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贵州 H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主要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课堂观察法 和内容分析法对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行力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实施现状、实施意义、实施方法、实施难 点和实施建议五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明确课程思政 的内涵和外延,强调课程思政教法、学法“并举”。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 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 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1]。大学英 语课程思政实施工程责任大、任务重,其关键在于广 大一线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化、育人效果的达成。“育人 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 ”要推动广大一线大学 英语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 力,就要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2]。学界目 前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必然性、实施 路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其科研成果、教学 成果数量可观,但鲜有文献对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 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基于此,下面本文将用定量 与定性的研究方法以贵州 H大学为例进行调研分析, 确认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程的育人效果,也同时找出 教师执行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推动贵州 H大学课 堂教学改革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有所延伸。
一、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是最近几年最热门的一个教育改革话 题,学界对其内涵界定尚未完全确定。朱玲佳[3]指出,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既不等于思想政治课程, 也不是一门特定的专业学科,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 入各门学科进行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方法。肖加平、王蕾[4]主张,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 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 理论课形成统一的综合教育理念。何旭娟、阳丹[5]认 为,课程思政指的是通过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 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类课程,从而 促进知识教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达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功效。梅勇、夏思琴、柴 雪萍[6]则对课程思政的定义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归纳, 认为学界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对其作出了界定:①课程 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②课程思政是一 种课程观。另外,他们采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对某校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与实践情况进行了调 查研究,提出了以制度建设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 政意识与能力提升的对策。祁占勇、辛晓荣、梁莹[7]借 用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论 证了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是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 政元素的核心动力。邓小艳[8]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想 提升专业发展能力需依靠“三因子 ”:课程思政能力、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认为课程思政能力能与教学 能力、科研能力同向同行,营造出和谐的教师个人发 展生态境况。这些对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执行力进 行研究的文献的数量虽然比较稀缺,但对本项目组的 调研设计有重大的启发作用, 以下将呈现本文的研究 设计和研究结果,具体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 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贵州 H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 主要成员,人数为 35人。其中,副高职称的有 3人,讲 师有 12人,助教有 20人。 这是一支很年轻的教师队 伍,平均年龄为 30岁。助教人数较多,一般是硕士毕 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工作经历较少,但充 满活力和激情,能够在课内外与学生打成一片。讲师 和副高职称的人数则相对少一些,他们教学之余,还会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如编写教材、申报课题等,以寻 求职称上的晋升。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 的一种工具[9],这里项目组收集的是有关教学行为的 量化或质性资料。问卷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自填式 问卷和访问式问卷,项目组采用的是前者。
2.访谈调查法。该研究方法是对问卷调查法的一 种补充。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项目组成员若想 一探究竟,可以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以便了解研究 对象深层次的想法和心理特征,获得比较深入的研究 资料。
3.课堂观察法。身处高校,项目组成员可以直接进 入研究对象的课堂,详细观察研究对象的授课方法, 并做好记录。对于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可依靠上述 的访谈调查法跟研究对象磋商。
4.内容分析法。凭借以上三种调研方法,项目组成 员获得了极其丰富的调研资料。基于此,项目组成员 根据设定的研究目的,剔除无效数据,保留与项目最 相关的数据,并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步骤
首先,项目组成员研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指导纲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等国家教育 政策,确保本次实证研究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其次,项 目组成员广泛搜集国内外资料,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课 程思政执行力这个话题设计出问卷的最初样态。再 次,项目组成员将问卷呈递给返聘教授把关,经修改 后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初测,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后,再对本教研室成员投放问卷。最后,项目组成员根 据问卷结果倾向,适当进入研究对象的课堂听课,并 适当地访谈部分研究对象,力求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 研究结果,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三、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发出 3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33份, 回收率为 94.28%。本次的研究问卷设计了 10个题目, 第 1—6题为选择题,可归纳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 实施现状,主要对这部分进行定量分析,第 7—10题 则分别探讨了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何在、使 用哪些教学方法、遇到哪些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对 这一部分按照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项目组成员 对质性数据进行主题编码,一级编码为“思想认知误 区 ”和“思想站位得体 ”,二级编码有“价值观 ”“思辨力”等,如下文所示。
