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27 10:32: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对布鲁姆认知分类学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口腔正畸学为例,对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包括加强线上资源建设、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强化师生线上互动等,最后论述了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认知分类学;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生物机械原理是通过矫治器将力传递至牙齿或领骨,通过牙周组织、领骨、颞下领关节等软硬组织产生的生物力学反应,使机体产生组织学改建,达到矫治错畸形的目的。其中涉及利用物理力学体系解释生物学中软组织、牙、领骨三者互相作用的内容。由于其涵盖了众多力学相关概念,具有知识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所以在口腔正畸学课程中属于教学难点。

  对于没有正畸治疗临床感性认识的专科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不够直观,学习难度大;对于教师来说,存在学时固定,大多仅依靠二维图片进行辅助教学等问题。这些都是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中亟待重视及改善的地方。对此,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孙文文等[1]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引入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PBL),并与线上教学形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刘焱等[2]将BOPPPS模式引入混合式教学,并在口腔医学基础临床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张静等[3]以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口腔修复教学中引入翻转教学方法,探讨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薛宏等[4]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旨在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本文则以口腔正畸学为例,对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索,这是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实践。

  一、布鲁姆认知分类学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最早于1956年提出了认知分类理论,对美国教学尤其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及考试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5]。2001年,布鲁姆的合作伙伴、学生与其他心理测试专家一起,结合教育发展新趋势,共同修订发展了认知分类。根据他们的理论,认知模式由六个层次组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对某种事物的认知过程将按照难度由低到高依次展开。相应的,认知活动中涉及的知识也按照难度层级由易到难分为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模式和知识层级共同构成了认知活动的二维空间。认知分类学是对人类认知活动的深度研究和探讨,是对认知行为模式和知识层级的科学划分,非常有利于分析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二、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掌握口腔正畸的理论和基础操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口腔正畸学课程的学时为96学时,其中40学时为理论学时,56学时为实践学时,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正畸学(第4版)》。口腔正畸学涵盖很多学科的知识,尤其对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更是抽象难懂。而我校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特别适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当前,我校课程组教师对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能够顺畅地使用各种线上教学工具。课程组经过讨论,对2020级学生的口腔正畸学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引入布鲁姆认知分类学理论后,课程组对线上资源在认知活动中所处层次和学习理论有了充分的认识,因而在建设线上资源时,特别注意教学资源的加工和线上论坛的作用。在线下进行教学时,课程组借助对分课堂,通过分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加强线上资源建设

  在基于认知分类学的口腔正畸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过程中,首先应该建设线上资源。受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层次的影响,线上资源库应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及社会用户四类对象的学习需求,实现辅教、技能、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因此,口腔正畸学线上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慕课。慕课的分类具体有三种形式[6],即以内容传递为主的慕课、以任务完成为主的慕课、以网络建立为主的慕课。其中,以内容传递为主的慕课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也是国内外最为常见的,中国大学慕课和Coursera就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慕课的理论依据是认知行为主义,即不断通过视频和课件等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逐渐使相关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自动评测系统为基础的线上测试和考核,将进一步加强上述过程,从而完成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

  依据上述理论,课程组着手建设线上资源库时,依托智慧职教平台,以素材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视频、动画、案例资源为重点,以章节测验和作业为考核依据,实现线上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考虑到口腔正畸学除了理论教学,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示教将占据很大一部分时间,另外学生还要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基于口腔正畸学课程的这种操作特性,教师应该注意上传示教和操作实录,供学生观摩学习。另外,为了能够有效实施线上教学环节,解决学生长时间观看视频导致的精力不集中问题,课程组准备的视频资源均为中视频和微视频,以教学知识点为单位,时长为5—15分钟。

  我校口腔正畸学线上资源如图2所示。经过多轮建设和优化,不仅是国家职业教育口腔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参建课程,还是河南省职业教育专项教学资源库主干课程。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二)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有了线上资源库,即可进行混合式教学探索。课程组讨论了实施的方式,即30%的课时为线上学习,70%的课时为线下教学。智慧职教的线上评判系统较为智能,不仅能够对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整体分析,还能够针对单一题目的得分百分比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方便学生进行反复自行测试,可将章节测试和作业搬到线上。

  在实施基于认知分类学的口腔正畸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转变,需要其从传统的会听会写向主动学习、协作学习转变[7]。因而线上学习时长、次数,以及章节测试和作业分数,将如实按照智慧教学平台自动评判系统的评分结果,以计入课程总评,具体的执行分数为总评成绩的20%。其次,课程组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出改变,促使整个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笔者所在课题组的做法是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转变为对分课堂,也就是将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其自主展示、讨论和学习。除去线上30%的时间,课题组又从70%的线下课时中分出20%,作为分组讨论和实操互评环节,课时分配细节如图3所示。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线下教学时,总课时的20%用于分组进行问题讨论和互评,反馈上一节课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效果;总课时的50%用于教师讲授,主要讲授新课的重点和实验要领,并布置线上学习的内容。在问题讨论环节,为提高学生的认知模式层级,问题需要特别设置。考虑到大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状况,问题设置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的做法如下:问题的50%设置为记忆型和理解型,问题的45%设置为应用型、分析型和评价型,问题的5%设置为创造型,如图4所示。对于各种类型的问题,以矫治器为例,分别举例如下。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记忆型:什么是矫治器?

