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院校+师承”融合教育模式能够融合传统师承中医知识技能传授和院校教育的优势,从而实现中医人才培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中医教学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本文以下就对“院校+师承”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包括构建符合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融入师承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强化技能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院校+师承;融合教育模式;技能型;中医人才
本文引用格式:金玲芬,等.“院校+师承”融合教育模式培养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0):17-18,41.
Thoughts on Training Skilled TCM Talents at Grass-roots Level by Integrating“Colleges+Teachers”and Education Mode
JIN Ling-fen,HU Zhi-hui
(Kunm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mode of“college+teacher inheritance”can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er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and skills teaching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so as to realiz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and provide favorable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Chinese medicine.Fusion in this paper,the following is for“colleges”+shicheng education mode of building,including building can meet the demand of skilled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f the education mode,build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into shicheng,strengthening skills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s+teachers;Merge education mode;Skilled;Talents of TCM
随着近年来,中医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应用效果也获得了一致认可,中医发展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这一发展形势,导致临床对中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尤其是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1]。但目前我国的中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尚不足以支撑我国当前对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的需求,亟待改革。为了能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中医人才,促进我国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需积极地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2]。传统中医多采取“师承”的方式进行传授,而当前则主要采取“院校”教育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教学质量,提高中医人才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融合,用“院校+师承”教育模式,来开展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的培养。
一构建符合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
要想构建其合理的、符合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必须要对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人才现状、特征以及所缺乏的中医人才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对技术人才层次的需求情况、农村居民疾病谱的转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传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为教育核心,积极构建起“两段三步四梯式”的教育模式[3]。所谓的“两段三步四梯式”,其中的两段指的是学校培养和医院内培养两个培养阶段。三步指的是通过模拟、仿真、临床三个步骤的培养和教育。而四梯则指的是校内实训、医院师承、定向见习、毕业实习四个梯度的人才培养活动[4]。
二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对中医人才技能的需求,构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着重突出对中医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一线岗位的中医人才需求。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突出以下几点特色,其一是中医岗位人才需求特色,二是中医专业课程特色,三是中医专业技能实践特色。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相关科目,将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上,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专业的就业趋势将相关的课程纳入其中[5]。
三 融入师承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师承教育模式是传统中医的主要教学模式,也是数千年来我国中医学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当代中医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也不可丢弃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应当合理地将师承教学方式融入到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教学中,取其精华部分,创新性地回归中医传统教育,实现中医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进行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中医人才临床技能水平上,突出中医教学的示范作用。例如可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用人合同,实现中医人才的定向培养。借助这样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提高中医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相关专业的学生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中医专业教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就要定期安排学生跟随直属附属医院的医师和学校教师进行中医专业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可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中医“大医精诚”的思想,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师承的方式,能够将中医名医的诊疗思辨方法与技能进行良好的传承。
四 强化技能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只有不断完善中医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提升中医人才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而要想完善中医实践教学体系,则需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进行调研,据此拟定出基层居民的疾病谱。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专项能力训练、临床综合能力训练三个阶段来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组织经验丰富、资历较老的中医专家学者及教师编写符合实际的实践课程教材,为中医实践教学服务。
此外,还需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地发挥院校合作、医教/工学结合的平台作用,并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同时要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相关的投入力度,配置齐全的中医临床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积极地提高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例如在校内建设专业化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针灸推拿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人体科学馆等场所,为学生校内实践实训提供专业化的场所。
同时要制定与教学相配套的中医专业实训课程、以及实训设备、物品管理标准,使整个中医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为了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实训学习热情和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中医执业技能竞赛活动,例如可以开展针灸点穴大赛、中医适宜技术技能大赛、推拿手法大赛等实训实践性较强的竞赛,从而提升学生的中医技能学习兴趣。
五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参照目前我国现行的相关的中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综合考虑执业助理中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多元化和综合化,整个体系需包含校内评价、校外评价和社会评价等部分。其中的校内评价需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估,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和评估内容则包括了学生的校内的各项考试成绩、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几部分。校外评价则需包括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毕业实习情况和毕业前综合考核情况等内容。社会评价则是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借助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通过电话、网络回访、走访和调研等诸多方式和渠道对毕业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借助以上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出基层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地反应。以便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现存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地修正和完善,促使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六 结语
综上所述,“院校+师承”融合教育模式能够将传统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化的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推动当前的中医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对于提高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输出更多的技能型基层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用这一教学模式,使其在实际教学当中发挥显著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宗辽.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03):126-128.
[2]陈蓓,李艳.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10(04):39-41.
[3]盛红,王晓戎,王义祁等.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医教育,2011,30(06):78-81.
[4]刘虹,孙智,周游.中医高等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03):1-4.
[5]张玲丽.论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院校人文精神的要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06):159-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