(一)实施现状
针对第 1题,调查结果显示,96.97%的研究对象认 为非常有必要在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 政。针对第 2题,78.30%的研究对象认为所在部门重 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针对第 3题,只有 17.40%的研究对象认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接受意 愿很高,78.30%的研究对象认为接受意愿一般,还有 4.30%的研究对象认为接受意愿很低。针对第 4题, 82.60%的研究对象认为在他们的课堂中每周都必须 实施课程思政,13.00%的研究对象认为可以每两周实 施一次课程思政,4.40%的研究对象则认为每个月实 施一次即可。针对第 5题,只有 4.30%的研究对象认为 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非常好,26.10%的研究对象认为 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比较好,69.60%的研究对象认为 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仅一般。针对第 6题,87.00%的 研究对象一致认为有必要改革大学英语教材,融入课 程思政元素。概言之,绝大部分教师愿意在大学英语 这门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绝大部分学生也乐意接受 课程思政,但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施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不言而喻,但究竟 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对象对此做了很好的回答,如 表 1所示。
由表 1可知,一级编码中,调研对象思想站位均 得体,他们一致认为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意义重大。 二级编码分为价值观、民族认同和思辨力这三个子范 畴,在当今这个时代,中西方文化思想交锋激烈,调研 对象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帮助 他们塑造正确的三观至关重要;学生应该具有一颗爱 国之心,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 ”,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不管是在价值观塑造方面,还 是民族认同感凝聚方面,都少不了对学生思辨力的培 养,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政治思想觉悟,就很容 易被引上歧途。因此,贵州 H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的 教师都高度认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 性,意识到了学生思想站位的问题,并会有意识地培 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家国情怀,以及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
(三)实施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 课程教学目标,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办 法与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两 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必然 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顾及学生的感受,不能将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硬性植入。研究对象讲述的主要实 施方法如表 2所示。
由表 2可知,二级编码中,有四种实施方式。第一 种是硬性植入,教师如果干巴巴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等口头传授,会导致大学英语变成思政理论课堂,不免 遭到学生反感。第二种以视频图片的方式讲授,有关 研究证明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在信息社会能取 得最佳效果。第三种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 搜集思政材料并制作课件,这能很好地发挥学生主观 能动性,但教师也需要对课件内容的思想意识形态进 行把关,在学生开讲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有不妥的 地方及时让学生修改。第四种用生活实践中教师亲身 经历的例子恰当地进行价值引导,这往往能实现“盐 溶于水”,易于令学生接受。
(四)实施难点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是第 一次尝试用这种思维方法指导自己的英语教学,因而 不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如表 3所示。
由表 3可知,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认 为难以找到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的切入点,但其实只 要紧跟国家大事就能找到很多思政元素,如北京的冬 奥会主题“TogetherforaSharedFuture(一起向未来)” 等的中英对照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表 3中的二级编码 显示学生接受度低、学生的兴趣不高、思政教材的匮 乏等确实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而 这三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恰当的教材 就意味着没有权威的思政载体,教师教学便只能各自 为政,难以说服学生,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虽然 教师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但往往要耗费很多的时 间和精力,如此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不利于教学质量 的提升。
(五)实施建议
针对表 3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对象也给出了 自己的建议,如表 4所示。
由表 4可知,研究对象再次强调了大学英语思政 教材的重要性, 即学校需替换掉原有不合时宜的教 材,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此外,他们强烈渴望有正规 的思政培训,以便提升他们的思政能力。另外,他们还 期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得到行政上的保障, 进而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整体育人格局。
四、研究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项目组比 较全面地分析了贵州 H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教师对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执行情况,总体而言,在探索过 程中遇到问题和闯入某些误区都是不可避免的,下文 项目组将针对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
一所学校的育人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整体 质量,而育人的重担又落在了一线教师身上,他们思 想政治觉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决定了各类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能否与思 政课程实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除学校定期对全体 教师进行思政培训之外,项目组建议应邀请学科领域 的专家对具体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指导和示范,这样才 能使培训具有针对性、易嫁接性和可再生性。例如,黄 国文[10]认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不仅要 “ thinklinguistically(从语言技能方面切 入)”,还要 “ thinkideologically-politically(从 思政育 人 方 面切 入)”,遵循“价值取向原则 ”“问题导向原则 ”“语言为 本原则 ”,创新英语课堂教学,达到“知识”“能力 ”“育 人 ”效果的“大丰收 ”。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科任教师 就可从 ChinaDaily上选取有关“the20thCPCNation- alCongress”的文章,以小组为单位安排课堂陈述任 务,让学生自主参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义的学习, 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践行了以上“三原则 ”,内化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科任教师的教学水平也 能实现进一步提升,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
