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2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使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文章首先对测控技术与 仪器专业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论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包括修订培养目标、明确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国每年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世界工科毕业生总数的 1/3.工程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核心内涵包括“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 ”三大基本理念[2]。其中“产出为导向”与 20世纪 80年代末期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兴起并风靡世界的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相契合[3]。OBE 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目标导向,强调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逆向思维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自我参照评价分阶段地对成果进行评价,最终使不同学生通过不同时间和途径达到同一目标[4]。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即安排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都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绳[5]。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的 重点工作就是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6]。 目前,西安航空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正在积极筹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报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和重构,更加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逐步贴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这些工作不但为本专业将来能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夯实了基础,而且能够引领和带动本校其他工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顺利开展,进而有助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提升全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7]。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介

  西安航空学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前身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航空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航空检测、检测技术与应用等专科专业。2012年升格为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19 年获批陕西普通高校“省级一流建设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积累,在学校“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思想的指导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体系建设、一流专业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兼具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 一)修订培养目标


  以往旧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较少关注到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效果和需具备的能力。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遵循“以成果为导向 ”的理念,故修订后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了学生毕业时和毕业五年后应具备的能力,并根据毕业要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指标细化分解,配置相应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同时修订后的培养目标,会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和意见反馈不断完善、动态调整[8]。

  以往旧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检测技术、电子测量、光电检测等方面能力,具有较强的测控仪器仪表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从事生产、应用、实验与设备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对于毕业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描述泛化,不够具体;二是没有描述毕业五年后需要达到的毕业要求。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对培养目标进行 修订后,新的内容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 国,掌握测控领域和航空测试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 与测控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控仪器仪 表系统技术开发、装置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 力及创新精神,能在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从事生产、 应用、试验、航空测试、设备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 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 标:①具备根据工程需要解决测控领域复杂问题的能 力,能够成为具有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 术人才或技术管理人员;②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扎实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础知 识,能够适应测控技术、测试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在 工作中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③具有良好的社会责 任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在工程实践 中遵守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有能力、有意愿为社会 服务;④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 在与专业相关的生产、试验、航空测试、设备维护等工 作团队中扮演好工程师的角色并发挥骨干作用。

  (二)明确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

  结合社会需求,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 色,会同行业、企业专家,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小 组讨论,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 12 条毕业要 求[9]。如表 1 所示。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包 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等 12个方面。每条 毕业要求可分解为 2—4项指标点,共计 39项,每项指 标点由 3—5门课程支撑。同时每门课程由若干课程 目标来达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 要求合理建设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计划 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测控 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基本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 2所示。


\

 
  (三)课程体系设置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邀请企业或行业 专家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准 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整合课程 体系的内容与架构,优化课程体系的授课时序,建设 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 学时和数量,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构建能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各指标点都有 3—5门课程的支撑。修订后的课程体系分为集中实践环 节、专业教育课程、学科与技术基础教育课程、通识教 育课程四大模块。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家国情怀 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创新创业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 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以及其他外语类、体育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 实现“思政进课堂,育人细无声 ”的教育理念的主要载 体,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 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学科与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是为学生后期的专业 学习提供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 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 程相衔接,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 实验、程序设计基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工程 制图 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基础、工程力 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基础、人工智能 概论、大数据概论等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有关专业 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 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前沿学术进展和动态,掌握本专业 的相关基本理论、专业技能,从而能够分析、解决本专 业相关领域的一些实际工程问题。这些课程主要包括 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数字电子技术与实验、传感与 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测控电路及装置、航空电子预测及健康管理技术、单片机原理及 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工程过程控制、智能仪 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虚拟仪器技术、光电信 号检测、航空发动机基础、航空发动机控制、航空发动 机故障诊断、嵌入式系统、飞行器全机静力疲劳测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飞机强度测试仪器、控制系统 仿真、无线传感器网络、航空测控系统原理及应用、航 空数据总线等。

  集中实践环节可使学生受到专业领域内综合实 践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 能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进行项 目实施、科学研究的能力[10]。主要包括工程训练、电工 电子实习、测控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认知实习、 自控原理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仪器测量综 合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 计、电子设计综合实验、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测控创业 实践、测控创新实验、测控电路创新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与毕业实习。

  修订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内总学分为 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33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 节 37学分。学生须完成课内学分修读,并获得第二课 堂 8学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据统 计如表 3所示,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符合度 情况具体如表 4所示。表 3、表 4的统计数据测算表 明,新修订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 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
\

\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指导下,西安航空学院测控 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遵循“以成 果为导向 ”的理念,反向重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首先 修订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 中毕业时和毕业 5年左右的能力进行分解。然后根据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 12条毕业要求,且毕业要求 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实现了全覆盖。接着以毕业 要求为准绳重新修订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考核方 式,确保教学环节能够对相应毕业要求进行支撑。最 后按照学生未来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工程教 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开发设计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体系 分为集中实践环节、专业教育课程、学科与技术基础 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四大模块。各课程模块相互 贯通、交叉融合,且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突出了对学 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西安航空学 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准备工作促 进了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对学校其他专业 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志平.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 置: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5(17):12-13.

  [2]侯江华.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改革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20.

  [3]贾宏志,郑继红,徐伯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光电专业物理 光学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60-161.

  [4]严灼,刘健,秦汝祥,等.“双一流 ”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优化探索[J].安全,2022.43(3):51-55.

  [5]张维维,李敏,许爽,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集群式信息处 理课群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7(7):104-108.118.

  [6]方贵盛,王红梅.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制定[J].高教学刊,2020(2):85-88.93.

  [7]侯翠红,胡国勤,李松杰,等.专业认证助推工程教育质量提升[J].河南化工,2016.33(12):54-56.

  [8]李作进,柏俊杰,聂玲.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10-13.

  [9]肖少庆,南海燕,虞致国,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微电子专业培 养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225-228.

  [10]李季,任远,熊飞丽.新工科背景下测控专业实践体系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47):75-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3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