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幼儿园推进“普特”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10:06: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立足新时代,融合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幼儿园推进融合教育,可以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特殊儿童能够和普通儿童一起在友爱、包容、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更有温度、质量的教育,在有趣多样的游戏活动中切实提高社会能力,在家园共育下绽放“独有色彩”,全面为特殊儿童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本文分析并探究了当下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实践策略。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幼儿园教育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指的是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共同的教学环境下一起展开学习的方式,侧重于“相融共生、携手并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是最基础的启蒙教育,在幼儿园推进融合教育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基于融合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秉持友爱、宽容、理解、向学的姿态,积极加强自身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及教学水平,创新科学的融合教育形式,让每一位特殊儿童快乐、公平地接受教育,让每一位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最适宜的发展,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在层层递进的引领中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展开持续学习、融入社会生活“迈好第一步”。

  一、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融合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促进了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力推动了“人人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新形势下,众多幼儿园及幼儿教师针对融合教育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不足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融合教育的质量和进度。综观国内幼儿园的整体情况,在融合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多数幼儿园不管是在特殊教育专业的人员师资上,还是在教师的专业度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很多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系统的专项培训,对于融合教育的学习和掌握不到位,加上幼儿教育本身“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以及特殊儿童情况的复杂性,幼儿教师更难以在繁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起“普特”融合的教育责任。

幼儿园推进“普特”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究论文

  (二)家园共育缺失,教育存在脱节

  幼儿园在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在面对年龄幼小、情况各异的特殊儿童时,家园共育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家园双方之间在协作育人方面存在割裂。部分家长对学龄前特殊儿童不重视教育或过度溺爱,导致了学龄前特殊儿童的入园率不高。有的家长即使将特殊儿童送入园中,也存在断断续续的现象,与教师的配合缺乏主动性、持续性、一致性,从而使最终的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二、幼儿园推进融合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聚焦友爱融合,提升专业素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融合教育中,作为幼儿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育人初心,保持关爱、尊重、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班里的特殊儿童,在积极奋进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身引领,用爱哺育,用心浇灌,让班级的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快乐地融入幼儿园,让他们享受普通的学习和生活,全力为他们缔造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融合教育的推进中,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应时刻严以律己,虚心学习,积极阅读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的专业书籍,收集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教育资料,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笔者通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教科研专题活动、名师讲座、专项进修、校际参观交流活动等,聆听专家名师的前沿教育智慧,学习各级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记录、总结和自省中逐步增强自身对融合教育的理解、认知、运用能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育之道,以人为先。”针对特殊儿童的独特性,在融合教育过程中,笔者给予特殊儿童十二分的关爱和引导,为了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能够一起学习、做游戏,借助绘本《我的妹妹听不见》《其实你我都一样》《超级哥哥》、小游戏“你的手,我的手”“我想和你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等多样的形式,向班上的小朋友们形象地传达了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为小朋友们之间的交往、友谊牵线搭桥,让“普特”变为“融合”。

  (二)关注幼儿为本,建立个性档案

  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学前教育的融合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充分与每一位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针对每一位入园的特殊儿童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和情况了解,及时建立个性化档案,全面分析和评估个体情况,细化个性化教育需求,从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提供更为精准的教育和帮扶。

  例如,在融合教育中,笔者将对特殊儿童生活技能的培养融入一日生活中,指导特殊儿童从日常的吃饭、喝水、如厕、洗手、穿衣等环节中培养和锻炼技能,并适时地记录他们的每一天的表现,根据周、月、季度等时间段来绘制表格,清晰地分析和掌握每一位特殊儿童的成长情况,为日后保教举措的制定和相关重点的个性化改进提供更真实落地的依据。针对每一位特殊儿童的个性化康健辅导,设置各种锻炼活动,有锻炼肢体协调动作的串珠子、缝扣子活动;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玩具分享、故事解说活动;有听力障碍的口语教学、手语示范活动等。我园融合教育团队定期召开讨论会,针对特殊儿童的转变和成长进行整体的分析,不断改善和调整每一位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案,逐一记录在个性化档案中,让特殊儿童在融合教育这片天地中永怀希望,助力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跨越。

  (三)营造和谐环境,增强“普特”融通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幼儿园育人的隐形课堂。在融合教育的开展中,幼儿教师应关注到环境育人、环境化人的重要作用,聚焦以幼儿为本,努力营造和谐、友善、团结、融洽的班级环境,为“普特”融合打造良好的教育空间,让环境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儿童心灵对话、健康成长的港湾。