  理解型: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应用型:螺旋分裂基托矫治器能矫治双侧牙反?

  分析型:现在戴矫治器的患者越来越多,有哪些原因?

  评价型:评估矫治后的效果。

  创造性:写一个错畸形矫治的案例分析。

  问题设置非常考验教师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对专业问题分层次设置,要甄别出各种问题所属的认知模式层级,这也是教学设计中最为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地方。

  (三)强化师生线上互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智慧职教平台作为线上平台。但建设好线上资源,并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后,并不意味着线上教学就只有学生自学,而教师不参与。事实上,线上教学部分依靠以内容传递为主的慕课,这种学习主要停留在认知行为的前两个层次,即记忆和理解。而仅凭学生自学,很难进入认知行为的更高层次。如果想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必须适当介入。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反馈是线上教学的重要干预措施[8],而教师的反馈则更能受到学生的重视[9],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层次的目的。线上教学活动与线下不同,所有学生的学习是异步的,教师的反馈主要依赖线上。

  因此,课题组尤其看重智慧职教平台的线上答疑和留言环节,如图5所示。线上的文字交流可以作为学习者知识加工的外显形式,是甄别学习者认知模式、知识建构水平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依据[10]。教师在反馈的时候应依据布鲁姆认知分类学理论,以动词和名词短语的形式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分类。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借助已有的认知行为分类信息化工具,以提高甄别效率。教师进行反馈时,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向更高层级的认知模式发展,做到不简单重复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归纳概念,并认同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鼓励学生对知识发表看法。也就是说,教师的回复也应该是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进行的。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四)通过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成果,是提高认知层级最好的范例。因此,课程团队可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吸取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方面的经验,切实发挥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在基于认知分类学的口腔正畸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集思广益,不断探索。在具体教学中,可融入口腔正畸学者创业奋斗和学科发展的故事,也可融入精益求精、服务患者的作风,促使学生形成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工作态度。如图6所示,其展示了在线上教学中融入李万君所拥有的大国工匠精神的部分内容。在视频中,课题组做了如下介绍:李万君,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他反复研究摸索,总结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保证了动车组转向架的批量生产。2017年,他带领团队成功攻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转向架的多项难题,助推中国高铁不断领先领跑。而口腔正畸学在制作矫治器时也常需要进行焊接工作,尤其是固定矫治器,如将颊面管、钩、舌侧扣焊于带环上,将弹簧焊于唇弓上等。矫治器焊接要求焊接物之间有足够的焊接强度,并要求焊接后的部件保持原来的物理特性。这就启示学生要学习前辈的工匠精神。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三、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题组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许多学生都能够主动完成线上测试和测验,且部分学生能多次进行自测。课堂的氛围也越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在教材上,甚至能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2020级报名参加口腔技能比赛的人数也明显增多。教师在分析学情时,运用布鲁姆分类法可清晰得到班级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层次。认知层次低的学生主动性就差,应该尽可能向高认知层次引导。教学效果的最好证明就是学生的成绩。为了比较口腔正畸学课程传统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笔者选择了2019级与2020级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如图7所示。结果发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班级的学生(2020级)对比实施传统教学班级的学生(2019级),无论是在平均成绩还是中位数成绩上都有较大提高。标准差的对比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能够筛选出学习主动性强和学习主动性弱的学生。在线上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中,2020级的学生有98%以上对开课效果表示比较满意,6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

基于认知分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口腔正畸学为例论文

  总之,对于口腔正畸学课程而言,教师采用认知分类学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可以清晰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分层次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孙文文,张宇馨,陆蕴婷,等.线上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3):32-36.

  [2]刘焱,赵越,徐金梅,等.BOPPPS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在牙合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24):11-14.

  [3]张静,董丽娜,孙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132,134.

  [4]薛宏,范宽,于七龙,等.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混合式学术英语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22,8(30):75-78,82.

  [5]苗靖洁,赵德会.布鲁姆认知分类学及其翻转模式视阈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46-47.

  [6]王志军,陈丽.如何有效设计高质量的MOOCs: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和交互分析框架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59-68.

  [7]郑红芳.排球普修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调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22.

  [8]LEIBOLD,SCHWARZ.The art of giving online feedback[J].The Journal of Effective Teaching,2015(15):34-46.

  [9]MCCARTHY.Enhancing feedback in higher education: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online and in-class formative assessment feedback models[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18(2):127-141.

  [10]王泰,杨梅,刘炬红.慕课论坛中教师回复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作用:基于布卢姆认知分类学[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2):102-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9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