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高学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策略―以“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15:59: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有效应用此模式实施数学教学, 可以实现先学后教, 以 学定教, 增强数学教学效果。鉴于此, 文章以“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为例, 以问题发现环节、问题生成环节、问题解决环节和问题拓展环节为重点,具体论述小学数学高学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策略,希望实现该 模式价值,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所谓“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是指以问题为主线, 以 评价为手段,将问题和评价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先 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模式 [1]。在进行“先学后导—问 题评价”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联 系教学内容, 设计问题发现——评价表, 指明学习内容、 评价要求,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有效实施“先导后 学—问题评价”教学, 可以在实现先学后导的同时, 增 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导后学—问题评价” 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构成,分别是问题发现环节、问 题生成环节、问题解决环节和问题拓展环节。下面, 笔 者以“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如此实 施教学。
\

  一、问题发现环节:发现自学问题

  问题发现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反思、发现 自学问题的环节。在问题发现环节,学生既可以进行 自主学习, 初步认知新知内容, 又可以进行自学评价, 发 现自学问题 [2]。所以,在实施数学“先学后导—问题 评价”教学时, 教师可围绕新知内容, 设计问题发现— 评价单,并发放给学生,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 发现自学问题。

  在实施“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课堂教学之前, 教 师发放问题发现—评价单(见表 1)。
\

  在“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问题发现—评价单 的助力下,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甚至可以 进行自主评价,发现自学中的问题。

  二、问题生成环节:总结自学问题

  问题生成环节是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总结自学 问题的环节。在此环节,学生可以在问题发现—评价 单的辅助下,展示各自的自学问题,并展开讨论。在 讨论时, 学生彰显各自优势, 帮助他人解决自学问题。 通过不断解决自学问题,学生可以总结出共性问题。 针对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适宜方式进行指导。基 于此,在问题生成环节,教师可以发放问题发现—评价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总结自学问题。

  在“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课堂上,教师为学 生发放问题发现—评价单(见表 2)。
\

  在“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问题发现—评价单 的推动下,学生自觉地与小组成员合作。经过一番合 作,各组解决了较简单的问题, 进一步认知了新知内容。 三、问题解决环节,解决疑难问题问题解决环节是以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为重点, 以 教师点拨为主的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各组 尚未解决的问题,发挥教学智慧,应用适宜的方式引 导学生深入探究,逐步解决问题。

  在学生合作讨论自学问题时,教师巡视课堂,了 解各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将这些问题记录 于“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问题发现—评价单。在 学生结束讨论后,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探 索活动:梯形的面积”问题发现—评价单(见表 3)。
\

  教师出示每一个问题后, 先鼓励学生毛遂自荐, 解 决问题。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再进行点拨。 如在解决问题 3 时,有学生提出:“将梯形转化为两个 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将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 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得到梯形的面积。”当学生无法 提出其他方法时,教师进行补充并操作交互式电子白 板,展示转化过程。教师结合所有方法,向学生提出 问题:“观察所有的转化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在问 题的作用下,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踊跃表达。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不断 地解决问题。学生由此弥补了认知不足,扎实掌握了 学习内容,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四、问题拓展环节: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拓展环节是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环节。在此 环节,学生要迁移课堂认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 以致用。学生数学学习差异明显,所以,教师可以依 据学生学习差异和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设计难 度不同的生活化问题。同时,教师要用问题发现—评 价单展现生活化问题。

  在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为他们发放 问题发现—评价单(见表 4)。
\

  学生自选不同难度的 问题,生成作业“ 自助套 餐”,迁移课堂认知,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将依据学 生的作业情况, 组织讲评活动, 指导学生解决作业问题。
\

  五、结束语

  总之, 在实施小学数学“先导后学—问题评价”教 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问题发现环节、问题生 成环节、问题解决环节和问题拓展环节为立足点,结 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发现—评价单,驱动学生 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自主评价,发现学习问题,解 决问题, 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东虎.小学数学开展先学后教教学活动的实践策 略[J].天津教育,2022(31):90-92.
  [2] 王丽霞.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 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2(1):174-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9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