彩 美、线条美、形状美,将自己喜欢的蝴蝶形状绘画出 来,同时用简单语言介绍所描绘内容。在引导幼儿描 绘蝴蝶纹的刺绣图案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苗族蝴 蝶妈妈的故事,从而达到引入主题的目的。在引入主 题之后, 教师可让幼儿欣赏蝴蝶纹的苗族刺绣实物, 从 中感受美,再对不同的蝴蝶纹图案的颜色进行对比。 随后,教师给幼儿播放蝴蝶纹制作视频,引导幼儿结 合观看视频,总结蝴蝶纹绘制的过程,并动手绘制蝴 蝶形状图案,最后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
2. 刺绣制作活动
(1)活动目标
刺绣制作活动旨在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 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刺绣美的形成过程。
(2)实施要点
在刺绣制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对刺绣基本流 程有深入的了解,并学会运用刺绣工具简单地创作刺 绣作品, 与同伴之间交流经验, 感悟刺绣过程的乐趣。 具体实施要点如下。
第一,教师给幼儿展示刺绣图案的实物,让幼儿 结合自身的喜好选择刺绣图案,结合前期的刺绣绘画 作品,引导幼儿思考刺绣的方法有哪些。
第二,在与幼儿互动交流刺绣方法时,教师可以 给幼儿播放有关刺绣制作的视频,展示相关流程,并 对刺绣的流程进行总结:选图案 →布料上画图案 →用 彩色线条刺绣。
第三,引导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绘制的 刺绣图案, 利用彩色线条, 学习刺绣的基本手法、路线、 规则,使幼儿具有基本的刺绣制作能力。
(3)实施案例——蝴蝶纹创意
在幼儿绘制蝴蝶纹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幼儿自由 发挥想象,将所绣的蝴蝶纹与自己喜欢的图案结合起 来,例如,配上云与雨、花与草、水与鱼等与蝴蝶纹 结合的图案,使幼儿将自己独特想法在刺绣活动中表 达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刺绣活动中,为了发展幼儿审美与 创造能力,教师应以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为基 础,开展发现刺绣美、欣赏刺绣美、体验刺绣美、创 造刺绣美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幼儿审美素质,陶冶 幼儿审美情操,激发幼儿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为 幼儿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泽洋,邓可卉,卫艺林.黔东南苗族刺绣传承路径 调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 (2):56-63.
[2] 郑芳.用罗恩菲德理论看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观 念:以小班“花”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为例[J].早期教 育(美术教育),2020(9):12-13.
[3] 李洪平.利用幼儿美术剪纸探究生活教育理论[J] . 传播力研究,2020.4(9):181-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