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如何巧解初中数学选择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13:44: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选择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技巧性.解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 : 排除选项法、 特例法、数形结合法、枚举法、验证法、动手操作法.学生要学会打破思维定势,灵活采用解题方法,以获得简洁的解题途径,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初三的备考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在初一初二 时,老师在要求学生订正选择题时往往会让学生写 出完整的解题过程,把选择题直接法以外的解法看 成是投机取巧,长此以往,学生对解决选择题缺乏正 确的思路和方法,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见到题目就 埋头运算,按简答题的思路去求解,先得到结果后再 去和选项进行对照,既费时又容易出错.本文将以例 举的方法就如何巧解初中数学选择题进行阐述.

  1 排除选项法

  采用排除法,观察选择题特点,寻找差异,从四 个选项中先排除掉容易判断是错误的选项,然后求 得正确答案.
\

  例题 2 如图 1.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 3.N 为 AC 的三等分点,三角形边上的点 M 从点 A 出发, 沿 A→B→ C 的方向运动,到达点 C 时停止.设点 M 运动的路程为 x,MN2 = y,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分析 考虑图像的“拐点 ” ,边界值,从关键处 找突破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因为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 3.N 为AC 的三 等分点,所以 AN = 1.所以当点 M 位于点 A 处时,x = 0.y = 1.

  ( 1) 当动点 M 从 A 点出发到 AM = 0.5 的过程 中,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 D;

  (2) 当动点M 到达 C 点时,x = 6.y =4.即此时y 的 值与点 M 在点A 处时的值不相等.故排除 A、C.选 B.

  2 特例法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 值,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形式变为 特殊形式或作出特殊图形,特殊位置进行计算法.

  2.1 特殊图形

  例题 3 如图 2.在ΔABC 中,AB = AC,BC = 12. E 为 AC 边的中点,线段 BE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 BC 于点 D.设 BD = x,tan∠ACB = y,则( ) .
\
         图 3:y = tan60 ° = 根号3 ,易得 x = 6.我们发现四个答案 都符合; (2) 那我们尝试把三角形特殊化成等腰直 角三角形,如图 4: 易得 y = tan45 ° = 1.设 BD = x,则 DE = x,因为在等腰 RT ΔEFC 中,EC = 3 ■,所以 EF = FC = 3.又因为 BC = 12.∴ DF = 9 -x,所以在 RTΔEDF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32 + (9 -x) 2 = x2 , 得 x = 5.把 x = 5.y = 1 代入四个选项于是 B 成立.

  2.2 某些特殊值

 
\

  2.3 特殊位置

  例题 5 如图 5.在等腰直角三角形ΔABC 中, ∠ACB = 90 ° , P 是线段 BC 上一动点( 与点 B,C 不 重合) ,连接 AP,延长 BC 至点 Q,使得 CQ = CP,过 点 Q 作 QH⊥AP 于点 H,交 AB 于点 M.用等式表示线段 MB 与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
\

  3 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象有关的选择题,涉及函数和 坐标系的,常常需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借助 几何直观迎刃而解,达到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思维的 目的.
\

  分析 如图 7.选项 A,图象过 A( 1.1) ,根据对 称轴 h = 4.必过 B(7.1) ,这样过A、B、C 三点的抛物 线,开口向上.如图 8.选项 B,图象过 A( 1.1) ,根据 对称轴 h = 5.必过 B(9.1) ,这样过A、B、C 三点的抛 物线,开口向下.如图 9.选项 C,图象过 A( 1.1) ,根 据对称轴 h = 6.必过 B( 11.1) ,这样过 A、B、C 三点 的抛物线,开口向下.故选 C.

  4 枚举法

  枚举法就是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题 7 小亮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 支 0.5 元,橡皮每块 0.4 元,小亮带了 2 元钱,想尽 量多买些铅笔和橡皮,则他有几种不同的购买方案 ( )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分析 设铅笔盒的单价为 a 元,橡皮的单价为 b 元,则由题意可得 0.5a + 0.4b=2
\

  5 验证法

  把题干和选项联合考虑或把选项代入题干进行 检验,然后作出判断,后这种方法在做选择题时更常 用,更有效.
\

  分析 本题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属于压 轴题,比较难.我们发现 A、B 两个选项是矛盾的,从 选项 A 中选取 a = 1 代入题干进行检验 : 当 a = 1 时,y = x2 -2x -1.对称轴为 x = 1.在 -1<x<1.5,图像不单调,不满足y随x的增大而增大,排除A。比较 C,D 两个选项,从 C 选项中选取 a = -1 代入 题干进行检验 : 当 a = -1 时,y = -x2 + 6x -1.对 称轴为 x = 3.在 -1<x<1 .5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排除B,C,选D。

  6 动手操作法
\

  从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感受到,选择题与简答 题有所不同,选择题只求正确结论,只要用合适的方 法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即可.我们充分利用选择题 的特点,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及灵活性, 才能即准又快解题,为后面做简答题留下充裕的时 间,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

  [1]蔡慧英.“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初中数学选择题”[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17 (11) :3-4.
  [2] 张臻桓.“巧解初中数学选择题”[J].数学学习 与研究,2015(12) : 141 -142 .
  [3]王小平.“利用数形结合法巧解初中数学选择 题”[J].语数外学习,2014 (11) : 6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2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