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英语水平的提高不单单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表达性技能也至关重要。近年来,北京市增加了“说”的考 试项目,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模拟联合国活动创造了一个适合听、说、读、看、写综合技能训练 的英语学习环境。其中,说与写的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作 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更是新增了看的技能, 倡导进行看与听、看与说、读与看、 看与写等技能的整合, 并强调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融合, 强调情境化教学。面对全球一体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文章探讨了用模拟联合国的形式进行学科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 模拟联合国,模联教育,英语教育,学科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对语言技能的阐释清晰明了:“在设计听、说、读、 看、写等教学活动时, 教师既要关注具体技能的训练, 也 要关注技能的综合运用, 可以设计看、听、说结合, 看、 读、写结合, 看、读、说、写结合, 以及听、说、读、 写结合等形式的综合性语言运用活动 [1]。”英语教学课 堂将多种语言技能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口 语沟通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近些年来, 模 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多 元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 深学生对国际的了解。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如何有效使 用模联形式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模联活动概述
模联是指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照他 们的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 开的会议。模联的本质是角色扮演。在模联会议中, 学 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 在主席团的主持下, 通 过演讲阐述立场和观点,通过辩论、磋商和游说等方 式来争取国家利益,通过决议草案和投票表决的方式 来推动冲突和问题的解决 [2]。
模联活动起源于美国,算起来已有将近百年的历 史。在联合国未成立时,美国一些学校的学生就开始 对国际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们利用学校之间的联结,第一次以虚拟的方式模仿了国际联盟的组织形 式,即首次模拟国际联盟会议。1951 年,美国加州伯 克利大学成为模拟会议的先行者,建立了第一个模拟 联合国专业队伍,随后陆陆续续开展了系列模拟联合国 活动。1993 年,中国也开始组织模拟联合国活动,最早 开始于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模联活动能使学生切实提高思辨能力,形成有逻 辑的理性思维方式。而思辨能力和审辨式思维及高阶 思维的培养,正是中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点,是中学 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突破点。学生在准备模联活 动时,需要将功夫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只有学习的 积累才能达到效果。模联活动是一项与时事政治、社 会热点、国际形势联系紧密的活动,学生在日常积累 中需要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有最基本的认识,需要 有意识地通过互联网、报纸等途径从多角度深入了解、 分析当今国际社会的角力与利益争端,时刻保持对国 际时事的敏感度,主动学习国际政治相关知识 [3]。由 此可见, 模拟联合国活动涉及的学科呈现出多元化, 并 非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学生必须具备大局观念和宏 观视野。
模联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开展。对于英语学科 来讲,词汇量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和沟通 能力, 包括模联议题的中心思想内涵以及背景知识等。
在参加模联活动时, 学生自然而然会收集相关材料, 自 主学习活动会议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词汇。在 整个准备过程中, 学生主动学习到了很多英语知识, 并 未局限于英语语言本身,而是不断提升用语言解决问 题的能力。这对学生英语整体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 背景知识介绍和知识铺垫, 以便更好地开展模联活动。
二、模联课程的实践
北师大版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主题为 Conservation,主要讲述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 文物、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的重要意义及做法,同 时也向读者展现了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危害,强调人与 自然相辅相成, 目的是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环境、自然 遗产、动植物、自然资源的意识,并鼓励人类积极投 入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 够重视环境保护,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也要 让学生了解人类的一些做法影响了动物的生活,甚至 导致了它们的灭绝,感受到环境破坏已经影响了人类 和动物的正常生活,采取必要的措施已经到了刻不容 缓的地步。整个单元的主题学习使学生对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境带入非常深刻,这也为后续模 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活动流程
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根据整个单元所学内容,教 师让学生再次关注本单元主题“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此话题也是联合国重要的议题之一,因此非常适合开 展模联活动。
课前准备:在会议之前,学生根据背景指南 (background guide), 通 过 信 息 调 研(information research),完成一份代表自己国家观点的立场文件 (position paper)。背景指南由教师编纂和撰写,主 要是总结单元所学内容以及列举相关的准备活动,因 此, 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例如, 教师将 主题设定为“塑料制品的使用(Use of Plastic)”,要 求学生根据各自所代表的国家多争取最大的利益。此 外, 学生还要对“本国”(本组) 的基本情况进行界定, 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也就是相关的素材支持,形成合 适的角色分工。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与小组 成员通力合作,这也是保证模联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在课上活动时,5 人一组,分为 10 个小组,代表 着 10 个不同的国家,将桌子按照组别进行摆放。主持 人宣布开始之后,每个小组代表发表不超过 1 分半的 开场演讲(opening speech)来表达本国就议题的立场。
