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早期记忆”分析法和OH卡牌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0:09: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如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保证实施效果,广大班主任迫切需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和方法。笔者立足教育实践,运用心理学知识,具象化、可视化地探讨“早期记忆”分析法和OH卡牌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为科学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早期记忆;OH卡牌;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身心发展有重大影响。如何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摆脱消极颓废状态的困扰,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都应思考的问题。据笔者观察,班主任通常采用个别谈话、主题班会等方式加以引导,但实效性不足。因为这些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班主任采取了常规化、简单化、脸谱化的方式,而缺乏归因意识或可靠工具,忽视或无法精准把握学生不同心理状态背后深层次的主观动因。第二,过于倚重教师力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同辈心理需求,漠视“同伴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正面影响。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笔者将结合实例,分别阐述“早期记忆”分析法和OH卡牌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为班主任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以期优化德育效果。

  一、“早期记忆”分析法破解心理密码

  “早期记忆”是指个体所能回忆起的小时候发生的事件或者事件片段。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王晓春等心理学家都肯定了“早期记忆”对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指出,“人类的记忆是最能显露个人心灵秘密的”“个体的记忆通常记载着他自认为重要的事件,这是从数以万计的印象中筛选出来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教师王晓春强调,了解了一个人的早期记忆,我们就知道了这个人生命的轮廓和框架,知道了这个人行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可见,那些镌刻在学生个体内心深处的早期记忆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因此,除了采用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还可以把出现在学生早期记忆中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内心感受等,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临摹出学生的早期心理轮廓,进而探寻学生当前心理状态的主观动因。

  学生小悦是笔者在2016年接手新班级时分到班上的一名女生。她给笔者的印象是学习成绩全班倒数,下课不和同学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呆坐在座位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起初笔者以为她是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感到自卑,不好意思去找其他同学,于是找她谈心,在学习上给她鼓劲,并指导她学习方法,但她却不愿意对老师吐露心声。

  难道笔者的判断是错误的?她并不是因为成绩差才不和同学接触的?带着疑惑,笔者翻开了她在学期初填写的“心灵成长档案”,在曾经的记忆里找寻答案。小悦的早期记忆一共有三则。

“早期记忆”分析法和OH卡牌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论文

  第一则:在我大约4岁的时候,我无意中翻出自己的出生证明,上面有些字我不认识,就去问外婆。外婆告诉我其中一个词是“脑瘫”,并把这个词的意思解释给我听,还说当时是医生的误诊。我听后感到很震惊,心想:我这么健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是脑瘫呢?真不知道那个医生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一般人如果被误诊是不会长期放在心上的,豁达的人甚至会一笑而过,但小悦却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写在早期记忆的第一则,可见她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特别是那些引起负面情绪的刺激。笔者还留意到,小悦拿着证明去找外婆,而不是她的父母,说明在小悦的内心,外婆比父母更值得信赖。通常情况下,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小悦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在早期记忆的第二则中找到了答案。

  第二则:在我5岁的时候,我的人生中发生第一次重大转折:我父母离婚了!以前他们只是偶尔吵架,后来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无法维系表面的和谐。我爸还把离婚协议书给我看,问我:“爸爸妈妈离婚好不好?”外婆对他喊道:“你真不是东西!”可惜我当时太没用了,除了哭,啥也不会。然后我就跟了我妈,一直长到现在这么大。

  这则记忆中,小悦父亲的行为对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以及小悦在描述她和母亲相处的情况时,没有做详细描述,只是毫无情感地一笔带过,由此可见,小悦和母亲的关系可能比较疏远。通过后来的深入了解,笔者才知道小悦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经常和母亲发生口角。而外婆选择站在小悦的立场上,指出父亲的问题,这让笔者明白了,小悦第一则记忆中出现的人物是外婆而不是父母的原因,显然外婆更能给小悦安全感,所以更愿意和外婆沟通。因此在调节小悦心理状态时,要尽可能地争取外婆的配合。

  第三则: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规定中午必须睡午觉,还安排了几位年纪大一些的同学协助老师一起监督其他同学。我一直没有中午睡觉的习惯,别的孩子都睡着了,就我没有睡着。有一次,老师有事出去了,那几位协助老师监督的孩子为了惩罚我,让我爬到走廊上方的防盗网上,还在我身后不停地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吓唬我。我心里害怕极了,差一点就掉了下来。事后我向老师告发他们,老师却说:“他们做得对,谁叫你中午不睡觉的?你中午睡觉,他们也不会惩罚你了。”从那以后,他们再欺负我,我也不去找老师,因为我知道老师不能帮我解决问题,只能我自己默默地忍着。

  老师和同学是学生早期记忆中除了亲人频繁出现的人物,但在小悦的记忆里,这些人给她带来的并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在第三则记忆中,关于同学怂恿她爬到走廊的防盗网上,并且进行恐吓,从某种程度上讲,该行为算是校园欺凌。然而教师缺乏师爱以及教育智慧,不仅没有给予关心、温暖,还进行指责、批评。对小悦来说,犹如在伤口上撒盐,使她对老师十分失望,在班级中感到孤立无援。这就导致小悦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在自我保护机制下,她与老师、同学保持距离,对旁人总是不理不睬,唯恐再次受到伤害。

