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背景,然后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面临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路径。
关键词:双语教学,财务管理专业,新文科
当代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除了关注新工科建设,新文科建设亦是重中之重。文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自然地、正确地认识自身及社会,形成独立的思维品格,而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贸易的日渐频繁,双语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但目前我国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基础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紧缺也正是新文科建设目标提出的背景之一。因此,作为文科类的重点学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当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要求的转变,构建育人新机制,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双语人才。
一、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背景
(一)提升国际化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多边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等特点,而语言互通是经济互联互通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我国各行各业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开展对外交往与业务合作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英语是进行涉外活动时使用得最频繁的语言之一,但相较于外语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更需要的是外语能力与其他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1]。对此,新文科建设要深刻嵌入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夯实基础学科,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和改革的推陈出新。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2]。因此,熟练掌握并运用外语也是新时代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求之一,高校应当顺应当下国家发展需求和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发展背景,开展双语教学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外语教学是商科专业学生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桥梁
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留学生,还是从事对外工作的毕业生,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形象。教育部官方信息显示,2016—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高达251.8万人,其中商科管理和经济金融专业依旧高居热门专业的榜首。因此,对于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担任传统文化的宣传者与文化自信的助推者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对此,他们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还需拥有过硬的外语表述能力,如此才能在进行对外交流时,更清晰、准确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传递出去,展示民族自信心、提升国家形象。
(三)培养双语型人才能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一直以来,我国在面对境外媒体的报道时都秉承着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但仍有不良媒体发表不实报道,基于此,若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便极易迷失在真假参半的国际资讯中。新文科建设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的艰巨任务,而财务管理作为文科类专业,应当积极响应新时代专业教育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与文化素养,让学生不受错误的国际舆论导向影响,能够勇敢、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中国声音传递给世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本身来说,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双语人才,不仅能够增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所在高校的学术影响力[3]。
二、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双语教学能力与经验不足
开展双语教育是顺应新时代新文科建设需求的举措之一,需要专业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予以推进。但很多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尚未意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无意义行为。同时,双语教学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如何在授课时将本就晦涩难懂的中文理论知识点用恰当且易于理解的英文进行表述,是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任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英语能力。研究显示,大部分高校无法形成双语教学团队,60%以上的教师认为目前双语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自身英语水平问题[4]。对于年长的专任教师来说,他们具有极高的专业教学水平,但双语教学经验甚少;有海外经历的青年教师虽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但他们对于国内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又略微欠缺,可能会出现无法将重难点清晰地解释给学生的情况。
(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偏误
相较于普通教学,双语教学对教学方式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多采取“第一语言主导课堂”与“第二语言主导课堂”两种方式。“第一语言主导课堂”是指专任教师在授课中以第一语言为主,仅在讲解到相关专业术语时插入第二语言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能够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本质上仍然属于普通教学,无法发挥双语教学真正的作用。“第二语言主导课堂”则是指教师在授课时完全放弃母语环境,全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授课媒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应用氛围,但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实施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首先,此方法对专任教师的外语能力及学生的外语基础要求较高,但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并非英语专业出身,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英语表述能力通常较弱。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接受英语教育的时间同样非常有限,大多仅局限于大学英语或大学英语听说等通识课程课堂中,即其英语理解能力较弱。其次,在课堂中全程使用第二语言授课极易存在舍本逐末的情况。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涉及极多专业术语,且这些术语的中英表述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专任教师往往难以把握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的比重,在授课时过度强调英语单词的教学,结果本末倒置,把专业课上成了英语课。
(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双语教学的实施对象是我国在校大学生,但当前在校大学生对学习英语普遍有着畏惧、抵触等消极心理,甚至存在英语语言学习焦虑。英语语言学习焦虑指一种特定情景下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畏惧交际、考试焦虑及对负评价恐惧[5]。具有英语语言学习焦虑的学生,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6-7],不利于双语课堂教学的实施。此外,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俞理明与袁笃平[8]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大部分学生外语水平进行调查,发现普通高校4/5的学生、重点大学3/4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未达到双语班要求。还有学者提出,学生的英语四级考试必须达到优秀以上或在英语六级考试中及格,其所在高校才能较为成功地开展双语教学[9]。但国内一些教育机构统计了我国四六级通过率,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9月份的四六级一次性通过率分别仅为36%左右与13%左右,这同样证实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还难以促进双语教学活动的成功实践。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路径
(一)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为保证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建设能在新文科背景下全面、有序地开展,有必要进一步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完善,进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原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关注两大核心目标。一是思政教育建设目标。即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充分挖掘财务管理专业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专业特色建设目标。即突破传统的专业建设禁锢,将财务管理专业与工科专业或大数据等新技术知识相融合,突出新文科特色,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除了上述两大核心目标,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使得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英语的“专业+英语”双能力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眯。因此,为保证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建设能在新文科背景下全面、有序地开展,必须进一步对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完善,在知识能力和德育素质的基础上新增英语能力水平维度。通过将双语教学全面嵌入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具备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综合运用有机结合的能力。基于这三大维度目标构建的财务管理专业“三维”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符合当下新文科的发展背景,更有助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基于新文科改革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新文科的“新”在于对文科教育进行创新,变革传统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创新应从课程准备度、课程设计与课程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如图3所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10],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应在“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调整;其次,将双语教学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出符合财务管理行业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通过持续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反馈,不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准备度是指参与双语教学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各自的态度与能力。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任课教师是否能够以积极自信的态度接受双语教学,是否同时兼具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能力与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学能否在财务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的关键。作为双语教学的受教育者,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双语教学能否有效开展,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积极与否,则会影响其在课堂的学习参与度[11]。