本小组的记录员记录好相关的内容,为下面的活动开 展以及课后任务的完成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所有的发 言结束后,各个“国家”开始磋商和游说,来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案。这个部分是自由发挥的环节,但也是 较难的部分,也是需要学生在之前准备时就考虑到的 部分,以便在磋商讨论时形成语言支撑(教师在背景 指南中要着重强调此部分)。
课下作业:在讨论之后,经过不断修改,形成工 作文件(working paper)、决议草案(resolution draft) 和修正案(amendment),其实就是学生准备的发言稿 及其修改稿。这些环节里,立场文件、工作文件、决 议草案、修正案的写作能够锻炼学生写的技能,而演 讲、磋商和游说则锻炼学生说的技能,在背后的资料 查询阅读中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信息的获取与提取)。 整个流程如下:
(二)活动过程
教师作为会议主持人,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小视 频——关于塑料使用带来的危害,结合本单元主题的 一次小热身活动会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紧 接着,教师组织会议,指导学生按照位次坐好,向所 有“国家”提出问题:“Does your country produce a lot of plastic? Do your country’s neighbors produce a lot of plastic? How about your country’s environment? Will your country reduce the use of plastic? If yes, how much? If no, why? Please state your country’s opinion in 90 seconds. ”在 90 秒内,“国家代表”根据自己“国家”的 国情, 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 陈述自己的立场, 复 习所学并在语境中充分使用。
其中学生在模仿“美国代表”发言时,说出了以 下部分 内容:“Actually, America does not have enough plastic (like) other countries have. Every American has ideas (awareness) to protect our country and earth.”而“中 国代表”发言时,则表明:“Our country will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United Nations acts and take part of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lastic pollution. ”这两个部 分令人印象深刻。两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虽不是十全 十美,但他们所传递的观点内容十足地模仿了中美两 国在对待和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态度,课前准备得比较 充分,也从侧面加深了学生对国际事务的了解。
在陈述完毕后, 主持人给每个代表国家 ( 中国、美 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日本、巴西、尼日利亚、 澳大利亚 )5 分钟的辩论准备时间,以此来应对接下来 的讨论。在讨论阶段, 每个“国家”的“代表”举牌示 意,以磋商的方式,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国家”的 观点,寻求众多“国家”的支持;同时也要考虑潜在 的反对意见,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磋商的目的就是 求同存异,力求达到平衡状态。磋商与讨论有利于学 生在后面环节撰写工作文件时形成清晰的逻辑,达到 以说促写的目的。
在这个阶段, 各国“代表”都不断地诘问对方, 以 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例如,“尼日利亚代表”辩 称:“Nigeri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We don't use much plastic. It main(ly) your duty (to) do that. ”而“英国代表” 则从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发言:“Every country should do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so many rubbish, plastic. It pollutes our ocean. Many animals die. The environment is bad. You should do something. ”在此过程中,学生之 间发生了思维的碰撞。为了达到本方利益最大化的目 的,学生必须摆出充分的理由证明塑料使用的危害以 及他国所需承担的责任。在这个层面,学生跳出了语 言本身,达到了在情景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迁移 到了主题之上,寻找原因属于高阶思维部分,不断地 磋商也是思辨能力的具体展现。
(三)活动反思
模联活动的组织需要一定的准备和学生良好的语 言基础。在准备过程中,学生收集资料,提前准备发 言稿和可能的辩论稿。学生准备得很认真,但是在磋 商阶段需要现场发挥时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因为英语 语言水平尚有限,学生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 法。例如,南非国家代表提出“I think America should have big responsibility, emm... they are 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y have developed. ”学生在表达时会出现准确 度和流利度不够的问题,一些词语的搭配也是“中 式英语”,因此后期整理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 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在课前提供 Word Bank 支架辅助,减轻学生对生词难句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做好 语言准备。
此次模联活动是对单元整体的复习与巩固,为了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模联形式,教师可以压缩活动,融 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做到学科课堂教学的灵活渗透和 全流程情境化体验式展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 的巩固。
三、结束语
模拟联合国活动对世界问题有着广泛的关注,大 多都是各国正在面临的棘手问题,这些热点问题使国 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引导学生参与这项活动, 有 利于加深学生对联合国以及当今世界局势的了解,同 时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模式,拓宽学生 的国际视野,使学生能够用国际视角来思考问题,讨 论问题,形成大局观念。更重要的是,模拟联合国活 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促进 学生的各项技能发展,这对学生未来的课业学习、职 业选择、社会适应及民族认同感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 用。在教育新形势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 标可以在模拟联合国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实现,对塑 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20.
[2] 许强,蒲快.高中英语模拟联合国课程中的写说结合 教学[J].英语学习,2019(9):21-25.
[3] 周小丽.模拟联合国活动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 养[J].海外英语,2020(14):157.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