  综合以上三则早期记忆,笔者大概了解了小悦的心理状态:在家里,父母没有给她应有的爱和温暖;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也没有关心保护她。她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对世界充满了警惕,于是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和外界隔绝。分析到此不难发现,小悦的主要问题是对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偏低,学习成绩不好并非是造成小悦情绪消沉的主要原因,而是在当前心理状态下的必然结果。接下来教师应采取措施改善她所处的环境,转变她对亲人、老师、同学的认知,调整她的心理状态,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笔者和小悦母亲达成一致,建议她不要过于关注小悦的学习成绩,而要尽量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其次,加强与小悦外婆的沟通和联系,针对小悦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其进行交流,强化外婆对小悦的正面引导。最后,仔细查阅所有学生的“心灵成长档案”,鉴于小悦的特殊情况,挑选出一些对家庭、学校认同感、归属感较强的学生,坐在小悦周围,鼓励他们主动和小悦交流,并建立真诚的友谊。笔者也会及时捕捉小悦的闪光点,通过全班表扬或者单独表扬的方式,肯定她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悦和周围的同学慢慢熟络,偶尔会和同学交谈,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心理上有了可喜的变化。

  事实证明,当班主任用常规方法调节学生心理的效果甚微时,不妨尝试“早期记忆”分析法去有效破解学生的心理密码。

  二、OH卡牌让学生在同伴互动中获得启发

  OH卡牌(The OH Cards)是由德国人本心理学硕士莫里兹·艾格迈尔(Moritz Egetmeyer)和墨西哥裔艺术家伊利·拉曼(Ely Raman)共同发明的,包括88张文字卡和88张图像卡,心理学上叫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工具。OH卡具有便携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在班级辅导、个体辅导、心理社团等工作中,受到许多德育工作者的青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真正扭转小悦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借助OH卡牌。

  OH卡牌的使用方法有很多,针对小悦目前的情况,笔者采用“同伴分享观点”的形式进行朋辈之间的心理辅导。具体做法是:根据早期记忆分析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把3-4位心理某些方面健康的学生和1位心理相同方面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向他们出示事先准备好的OH卡牌,询问他们对卡牌的看法。在小组成员分享看法的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学生在人数上的优势,影响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同伴效应”,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陪伴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不对图片发表观点,只在恰当时机对小悦进行引导。

  一直以来,笔者和学生关系融洽,到了周末常有学生结伴来家中做客。为了不引起小悦的警觉和反感,笔者找准时机,以玩游戏的名义邀请小宇、小媛、小铭和小悦来家里做客。除了小悦,其他同学是之前被安排坐在她周围的学生。当他们听说要玩游戏,对此颇有兴趣,立马答应下来。而小悦虽然犹豫不决,但是在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她也愿意尝试参与。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笔者在美食、游戏上都做了精心准备。然后拿出事先选好的OH卡牌,让他们说一说:你在这张图片里看到了什么?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这幅图片让你想到什么?并且有意让小宇、小媛、小铭先讲,而小悦安排在最后,让前面同学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小悦的认知和心理感受。

“早期记忆”分析法和OH卡牌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论文

  首先笔者拿出了一张图卡(见图1),小宇说:“我注意到处于这张卡片右上位置的红绿灯,绿灯里面有个‘GO’,意思是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义无反顾地一直往前走。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要瞻前顾后、虎头蛇尾。”小媛说:“我看到这是一条笔直的马路,两边有绿色的植物,上方还有朵朵白云和湛蓝的天空,我好像开着车,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去野外旅行,我的心情很舒畅,正在享受美好的生活。”小铭说:“我也留意到这条马路,只是我觉得这条马路很长,一直延伸到天边,要走完它,会花很久的时间,过程可能会很艰难。可是,当看到马路两边美丽的风景,我心想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小悦看了看卡片,说:“在人烟稀少的郊区设置一个红绿灯,感觉很突兀,马路上没有车辆和行人,我感到很孤独。我很喜欢绿色,这张卡片里的景色符合我的审美风格。总体来讲,这张卡片给我的感觉很矛盾。”说到这里,小悦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听了大家的想法,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红绿灯就像一个可以人为调节心情的开关,关键看我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压力、困难、挫折,那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果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希望、幸福,那会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笔者联想到了情绪ABC理论,惊讶地看着小悦说:“小悦,你说得太对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对我们的内心产生怎样的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我们对事件的评价是正面的,那会对我们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我们对事件的评价是负面的,那这个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是消极的。”

  之后围绕小悦的心理状态,笔者又多次组织了类似的游戏,在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下,小悦变得越来越有朝气,情绪状态更加积极稳定。虽然每次进步都很小,但在她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阳光的种子,正在慢慢地生根、发芽、长大。看到小悦的转变,笔者深知OH卡牌功不可没。(事例中的名字均为化名)

  作为班主任,我们除了要有爱心、信心、耐心、细心,还要提高德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适当掌握心理学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如“早期记忆”分析法、OH卡牌等。这些方法和工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学生,但有时却能成为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学生成长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心理学[M].康源,盛宁,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

  [2]王晓春.学生个案诊疗:让教师更专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王晓春.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罗玉青.合理认知考试,妙用复盘精进——融入OH卡体验的学习心理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35):41-45.

  [5]李丹,孙黎黎.运用OH卡牌提升亲子关系的个案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9):32-35.

  [6]李妍.OH卡牌在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3):18-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9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