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对 2022 年高考物理辽宁卷第 10 题的深入剖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8 11:55: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对 2022 高考物理辽宁卷最后一道选择题目进行剖析,并给出解析过程; 采用改换题设相关条件的方法,对这道题目进行变式,对给出的变式进行解析.

  1 原题呈现

  例题 1 (2022 高考物理辽宁卷第 10 题).如 图 1 所示,带电荷量为 6Q( Q >0 ) 的球 1 固定在倾 角为 30 ° 光滑绝缘斜面上的 a 点,其正上方 L 处固 定一电荷量为-Q 的球 2.斜面上距 a 点 L 处的 b 点 有质量为 m 的带电球 3.球 3 与一端固定的绝缘轻 质弹簧相连并在 b 点处于静止状态.此 时弹簧 的 压缩量 L/2.球 2 、3 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mg/2.迅速 移走球 1 后,球 3 沿斜面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 度,球的大小可忽略,下列关于球 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2 试题简评

  这道题目是 2022 年高考物理辽宁卷的第 10 题,也是选择题目的最后一题,通常被视为选择题中 的压轴题.虽说是选择题,但却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 题目,通过考生对题目的解答,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 物体的受力分析、库仑定律、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 律等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 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上面列举的这些知识点, 学生有一点不能熟练掌握,想正确解答该题是不可 能的.这道题目内容不长,仅用二百多字的篇幅就把 需要展示的物理情景交代的清楚明白,没有任何存 在歧义之处,虽然题目的难度不小,但由于编者将题 目编拟为多项选择题,每个选项对应的问题有明显 的难度梯度,这使得题目的区分度更加得精细,单就 该题而言,它可以拉开不同能力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也体现了编者高超的原创题目的编写水平.

  3 试题解析

  先判断球 3 的带 电性质.根据题目所给条件 “迅速移走球 1 后,球 3 沿斜面向下运动”可知,在 球 3 没有移走的时候,球 3 与球 1 是相互排斥的,所 以,这两球带同种电荷,因为球 1 带正电,所以球 3 也带正电,因此,选项 A 错误( 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可以判断 A 选项是错误的) .

  在球 1 没有移走,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的状况下 对球 3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2 所示,静止于光滑斜面 上的球 3 受到 5 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重力 mg, 斜面对球 3 的支持力 N,弹簧对球 3 的弹力 F弹,球 2 对球 3 的吸引力 F23 和球 1 对球 3 的排斥力 F13.依 题意可知,图 1 中三带电小球位于边长为 L 的等边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因为球 1 的电荷量是球 2 电 荷量的 6 倍,所以,F13 = 6F23 = 3mg,利用图 2 所示 球 3 的受力分析 图,可以求得弹簧对球 3 的弹力
\
\

  道题目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是 当 之 无 愧 的.不 过,若考生对相关物理公式比较熟悉,在不 写 出 物理公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判断有关各量之 间的定 量 关 系,从而对各选项进 行 快 速 正 确 的判断.

  4 试题变式及解析

  应该说,这道高考题目物理情景设计得非常巧 妙,通过斜面,将弹簧系统与带电体组合有机联系起 来,通过各选项给出的问题串,将电学与力学中的相 关知识点巧妙融合.实际上,在保持原来物理情景基 本不变的基础上,我们适当改换题目条件,可以得出原高考题目的不同变式来.

  变式 如图 5 所示,编号分别为 1、2、3 的三个 带电小球,质量均为 m,球 1 和球 2 带正电,球 2 固 定在倾角为 30 ° 光滑绝缘斜面上 a 点的正上方,到 a 的距离为 L;球 3 与一端固定的绝缘轻质弹簧相连 并在 b 点处于静止状态,与斜面接触但无压力,b 与 a 之间的距离为 L.这时球 1 刚好能够静止于斜面上 的 a 点,且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2.5mg,求三个带电小 球电荷量绝对值之比.
\

  解析 球 1 与球 3 只能带异种电荷,即球 3 带 负电,平衡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对球 3、1 进行受力 分析,如图 6、7 所示,将球 3 和球 1 所受的各力分别 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及垂直于斜面的方向进行力的 分解,利用力在两个方向上的平衡,可以建立如下方程组 :
\
\

  2022 年高考物理辽宁卷的这道选择题目,巧妙 地把斜面、弹簧和带电小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 别的物理模型.通过各选项设置的不同问题,将物体 的受力分析、库仑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有机 地串联起来,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利用相关物理知识 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采用改换题设相关条件 的方法,可以得到与原来高考题目背景材料相似,考 查知识点类似的不同变式,通过对相关变式的解答, 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

  [1]姚立权.解析一道拓展思维的好题[J].数理化 解题研究( 高中版) ,2014 (2) : 31 .
  [2] 陈玺君.“仿真物理实验”在物理问题研究中的 应用——— 以“寻找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轨迹”为例[J].物理通报,2018(7) : 91-96 .
  [3]王晓燕.归类分析带电小球平衡类问题[J].中 学生理科应试,2021 (6) :70-72 .F弹 为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8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