课程设计指的是教师在授课时采取的教学模式。而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与应用新知识。交互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互相尊重、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12]。基于上述思想,本文设计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具体思路如图4所示。
以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财务分析”章节为例,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提前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国外知名企业,如苹果、宝洁等的财务年报,阅读并对比国内外企业财务报表形式的区别,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通过互联网自行查询资料获得答案。良好的课前准备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还能减少教师对英文专业术语进行解释的额外时间消耗,从而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应分成师生交互与生生交互两个阶段。师生交互阶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一开始应先由教师进行核心知识点的讲解,接着通过提问“国内外企业在编制与披露报表时有什么区别”来抛砖引玉,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由此过渡到生生交互阶段。课堂提问不应该只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更多的是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生生交互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分析各自收集到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财务报表的区别,从各个方面切实感受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实务操作和分析重点上的异同,这不仅能为学生将来从事财务会计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还能让学生在互相沟通中发散思维,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英文绘制本堂课思维导图,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对外语知识点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自己选择的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并撰写一篇英文分析报告。通过布置课程任务将双语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盘,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用英文撰写报告的形式则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样的课程任务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课程质量是对课程的全方位评价,通过构建多层级的考核评价体系,双语教学课程能实现不断改进与完善。课程质量主要从效果、满意度与反馈三个角度来判断。对于一门课程来说,能够最直观地体现教学效果的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分析班级的成绩分布,可了解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满意度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获得,即教师是否满意自己的教学表现,是否满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是否满意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满意自己的学习结果。另外,同行教师与教学督导的听课意见、学生对课堂的评分也都是很好的课程反馈。
(三)加强双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查阅大量外文资料,了解国外文化,学习英文知识,在这个阶段中会存在大量的中西方文化碰撞,此时学生具有坚定的文化信仰、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在双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及浓厚的家国情怀,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文科教育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的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外语培养紧密融合,实现“德财并育”。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进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章节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在阐述模型理论背景时向学生介绍模型的提出者之一威廉·夏普于1990年与其他两位学者共同获得第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事迹,同时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搜集、了解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个人经历及学术成果,并在下一次课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以此调动学生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课后,教师还可以在给学生布置的课后小测试中将思政问题以客观题的方式插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思政元素的记忆与理解。
(四)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师教学思维,加强师资培养
当前,新文科建设强调要有别于传统文科,契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如前文所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决定了双语教学建设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加快师资队伍改革,鼓励教师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思维,与时俱进,了解社会对当下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和诉求,积极探索与建设专业双语教学。自我能力提升方面,对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新进教师来说,由于部分中西方的经管类知识存在一定差异,这些教师需要熟悉财经领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加强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将中西方知识融会贯通并在课堂中展现,从而使自身授课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现有的教师来说,他们本身已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英文网课或培训的方式来提升自身英语能力,利用图书馆资源或互联网查阅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高校也需要加强师资培养,定期组织一些交流培训,让本校的专任教师有机会去其他名校学习。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与学习交流等活动,教师能够切身学习到名校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及方法,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最终总结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教学思路,完善自身教学模式与方法。
(五)加强双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
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是双语教学考核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语言氛围较为欠缺,学生能够接触英语的时间仅仅局限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亦缺乏主动开口进行英文交流的积极性,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时,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同样会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增加口语交流训练及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作为第二大育人载体,更加侧重实践应用,将其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可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协同效应。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英语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听”指视频观赏会。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除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涵盖商业经济、心态建设、职业发展等主题的英文演讲,在轻松的氛围中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说”指英文研讨会。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英文研讨会,让学生就当前某一个热门经济事件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达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读”指英文文献鉴赏会。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经济会计类英文文献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写”指举办知识竞赛。教师可选取中西方经济管理类的知识作为题库,并以全英文的形式进行题目展示,在丰富趣味的竞赛氛围中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前提,是中国特色的体现,而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在财务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双语教学建设需要做到循序渐进,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教师积极创新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学生积极配合双语教学的实施,全员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英语+专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曼纯.我国外语人才需求抽样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4):614-624.
[2]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8-08-08)[2023-04-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3]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61.
[4]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29(6):35-41.
[5]HORWITZ E K.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Tesol quarterly,1986,20(3):559-562.
[6]成艳萍,何奇光,韩晓立.英语课堂焦虑对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89-95.
[7]李航,刘儒德.大学生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对写作成绩的预测[J].外语研究,2013(2):48-54,112.
[8]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74-78.
[9]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1):65-72,109-110.
[10]和西芳,韩晓军.基于OBE模式的财务管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1(2):25-26.
[11]SO H J,BRUSH T A.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J].Computers&education,2008,51(1):318-336.
[12]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