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及作业评价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实践,以评价为切入点,从评价主体、 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三方面展开论述,着重对“双减”视野下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这一主题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旨在引导更多语 文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能更加关注学生语文作业的评价,切实依托作业搭建起师生有效互动、沟通的桥梁,以作业为载体,助力 师生有效率地教与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业是连接学生课上、课下学习 的重要桥梁,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与价值。大量的 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如何 科学设计与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一 直以来都是基层教师着重思考与探索 的教学难题。
2021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 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 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 减”) 不仅明确提出了“ 全面压减 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 业负担”的要求,为基层教师设计 学科作业指明了方向,而且着重强 调了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业给予恰 当、合理的指导 以及科学 的评价, 即“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 好反馈,加 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 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基层教师在关注优质作业设计的 同时,还应找准切入点对学生的作业 进行科学评价。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 语文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双减”视 野下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这一主题发表 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优化评价主体,多维合理评价
(一)赋予学生自主评价作业的 可能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不得要 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这其实是基 于教师完全放手,将批改作业的权利 完全交到了学生手中的情况,教师却 抽离作业批改与指导的过程,这产生 的直接后果便是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 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自然也无法对学 生进行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引 导。作为基层教师,笔者认为学生可 以适度参与自主评价作业的实践,但 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样既不与 “双减”政策相违背,同时也能充分 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 完成与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查漏补缺, 重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竹节人》这一篇 课文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独具特 色且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认真阅读 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将竹节人的制作 过程描述下来。”这一作业看似简单 却有着特定的作用,其一,引导学生梳理全文内容,加深对《竹节人》这 篇课文的理解;其二,建立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表 达。该作业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待到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率 先鼓励学生按照就近原则与同桌、前 后桌的同学交换作业,进行互相评价。 有的学生在分析他人作业的过程中, 发现对方不仅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详 细描述了下来,而且还有一个“注意 事项”的特色版块,将制作过程中应 当注意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 便对这一份语文作业给出了这样的评 价: “竹节人制作过程叙述清晰,特 别是‘注意事项’版块富有新意,非 常不错的一份作业。”有的学生在分 析他人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作业字迹 清晰、整洁,但作业主人由于某种原 因漏掉了一个制作环节,导致竹节人 的制作过程不太完整,便对这一份语 文作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字迹干 净、工整,值得学习,希望以后能再 认真一些,注意检查,能发现作业中 的一些小错误。”
对他人作业的合理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不足,这都将使 得他们在日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 扬长避短,尽可能地提升作业的实际 质量。当然,在学生尝试自主评价的 基础上,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 行再次批改与评价,以便把握学生作 业的整体完成情况以及学生个体的作 业完成情况,这是教师接下来开展与 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吸引家长参与到作业评价 中来
评价除了教师、学生,还包括其 他评价主体的参与,诸如家长。这种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地评 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进行自 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从而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以家校联评为例,这种作业评价 形式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家 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且 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在进行家校 联评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 学习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 的学习状态,并且鼓励家长为孩子提 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在具体评价的过 程中,家长也应做到明确评价的标准 和要求,即确定评价的内容、准则和 期望, 以便评价具有一致性和公正性。 此外, 还要注意评价不仅是指出问题, 还应该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改进意 见,帮助孩子改进和成长。
总之,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 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 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 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二、优化评价内容,保障评价 质量
(一)让作业评价充满趣味
以往简单、粗暴的作业评价方式 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自然也难以推动学生后续认真、仔细、高质量地完 成作业。鉴于此种情况,教师不妨尝 试改变以往作业评价中用语过于单调 的问题,赋予作业评价语言更强的趣 味性、个性化,让学生从一条又一条 有趣的作业评价中产生满满的期待,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积极主动完成作业 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当学生认真完成语文作业 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努力的态度,可 以用“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努力的 模样”“我想要的你通通都有,我没 想到的你也都做到了”这类创编后的 歌词作为评价用语,让学生眼前一亮 的同时,感受到教师想要借评价传递 的肯定与鼓励。当学生未按要求完成 作业时,教师若直接严厉的批评,很 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如尝试运 用俏皮的语言,像“请务必重视小本 生意, 原本买卖不打折, 谢谢理解”。 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有沉重的身心负担 与压力,同时也能以一种灵活的方式 让学生知道自身作业所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充满趣味的作业评价也能切 实发挥出应有的评价作用。