  例如,融合教育视角下的班级环境塑造,不仅要关注班级硬环境的建设,还要注重班级软环境的建设。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笔者利用班级的文化墙、宣传挂画、主题板报进行了融合教育的图文宣传,借助班级的图书角、活动区投放了一系列与特殊儿童相关的绘本、玩具等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班级小朋友们对融合教育以及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悦纳。同时,在班级的一日生活中,和班级的其他教师一方面对特殊儿童进行特别的关注、关怀和帮扶,为其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引导特殊儿童爱上幼儿园生活,促进特殊儿童的快乐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一起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创设了多样的交往机会,通过主题班会、小游戏等形式,让他们之间能够进行广泛的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让特殊儿童能够与普通儿童一起真切体会到正常的集体生活和乐趣,使普通儿童在“普特”融合中学会了包容、尊重,使特殊儿童在“普特”融合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幼儿园推进“普特”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究论文

  (四)创新游戏活动,推进融合教育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实为儿童的良师。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是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基于儿童好奇、好玩、好动等特点,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本,立足实际的学情、生情,创新多样的游戏活动,抓住游戏中的教育契机,为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营造更丰富、有趣、快乐、深度的交往机会,让普通儿童在游戏中变得更为大方、宽容,让特殊儿童在互动中变得更为开朗、自信,促进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

  例如,以班级的自闭症儿童扬扬小朋友为例,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平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除了日常对他进行个性化教学、奖励强化、言语训练等形式的培养,还会有意识地以游戏为引,通过个体游戏、小组游戏、班级游戏等活动,引导他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他与小朋友之间的融合交往。在绘画游戏中,笔者时刻关注他的画作,进行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并将他的画作投射到屏幕上,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在户外的小组游戏活动中,经过小组的讨论,大家请扬扬担任超市售货员的角色,他尝试开口说话、接待顾客,遇到困难或问题,小伙伴们会及时地帮助和提醒他;在班级的舞蹈活动中,在小伙伴的鼓励以及自身的努力下,扬扬和小朋友们一起站上了舞台。在这样层层递进的融合游戏活动中,扬扬从起初的不在意,渐渐地体会到集体游戏的乐趣。班级的小朋友们也越来越喜欢扬扬,并会主动拉上扬扬一起排队、吃饭、做游戏。在课堂上,他会跟好朋友一起绘画、折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愿;会在小朋友们走过来拉他的手时,主动伸出手来;还会模仿身边小朋友的良好行为举止,对老师说谢谢、对不起等语言。通过融合教育,扬扬从之前的排斥、苦恼、不遵守纪律,渐渐变为如今的温和、爱笑和开朗,增强了自身生活与学习各方面所需能力的发展,为将来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注重家园共育,拓展教育实效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的地位及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推进融合教学,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缺一不可。教师应注重与特殊儿童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有无、同向同行,形成强有力的家园共育,为特殊儿童更好地成长、生活奠定基础。同时,幼儿教师还要加强与普通儿童家长的沟通,让其能够意识到融合教育的意义,在家庭中为普通儿童进行讲解和阐述,为普通儿童接纳班级内的特殊儿童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引导家长能够有效地与幼儿园教育达成默契的配合,一方面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对普通儿童家长与特殊儿童家长展开融合教育专项的培训、讲座,增强每一位家长的思想认同,向家长传递班级幼儿的阶段性表现及需要家长进行持续教育的方面,推动双方的教育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微信、QQ等,以小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家长更直观、及时地传递幼儿在园的动态,明晰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实时表现和成长,让普通家长能够看到融合教育的积极意义及价值,让特殊儿童家长可以及时掌握特殊儿童的情况并予以配合,向特殊儿童家长传递相关教育资讯、家庭教育技巧、特殊儿童康复保健举措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提升。同时,借助线上线下的多样途径,笔者积极征求班级每一位家长的教育建议,在一步步的沟通和探讨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让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与普通幼儿更好地交往,让每一位特殊儿童及普通儿童都能在融合教育中得到最适切的教育。在一次与特殊儿童家长的视频交流中,笔者就孩子的个性档案、近期的表现以及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和探讨,并与家长一起制定了下一步的教育重点及配合措施。结束后,家长发来一句话:“老师,用之前读过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和孩子对您的感谢‘我此前一直是黑夜,直到你为我挂上星辰。’谢谢您,老师。”奔跑在融合教育这条路上,教师需要一直怀着尊重、平等、耐心的姿态去和每一位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用自身的教育优势来引领和守护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幸福,用宽容、友爱为每一位特殊儿童搭起一座成长的桥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时代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育人初心,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促进“普特”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融合教育中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并且能拥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周洁.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行与思[J].名师在线,2022(34):7-9.

  [2]王心靓,郭文斌.我国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10):17-24.

  [3]翁烨.融合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2(25):107-109.

  [4]宋金金.家园共育视角下融合教育家长工作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2(9):65-68.

  [5]戴竹明.在融合教育中促进特殊儿童快乐成长[J].好家长,2022(2):2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1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