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化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 式.学生能将自己在化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化学核 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开展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不但 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1 生活化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引 入生活化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课堂知 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 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思维模 式和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化学内容 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化学学习的 兴趣,提高了化学课堂效率,这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 要目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化学教学内容在日 常生活的情境中开展,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熟悉感, 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时的兴趣和水平[1] .
2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价值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入门时期.初 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融入化学知识中,以此更好地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初中 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对化 学知识产生熟悉感,更好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 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难以理 解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 化学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与日常的生活进行联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 学效率.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体验到化学知识,充分地了解化学的重要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生活实践与理论知 识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奠定学生 化学基础,提升学生化学的核心素养.
3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3 . 1 引入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 活现象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日常生活里所看到的一些现象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在讲述化学知识前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 中的铁钉表面会出现一层红褐色的物质.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并产生好奇,教师 便可引入这一现象,并利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在讲述铁钉生锈条件这一知识点时,充分激发了学 生学习的兴趣.由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引出化学知 识,充分引起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让抽象的 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 活中处处是化学,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主 动性.引入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之一.
3 . 2 创新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教学环境是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 学的基础.创新教学环境引入生活化教学才能更好 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合理地运用到化学教学课堂中.
例如,在讲解灭火知识时,教师单纯地讲解无法 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去灭火和火的危险性,更无法用 语言表述出灭火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化学原理.多媒 体技术走入化学课堂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展现出生动 形象的化学现象,可以为学生播放着火时的图片或 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了解火的危险性和火可能造 成的灾难等.灭火时也可为学生播放灭火器如何使 用的视频,在教会学生使用灭火器的同时也渗透了 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充分 弥补教师语言讲述中无法描述的化学现象.创新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让 学生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观看到化学原理和化学知 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好地提 高了化学教学课堂效率,也让化学知识能够生动 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 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知,推动了化学课堂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
3 . 3 寻找生活资料,丰富化学教学内容
开展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方式之一就是确保学 生结合生活实际现象,对化学知识进行扩展,丰富化 学教学内容.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会让学生对化学知 识有一种亲切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化学反应,增强 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思维.日常生活中化学资料的引入也丰富了化学教学课堂[2] .
例如,在学习”特殊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知 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出物质的 pH , 示范如 何使用 pH 试纸测液体的 pH , 在测出化学中常见的 酸碱性物质后,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出可以 测 pH 的液体.积极鼓励学生在回家后寻找生活中 的酸碱性物质,并思考是否可以测量出它们的 pH , 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可以在家中 找到自来水、牛奶、肥皂、水、食醋等物质,思考他们 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并用教师所发放的 pH 试纸进行测定.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无危 险性,学生可以在简单操作的实验中学习到化学知 识.学生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与化学相关的物质 和现象,充分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熟悉的生活物 质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对化学不 再有陌生感,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生活资料的 引入也让复杂的化学知识有了画面感,学生面对日 常生活中的生活物品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对化学知识有了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将生活资料 引入化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是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之一.
3 . 4 设计生活实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设计生活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核心素 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之一.初中化学是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实验,会对化学实验十分好 奇.所以教师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可以用实验的方 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也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实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初中化学中第一个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 量的测定”.氧气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之一,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多少呢? 设计生活实验 由教师引导后,学生可动手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动手 能力.本次实验会用到红磷、白磷、水、烧杯、集气瓶、 铁夹等.实验前,先让学生思考空气含有哪些物质? 这些物质分别占空气的多少呢? 实验开始,装置如 图 1 所示.实验步骤: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 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 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本 次实验结束.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会提出疑问: 为什么冷却后水流入集气瓶中? 流入集气瓶中的水 占空气的多少呢?若再次实验进入集气瓶的水还会 是这么多吗? 教师在再次实验前应说明红磷燃烧 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的水便是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 再次进行实验整理,数据见表 1 , 可以发现,当集气 瓶的容积为 100 mL 时,每次注入集气瓶的水的体 积大约都占集气瓶的 1 /5 . 在观察实验结果后,由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得出结 论.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得出集 气瓶中水的体积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 在化学实验结 束后,学生可以亲自观看到实验的现象,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3 . 5 拓展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拓展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完成 化学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 促进作用.课后对化学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巩固课 堂知识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完成化学作业,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学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时,教师 可以在讲述知识点后,布置让学生为家人设计一份 膳食计划的作业.结合每位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利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膳食计划, 学生在制定计划的同时,不仅可以观察到家人的身 体健康状况,也对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了更多的 了解,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布 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 也对化学知识进行了拓展,提高了化学教学课堂的 效率.拓展课堂内容巩固化学课堂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需要用 化学来解释.初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从生活 中找寻化学的奥秘,增进了学生对生活中化学反应 的观察和思考兴趣.学生兴趣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的激发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都可以从化学生活 化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化学也令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生活更加热爱,也增强了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合理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芳莉.开展化学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J] . 甘肃教育,2021(7) : 140 - 141 .
[2] 韩积成.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 . 学周刊,2021 ,29(29) : 141 - 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