(二)督促问题较多的作业进行 二次复批
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 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教师有必要 引导其规范改正, 并让学生二次提交, 教师也需要对这些学生的作业进行二 次复批。
教师在对学生二次提交的作业进 行复批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以为学 生会按照自己之前要求的方向完成作 业,而是要以严谨、仔细、认真的态 度批改与观察,针对学生第一次作业 中的问题,认真分析学生二次提交的 作业是否有进步。对于二次作业完成 质量仍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有 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必要的时候争取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 生摆脱作业不达标的困境。教师应积 极主动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有助 于教师精准地把握学生二次作业仍不 够理想的原因,并想方设法解决、疏 导,指引学生积极改正,朝着更好的 方向努力与发展。二次提交与复批作 业这一环节的存在非常有必要,但是 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认真观 察,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
三、优化评价形式,创新评价 手段
(一)将简单的分数转化为简笔画
以往的作业评价中,常见的是各 种判断正误的符号,鲜红的分数以及 诸如 A、B、C、D 的等级, 这种直 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批改 作业的压力,也能让学生直观看到自 己实际完成作业的质量,有着一定的 意义及价值所在,但很容易造成学生 的排斥与抵触心理。鉴于此种情况, 教师可尝试着转变思路,在学生作业 本上画简笔画,取代鲜红的分数以及 诸如 A、B、C、D 的等级, 借助这 些简笔画巧妙表达对学生作业完成质 量的评价。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信 心,又能切实发挥出作业批改与评价 的作用。
例如,某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 若教师直接给大大的“×”或者给 出 C、D 这些较低的等级,很难纠正 学生的书写习惯,但若放任不管,对 该名学生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不良影 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便巧妙转变 思路,在他每次的语文作业本上画上 不同形象的简笔画,借此生动直观地 传递我的作业评价。当他的字迹潦草、 不工整时,笔者会画一个躺在地上的 小人的简笔画,细看这个小人还“口 吐鲜血”,底下则是一行字: “看到你写的字,老师的心是这样的”。这 一作业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师对学 生作业的真实想法与态度,且语言活 泼生动又不失幽默,能让学生在会心 一笑的同时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应该如何改善。在后续的观察中,笔 者发现这名学生有意识地积极调整与 优化自身的笔迹,通过作业字迹可以 看出有很大的进步。对此,笔者画了 一个手拿鲜花的可爱兔子的形象,旁 边则配上文字“字迹工整,有进步, 送你小花花”,这一灵活的评价方式 让这名学生感受到了肯定,也促使他 在日后的语文作业中更加严格要求自 己,主动规范自身的字迹,做到认真 书写,保持书面工整、干净、清晰。 这显然要比教师在学生作业书写不规 范的地方简单勾画出“×”号更能有 效解决问题。
(二)充分发挥作业空白区域的 作用
认真观察学生的作业本,可以发 现有学生的作业本部分区域会留有一 些空白。对于这些空白区域,一般情 况下学生在下次写作业时几乎不用, 而是从新的一页开始写,这样一来空 白区域便被浪费了,造成作业本的使 用率不高,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 约的习惯。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 需要高效利用学生作业本的空白区 域,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例如,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 写作作业: “点面结合是常见的一 种写作手法,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 身的生活经验,利用点面结合的写 作手法描写自己经历过的场面。” 一名学生在此次写作中留下了一些 空白,教师巧用这些空白给予学生 本次作业合理的评价:“你真会观察, 既有环境的描写, 也有人物的描写, 有点有面。但是老师认为要是能再融合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会更好, 可以认真思考, 想一想如何融入。” 评价虽然简短,却包含了教师对该 名学生本次作业的肯定与鼓励,既 指出了优秀的一面,也指明了应当 调整的方向。对于这一评价,促使 该名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调整,避 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如此一来, 作业本弃之不用的空白区域成了师 生沟通与互动的平台,这样的教学 评价能够推动学生去梳理问题并解 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作业本空白区域的作用, 有利于凸显巧妙作业评价的作用。
(三)搭建优秀作业成果的展示 平台
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与促进学生 更好地学习,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完成 的作业进行评判。因此,教师可以分 析学生所提交的作业,认真筛选优秀 的作业,积极搭建供其展示的平台。 良好平台的搭建不仅代表教师对学生 作业的关注与肯定,还能向学生传递 一种鼓舞、激励的正向能量,促使学 生下定决心、强化信念,在日后的语 文学习中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相信 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产生重要的促 进作用。
例如, 《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 的作业之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 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学生对这一 内容与形式都颇具新意的作业极为感 兴趣,都认真阅读、查阅资料,提交 了自己精心绘制的故宫参观路线图。 对于这份作业,教师要秉持公平公正 的原则, 将那些优秀的作业拍成照片, 并以大屏幕播放的形式充分展示给学 生。这样就巧妙搭建起了优秀作业成 果的展示平台,让作业完成优秀的学 生得到肯定,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得到 鼓舞,从而为激发班级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热情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意义不 容小觑,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尤其重要。上述仅是笔者在语文教育 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小学语文作业评价 的些许经验,结合实例将其总结、归 纳出来,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小学语文 教师重视“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 评价,让其更有价值、更有效果,促 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提供参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 师应继续致力于“双减”政策对小学 语文作业评价策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与思考,切实通过科学、优质的作业 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改进、提升、 优化,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步 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冠毅 , 刘小坤 . “三学”作 业 :“双减”背景下小学“学教评一 体化”的作业设计探索 [J]. 福建基础 教育研究 ,2021(12):11-14.
[2] 葛敏辉 , 蒋静 . “双减”目标 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校本实践 [J]. 小 学教学参考 ,2022(12):1-3+10.
[3] 肖菊梅 . 理解·生成·对话 :“双 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评价新取向 [J]. 新教师 ,2021(11):6-9.
[4] 刘莉 . “双减”政策下形成性 评价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J]. 江 西教育 ,2021(34):21-22.
[5] 廖红 . 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 [J]. 贵州教育 ,2001(12):41-42.
[6] 刘惠妤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 文课堂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 [C]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 对接京津—— 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 ,20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