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差异化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5:28: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一 项重要内容 , 在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 、 思维能力和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受生活经验 、 思维方式 、认知水平 、情 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 , 无论是在挑选书籍上还是在阅读方法上都 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 其阅读兴趣 、 阅读感悟也存在客观差异 。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 学生的阅读基础不同 , 对内容风格的喜好各异 , 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差异化的阅读 教学方法 ,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阅有所得 、读有所获 。本文从差异化教学的内涵出发 , 阐 述了差异化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 称 “新 课 标 ”) 建 议 : 小 学 生 的 阅 读 量 应 不 少 于 145万字 , 其 中 第 一 学 段 的 课 外 阅 读 总 量 不 少 于 5万字 , 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万字 , 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万字 。实践表 明 , 通过阅读 , 学生能与智者对话 , 在理解阅读文 本内容 、思想的同时 , 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成熟 , 这 不但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 更是一个人开启 智慧之门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 , 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

  一 、差异化教学概述

  新课标指出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要重 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这意味着小学生的 课外阅读要体现个性化的特征 , 应尊重不同学生的 差异 , 不以统一要求和标准去规范所有学生 , 即要 实施差异化教学 。然而 ,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 , 教师 以统一 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 , 采用统一 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 , 采用统一 的标准评价学生 , 没有从客观 上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 导致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帮 助 , 优等生则缺少拓展和锻炼的机会 。
\

  差异化教学就是尊重和承认学生在 学 习 基 础 、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 以此作为教学依据 ,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而言 , 差异化教学就是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 , 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生活经验 、 阅读技能开展自主性阅读 , 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 满足学生个性化 、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 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实现个性发展 。

  二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差异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1. 合理进行学生分层


  不同学生存在客观上的差异 , 合理的分层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前提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基础 、能力等将之分成 A、B、C三个 层 次 , 以 便于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将语文基础扎实 、课外阅读量大 、 阅读兴 趣 浓 厚 的 学 生 划 入 A 层 ; 将 成 绩 中游 、课外阅读量及阅读兴趣中等的学生划入 B层 ;将语文基础薄弱 、课外阅读不积极 、 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划入 C层 。

  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层级向其提出差异化的阅读要求 : 对于 A 层 学 生 , 应 要 求 其 先 读 序 言 , 搭 建整本书的桥梁 ; 然后浏览目录 , 了解全书内容 ; 最后通读全书 。对于 B层学生 , 只需做到先 “浏览目录 , 了解全 书 内 容 ”后 “通 读 全 书 ”; 对 于 C 层 学 生 , 教师应要求其选择性地阅读自己喜欢的章 节 , 并讲述自己看过的情节与主要人物 。

  在阅读任务方面 , 教师同样可以提出差异化的 要求 : 对于 A 层 学 生 , 教 师 应 要 求 其 主 动 探 究 作 品背景 、作品 主 题 、精 彩 片 段 赏 析 等 ; 对 于 B层 学生 , 教师应要求其探究文中悬念 、人物性格 、作 品结尾问 题 ; 对 于 C层 学 生 , 教 师 应 要 求 其 主 要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 猜想未知的情节 。

  通过有效的学生分层 , 在阅读要求和阅读任务 上进行差异化设置 ,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符合 其能力的阅读任务 , 从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 性 , 也能激励学生主动进取 , 向更高的层次努力。

  2. 个性化的阅读内容推荐

  学生分层的方法不仅包括上文提及的 “横向 分 层 ”, 也包括 “纵向分 层 ”。前 者 是 根 据 学 生 的 整 体 能力进行分层 , 后者则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爱好与倾 向进行分层 。

  在现代社会 , 小学生能接触到的课外阅读内容 比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长 , 有了更多可选择的阅读素 材 , 但小学生自身缺少判断力 , 难以主动选择合适 的阅读材料 , 若所选择的阅读材料不适宜 , 就难以 发挥课外阅读 的 正 向 作 用 , 甚 至 可 能 产 生 负 面 影 响 。对此 , 教师 有 必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阅 读 能 力 、 习 惯 、喜好因人而异地为学生选择 、推荐内容积极健 康的课外读物 。例如 , 有的学生对大自然抱有强烈 的求知欲 , 教师可向其推荐《昆虫记》, 或利用课外 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又如 , 有的学生想象 力丰富 , 向往浩瀚的宇宙 , 教师可向其推荐《刘 慈 欣科幻作品集》。也有的 学 生 对 各 种 故 事 怀 有 强 烈 的好奇心 , 教师可向其推荐各种故事选集 , 或组织 “班级故事会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 , 让 学生在互动中获取更多的读书信息 。此外 , 教师也 可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 , 鼓励学生每周分享读书心 得 , 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

  3. 综合性的课堂教学指导

  有效的阅读指导能让学生掌握作品概况 、作品 重点内容以及科学的阅读方法 ,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无论是采用何种分层方法和差异化教学方 法 , 都需要有效的教学指导支撑 , 在课外阅读教学 中 , 教师可采用以下阅读指导方法 。

  一是设置悬念法 。在课外阅读中 , 教师先引导 学生交流阅读文本的整体情况 , 然后选择有价值的 问题 、疑难之处进行交流 , 把持有相同观点的学生 分成一组 , 要求各组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找出支持自 己观点的依据 , 选出一 到两个核心理由进行组内交 流 , 并派出代表与其他组的学生进 行 辩 论 。 最 后 ,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 进行更多的课外 阅读 , 让知识在心中落地生根 , 最终达到 “开 花 结果 ”的目的 。