有学者曾对贵州商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 卷调查,发现研究对象很少提及法治意识和职业道 德[11],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识不全面。实质上,课程思 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 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 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因此,教师在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仅要 列举身边的例子,还要阐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历 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另外,课程思政不应该被限制 在第一课堂内。依然以贵州商学院为例,该校就申请 了“大学英语线下一流课程建设 ”项目,由此,课程思政这一块内容就延伸到了第二课堂,包括认知实践、 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外语活动、外语等级证书辅导培 训等。这对贵州 H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的教改具有重 大的启发意义,即要加大对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的 开发利用。
(三)强调课程思政教法、学法“并举”
不仅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要探究广大 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这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指 南(2020版)》的精神要义。《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主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 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从“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育理念出发,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 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 ”的转变, 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 的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同理,要想将课程思政巧妙 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就要多研究学生的接受心 理及兴趣爱好,向他们介绍好的、新的学习方法,利用 大数据提供的便利,让学生在线上线下都受到恰当的 价值引导,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让育人工程“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大学 英语课程思政的最高境界。
在访谈过程中,一位研究对象认为,“教师需要在 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规律并加以分析,深入 探索能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 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 性 ”。经课堂实际观察可以发现,这位教师格外照顾 学生的接受心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如国庆放假 前一周,他会教学生唱一些爱国英文歌曲,像 OdetoMyMotherland、My Motherland and Me,让学生心中 生起一股油然的真挚爱国之情,让学生对祖国的辉 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进而形成一种无畏的拼搏精 神,立志促进祖国发展。这样,学生在练习英文歌曲、 改善语音语调的同时,巧妙地达成了预定的思政情感 提升目标,让此次课堂延伸到了师生情感和谐交融的 心理空间,因而具有了高质量课堂的“广度”“深度 ” “温度 ”,效果极佳。
五、结语
项目组在贯彻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基础上, 以 贵州 H大学为例,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设计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得出了比较客观的调研结果,再用定量和 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大学英语教师课程 思政实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项目 组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初期,教师难免 会产生一些困惑,甚至会闯入误区,但可以加以疏通 和引导,在实践摸索中慢慢走向成熟。同时, 项目组 建议,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 三点:①需要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得到行政上的支 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思政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 政治觉悟;②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不要 局限于第一课堂,而要组织教师深度参与第二课堂, 甚至是第三课堂的育人活动;③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 教学理念,从关注“教”的方法向“学”的方法转换,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 ”地 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入脑 ”“入心 ”“入行”,进而 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2-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朱玲佳.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 施[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1):46.
[4]肖加平,王蕾.“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的 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22(3):100.
[5]何旭娟,阳丹.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三重 逻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1):136.
[6]梅勇,夏思琴,柴雪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个案研 究:现实图景及应对之策[J].教育科学探索,2022(3):60-68.
[7]祁占勇,辛晓荣,梁莹.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机制 及其行动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5):134.
[8]邓小艳.“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湖北 科技学院学报,2022(3):132-134.
[9]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0]黄国文.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与原则[J].外语教育 研究前沿,2022(2):10-17.90.
[11]张娇.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 ”的大学英语实践教 学体系研究[J].现代英语,2022(7):3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