  二是知识竞赛法 。教师提前搜集与阅读文本相 关的知识点 , 制作成选择 题 、填 空 题 、辩 论 题 等 , 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 然后在课上借助白板 、计时器 等进行竞赛抢答 , 给予获胜组一定的奖励 , 让学生 在你争我赶的竞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 获得成功的 体验 , 进而提高阅读兴趣 。

  三是作品赏析法 。 学生在 课 外 阅 读 的 过 程 中 , 总会有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印象深刻的情节 , 教师可 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印象深刻的点进行赏析和交流 , 如围绕“× × × 一 书/一 文 中 我 最 喜 欢/难 忘/厌 恶/ 的角色是 ×× × × ”等 , 然后聚焦这些代表性的词 对学生进行分 组 , 找 到 对 应 的 段 落 支 撑 各 自 的 观 点 , 通过精读 、 朗读 、辩论等 方 式 总 结 人 物 性 格 、 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 并让学生进行模仿性 写 作 ,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 。

  四是剧情猜想法 。在学生还未完成阅读时 , 教 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已读完的情节 , 猜测后续可能发 生的剧情 。 例 如 , 教 师 可 要 求 C层 的 学 生 猜 测 未 读的剧情 , 要求 A、B两层的学生分析这种猜测的 合理性 , 能否 按 照 C层 学 生 的 思 路 改 编 剧 情 , 等 等 。学生通过这样的讲述 、猜想 、讨论 , 直到读完 整本书 , 最后再总结写作主旨和写作方法 , 实现对 整本书的有效把握 。

  4. 差异化的写作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 两个环节互相促进 、互相依赖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 按照学生阅读的方向为其量身打造写作计 划 。例如 , 有的学生喜欢阅读科普类的文章 , 教师 可培养其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 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诗 歌 , 教师可培养其抒情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 有的学 生喜欢阅读故事类读物 , 教师可培养其想象力的发 挥 , 增强其描写故事的能力 。

  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 要求学生准备 笔记本 , 在阅读时把笔记本和书籍摆放在一起 , 遇 到喜欢的段落或字词就摘抄在本子上 , 同时学生在 阅读中产生某些想法时也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 下来 。对于阅读笔记格式 , 教师可不做 硬 性 要 求 , 只是鼓励学生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或自己的阅读体会 记录下来即可 ,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 而不必对 学生思维做过多要求 , 避免挫伤其阅读积极性 。

  总之 , 通过差异化 、个性化的写作指导 , 让不 同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 , 把阅读兴趣 、 阅读能力转 化成写作能力 ,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5. 家校共育的阅读方案

  新课程 标 准 对 “家 校 共 育 、 亲 子 阅 读 ”非 常 重 视 , 倡导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 , 发挥家庭教 育与校园教育的合力 , 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事实 上 , 差异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因 材 施教 ”, 而家长对孩子往往是非常了解的 , 孩子 也 愿意与家长一 同进行阅读 , 这为家校共育创造了良 好的前提 。

  教师可以设置 “与大人一起读 ”的阅读模块 , 与 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把指定读 书方案 、课外读物传达给家长 , 指导家长以多元化 的方式与孩子进行阅读和互动 , 利用家长的陪伴将 差异化阅读落到实处 , 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

  学生阅读能力的进步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 一项长期工作 , 这一过程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教师 的指导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指导家长为 孩子准备合适的书籍类目 , 在家庭中营造亲子共读 的氛围 ,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减轻学生面对 课外阅读的压力 ,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

  6. 基于 “互联网 + ”的信息化阅读

  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 , 利用好网络资源辅助课外阅读 , 能有效扩充小学生的阅读量 。 同时 , 互联网上海量的阅读资源也为教师开展课外阅读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可借 助 交 流 软 件 在 班 级 内 建 立 阅 读 讨 论群 , 在周末 、假期时向学生发布阅读指导计划 , 督促学生进行阅读 。

  教师也可利用直播软件向学生发布整本书故事梗概 、 阅读技巧 、重点角色故事等 ,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或让学生标记自己喜欢的优美文段 , 并以音频 、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班级阅读讨论群中 , 让大家一 同欣赏和评价 。这样的阅读活动能引导学生思考 , 让学生的眼中所见在心中落地生根 , 成为脑中所想 ,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
\

  三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 , 教师应考虑每个学生的阅读基础 、 阅读兴趣的差异 , 有的放矢进行课外阅读教学 , 让每 一 个学生都能各尽 其 才 。课外阅读的差异化教学应在不同年级 、不同 层 级 、不同兴趣中得以体现 , 教师应实现精准的针对性教学 , 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陈东 玲 . 语 文 素 养 提 升 下 的 小 学 语 文 课 外 阅 读 培 育 研究—评《新 语 文 读 本 · 小 学 卷》[J] . 语 文 建 设 , 2020(2) : 81.
  [2] 吴建华 , 张琳 . 小学生阅读行为干预的 3种课外阅读小组比较研究[J] . 图书情报工作 , 2022. 66(3) : 11- 18.
  [3] 赖礼 瑚 . 分 年 级 开 展 课 外 阅 读 活 动 的 思 路 与 策 略 [J] .语文建设 , 2019(12) : 60- 62.
  [4] 唐玖江 , 荣维东 , 薛相锋 . 青少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研究 : 基于中小学语文课 程 标 准 实 施 视 角[J] . 图 书 馆 杂 志 ,2020. 39(5) : 64- 74.
  [5] 王水丽 . 课程化与闲适性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推进路径[J] . 教育学术月刊 , 2021(5) : 101- 106.
  [6] 黄 小 燕 , 刘 学 惠 . 小 学 英 语 课 外 阅 读 教 学 的 实 践 探索[J] . 中小学外语教学 , 2021. 44(10) : 61- 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9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